外地人如何在北京起诉诉讼离婚.doc_第1页
外地人如何在北京起诉诉讼离婚.doc_第2页
外地人如何在北京起诉诉讼离婚.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地人如何在北京起诉诉讼离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意见第12条: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另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夫妻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没有经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诉时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第5条:公民的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信法网的主题是让法律服务更便捷,不用为了找律师东奔西跑,直接在网站下单,律师审核和代写完通过邮箱或网上下载就可以轻松使用自己的文书了,此外只要客户定制了我们的代写离婚协议书或者代写服务,就可以享受免费法律咨询。信法网向全国代写法律文书专项业务,方便广大群众,不出家门,花费较小的费用,就能享受到相当于专业律师提供的代书代理辩护等全套法律帮助。 律师团主要提供以下代书服务:一、非诉业务代书服务,代理书写信访材料,仲裁、听证、调解书协议书申请书答辩书代理词代理思路,告状信,举报信,报案信,检举信,合同协议,法律意见书及其它各种非诉法律文书;二、诉讼业务代书服务,代理书写民事行政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起诉状、答辩状、上诉状、再审申请书、申诉书、抗诉书、代理词、代理思路等,代理书写刑事案件被告辩护词、辩护思路、上诉状、申诉状。离婚协议书代写 律师代写 代写离婚协议书 文书代写 代写起诉书 代写起诉状 代写遗嘱 代写遗书 律师代写协议3、一方若因刑事犯罪限制了人身自由,原告在北京居住、生活一年或者一年以上者,可在北京起诉离婚。4、被告在部队服役,原告在北京居住、生活一年或者一年以上者,可在北京起诉离婚。特别提醒:欲提起诉讼的一方,需要证明的是对方(被告)在北京居住满一年,而不是证明自己(原告)在北京居住满一年。符合以下情况,可向北京的法院起诉离婚 1. 夫妻双方都离开户口所在地超过1年,一方欲起诉离婚,对方在北京有经常居住地的,可向被告的经常居住地法院起诉离婚,即以被告经常居住地基层法院为管辖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夫妻双方都离开住所地超过1年,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被告经常居住地法院管辖。”) 2. 夫妻双方都离开户口所在地超过1年,在北京居住的一方欲起诉离婚,对方在北京没有经常居住地,该方可向居住地基层法院起诉离婚,即由原告起诉时其居住地法院管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夫妻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没有经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诉时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3. 夫妻一方离开户口所在地后,一方以北京为经常居住地,欲向法院起诉离婚,而另一方下落不明或被宣告失踪的、不在中国境内的、被劳动教养的、被监禁的,该方可向其经常居住地法院起诉离婚,即以原告经常居住地基层法院为管辖法院。(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下列民事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一)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二)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三)对被劳动教养的人提起的诉讼;(四)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注:在民事诉讼中,公民的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条)公民的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条)三、如何证明北京为离婚当事人的经常居住地要证明北京为经常居住地,必须证明已在北京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相关证据通常有下列几种: 1. 购置房产一年以上的房屋所有权证书; 2. 一年以上的房屋租赁协议; 3. 一年以上的劳动合同; 4. 一年以上的暂住证。有些法院把关较严的,还需要提供物业或居(村)民委员会、街道办事处等出具的居住一年以上的证明。信法网是电子商务法律服务平台,提供在线法律咨询、文书定制服务、免费合同文本,欢迎广大朋友们注册体验。如果你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法律问题,请咨询在线TQ客服,或者拨打400-050-5151免费电话咨询,信法网将竭诚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