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剑桥大学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及其启示周 建 明, 贺 康 静(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广西 桂林 315100) 摘 要:剑桥大学的人才培养有其独到之处。在办学理念上强调理性训练和人格塑造,注重原创性研究,反对教育的功利主义;在培养过程中注重“议”“写”环节的训练;在校园氛围上重视文化融合与思想交流。它给我们的模式启示有三点:一是要重视原创性研究,厚积而薄发;二是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三是重视师生间的彼此交流。 关键词:剑桥大学;培养;创新中图分类号: G512.7文献标识码: ACultivation of Creativity at Cambridge University and Its EdificationZHOU Jian-ming, HE Kang-jing(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Guangxi 315100) Abstract: Cambridge University is unique in its cultivation of studentsemphasizing rational training, character building, original research, discussion and writing skill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exchange of ideas, and opposing pure utilitarianism. The three major areas of its edification are: strengthening original research and accumulation of knowledge; providing an optimal atmosphere for tapping students-initiative in pursuing their studies and interests; and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Key words: Cambridge University; cultivation; creativity创建于1209年的英国剑桥大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之一,也是世界著名学府,至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在剑桥大学的历史上,曾获得过60多项诺贝尔奖,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如原子行星模型、电子、DNA分子结构、脉冲星、核嬗变等都诞生于剑桥大学,在这所著名的大学里曾培养出大批的政治家、经济学家和科学家。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所学府成为杰出人才的摇篮,是什么因素让剑桥的毕业生在各个领域能独领风骚?分析一下剑桥大学的学术精神和学生的培养模式,或许能给人们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一 剑桥大学作为英国最古老的大学,从办学理念、培养方式到学术氛围、校园环境诸方面均有其独到之处,也正是从这些不同的侧面,反映出剑桥大学与众不同的魅力。强调理性训练和人格塑造的自由教育思想是剑桥一贯奉行的教育理念,其核心内容是,强调获取知识和发展智慧是教育唯一和最高的目的,倡导原创性研究,提倡厚积而薄发,反对急功近利的教育功利主义。与欧洲大陆和美国相反,由于地理环境、社会发展、文化价值观与哲学传统等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英国较少吸收外来的思想,也较少受到外来思想的冲击,使自由教育思想的基本原则从历史上被继承下来。“在英国的教育思想界,基本上占据着支配的地位,英国的教育实践也主要是受自由教育思想的影响”。这一理念在教学实践中从各个方面表现出来。在教学目标上,强调智力的发展重于知识的获得;在课程和专业设置上,强调教育目的的内在性。追求知识本身的价值,反对教育外在的功利目的,重视学术性的专业与课程。在教育学内容上,以培养知识面宽的博学家而不是某一领域的专门人才作为确定内容的标准;在教育目的上,强调理性原则,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重视批判性和创造性思考能力的培养等。这些不仅使剑桥大学形成了注重学识深博与学术自由、重视知识的内在价值,强调发挥个人才智和潜力的传统,长期以来也成了剑桥的办学理念。对于学校的发展,剑桥副校长约翰巴特菲尔德曾指出:“我们需要经常提高警觉,以保证大学与工商业之间的相互联系,不致损害我们的学术水平,或者导致我们不去认真研究问题。大学必须培养学术自由,这是大学实力的源泉。”可见,是自由教育思想及由此而在剑桥形成的博大深厚的知识体系、独立自由的学术传统等薰陶了一代代剑桥学子,使他们不仅学术功底深厚,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质疑创新能力也出类拔萃。剑桥大学的培养方式中,除了传统的“听”“读”“记”以外,更为注重“议”“写”等几个环节,通过各种措施来加强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能力培养。“议”是表达能力,反应能力,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综合性的训练。席明纳(Seminar)讨论课便是一种有着悠久传统,且行之有效的培养这方面能力的典型授课方式。席明纳形式的特点:一是小班,人数往往不超过二十人;二是席明纳的课堂主体是学生,老师只是起组织和引导作用。由于是小班,每次课每个学生几乎都有发言的机会。由于是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每个学生都不是像上其它的课那样被动地去听,去接受老师的观点,而是为了能在课堂上发表自已的见解,需要积极的思考,主动的参与。这样席明纳与传统的授课方式不仅是形式的不同,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上席明纳时由被动变为主动,让学生有较多的“议”的机会。从课前对一个专题发言的准备、材料的搜集、提纲的撰写以及课堂上对问题的辩论,对学生都是一种极好的训练。课后,老师通常会把讨论中做的笔录整理总结返回到学生的公共网页上,让学生对课堂知识及其讨论情况有一个准确而深刻的掌握。一个学期下来,通过参与不同内容的席明纳,学生得到了不同的锻炼,经过几年的学习生涯,每个学期不停的“议”,无疑培养了学生勇于发表自己观点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写”是文字表达能力的主要手段,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除了像席明纳这类课程要准备发言提纲外,每学年的论文写作也是一种重要的写作训练。论文的编写和在指定阶段提交毕业论文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写的训练一方面是通过一定的量,另一方面是通过不同类型的写作来训练提高写作水平。以建筑系的写作要求为例,建筑系要求学生在三年本科学习时间里要完成包括毕业论文在内的16篇论文。其中一年级要完成6篇,包括:建筑历史初探,建筑思潮及实践之探讨,建筑理论初探,构造基本原理,结构设计基本原理,环境设计基本原理。二年级要完成5篇论文,建筑历史初探,建筑、都市化与设计理论,构造原理,结构设计原理,环境设计原理等。三年级要完成4篇论文和一篇毕业论文。从理论及历史的角度对建筑与城市化的进一步研究,在构造方法、建筑技术以及材料特性等方面作进一步研究,针对某一特殊建筑类型在结构分析与设计方面的进一步研究,针对特殊功能要求所进行的环境分析与设计的进一步研究。从建筑学专业来说,论文的写作既包括了历史、理论,也包括了实际的操作,通过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论文撰写,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在不同的层面得到了锻炼。建设系如此,其它院系亦然,只是根据其专业特点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而已。在大量的论文写作训练过程中,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对问题分析探究的能力都迅速得到了提高。活跃的的文化融合与思想交流是剑桥一个显著的特点。下午茶和喝咖啡是剑桥大学长期流传下来的一个传统。下午茶是由校方出资,安排教授们一块吃点心、喝茶、聊天的一种休闲形式,喝咖啡则是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一种十分随意的交流方式。学生课间休息、师生间讨论问题,常常就在校园中的小咖啡店或是办公楼内的走廊上进行。表面看来,这种带有浪漫色彩且随意悠闲的形式只不过是紧张工作之余的一次短暂休息,但这种轻松愉快的聚会却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事实证明,它往往是思想火花的摇篮,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其最初的创意便萌芽于剑桥的下午茶。亚历克布罗尼斯校长曾戏言:“瞧,喝下午茶我们就喝出了6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最经典的例子便是在剑桥传为佳话的F桑格教授。桑格教授是1958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他曾因成功地测定了胰岛素的分子结构而获此殊荣。当时,他正致力于核苷酸结构的研究,即破译DNA密码。该项研究在生物化学领域具有革命性的意义,而这项研究到目前为止仍然一筹莫展。事情是这样的:在一个深秋的下午,当F.桑格教授像往常一样在剑桥品下午茶的时候,周围的教授们正在高谈阔论,而F桑格教授的目光则被窗外一幢建筑上叶子快要凋零的爬山虎吸引住了,他感叹道:“爬山虎虽然凋零了,但明年春天它还会发芽的,可是核苷酸的结构会是什么样子呢?会不会是像爬山虎那样沿着一个方向向前延伸的呢?”桑格忽然似乎有了什么灵感便向旁边的几位同行谈起了自己的想法。物理系一位叫彼得的教授向他建议:”何不用物理的方法来试试测算核苷酸的结构,就像测定原子甚至质子那样。”这时化学系的琼斯教授也插上了嘴:”化学的普通方法也不妨一试,比如荧光染色。”生物系一位白胡子教授听到了他感兴趣的话题也凑了过来:“是啊,革兰氏染色就很有效果,还有富尔根染色。染色后都能见到细胞核的核质。如果这样,测定DNA的核苷酸的序列可能会容易一些。”渐渐地,整个茶室里的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桑格的话题上来了。各系不同专业的教授都用自己的知识帮桑格出主意。天色渐渐晚了,教授们似乎意犹未尽,副校长威廉教授最后拍了拍桑格的肩头:“干吧,没准你又能获得一次诺贝尔奖。”回到实验室,桑格将下午各位教授提出的见解、建议进行仔细的分析,思路也慢慢地清晰起来。第二天他与助手调整了实验方案,采用了过去从未采用过的直读法,测定噬菌体的D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进展慢慢顺利起来。一年半以后,桑格和他助手们成功完成了噬菌体的所有DNA核苷酸的测序。这意味着DNA密码的破译获得了成功。很快,世界最权威的科学杂志自然发表了这一成果。 由于这一贡献,1980年桑格教授再一次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学生与导师的交流,通常是以喝咖啡的形式进行的。在办公室或散布在校园中的小酒馆里,在灯光昏暗的光线下和隐隐约约的背景音乐声中,谈话的氛围显得十分轻松。几个人相对而坐,一杯咖啡在手,导师点燃烟斗,对着学生云山雾罩的神聊,说不定这么被烟熏上几年,就培养出了能说优雅英文,具有绅士风度的学者。导师的学术观点,思维方式在剑桥往往是通过这样一种十分轻松、随意的方式传授的。在剑桥的历史上,有些小酒吧因此而成为负有盛名的师生会面场所,如剑桥城西南侧格朗彻斯特草地尽头的小酒吧便是其中的一个。酒吧墙上挂着罗素、凯恩斯、维特根斯坦等人的照片,酒吧外面有一个苹果园,树下摆了些可坐可躺的躺椅,坐在上面谈论问题,让人有心旷神怡之感,更容易激发人的灵感。世界知名的学者李约瑟曾说过:你也许是一位学习英国文学的英国青年,同对面房间学生物化学的爱尔兰人相善,同楼上宿舍学法律的尼日利亚人和学神学的苏格兰人友好。大家在一起谈天说地,喝喝咖啡,这种不经意的思想交流活跃了人们的思想,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下午茶和喝咖啡时的自由随意的交流为思想的碰撞提供了一个平台,不同专业、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国家、不同政治立场、不同宗教的人混合在一起,使剑桥成为思想熔合的大熔炉。剑桥产生了许多改变世界的思想,牛顿、达尔文、培根、罗素,这些科学界的巨人也曾是剑桥的普通学子,也许正是这些碰撞和交流点燃了他们的思想火花。剑桥校长布罗厄斯说,在剑桥由学院文化构成的校园氛围中,充分的交流使你开阔眼界和心胸,同时你也时时感到挑战和竞争,这些无疑会带来灵感和动力。近年来剑桥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采取了合作办学的模式(MIT),这是强强联合的一种新的尝试,其合作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一是互派老师,使双方的研究能在第一时间得到交流。二是互派学生,双方不仅相互承认学分,而且两校的学生能有一段时间学习生活在一起,两校不同的学术传统、学习方式得到更为直接的交流与补充,对开拓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思想火花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三是通过远程视频授课这种现代科学技术的先进手段,让大西洋两岸两所世界一流学府的课堂教学直接通过视频音频对话,使双方的交流变得更为便捷,身处异地却能在同一时间互相进行讨论交流,达到讨论课的效果。学生们整天生活在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交流氛围中,这是滋生创新火花的温床,这样的学术氛围正是剑桥具有魅力的地方。二 无论是剑桥大学的办学理念,还是培养模式,与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均有较大的不同,有不少值得借鉴之处。其一,注重原创性研究,注重厚积而薄发。目前在我国学术界弥漫着急功近利的浮燥情绪,无论是研究生的培养还是科研课题申报,基础性的研究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学者们更青睐于能立竿见影的研究,追求发表论文的数量。而事实证明,真正科学的重大进步,往往是在有着厚重原创性研究的基础上取得的,在科学的研究上没有捷径可走。80年代以后,我国高校的科研水平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喜人局面,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形势也在不断变化。但市场经济的浪潮在学术界的影响日益深入,在各种量化指标和经济利益压力的驱动下,我国高等学校只能将更多的力量放在专业教育和应用与开发研究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人们在强调高等学校为社会服务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对市场经济的理性思考,出现了急功近利、实用性凌驾于学术性,学术目标不高等不良倾向。因而在现实中政府对待科研项目的态度通常是功利的,更多地资助有实用效益的科研项目;学校对待学科发展与教育的态度也是功利的,热衷于创办实用性强的所谓热门专业,而全然不顾自己的学术传统与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学生的选择也是功利的,报考的对象不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而是实用性强、便于就业、挣钱多的热门专业。这种对待教育与学术的功利性态度,不仅造成了我国高校理工难有理、重大基础研究成果少、科研储备和科研人员后备力量减弱、科研水平滑坡等不良现象。更为严重的是,它彻底地侵蚀了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那种“学术自由”的品格与精神。原创性研究是一所大学的源泉,对此,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曾取得令人骄傲的成果。但至封建社会后期,科学技术的基础研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封建专制的控制下,封建教育儒家经典占统治地位,自然科学难有一席之地,从而使我国的科学技术大大落后于西方。宋代学校曾设有算学、医学、天文等课程,但到明清时期,这几门仅有的自然科学课程也逐渐被废除了,四书五经、程朱理学充斥学校。明代大科学家徐光启指出:“算数之学特废于近世数百年间尔:废之缘有二,其一为名理之儒士苴天下之实事;其二为妖妄之术谬言数有神理,能知来藏往,靡所不效。卒于神者无一效,而实者亡一存!”与中国封建社会不同,欧洲的教育,自中世纪以来便极重视对自然科学的传授。早在12世纪,意大利就产生了著名的萨莱诺医科大学。而且中世纪规定学生必读的基础科目七艺中,便包括算学、几何学、天文学等内容。学生必须修完这些课程,才能投考专门的学科。文艺复兴时代,教学内容又增加了自然、地理、物理等科学知识。到十七八世纪,这些学科逐渐形成代数学、三角法、几何法、植物学、动物学、力学、化学、物理学、天文学等,为近代科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正由于其基础学科不断发展,原创性研究得到高度重视,因而产生了一批像哥自尼、伽利略、凯普勒、帕拉塞尔苏斯、塞维特、哈维等这样伟大的科学家,大大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剑桥大学长期以来在科学研究上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果,也正是在这种有着厚重基础研究的前提下取得的。事实证明,只有抛弃那种急功近利的学术浮燥情绪,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进行原创性的研究,而不是陶醉于发表论文的数量,并经过长期的积累,才有可能对科学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其二,在办学理念上,需更多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长期以来,学生在学校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学生学习的动力在于考试的压力,而非对学习的兴趣,而老师则通常是满堂灌,不考虑学生是否有兴趣,从而导致学生上课要以点名来维持。这使课堂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对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是非常不利的,甚至会扼杀学生的求知欲望。要改变这种局面,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需要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在时间上、在形式上引导学生更多去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迫使其主动思考,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席明纳这样的形式促使学生更多地发表自已的见解,其对问题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得到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法学上课件
- 初一物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北京驾校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化工产业新质生产力测评体系
- 新质生产力×文化创新:融合赋能新未来
- 新质生产力五大生产要素
- 博鳌论坛:新质生产力对话
- 职教助力新质生产力
- 农业农村新质生产力发展
- 2025年急救护理医学实战技能操作考核答案及解析
- 新媒体广告-课件-第三章-新媒体广告伦理与法规
- 关于车的英语原版书
- 产品定制管理制度
- 沙里宁的大赫尔辛基规划
- 教学一体机施工方案
- 早期教育概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防雷安全应急预案
- 小学三年级上册《健康成长》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有机化学-药用化学基础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教师和学校的故事征文
- 消费者心理学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