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藕保护地栽培.doc_第1页
莲藕保护地栽培.doc_第2页
莲藕保护地栽培.doc_第3页
莲藕保护地栽培.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莲藕保护地栽培 (一)保护地栽培的意义传统的藕莲栽培,一般都是春节前后采藕上市,由于产品较为集中,所以价格相对较低。若选用藕莲早熟品种,用保护地进行早熟栽培,便可使种藕早萌发、早生长、早结藕、早采收供应上市。由于适逢淡季,再加上此时采出的藕比较脆嫩、商品性好,所以价格较高。扣除保护地栽培所增加的成本,仍可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二)保护地栽培设施 1设施种类、结构和建造 (1)小拱棚拱圆形小拱棚一般宽13米,高0.71米,一般用竹片或细竹竿作拱架,上面覆盖塑料膜,加盖草帘或不加盖草帘。拱棚较宽、高和加盖草帘时,中间最好加立柱支撑。 小拱棚具有明显的增温和保温作用,可用于莲藕春季提早栽培。棚内白天升温快,夜间降温也快,昼夜温差变化较大,空气相对湿度较高。夜间棚顶若加草帘覆盖,可使其保温性能提高。单层膜覆盖,同一品种可比露天栽培提前15天种植。双层膜覆盖,可提前20天种植。 可先栽种,后搭建拱棚。搭建的具体方法如下:首先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宜长度和宽度的竹片,将两头削尖,然后将竹片弯成弓形或半圆形,顺莲藕栽植行的两外侧,按间距一米插一竹片,依次将两端插入泥中形成拱架。插点距栽植行2535厘米。左右对称,插深2025厘米,要插稳插平,使各拱片35厘米。左右对称,插深2025厘米,要插稳插平,使各拱片高度一致。若用细竹竿搭建,可将竹竿基部两两相对插入覆盖行的外侧,然后将两梢头弯成拱形,用细绳包扎在一起使其形成拱架。最后在拱架上覆盖农用塑料膜,两边压上泥土,棚两头膜用泥块等压紧即可。 (2)中棚中棚由竹术等构成圆形拱架,其上覆盖塑料膜,一般跨度为36米,中高1.5米,两拱架间距1米。中棚的保温性能,介于小拱棚和大棚之间,如配合风障、草帘等,可取得较好的提前栽培效果。搭建时,按设计尺寸选用适宜规格的坚韧新鲜老竹,每两根相距一定距离插入泥土中,上部对弯成拱,梢头用细绳扎紧,同时设置好立柱、横杆等,覆盖好塑料膜,并用压膜线将膜固定,最后用泥土将裙脚压紧。 (3)大棚大棚主要由立柱、拱杆、拉杆、棚膜、门、窗等几部分构成。一般宽612米,长2050米,高22.5米。大棚的见光时间与露地基本相同,不论直射光还是散射光,各部分都能透过,接受太阳光的条件优于日光温室。大棚比中、小棚的保温性能好,棚温比较稳定,棚内局部温差较小。大棚较高,空间大,有利于莲藕生长和管理,但由于大棚不易进行草帘覆盖,所以在春季提早栽培不如中、小棚有利。大棚应选择避风向阳、地势较平、土壤肥沃、排灌方便、易于植藕的地方建造。大棚的方向以南北长、东西宽为好,这样不仅棚内光照均匀,莲藕生长比较一致,而且能增强抗风能力。建造大棚时,应先定好方位,设好标线,标出立柱的位置,然后按下列顺序建造。 埋立柱:立柱起支撑拱杆的作用。种植莲藕,立柱以水泥预制柱为好。主柱的长短由棚架的高度而定,每根立柱的长度应比大棚部位的实际高度长30厘米,即留出埋人土中的部分。柱坑挖好后,先在下面垫砖,然后将立柱放入边埋边夯实。 固定拉杆:拉杆纵向连接立柱、小吊柱,使各拱架连成一个整体。拉杆一般用竹竿做成。固定拉杆时,先将竹竿用火烤直,去掉毛刺,从大棚一端开始南北向排好,并使竹竿大头朝一个方向,然后固定在立柱顶端下方处,拉杆接头用铁丝固定,小吊柱一端固定在拉杆上,一端固定在拱架上。 安装棚门:大棚的南北两端最好各设一个棚门,以便出入和必要时通风换气等。 覆盖塑料膜:应选择无风晴天覆膜。覆膜时先覆两侧下部膜,再覆顶膜,棚膜相接处应重叠30厘米,下端埋入土中2530厘米。膜覆好后,上压膜线,压膜线拉紧后固定于棚两侧纵向埋设的铅丝上。 (4)日光温室是以日光为能源的不加温温室。宽5l0米,长3050米,高22.5米。主要由骨架、墙体、前屋面、后屋面和覆盖材料等几部分构成。 骨架:包括立柱、横梁、拱杆、后梁等。立柱以水泥预制柱为好。 墙体:包括后墙及两侧的山墙,也有的在温室的前面建窗墙,以使前部空间加大。 前、后屋面:前屋面由竹竿、铁丝、塑料薄膜等建成,后屋面由檩子、铁丝、玉米秸、麦秸泥等建成。 覆盖物:一般为稻草苫或蒲草苫。日光温室可较好地吸收太阳光照,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在正常情况下,其内部温度一般可比外界最低温度高1020以上。当室内温度很高时,要注意通风降温,在5月底可将草苫和棚膜揭去,以使莲藕利用自然温度生长。 日光温室的建造步骤如下: 第一,平整地面、放线。场地选定后应先平整建设地面,然后根据设计,钉桩放线,确定各墙、柱位置等。 第二,筑墙。山墙、后墙用麦秸泥、土坯或砖等砌成,墙的高低、长短应根据所建栅的要求而定。泥土墙厚度可为80厘米,砖墙可薄些,不过应在中间填隔热材料如炉渣等。 第三,立柱。墙体建好后,将棚的立柱按棚型要求立好。要适当埋深一些,并且排与排、列与列对齐,高低一致。若为琴弦式温室,则要用0.30.5厘米粗的铁丝将大棚骨架连结好,并将每根铁丝的两端分别绕在两头的木棍上,深埋于棚头地下。 第四,建后屋面。先在檩子上铺一层苇箔,再铺一层较厚的玉米秸,然后用稻草垫平,最后铺一层塑料薄膜并覆上10厘米厚的麦秸泥。 第五,覆盖塑料膜。为便于通风,塑料膜最好分两部分覆盖。用1.2米宽的薄膜,一边卷入塑料绳或麻绳固定在拱架下部作“围裙”,“围裙”下端埋入前底脚30厘米;上部覆盖接在一起的整块塑料膜,上边卷入细竹竿固定在后屋面上,下部与“围裙”上端重叠30厘米。各拱杆间用压膜线压紧。操作时,先要东西向拉紧,再固定两头和大、小块膜的上部。一般情况下通腰风,天热时通顶风。 2塑料膜的种类与特性 (1)棚膜 聚氯乙烯普通棚膜(PVC):新膜透光性好,但随着覆盖时间的延长,透光率明显下降。夜间保温性较好,而且耐高温日晒,但耐低温性不如聚乙烯普通棚膜。 聚乙烯普通棚膜(PE):该膜透光性好,透光率下降缓慢,耐低温性强。相对密度(旧称比重)低,同等重量的膜覆盖面积比聚氯乙烯普通棚膜大。夜间保温性差,不耐日晒,不耐老化,连续使用时间多为46个月。 聚乙烯长寿无滴棚膜:这种膜克服了聚乙烯普通棚膜不耐高温、不耐老化的缺点,使用寿命较长,同时还具有无滴膜的特点,较适于冬春连续覆盖栽培。 聚氯乙烯长寿无滴棚膜:是在聚氯乙烯普通棚膜的基础上,加入一定比例的化学物质而制成的。这种棚膜不仅使用期长,成本降低,而且具有无滴膜的优点。适于冬春季连续覆盖栽培,尤其适于日光温室冬春季用。 多功能棚膜:是在聚乙烯普通棚膜的原料中加入多种特殊功能的助剂而制成的。如3层共挤复合膜,即是内层加无滴剂,中层为保温层,外层加防老化剂而制成的具有无滴、保温、长寿使用效果的多功能棚膜。一般厚度0.10.2毫米,使用12年。也有厚度为0.050.08毫米的薄型多功能膜。其透光性好、保温、耐老化,使用1年以上,适于中、小棚覆盖。 (2)地膜 普通地膜:厚度为0.0120.016毫米,幅宽一般为70200厘米,可根据畦垄大小选用。地膜具有较好的增加地温、保温和保持土壤湿度的效果,在设施栽培中作地面、近地面覆盖及二道幕等。 超薄地膜:厚度多为0.0080.01毫米,幅宽80200厘米。一般只作地面覆盖。 共混地膜:厚度一般为0.008毫米左右,幅宽80180厘米,保温、保湿和增温性优于普通地膜。 (三)小拱棚覆盖栽培技术 1田块选择应选择土质肥沃、避风向阳、水源充足、灌排方便、形状比较规则的田块,进行藕莲的小拱棚覆盖栽培。 2整地、施基肥田块在种植前要耕翻几次,耕深3540厘米,并在最后一次耕翻前施足基肥,一般每667平方米施腐熟的厩肥3 0004 000千克,另施人磷酸铵15千克,氯化钾78千克。最后耙细耱平待种。 3栽植应尽量早栽,并适当密植。栽植应在晴好的天气进行。可采用宽窄行距栽植,宽行距为2米,窄行距0.5米,行内穴距0.5米,每穴栽种藕1支,顺行排列,藕头朝向行内,左右两半边田的藕头相对。 4小拱棚搭建藕田栽藕后要立即搭建小拱棚。用竹片作拱架搭建时,竹片的宽度可为4厘米,两端削尖后,顺窄行两外侧依次将两端插入泥土中形成拱形。插点、插深和拱高要求见上述。最后在拱架上覆盖好塑料膜。 5管理 (1)水温控制小拱棚内的温度以控制在1530范围内为宜。起初外界气温较低,要注意保持棚内温度,必要时夜晚可覆以草帘。随着外界气温的升高,棚内的温度也逐渐升高。在晴朗无风的天气,外界气温达20左右时,棚内的温度可升高到30以上,这时要及时揭开拱棚两头的塑料膜通风降温。晚春外界日平均气温已较高,且棚内荷叶已较多,可揭去塑料膜让莲藕在自然温度条件下生长。同时将各株的梢头拨转方向,使其朝向宽行行间生长。 (2)水位调节栽种后,白天水位可为35厘米,晚上或阴雨天水位可适当加深以保温;出现浮叶后可保持水深67厘米;23片立叶时水位加至10厘米,以后再逐步加深至15厘米,进入结藕期水位再回落到57厘米。整个生长期间一般不要断水,但也不要加水过深,以使莲藕能较好地生长。 (3)追肥在前期覆盖、后期露天整个生长过程中,一般需追肥23次。追施技术与一般大田植藕以及硬化池格式植藕的做法基本相同,可参照之。 (四)中棚覆盖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应选择入土浅、适宜密植、抗病力强、藕身品质好的早熟藕莲品种作为中棚栽植对象。种藕要求无病无伤、种性好、个体肥大、芽头完整、尾梢齐全。要做好种藕的越冬管理,防止冻伤,栽时要随挖、随选、随栽。 2田块选择同小拱棚栽培一样,要求田块土质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阳光充足、背风、灌排方便等。田块面积可为6671 333平方米,形状尽量规则,最好呈长方形。 3翻耕与施基肥选定的田块可于冬季翻耕晒土,栽种前再耕翻1次,同时施人基肥,并耙细耙平。基肥应以粪肥、绿肥为主,若施绿肥每667平方米可施5 000千克,同时增施一些磷、钾肥,并可施些饼肥等。 4建棚植藕中拱棚的建造方法如上述。若建造宽3米、长30米、高1.5米的中型拱棚,拱架可用直径11.5厘米、长34米的竹竿对弯而成,拱间距80厘米,并以幅面宽5米的塑料膜覆盖。栽植时间可为2月中上旬,于晴好天气将种藕栽植在棚内。3米宽的棚每棚栽种2行,藕后端近棚脚,藕头朝向棚的中间,并相互错开,行内株距为50厘米。为了更好地保温和预防低温,最好顺每行再以地膜搭建小拱棚。 5管理从栽种到长出12片立叶这段时间,可暂施追肥,但要保持浅水状态,并注意保温,低温天气和夜晚适当加深水位并可在棚膜上加盖草帘等。从长出12片立叶至荷叶基本长满棚这一阶段要加强肥水管理。23片立叶时进行第一次追肥,每667平方米施有机肥l 0001 500千克,或尿素1520千克。荷叶基本长满池时再追肥1次,每667平方米施尿素20千克,磷肥40千克,钾肥1520千克。这期间水位保持1015厘米,最深不超过25厘米。要控制好温度,注意通风换气。这时棚内荷叶已较多,通气较为困难,较高温度天气,甚至要从棚膜中间揭开一段,以加强通风。注意清除棚内杂草并摘除老残浮叶等。立叶长满棚后,可将棚膜揭掉。如若长势不很旺,可再施追肥1次。保持68厘米的水深,以促进结藕。6月底7月初,当藕莲长满3节就可进行采收。采收时先将水放干,然后除去上层泥土,再慢慢地将藕刨出。 (五)大棚、日光湿室栽培技术 大棚、日光温室比中、小棚增温、保温性能强,更可提早栽培。但它们建造投资较大,特别是日光温室建造投资尤大,所以在建造栽植时要谨慎从事,只有市场行情好,确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时,才可建造栽植。在一些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区,若生产其他蔬菜不如生产藕的效益好,也可改植藕莲。 1棚室检查由于种植藕莲的棚、室内将有很长时间处于水淹中,所以在放水前要仔细检查棚室结构,并对承受压力较大的地方予以加固等。 2整地施肥在种植前要翻耕整地和施基肥,田埂要高出表层土1520厘米,为了保水、节水,也可在底面铺以塑料膜,并使膜上土层厚达到40厘米。每667平方米可施腐熟的厩肥3 0005 000千克,过磷酸钙40千克,硫酸钾10千克,并与土层充分拌匀。 3选种与栽种种藕应抗寒性强,早熟,入土浅,顶芽、侧芽和叶芽完整,藕头、藕尾齐全,藕身肥大等。栽植时间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而定,日光温室栽植一般可比露地栽植提前2个月左右,在山东、河南一带可于2月上旬栽种。栽植应在晴天进行。栽植行距为1.52米(穴),株距0.51米。一般每穴栽植种藕一支。种藕前端入土深1215厘米,尾梢上翘。栽藕后可盖以地膜,待藕芽出土时将地膜打孔使其伸出。 4保水、控温棚室植藕水位管理的总的原则是:前期浅,中期深,后期浅,总的水位控制在320厘米之间,以促进早熟、高产。具体调控方法是:栽植初期白天水深保持在4厘米左右,晚上或阴天适当加深水位,以提高地温,加速成活,促进萌发;浮叶出现后保持水深67厘米;23片立叶时保持水深10厘米,以后随着植株的生长再逐渐加深,到立叶基本长满棚室时,水深可达15厘米,最深时可不超过25厘米;荷叶盖顶后,室外气温也逐渐升高,为促进结藕,水位宜回落到58厘米。 藕莲栽植后,棚室内的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