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因地制宜,终将水患制服,被后世传为佳话。清官海瑞,他体恤民情,严惩贪官污吏,与包公齐名,被称为“海青天”。可同学们知道吗?他在治水上也颇有成就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海瑞治水的文章治水必躬亲(板书),看看他是如何治理水患的。(二)整体感知课文:1、朗读课文(自主学习与合作)自由读,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去读,扫除文字障碍。2、同桌之间互读互听,指出并纠正错误。3、指名朗读并及时评价4、集体朗读。5、理解课文(培养学生养成“三看一查”的习惯)6、合作交流(三)研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正反对比论证)1请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完成下列问题:(投影显示)(1)请在文中划出表示中心论点的语句。(2)若治水不躬亲将带来怎样的后果?为什么?(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3)文章以海瑞治水为例说明了什么道理?它是怎样证明观点的?2学生思考讨论,教师作适当补充。(完成板书) 课文第一段:文章开头一句,用两个“不可”,从反面强调治水不可固执一端;接着用“盖”领起下文,解释不可固执一端的原因,并用两个“非不”双重否定句式,强调治水必须观察、测量和广泛征求意见的重要性;然后用“是以”一句,得出结论,提出论点。 课文第二段:这一段先正面讲海瑞治水不但躬亲,而且清廉;接着从反面说,用假设论证的方法来说明不躬亲,不清廉带来的后果是治水不成。(四)加强巩固:(五)课后作业:1.课后查阅有关海瑞的文章,进一步了解海瑞其人其事。2.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难道只有治水才要躬亲吗?请谈谈你的感受。(六)板书设计:海瑞治水躬亲,清廉(正面)躬历山川,亲劳胼胝不躬亲,不亲廉,则治水不成(反面)(提出论点)(摆事实,讲道理)导入:中国历来就是一个多水害的国家,也正因此,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些治水的佳话,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因地制宜,终将水患治服。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人海瑞。同学们了解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体恤民情,严惩贪官污吏,被称为“海青天”。)可同学们知道他在治水上也颇有成就吗?补充资料:爱民如子的海瑞海瑞(1514-1517),广东琼山人,即现在的海南岛,字汝贤,号刚峰。他取此号的意思是一切以刚为主,要终生刚直不阿。因此人们尊称为刚峰先生。 海瑞是明朝嘉靖时期的著名清官,由于敢于直言进谏,惩恶扬善,一心为民谋利,被人民敬为海青天、南包公,其英名流传至今。 海瑞虽然出生于官僚家庭,但童年时期的家境并不殷实,在他仅四岁时父亲不幸病逝,他和母亲相依为命,生活异常清苦。母亲很刚强,勤俭持家,教子有方,“苦针裁,营衣食,节费用,督瑞学”。在她的亲自督导下,海瑞自幼即诵读大学、中庸等书,加上母亲为他所请的良师指点及严格要求,海瑞得到了良好的家教与文化教育,这使海瑞很早就有了报国爱民的思想。 明朝隆庆三年,即公元1569年,海瑞升任右佥都御史、钦差总督粮道巡抚应天十府,即现在长江下游两岸,包括南京、苏州、常州等地,是个非常富庶的地方。但海瑞到任后却发现,人民在重赋和恶吏贪官的压迫下生活极为困苦。如果赶上当年发生涝灾,直到冬至的时候,还有一半田地被淹在水里。粮价飞涨,百姓不去讨饭就会饿死。于是,海瑞决定将治水与救灾一起解决,既为当前又为将来谋利。后来,终于弄清受灾原因是由于连接太湖通海的吴凇江淤塞所致,海瑞便召集饥民,趁冬闲季节开工,疏浚吴凇江及其支流。又经上书请求,将应该上交的粮食留下一些解决灾民吃饭问题。这样就调动了百姓的积极性,工程很快完成,当地的百姓都很感激海瑞。 为了维护农民的利益,海瑞进一步惩罚恶霸,归还被强夺的土地。但对自己有恩的徐阶在当地占有的土地最多。徐阶怕一点不退也不行,于是就象征性地退了一些。海瑞则写信劝他应该作出表率,多退一些田,同时劝说自己的儿子也改正错误。许多京官纷纷为已经告老还乡的徐阶说情,但海瑞还是联合一些官员,迫使徐阶退了二分之一的田地。海瑞依照法律将徐阶两个违法的儿子充了军。其他地主们见此情景,赶忙将多占的田依数退还。 海瑞还在赋税方面减轻了人民负担。当时江南的赋税很混乱,有田的地主往往不纳或少纳,地少的农民却要负担很重的赋税,其实,加重的部分都是替地主所交的,由地方官平摊到每个百姓头上。这无疑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海瑞组织人清查土地,简化赋税制度,减轻百姓负担,地主阶级联合诬告他,说他支持倭寇,不久,海瑞被罢了官。 海瑞担任应天巡抚时,不但爱民抚民,还为民除害谋利,但他自己却生活得很俭朴清苦。所到之处不许鼓乐迎送,也不住豪华的住宅。地方上为迎接他大摆宴席,他却规定物价高的地方每顿饭不能超过三钱银子,物价低的地方不超过二钱银子。他一生很多时间闲居家中,只靠祖上留下的一点土地过活。他没有置买田产,只在母亲去世后靠别人帮助买了一块坟地,将母亲安葬了。 海瑞去世前几天,还退还了兵部多送来的七钱银子。他的妻子、儿子早已去世,丧事由别人料理,他的遗物只有八两银子,一匹粗布和几套旧衣服。靠同僚的帮助,他的灵柩才得以运回故乡。船在江上行驶时,两岸的百姓自动穿孝来哭送他,店铺也停了业,送行的队伍长达百里。如今,在人民心中,海瑞成了正义的象征,各地共有十几种地方戏在传唱着他的故事。 (作者 彭运辉)练习1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5分)(1)不可执一,泥于掌故(泥: ) (2)流有缓急,潴有浅深(潴: )(3)非咨询不穷其致 (穷: ) (4)布袍缓带 (缓带: )(5)必如是而后事可举 (如是: )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6分)(1)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2)必如是而后世可举也。(3)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3.辨别下边各组句子中多义词的意思。(4分)情:非相度不得其情( )以情动人( )致:非咨询不穷其致( )错落有致( )躬: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鞠躬尽瘁( )举: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举世闻名( )4.海瑞当年是如何治河的?请用课原话回答。(3分)5.填空。(3分)治水必躬亲选自,作者,代江苏金匮人。文章论述了的道理,并以明代有名的清官为例,说明治水不但要 ,而且要 。6.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是( )(3分)A.治水必躬亲 B.泥于掌故C.昔海忠介治河 D.而随官人役未尝横索一钱7.海瑞是一个廉洁奉公的清官,也是一个身体力行、操劳奔忙、造福百姓的实干家。下面这些句子,分别表现了海瑞哪些方面的品质?(4分)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 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读选文,回答问题: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8.给下边的字词注音。(2分)潴( ) 躬( ) 胼( ) 胝( )9.解释下边的词语。(4分)(1)执一: (2)掌故:(3)相度: (4)咨询:10.翻译下边的句子。(4分)(1)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 (2)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11.为什么说治水“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用课文原句回答。(3分)12.治水要防止哪些现象?用课文原句回答。(3分)练习 1 1、(1)泥:拘泥(2)潴:水停聚的地方(3)穷:追究到底(4)缓带:宽束衣带(5)如是:像这样2.(1)随同的管理差役也不曾横行勒索一文钱财。(2)必须像这样,以后才能做成事情。(3)如果贪图安逸,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忘记公益,只想远远的躲开嫌疑,避免抱怨,那么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办不好了。3、真实情况;情感事理;情趣亲自;身体成功;全4.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5.履园丛话;钱泳;清;治水必躬亲;海瑞;躬亲;清廉6.C7.为真实、全面地了解情况,不辞劳苦、事必躬亲。廉洁奉公、造福百姓。(意近即可)8.略9.(1)固执一端,不知变通。(2)古代的典章、制度。(3)观察和测量。(4)访问,征求意见。10.(1)不经过观察和测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实情况,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2)因此必须亲自登山涉水,亲自辛劳,不怕吃苦。11.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12.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1履园丛话 清朝 钱泳2(1)拘泥 (2)事理 (3)成功 (4)亲自3用“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两个双重否定句,强调治水必须观察、测量和广泛征求意见的重要性。练习21给下列字注音。(4分)潴( ) 胼( ) 胝( ) 逸( )2辨字组词。(4分)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6分)(1)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 )(2)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 ( )(3)潴有浅深,势有曲直 ( )(4)非相度不得其情 ( )(5)非咨询不穷其致 ( )(6)而随官人役亦未免尝横索一钱( )4翻译下列句子。(9分)(1)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2)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3)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5下面句中加粗词语运用不准确的一项是。(4分)( )A寥寥数语,却一针见血地点出了我学画中的不足之处,使我茅塞顿开。B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大家都要求技术员去指导,所以技术员身价百倍。C赵亮真是别有用心,办的手抄报内容和形式都与众不同,令人叫绝。D我又抬头看那碧蓝的天空,看那青青的山和那玉带般的长城,顿觉心旷神怡。7根据表达需要,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句是(4分)沙暴像魔鬼,它无情地摧毁前进路上的所有东西;但它又是一个独具匠心的“雕塑家”,_这令人惊叹不已。( )A一些岩石和地面常被沙暴雕琢成各种各样的“艺术”形态。B各种各样的“艺术”形态的岩石和地面是被沙暴雕琢成的。C常把一些岩石和地面雕琢成各种各样的“艺术”形态。D常把一些岩石和地面雕琢成各种各样的“艺术”形态的是沙暴。8下面句子语气最轻的一项是(4分)( )A克服困难也是一种享受。B克服困难不能不说是一种享受。C克服困难不也是一种享受吗?D克服困难难道不是一种享受吗?9请从下面六个词语中至少选择四个作为关键词语写一段话,叙述、描写、议论或抒情均可,所选词语出现顺序不限,100个字以内。(7分)词语:翱翔魅力废寝忘食问津别出心裁开垦10阅读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14分)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1)请各用一句话概括两段内容。第一段:第二段:(2)课文的第二段为了说明问题,运用了什么方法?说明了什么问题?(3)海瑞治水不但躬亲,而且清廉,古代像海瑞一样清廉的官吏还有很多,请再举出一例,概括叙述这个人的主要事迹,100字左右。1请联系课文说说治水的必要条件是什么?为什么?2请联系课文内容,谈谈你对课文论述特色的理解。练习 3一、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潴有浅深( ) 非相度不得其情( )( )躬历山川( ) 非咨询不穷其致( )( )好逸而恶劳( ) 亲劳胼胝( )( )远嫌而避怨( ) 布袍缓带( )二、根据下列词语中加粗字各写一个成语(1)泥于掌故( )(2)躬历山川( )(3)好逸而恶劳( )(4)计利而忘义( )三、解释下列加粗的词(1)泥于掌故( ) (2)非咨询不穷其致( )(3)势有曲直( ) (4)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5)不可执一( ) (6)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7)冒雨冲风( ) (8)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四、与“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 B送孟浩然之广陵C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D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五、阅读下列选段,完成文后各题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1文中“海忠介”即_,是_(朝代)曾骂过皇帝的清官。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杂文家_曾写过一部关于他的历史剧_。2翻译下列句子。(1)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_(2)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_(3)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_3第二段就治水问题作者讲了两个方面,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这两个方面的结果,并用自己的话概括造成这两种结果的原因分别是什么。_4作者在这段文字中表明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_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第一段中的“盖”字是句首发语词,表明下文要就自己的观点发表议论。B第二段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治水,一实一虚,对比分明,很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C作者开篇就提出中心论点,第一段讲道理,第二段侧重摆事实,讲道理与摆事实相结合很好地论证了中心论点。D第一段中“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构成排比,很有气势;“是以”一句是对上文的总结,并运用了对偶的句式。6、请你写出被广告篡改了的成语蓝天碧水,乐在池中()回香酒楼,食全食美()兽王皮衣,穿流不息()天尝地酒,贵州茅台()通灵钻戒,一戴风流()林海摩托,骑乐无穷()1治水必躬亲选自_,作者是_(朝代)的_。2解释下列加粗字。(1)泥于掌故 (2)穷其致(3)后事可举 (4)躬历山川3文中是如何强调治水必须观察、测量和广泛征求意见的重要性的?(要扣住相关句子回答。)练习3 【参考答案】一、zh xing du gng z xn y pin zh xin po二、(1)泥古不化(2)鞠躬尽瘁(3)好逸恶劳(4)见利忘义三、(1)拘泥(2)追究到底(3)河流的形势(4)因此(5)固执,坚持某种主张(6)代词,这样(7)迎着,顶着(8)成功,办成四、C五、(一)1海瑞 明朝 吴晗海瑞罢官2(1)不观察、测量就不能知道它的真实情况,不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它的情况。(2)所以一定要亲自登山涉水,不畏辛劳,深入实际。(3)亲自发放钱粮,不克扣一毫一厘,随行的人员也不曾强行搜刮一分一厘。3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举”是因为海瑞能深入实际不畏艰辛,清廉治水。“不举”是因为好逸恶劳,贪财求利,不听取正确的意见。4治水必躬亲。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实情,才能得到百姓的支持。5C6、乐在其中十全十美川流不息天长地久一代风流其乐无穷练习2 参考答案1zhpinzhy2缓和、支援询问、徇私嫌弃、道歉治理、冶金3(1)固执一端,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潼关肉夹馍营销方案范文(3篇)
- 先进的安全培训方式课件
- 创意安全培训形式课件
- 创建卫生城市课件
- 先概括再具体课件
- 创卫感动课件
- 化学制药设备安全培训课件
- 梅花诗词讲解
- 元音和辅音表课件
- 红花的栽培技术
- 中级卷烟包装工(四级)专业知识考试复习题库大全-下(简答题汇总)
- 福建省技能人才评价考评员题库
- SMT与DIP工艺制程详细流程介绍
- 管理者角色认知与转换课件
-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 全册整套课件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复习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专业素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全国质量奖现场汇报材料(生产过程及结果)课件
- 政策评价-卫生政策分析课件
- 高中物理实验—测定物体的速度及加速度(含逐差法)
- 饮食习惯与健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