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学习目标 内容索引 基础认知学习思考 深化探究核心突破 巩固练习随堂反馈 教材问题解答 基础认知学习思考 一 西汉初的黄老之学1 原因 西汉初年 经济残破 百废待兴 适应政策的需要 2 内容 1 主要包括治身和治国两个方面 2 强调 既尊重自然规律 反对盲目行动 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3 作用 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了元气 4 衰落 1 随着社会稳定 经济发展 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形势发展的需要 2 儒家学说整合出了一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 休养生息 无为而无不为 中央集权 1 黄老之学在汉初到汉武帝之前的兴衰说明了什么 提示黄老之学的兴起和衰落说明了一种学说 一种思想要想具有立足之地 获得统治地位 必须不断创新 适应社会的需要 特别是适应统治者的需要 提示 学习思考 二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1 背景 1 政治 即位后 进一步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 2 思想 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的发展需要 2 特点 依据 学说 融合阴阳家 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新思想体系 汉武帝 公羊春秋 3 内容 1 强调是天地之常经 提出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以加强思想统一 2 提出 天人感应 说 神化皇权 宣扬 君权神授 3 政治方面 施政应 以刑辅德 4 伦理方面 提出仁 义 礼 智 信 五常之道 为人伦道德标准 4 影响 1 政治 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 2 思想 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和朝廷选官的考查标准 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大一统 以德为主 儒学 知识拓展从春秋战国到汉武帝时期 儒家思想经历的变化 1 思想内涵变化 孔子创立儒家学说 孟子 荀子促进了儒家思想的发展 董仲舒吸收道家 法家和阴阳家的一些思想 对儒家学说进行改造 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2 社会地位变化 春秋战国时期 儒家学说受到各诸侯国的冷落 秦朝时期 秦始皇 焚书坑儒 使儒家学说受到沉重打击 汉武帝时期 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2 有人认为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中的 儒术 就是孔子的 儒学 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提示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中的 儒术 并不都是孔子的 儒学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中的 儒术 是指经过董仲舒改造后的糅合了道家 法家 阴阳五行家等的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 已经不完全是孔子时代的儒学 提示 学习思考 3 二十四孝图 为我们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 孝道 埋儿奉母 是其中之一 讲述了古人郭巨为供养母亲而准备活埋亲儿 巧得黄金的故事 对其如何正确理解 提示说明了三纲五常压抑 扼杀人性 是对人性善良的一种误导 反映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提示 学习思考 深化探究核心突破 主题一董仲舒的新儒学 史料一观 天人相与之际 甚可畏也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 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 不知自省 又出怪异以警惧之 尚不知变 而伤败乃至 春秋繁露 史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 诸侯受命于天子 子受命于父 臣受命于君 妻受命于夫 诸所受命者 其尊皆天也 虽谓受命于天亦可 春秋繁露 顺命 史料三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 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 然后 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 民知所从矣 汉书 董仲舒传 教你读史 上述史料均是董仲舒的思想观点 反映了其 天人感应 观点 反映了其君权神授观点 反映了其 三纲五常 观点 反映了其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观点 反映了其 大一统 观点 问题思考 1 据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 分析董仲舒新儒学内容 新 的表现 答案新内容 董仲舒新儒学在继承和发扬儒学仁政 民本思想的同时 又大力宣扬 大一统 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 等思想主张 答案 2 三则史料所反映的观点分别是针对什么问题而提出来的 答案史料一 针对土地兼并现实 进一步发挥儒家仁政思想 史料二 针对加强君权需要 提出 君权神授 的政治思想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念 针对为人处世标准 提出 三纲五常 提倡孝道 史料三 针对中央集权需要 提出 春秋大一统 和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的主张 答案 拓展提升 董仲舒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区别和联系 主题二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 史料 守旧而又维新 复古而又开明 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 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 一手伸向过去 一手伸向未来 在 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 张岱年 方克立主编 中国文化概论 教你读史 史料阐述了儒学的二重性及其重要作用 意指在维护封建礼教的同时 又有发展创新 暗含了儒家思想发展的历史阶段 问题思考 结合史料及所学知识 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西汉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 答案儒家思想的二重性特点 使其易于为社会各阶层接受 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和发展 汉武帝的接纳与强力推行 答案 课堂小结 记知识纲要 背核心术语1 黄老思想适应了西汉初年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 成为政治上的指导思想 随着社会稳定 经济发展 黄老之学已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 2 汉代的儒学不同于先秦儒学 它是董仲舒依据 公羊春秋 学说 融合阴阳家 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 3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使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 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 从而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巩固练习随堂反馈 1 汉初 推行 无为而治 的治国方略 而半个多世纪后 汉武帝强行罢黜 黄老刑名百家之言 而专尊儒学 这种文化政策上的变化本质上反映了a 君主个人的价值追求b 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c 儒学理论的完善发展d 统治集团内部的纷争解析一种思想能不能成为统治思想 从根本上要看这种思想能不能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 故选b项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1 2 3 4 5 2 西方有学者认为 促进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 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 材料中的 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 是指a 民贵君轻b 天人感应c 三纲五常d 和谐中庸解析选项中唯一可以称为道德准则的就是三纲五常 故选c项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3 相对于先秦儒学 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成为新儒学 新 的主要体现是a 人定胜天b 独尊儒术c 天人感应d 实行 仁政 解析 天人感应 是改造后的新儒学的基础 答案 解析 4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 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 不知自省 又出怪异以警惧之 尚不知变 而伤败乃至 这一学说a 反映了国家衰败在所难免b 成为皇权神化的理论依据c 对君权有一定的限制作用d 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解析材料宣扬 天人感应 学说 体现了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 提醒君主要时刻反省自己的过失 灾害 怪异 是上天对君主 不知自省 的警告 此时要及时调整政策 否则会有丧邦失国的危险 这有利于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和防止暴政 1 2 3 4 5 答案 解析 5 史记 载 汉武帝时 公孙弘以 春秋 白衣为天子三公 封以平津侯 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该材料主要表明a 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b 平民将相大量涌现c 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d 儒学地位显著提高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理解材料大意 春秋 是儒家经典著作 公孙弘凭借儒家经典可以坐到三公这样的高位 被封为平津侯 这使得儒家学说成为民间学习的主要对象 表明儒学的地位得到显著提高 故d项正确 1 2 3 4 5 答案 解析 教材问题解答 阅读与思考理解 天人感应 学说认为人君受命于天 进行统治 所以应当 屈民而伸君 屈君而伸天 如果人君无道 天就会降下灾异来谴责和威慑 如果人君面对灾异而不思悔改 就会出现 伤败 要求人君必须仿效天道 实行仁政 评价 消极 天人感应 说牵强附会 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 有碍于人们正确认识自然和社会 积极 为皇权披上了神圣的外衣 为皇权至高无上找到了依据 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也包含着限制君权 维护地主阶级长远利益的目的 解析与探究 1 指导思想 李斯主张将秦记 医药 卜筮 种树之外的书籍全部烧毁 董仲舒主张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2 社会效应 李斯焚书钳制了思想 摧残了文化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是中国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 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 有利于巩固国家大一统和稳定社会秩序 从此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自我测评1 1 客观 随着社会稳定 经济发展 黄老之学已不适应西汉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 2 主观 儒家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 2025汽车租赁合同意向书
- 吉林省松原市七年级生物下册 4.4.4输血与 血型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 20.1.1平均数第1课时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 2024年五年级数学上册 3 小数除法第2课时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2)说课稿 新人教版
- 2025年浙江警务辅助人员招聘考试法律基础知识考前冲刺试题及答案
- 线上线下融合导购员全渠道聘用合同
- 绿色环保领域个体员工合作协议
- 航空航天工厂派遣员工及航天器制造合同
- 酒店内部装修设计施工劳务承揽补充协议
- 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举例-有理数
- 西方经济学简史
- 给小学生科普化学
- 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新闻报道与舆论导向
- 局放实验操作规程
- 透明土实验技术的研究进展
- 戴海崎心理与教育测量第4版课后习题答案
- 中石油职称英语通用教材
- 某火电厂输煤系统土建工程监理细则
- 室外消防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PE管施工及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