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白鹭洲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doc_第1页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doc_第2页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doc_第3页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doc_第4页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白鹭洲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文科)考生注意:1、本试卷设卷i、ii卷两部分,试卷所有答题都必须写在答题卷上。2、答题卷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3、考试时间是10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又说:“甘其 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使民复结绳而用之。”反映了先秦时期( )a孔子“仁”和“礼”的学说 b庄子“小国寡民”的思想c庄子“齐物”的自由精神 d墨子“节用”“兼爱”的主张2.“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这段话认为(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3.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败之道,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谶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这表明董仲舒()宣扬“天人感应”学说 主张实施“大一统”思想要求君主施行仁政 认为君主的地位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a. b. c. d. 4.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儒学的影响。下列小说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儒学思想相符的是()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侍二主之理!”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臣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孔明:“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a. b. c. d. 5“鹅湖之会”是指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江西信州鹅湖寺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朱熹“理学”和陆九洲“心学”双方就各自的哲学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下述不可能是朱熹言论的是( )a“宇宙之间一理而已”b“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事故”c“柳院竹斋茅店,云芜风树烟溪。听彻残阳晓月,不论巴蜀东西”d“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6自2011年5月1日起,我国刑法修正案(八)正式施行,其中关于“醉驾入刑”的规定,因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而广受关注。这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与民意的呼应,是现代社会的理性选择。下列观点与此有相似之处的是()a人是会说话的工具b“存天理,灭人欲”c人是万物的尺度 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7.诗经中的七月描述农民无冬无夏地劳动,却“无衣无褐”;一些爱情诗,反映了青年男女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说明诗经( )a是中国古代最代的抒情诗 b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标志c具有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 d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热爱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之前,没有人曾认真地考虑过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方面进行一场根本革命,没有人提出过农民大众可以转变成有文化、有财产、政治上积极的公民这样的见解。”材料中的“ ”应为( )a康有为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邓小平9. 1958年3月13日的光明日报上有这样一段文字:“资产阶级的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已经完全破产。它对我们只有一个用处,就是当作毒草来研究,以便使我们有个反面的教员,使我们学会认识毒草,并把毒草锄掉变为肥料。”这反映出( )a“双百”方针受到干扰和损害 b建设社会主义需要强化阶级斗争c“右倾”错误影响到科学文化发展 d批判“毒草”是当时政治发展的需要10. “这个画派的画家摒弃了传统的光影、透视和平面表现等技巧,另辟蹊径,仅以几何图形来构筑意象。”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a“恰似一地打碎了的玻璃” b“光是画中的主角”c“如实地表现我所生活的时代的风俗和思想面貌” d“我不爱理性的绘画”11他提出了一条新的美学原则:对照,他认为:“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丑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关。”他将这一原则贯穿到其作品中,他及其作品是()a维克多雨果巴黎圣母院 b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c查尔斯锹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d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12. “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这主要强调分封制( )a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b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c扩大了西周的疆域 d形成贵族内部森严等级13. 在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出现过许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以下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论述,正确的是( )a分封制既稳定了当时的政治秩序,也蕴含着以后分裂割据的因素b郡县制是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的标志,推动了中央集权制的形成c行省制是满洲族的重要政治创新,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d三省六部制明确了宰相之间的分工,大大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14. 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某同学在考证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 )a史记的记载 b秦简的记载 c民间的传说 d史家的学术观点15. “一尧二舜夏_周,春秋战国战不休,_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_五代又十国,辽宋夏金_明清。”按照朝代的更替顺序,文中空缺处应该是:( )a. 商、西汉、隋朝、唐 b. 秦、东汉、北宋、元c. 商、秦汉、隋唐、元 d禹、东周、北魏、汉16.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a两次战争都是由英法发动的 b两次战争都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c两次战争中清政府都被迫签订了卖国条约 d两次战争的目的和性质相同17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旧式农民起义的局限性 b拜上帝教不合中国国情c在军事策略上屡犯错误 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18. 回顾香港被割占史,与之相关的条约有 ( ) 南京条约 北京条约 天津条约马关条约a. b. c. d. 19马关条约中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阻碍最严重的是( )a赔款两亿两白银 b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增开通商品岸 d割让台湾20辛卫条约中最能说明清王朝已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 ) a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c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运动d在北京设立“使馆界”21辛亥革命实现了20 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它( ) a.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22、“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以上这幅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中国代表团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 b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动c北洋军阀政府反动统治,使社会矛盾尖锐 d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统治地位23、口号通常是某种政治运动思想主张的高度概括。下列符合这种主张的口号提出的时间顺序选项是:( )“扶清灭洋” “师夷长技以制夷”“打倒列强除军阀” “内除国贼,外争主权” a b c d24.“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的条款出自 ( )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南京条约 d辛丑条约25、“他(孙中山)进校以后,天天谈革命常常谈起洪秀全,称为反清第一英雄,很可惜他没有成功”(兴中会革命史)。孙中山崇拜洪秀全主要是因为太平天国运动()a将暴力斗争矛头直指满洲贵族统治 b彻底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c英勇抗击中外反动势力的剿杀 d表达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0分)26. 阅读下列材料:(11分)材料一:本草纲目是作者30余年心血的心血的结晶。全书共有190多万字,记载了1982种药物,分成60多类。绘图100余幅,并附有11000多个药方。它是几千年来 祖国药物学的总结,是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在训诂,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本书17世纪末即传播,先后有多种文字译本,对世界自然科学也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材料二:天工开物是世界第一部第一步记录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文字明快生动,同时配以大量古代文物、绘画以及准确、逼真的彩色手绘植物图谱,以大量生动的细节存留了丰富的古代科技史料。它也是世界第一部百科类图书,曾流传于日本及欧洲各国,被誉为“百科全书之祖”材料三:农政全书其本上囊括了古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大致上可分为农政措施和农业技术两部分,其中又贯穿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即沿用了前代农书中的大量资料,同时又融入了自己的体会、科学观点及成果,增加了屯垦、荒政、水利等全新的内容。这些西方自然科学的介绍,开辟了我国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途径,因此有人称作者是我国近代科学的启蒙大师。请回答;(1)材料二、三、四的科技著作的作者是谁?(3分)根据三则材料概括他们的相似之处。(4分)(2)中国科技在古代历史上成果辉煌的原因是什么?(4分)27地方行政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13分)材料一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材料二材料三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中国政治制度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制度相比于以前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影响。(2分)(2)材料二中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1分)有何弊端?(2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影响。(4分)(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发展的主要特点。(2分)28阅读下列材料:(11分) 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材料二:只因宋初太祖太宗不识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反对的也只晓得唐制不过如此而已,并未能通览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 以上均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人历史 材料四: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一切制度传统,只要已经沿袭到一百两百年的,也何尝不与当时人事相配合。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的“大变动”分别指什么?(4分)(2)据材料二,分析宋朝在政治体制上未能有“大变动”的原因有哪些?(2分)(3)请用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三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2分)(4)结合明清相关史实说明,君主专制的强化不能简单地用“专制黑暗来抹杀”,而是“利泽长久”。(3分)29. 阅读下列材料:(15分)材料一:“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孩童个个拿起刀,报国呈英雄。”民谣材料二:“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砍掉电线杆,扒了火车道。杀尽东洋兵,再和大清闹。” 民谣材料三:“我是一个反对帝国主义者,不赞成兀鹰们把爪子伸到任何国家去。义和团是爱国者。他们爱他们自己的国家胜过爱别的民族的国家。义和团主要想把我们赶出他们的国家。”美 马克吐温我也是义和团请回答:(1)义和团“起山东”和“不到三月遍地红”,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2分)(2)在材料一、二中,哪些文字能反映出义和团的深厚群众基础?(2分)(3)“砍掉电线杆,扒了火车道。”这些行为反映了义和团对外来事物的什么态度?(2分)(4)读材料三,结合当时情况,作者所说的“兀鹰们”具体指谁?(1分)(5)请你简述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演变过程. (8分)白鹭洲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文科)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bcaccccbaaaba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bcdacbcaabaa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0分)26、(11分)(1)材料二李时珍,材料三宋应星,材料四徐光启。 (3分)相似处:都是科技著作;著作体现了集大成的特点;记录了科技成果内容丰富,具有多学科领域综合性;著作图文并茂,文笔流畅;都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探索钻研精神。(4分)(2)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经济的高度繁荣;中央集权国家的支持和组织;交流频繁、开明的对外政策;科学家的贡献;劳动人民的智慧。 (4分) 27、(13分)(1)变化:天子由诸侯之长变为诸侯之君(或君臣之名分确定)。(2分)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维护了西周较长时间的强盛。(2分)(2)郡国并行制。(1分)弊端:导致地方诸侯国权力过大,威胁中央集权。(2分)(3)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我国省制的开端。(4分)(4)地方势力不断被削弱,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2分)28.(11分)(1)秦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的确立、三公九卿、郡县制)。唐朝: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三省六部制)。(4分)(2)加强专制君权的需要(削弱相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