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碧山寺解说词_第1页
五台山碧山寺解说词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台山碧山寺解说词 五台山碧山寺解说词 五台山碧山寺是台怀中心区以北最大的一座寺庙,距台怀镇二里许,1983 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碧山寺过去是中国著名的十方禅林。佛教四大名山中,五台山是唯一兼有汉地佛教和藏传佛教 (喇嘛教 )的佛教道场。中国汉地佛教和藏传佛教在修持方法和仪轨等方面都有许多不同,如汉地佛教的僧侣绝对不允许食肉,藏传佛教却可以食用。同时,汉地佛教寺院和藏传佛教寺院,在办寺宗旨上又有“为本寺”和“为十方”之分。这就造成了五台山的寺院既有青庙和黄庙之分,又有子孙庙和十方院 的区别。 清凉山志有一首描述碧山寺的诗道:“落日碧山寺,萧然古涧边,白云生翠崦,明月下寒泉。”仔细品赏,会觉得碧山寺清静优美,简直是一幅绝妙的工笔画。实地游览,触景生情,则另有一番诗情画意。未入寺院,即见密林掩映下,一座雕工极其精细的木牌楼上,悬着一块书有“清凉震萃”的匾额。向寺院的靠山瞻望,但见中间大、两边小的高山,就象是天工造就的一个立体形“山”字。入寺环顾,又见寺院开阔,殿宇宏伟,一派庄严整肃景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五台山的青黄庙各有十大寺,青庙十大寺:显通寺、塔院寺、圆照寺、广宗寺、殊像寺 、碧山寺、南山寺、风林寺、金阁寺、灵境寺。黄庙十大寺:菩萨顶寺、台麓寺、罗睺寺、玉花池寺、寿宁寺、金刚窟、七佛寺、三泉寺、曾安寺、镇海寺。五台山现存著名青庙有显通寺、塔院寺、碧山寺、南山寺、龙泉寺、殊像寺、普化寺、金阁寺、佛光寺、南禅寺等。黄庙有菩萨顶寺、台麓寺、镇海寺、罗睺寺、观音洞、善财洞、慈福寺、广仁寺、寿宁寺等。 无论青庙黄庙,如建寺目的是为游方僧人设立,专供十方僧人居住和修行的,则称十方寺院或十方庙。碧山寺就是全国著名的十方丛林。十方院的主持由住院的游方僧人选举产生,任期为半年,可以连选连任,但性 质仍是暂时主持寺务,不是寺主。 不过,五台山大多数寺庙仍属子孙庙。子孙庙中,寺庙的财产属于在寺出家的僧人所有,由在本寺出家的僧人管理和继承。在子孙庙出家的僧侣称“子孙和尚”,子孙和尚师徒之间的关系就如世俗的父子关系。非本寺剃度的僧人,即使在寺中居住多年,也不算子孙庙的僧人,无权过问寺务,不能担任寺里的管事僧。子孙庙里的寺主 (也称住持或方丈 ),只能由本寺出家的僧侣担任。没有规定的任期。 现在,五台山寺庙均已属于人民财产,无子孙庙和十方庙之分,但仍有青黄庙之分。 五台山碧山寺创建于北魏,重修于明代,曾名普济寺、 护国寺、北山寺等,清乾隆年间改名为碧山寺,宣统年间,又称广济茅蓬。现在全称“碧山十方普济禅寺”。相传,宣统二年 (1910 年 ),有僧乘参、恒修礼台,行至北台时,天气骤变,朔风凛冽,二人手脚均被冻伤,又见北台华严岭路有冻死之人,顿生慈悲之心,立誓要为朝礼北台之僧人、居士修一歇脚饮居之处,于是建“广济茅蓬”,并从北台顶下的碧山寺购得一部分房产,使山上山下连为一体。后来,广济茅蓬又与碧山寺连为一体,碧山寺也由子孙庙改为十方丛林。该庙规定:凡南来北往的游方僧到此,一律免费食宿,任何人无权逐客。启程时如缺少川资盘缠,寺 中须得周济盘缠;方丈和尚实行选贤制;丛林师父们度的弟子不得在本寺常任。由于该寺乐善好施,朝台佛徒多愿来此住下,这就大大增加了寺庙开支。这笔颇大的开支主要来自:经营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碧山寺拥有许多地产,五台县“光明寺村为碧山寺庄产,年收租四十石”。同时经营工商业和接受布施和施舍。 由上于上述原因,碧山寺广结善缘;聚集高僧名师,影响越来越大,不仅在全国佛教界有名气,而且在东南亚国家也有一定的声誉。过去每年农历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碧山寺都有高僧给各地来的僧人设坛讲法。到冬天,又是给寺内僧人讲经说法的时间 。史载,经常盘桓于寺中的十方僧人“有三百余人”。来自国内外的僧侣居士会聚一堂,各抒己见,研究佛法,学习空气非常浓厚。民国年间,在国内外佛教界颇负盛望的虚云、圆瑛、印光三位法师都曾在碧山寺开座讲坛,他们还出国讲经传法,美国的禅宗就是虚云弘扬的。女居士施剑翘,为生父报仇,于 1935 年亲手击毙孙传芳,后曾来此修行。已故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能海法师就曾任碧山寺住持,并在寺中宣扬密宗奥旨。原中国佛教会的监事胡子笏居士曾在寺中创办“五台山佛学院”,最后就圆寂于碧山寺。现任美国佛学研究会会长、纽约大成寺住持的寿冶法师也曾在 碧山寺挂锡,近年还给碧山寺捐赠资金。 碧山寺建筑宏伟;环境优美。寺区林荫蔽日,寺前流水潺潺,景色绝佳。古人曾有诗赞曰:“落日碧山寺,萧然古涧边。 白云生翠崦,明日下寒泉。”全寺一共四重大殿,占地面积 24 亩,有殿堂楼房 50 余间。 碧山寺的木牌楼为三楼三门,牌楼正面横梁上,嵌有“清凉震萃”的匾颓,上面又挂一愿,题“清凉圣境”。过牌楼,第一进大殿是天王殿,殿建五间,正中供弥勒坐像,两侧立四大天王,与弥勒像靠背的后门正中立有韦驮菩萨。与其它寺院天王殿的装置不同,所有圣像都置于木龛和壁窗内。元代名僧金壁峰、明代名僧古 月禅师,都曾坐在这里讲述经法。至今,寺院对面的山上尚有二位高僧的墓塔。 第二进大殿为毗卢殿,又称雷音宝殿,殿内主供毗卢佛。 佛教称佛有法身、报身和应声三种变化,毗卢佛是法身,释迦牟尼是化身,法音如雷音,故名雷音宝殿。殿两壁供有十二菩萨,左壁从后墙角向门窗前依次排列妙德、普眼、弥勒、威德在、净诸业障、圆觉六菩萨;右壁从后墙角向门宙前依次排普贤、金刚藏、清净慧、辩音、普觉、贤善首六菩萨,门两边也立于驮菩萨和伽蓝菩萨。伽蓝菩萨传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关公 关云长的法身。此殿,韦驮、伽蓝二菩萨护法,佛和十二圆觉菩萨 济济一堂,俨然一幅听讲经法场面。殿左山墙外壁,嵌有一块明历年间的石刻题词,有诗四首,其中一首云:“眼昏不辨天花落,口说前朝事可凭,铁棒五郎曾护驾,铜台大显五台僧。”说的是杨五郎的故事,传说杨五郎出家先投碧山寺,后又到太平兴国寺。五郎常用一根长七尺,重八十一斤的铁棒,曾用此棒击杀辽将韩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碧山寺尚有五朗战袍,现仅存五郎半截铁棒于显通寺中。 第三进大殿为戒堂殿。此殿三间见方,外加檐廊,单从前檐看,就有二十三排每排三叠的华拱,殿顶为单檐歇山顶,形样硕壮华美。殿脊两端的吻兽面对面,张着大口吞住 正脊。 右端的吞脊兽背留有剑把。殿脊上排有仙人、龙、风、狮子、天马、海马、斗牛等十样小品,象征吉祥和咸严。殿内正中设有青石砌成的戒坛,长 5 1 米,宽 5 米,高 1 2 米,是五台山唯一的一座戒坛。戒坛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最早弘扬律宗的法聪曾于这里开讲四分律。后来各代,这里一直是传戒的地方。现存的戒坛为明代遗物。戒坛上供有一尊缅甸石雕玉佛,玉佛通体洁白,结跏趺坐于莲花台上,高约 1 5 米,姿态凝重圣洁,雕工极其细腻精湛。传说,民国年间,有一江西老修行与一老僧同去印度朝佛,经过缅甸,共请了三尊玉佛回国,一尊置于上 海,建了玉佛寺,一尊置于武汉归元寺,另一尊即此。大殿两旁排列的十八罗汉,都是一色金身,系由特殊工艺制成,统称漆沙罗汉。塑制时,先做好沙模,再在外面由沙、布、胶层层粘贴,成型后把内里的沙掏空。采用漆沙工艺制成的罗汉,体轻而坚固,很适于远途请运驾迁。 最后一进大殿在靠山脚下的一处高台下,单另为一个小院,大殿面宽五间,上下两层,原为藏经殿,曾存有雍正十三年四月八日 (1735 年 )刊印之三藏经全部,计 7500 余卷。佛坛上正中供释迦牟尼佛,两侧是消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