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团队长期从事论文写作与发表服务,专科本科论文300起,详情伍老师扣扣:三零零四零九八三国际贸易中的文化营销摘要:国际贸易的产生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国际贸易的发展又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对于各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随着社会分工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在世界各国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对当今国际贸易形势而言,发展好国际贸易,在经济运行、贸易交往时,需注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特殊文化背景与文化环境,认识文化差异并采取恰当策略使国际贸易在文化融合,关注文化营销在国际贸易中影响作用。关键词:国际贸易 文化营销 实证分析一、 基于国际贸易背景下的文化营销(一)文化营销概念文化营销区别于以有形产品为中心的传统营销理论,其实质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有意识地构建、传递某种核心价值观念,针对目标市场的文化环境采取一系列文化适应策略从而确立和完善组织目标价值体系促进企业发展的一种营销方式。它是企业营销人员及相关人员在企业核心价值观念的影响下,所形成的营销理念,以及所塑造出的营销形象,两者在具体的市场运作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营销模式。从具体方便而言,文化营销将商品化作文化的载体,通过市场交换进入消费者的意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费者对物质和精神追求的各种文化要素。浅层次体现为构思、设计、造型、装潢、包装、商标、广告、款式,深入表现为消费者对营销活动的价值评判、审美评价和道德评价。定位文化营销的概念有三要点:其一,文化营销是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有意识地构建、传播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行为,旨在实现企业与消费者的价值观趋同;其二,企业核心价值观念的构创是文化营销的关键;其三,企业核心价值观念与消费者的文化理念相融合才可达到文化营销的目的。(二)文化营销特征文化营销是基于营销理念的衍生产物,对于营销的定义存在多种说法,主要围绕着五点:一、营销应该关注于满足消费者需求;二、企业所有员工都应该熟知营销需求哲学体系;三、确定并且预计消费者未来的需求;四、在一个企业中,对于某些部门必须关注收益率,而对于其他的公共部门和非收益部门则不需过分强调营销概念;五、最新的营销概念认识到营销对于社会的影响。企业文化营销同市场营销的分析和实施方式是相一致的,不同的是企业文化营销建立在文化分析的基础上,以符合组织目标的企业文化为源动力。相比于市场营销,文化营销侧重于以下三点:企业需借助于或适应于不同特色的环境文化开展营销活动;文化因素需渗透到市场营销组合中,综合运用文化因素,制定出有文化特色的市场营销组合;企业应充分利用CI战略与CS战略全面构筑企业文化。除了侧重点不同,文化营销还有如下几点特殊性:1、地域性。由于地域差异,不同国家或地区民族、宗教、习俗等文化存在差异导致对不同营销对象需采用差别营销方式。对于跨国企业而言,在营销活动中需考虑到不同地区文化的特点,应与当地消费者沟通和交流,消除障碍,将本国文化与当地文化适当融合才能实现文化营销。2、互利性。文化营销的宗旨是在企业与消费者良好的沟通基础上使双方产生共鸣,从而增加双方的利益,最终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在文化营销之下,消费者通过购买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过程中其物质或精神方面的需求可得到满足,同时企业也由于消费者对自身产品或服务的认同而获得利润。3、渗透性。文化营销要求将文化理念渗透于营销活动的各个方面,需要企业在更深的层次上与消费者进行文化与价值观念上的沟通。另一方面企业通过不断的营销运作逐渐影响并将企业的文化和理念渗透于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中,从而改变其行为态度甚至生活方式或生活习惯。二、 国际贸易与文化营销分析(一)我国文化营销方式优势分析基于对文化分析的内容可知道,文化营销是一种用文化感染并带动消费者购买的营销行为。在国际贸易中的文化营销为一种文化销售行为,通过引导外国消费者对本国文化产生兴趣以及他国对本国的文化认可,从而将这种对文化的认可及兴趣转化为对商品及服务的购买上。随着生产技术的迅速推广和日益激烈的市场斗争以及厂商对生产技术的不断追求,使得核心产品的差异性越来越少。因此,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不仅需依靠核心产品本身,更需提升产品价值,增加附加价值和心理价值,如品牌、形象和质量服务等,这类有形或者无形的东西所代表的就是一种文化内容,是企业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的主要方面。文化营销的成本即企业对于产品文化价值的发掘与创造成本相比于创新研发成本更低,并且一旦在产品中赋予文化价值也很难为竞争对手所模仿。针对我国而言,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在文学领域上,我国历史上有三大家分别为儒家、道家、墨家。儒家以孔子、孟子、荀子、邹衍为代表,其代表作有孔子。自2004年我国在韩国成立了首家孔子学院起,2009年8月,已在世界8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68所孔子学院和71个孔子课堂。截至2010年10月,全球已建立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共计691所,分布在96个国家(地区)。孔子学院较2009年增长20%,孔子课堂较2009年增长了4.2倍。这说明中国儒家文化在全球有良好的市场我国文化可与国外文化进行良好的沟通与融合。除去儒家文化,我国有法家,阴阳家,纵横家等著名名家。在艺术文化方面,我国有中国山水画,书法,京剧,中国古典乐器,中国舞,剪纸及众多民间艺术。除此之外,还有早已为世界熟知的中国武术。我国丰富多样的文化形式及早已为世界所熟知的武术文化使得我们在国际贸易中利用文化营销手段更具有优势。(二)我国贸易现状与劣势分析现代社会是一个物质极其丰富的时代,同类型产品之间的性能十分接近,消费者对它们进行性能上区分的能辨性越来越小,而人们的需求种类也已经从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安全需要上升到更高层次的尊重需要和自我需要,因此消费者在选择产品和服务时心理需求更偏重于商品所承载的文化理念、文化符号和文化氛围,而这种需求在发达国家更为显著。我国在国际贸易市场中,加工贸易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高新技术产品贸易顺差扩大成为推动我国贸易总顺差扩大的主力。然而这种现状并未使得中国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成为顶尖产品,相反,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大多以廉价的形式出现。缺乏文化理念的支撑,正是我国出口产品所欠缺的灵魂。要改变中国产品在国际贸易市场中多年形成的低端产品形象,需要大量时间与成本。随着经济危机对整个世界的冲击,国际贸易市场呈现萧条景象。人民币的升值更使得中国对外贸易形式更加严峻。(三)机会分析作为文化营销,除了传统的文化塑造及品牌形象等,影视传媒也是有效途径。根据资料显示,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欧美国家与日本都看中了中国的家电市场,欧美国家由于两国文化差异较大推迟进入中国市场。而日本家电企业利用了有效的文化营销方式,通过对排球女将、血疑等多部电视连续剧的赞助塑造企业文化氛围,促使了我国消费者对日本文化的认知与认同。借助与企文化的建立把National、Sonny、Yamaha等品牌形象带进了中国,使消费者形成了“日本制造,精良品质”的观念,从而轻易地打开了我国的市场大门并成功成为我国高端产品。近两三年来韩剧的热播促进中国市场上韩国商品大量引进。通过韩剧将韩国文化传入中国,从而引起中国消费者对韩国文化的认可,成功塑造韩国产品形象以带动韩国商品如现代轿车、三星电子产品及企业如韩国美容产品、韩国餐馆在中国市场发展。韩国近期相关统计表明,三星、LG、易生印帝安(NANDAMO)生发品牌在中国的销售额增长40%左右。07年韩国2月份出口增长17.4%,重新恢复到两位数增长,其中对我国的出口增长31.6%,韩国美容业增速最快,尤其是韩式生发品牌产品。(四)实证分析为了研究文化营销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作用,需选取一个国作为在国际贸易中已实施文化营销方式的研究对象。由资料显示可知,自1992年中国与韩国建交后,中韩两国在贸易领域的合作迅速展开。建交时两国贸易额只有503亿美元,2001年超过359亿美元,至如今,韩国已成为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中国成为韩国第三大贸易伙伴。韩国借助韩剧,向中国广泛传播韩国文化。从服饰、饮食到旅游、风俗,韩国文化对中国市场的冲击频频可见。为了研究文化营销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本文选取韩国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统计年鉴数据资料,我们选取了1995年到2009年总计15年中韩贸易额数据,数据结果由表一所示。表1 中国对韩国出口及进口数额(元)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199516981046687811029323199619992667511181248148199724056559126871492968199821265876251521501435199925033807807621722618200034499771129236232074120013590990125206923389212002441025715534562856801200363222822009477431280520049004566.327811566223410.220051119281835107787682040200613424634.94452220.6868972414.214200715985081.085609885.6710375195.41200818606991.067393198.95211213792.11200915621478.785366971.54210254507.231.近几年中韩贸易额的增长量和速度指标的分析(1)增长量的计算。计算公式为:逐期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前一期水平累积增长量=报告期水平-某一固定基期水平韩国向中国进口计算结果如表2第1第2项所示。中国向韩国出口计算结果如表3第1第2项所示。(2)速度指标的计算。计算公式为:环比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前一期水平定基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某一固定基期水平环比增长速度=环比发展速度-1定基增长速度=定基发展速度-1韩国向中国进口计算结果如表2第3、4、5、6项所示。中国向韩国出口计算结果如表3第3、4、5、6项所示。表2 韩国向中国进口的增长量和速度指标分析逐期增长量累积增长量环比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环比增长速度定基增长速度19962188252188251.2125911891.2125911890.2125911890.21259118919972448204636451.1961466111.4504368410.1961466110.450436841199884674721121.0056712541.4586626360.0056712540.45866263619992211836932951.1473144031.673544650.1473144030.67354465200059812312914181.3472174332.2546285280.3472174331.25462852820011818013095981.0078337052.2722906220.0078337051.272290622200251788018274781.2214183382.7754174350.2214183381.7754174352003145600432834821.5096623814.1899432930.5096623813.18994329320041910605.25194087.21.4430075556.0461198280.4430075555.04611982820051458629.866527171.2343778987.4631966840.2343778986.46319668420061290374.2147943091.211.1679728588.7168111610.1679728587.71681116120071402781.1939345872.41107963040.1563437849.0796304042008838596.702810184469.11.08082707610.894337450.0808270769.8943374522009-959284.87529225184.230.9144549089.962380355-0.0855450928.962380355图1 韩国向中国进口额逐期增长量与累积增长量图2 韩国向中国进口额环比发展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图3 韩国向中国进口额定基发展速度与定基增长速度由表2及图1、2、3所示可发现,中韩贸易额除了2009年低于前一年即2008年之外,每年的贸易额较前一年都有所增长,贸易额持续上升。同样,除去2009年环比发展速度保持在1.2上下波动,即每年韩国进口中国贸易额保持在前一年的贸易额1.2倍左右。环比增长速度保持在0.2上下波动,即每一年的贸易额保持以前一年贸易额的0.2倍波动增长。由图三可知,韩国对中国进口数额逐年上升,其中,在2002年之前,定基增长幅度平缓,从2002年开始数额出现较大幅度增长,在2009年首次出现回落。表3 中国向韩国出口的增长量和增长速度分析逐期增长量累积增长量环比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环比增长速度定基增长速度199682337823371.1231150411.1231150410.1231150410.12311504119971615692439061.2151046841.3647023470.2151046840.3647023471998-287535-436290.6849577130.934763398-0.315042287-0.06523660219991556101119811.2489154641.1674404630.2489154640.16744046320003484744604551.4463255131.6884989260.4463255130.68849892620011228335832881.1087753141.8721659260.1087753140.87216592620023013878846751.2407111752.3228171850.2407111751.322817185200345602113406961.2935525693.0046861380.2935525692.004686138200477167921123751.3840198224.1585451740.3840198223.158545174200572962228419971.2623448675.2495181530.2623448674.2495181532006941442.68593783439.6861.2681578526.6572176630.2681578525.65721766320071157664.9844941104.671.2600196778.3882252490.2600196777.38822524920081783313.2826724417.9521.31788763411.054738330.31788763410.054738332009-2026227.414698190.5420.7259336028.025006007-0.2740663987.025006007图4 中国向韩国出口额逐期增长量与累积增长量图5 中国向韩国出口环比发展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图6 中国向韩国出口定基发展速度速度与定基增长速度图7 中国出口与韩国进口数额由图4、5、6可知,中国向韩国出口数额除了2009年出现回落之外,每年的贸易额较前一年都有所增长,贸易额持续上升。同样,除去2009年环比发展速度保持在1.2上下波动,即每年中国向韩国出口贸易额保持在前一年的贸易额1.2倍左右。环比增长速度保持在0.2上下波动,即每一年的贸易额保持以前一年贸易额的0.2倍上下波动增长。总体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从2002年左右开始,出现了较大的贸易额增长幅度。根据图7中国出口与韩国进口数额走向图我们可以发现,中韩贸易额保持持续增长,均在2009年出现回落。韩国向中国进口额高于中国向韩国出口额,在2002年的贸易额增加点韩国向中国进口额的增长幅度高于中国向韩国出口额增长幅度。2009年中国出口额回落幅度大于韩国向中国进口额回落幅度。(五)比较模型分析本文数据是由中国统计年鉴上选取的1995年至2009年总计15年中韩贸易额数据。另外,在网上我们搜集了1995年至2009年中国国内可观看的韩国影视数目,数据来源于土豆网,显示如下表4:表4 国内可视韩剧影视数目(部)电视剧电影影视合计1995112199631419970551998371019992810200031114200151419200210182820031025352004172845200526356120063346792007475510220084150912009315283图8 韩国向中国推进影视作品数目我们假设韩国对中国流入的影视作品与韩国向中国进口贸易额成线性关系,建立线性模型:y=+*x其中,y代表韩国向中国进口数额,x代表韩国向中国推进影视作品数目,以及为线性系数。在此假设下我们用e-views软件建立散点图,显示结果如下:图9 散点图由散点图结果显示可知韩国向中国进口数额与韩国向中国推进影视作品数目之间确实呈现出线性关系,我们用eviews软件对两因素进行回归,建立线性方程,可得回归结果如下:图10 线性回归结果根据回归结果显示我们可以知道,可决系数为0.978,说明韩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应急专业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眼科疾病诊疗与护理考核试题与答案
- 道路运输企业主要负责人模拟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站水质监测与安全评估报告
- 解析卷人教版7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详解【基础+提升】
- 2025年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影响下的金融资源配置与金融政策优化报告
- 2025年盐湖提锂技术成本优化策略与产能升级分析报告
- 2025年数字货币与货币政策传导的金融风险防范与治理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安全事件分析与防范报告
- 银行招聘能力检测试卷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年高考真题-化学(湖南卷) 含答案
- 2024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护理与管理专家共识要点(全文)
- 2024(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开学第一课 课件
- 《工程化学》全套教学课件
- CRT植入推荐步骤和工具课件
- 建筑施工岗位安全风险明白卡
- Q∕GDW 10827-2020 三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
- 空气轴承技术培训教程
- (完整版)法理学试题库附答案
- 典范剧本Coming Clean
- 硫酸生产工艺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