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元恺经验方.doc_第1页
罗元恺经验方.doc_第2页
罗元恺经验方.doc_第3页
罗元恺经验方.doc_第4页
罗元恺经验方.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罗元恺经验方一、滋肾育胎丸 组成:菟丝子、川断、阿胶、桑寄生、党参、白术、吉林参、杜仲、巴戟、熟地、首乌、鹿角霜、杞子、艾叶、砂仁。 功能:补肾健脾,养血培元,固气安胎。 主治:胎漏、胎动不安(先兆流产)和滑胎(习惯性流产)。症见孕后腰酸,小腹下坠,绵绵作痛,或阴道少量下血,色淡或淡黯,质稀。或屡孕屡堕者。全身症状可见口淡,纳差,头晕耳鸣,夜尿频多,面部黯斑或眼眶黯黑,舌淡或淡黯,苔白,脉细滑或沉细略滑,尺脉较弱。 用法:炼蜜为丸。每服克,每日次。淡盐水送服为宜。胎漏、胎动不安者,服药至孕个月左右。滑胎者,孕前服药个月,预为调治,孕后继续用药个月,以防再次流产。用药期间忌服生苡仁、绿豆、萝卜。孕后宜卧床静养,勿房事,避免劳累。 方解:胎漏、胎动不安、滑胎的病机,主要关乎肾脾、冲任、气血。“胞脉系于肾”,“肾以载胎”,“肾旺自能荫胎也”。若先天肾气不足,或后天耗损,房劳、堕胎,肾虚冲任不固,胎失所系,为流产之主要因素。而脾虚气血不足,胎失所养,也是流产的病机之一。本方以菟丝子、续断、桑寄生、杜仲、巴戟补肾固冲;人参、党参、白术补气健脾;熟地、枸杞、首乌滋阴养血;阿胶、艾叶、鹿角霜固冲任止血;砂仁理气调中。其中菟丝子其性平而味甘辛,能平补肾阴肾阳,补而不燥,滋而不腻,为安胎首选药物。配人参和党参之补气健脾,益气生血,肾脾合治,先天与后天并重,故能巩固胎元。 辨证要点:证属肾虚或肾脾两虚。以腰酸,小腹下坠、隐痛,或阴道少量下血,色淡,头晕,口淡等为主症。无实热之证候表现。 按语:本方是罗氏从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验方。年通过专家鉴定,由广州中药一厂生产。年获卫生部科技成果乙等奖。对胎漏、胎动不安和滑胎有预防和治疗的双重作用。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此外,对肾虚型不孕、不育、月经不调等也有良效。二、田七痛经胶囊 组成:田七末、醋炒五灵脂、蒲黄、川芎、延胡索、广木香、小茴香、大梅片。 功能:活血化瘀,行气温通止痛。 主治:经行腹痛,属气滞血瘀,或寒凝血脉。并治胃脘痛之属气滞者。 用法:每服枚,每日次。经前天始,连用天。治疗痛经宜使用个月经周期。痛经严重者可在经前周开始用药至月经来潮。 方解:痛经多因于瘀。瘀阻胞脉,经血不得畅下,不通则痛。瘀血可由气滞、寒凝所致。故经行腹痛一症,以气滞血瘀、寒凝血脉之证候最为常见。本方以蒲黄、五灵脂、田七活血化瘀止痛;木香行气止痛;延胡行气活血,亦有止痛之功;小茴香温经散寒;川芎养血活血调经;梅片芳香开窍,其性走窜,引药入于病所。全方活血而不伤正,祛瘀而不留邪,止痛效果确切。蒲黄、田七对子宫平滑肌有兴奋作用,有助于经血排出,使瘀血得去,通则不痛。 辨证要点:证属气滞血瘀或寒凝血脉。症见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绞痛或冷痛,经行不畅,色黯,有血块,血块排出则痛减,胸胁、乳房胀痛,或恶心呕吐,汗出,肢冷。 按语:本方是罗氏治疗痛经的经验方。年通过鉴定,由广州敬修堂药业公司生产。荣获广州市科委三等奖。对气滞型胃脘痛亦有良效.三、二稔汤 组成:岗稔根克,地稔根克,党参克,白术克,桑寄生克,制首乌克,熟地克,棕炭克,赤石脂克,续断克,甘草克。 功能:补气摄血,固本止崩。 主治:崩漏,因脾虚不能摄血,经血暴下如崩,头晕,肢冷,面色苍白,舌淡胖,苔白,脉虚大。 用法:每日剂,水煎次,温服。方解:岗稔、地稔均为华南地区的草药,性味甘涩平,补血摄血而止崩漏;党参、白术、甘草补气健脾,补气以摄血;桑寄生补肝肾而益血,续断益肝肾而止崩;熟地滋肾养血,首乌养肝肾而益精血,并温敛止血,滋而不腻,补而不燥;棕炭、赤石脂敛涩止血,以收塞流之效。 辨证要点:脾虚冲任不固,统摄无权,不能制约经血,而致暴下不止。阴道出血量多,色淡红,质稀,或腰酸,小腹下坠,头晕,神疲,气短,面色苍白。 加减运用:血量特多者,加五倍子克,阿胶克,并炖服人参(或高丽参)克。有血块用者,加益母草克。经色淡而小腹冷痛者,加艾叶克,或以姜炭易棕炭。经色鲜红者,加旱莲草克,紫珠草克。 四、滋阴固气汤 组成:熟地克、续断克、菟丝子克、党参克、黄芪克、制首乌克、白术克、阿胶克、炙甘草克、牡蛎克、岗稔克、山萸肉克。 功能:滋养肝肾,固气止血。 主治:崩漏,脾肾虚损,冲任不固,经血漏下不止。 用法:每日剂,水煎次,温服。 方解:熟地、续断、菟丝子、山萸肉滋养肝肾,党参、黄芪、白术、炙甘草补气健脾,首乌、岗稔、阿胶养血涩血,牡蛎镇摄收敛。全方兼顾肾、肝、脾、气血,以调理冲任,“澄源”以固本。 辨证要点:脾肾虚损,冲任不固,以致崩漏下血,淋漓不止,或暴崩之后,出血减少,而成漏下者,症见阴道出血量少,色淡红,质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口淡纳差,面色无华,舌淡胖,苔白,脉沉细。 加减运用:出血增多者,加海螵蛸、鹿角霜、赤石脂之类固摄止血药或炭类涩血药。五、补肾调经汤 组成:熟地克、菟丝子克、续断克、党参克、白术克、杞子克、黄精克、金樱子克、鹿角霜克、桑寄生克、制首乌克、炙甘草克。 功能:补肾健脾,养血调经。 主治:崩漏、月经不调之属脾肾虚损,冲任不固,经水失期,或经行有期但无排卵者。用法:月经净后,每日剂,水煎次,温服。方解:熟地、菟丝子、金樱子、续断、鹿角霜滋肾补肾,杞子、黄精、首乌、桑寄生养血调经,党参、白术补气健脾。使肾气充盛,血气和调,冲任得固。 辨证要点:脾肾虚损之崩漏、月经过多、月经先后不定期,经血已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口淡纳差,面色无华或面部、眼眶黯黑,舌淡胖或淡黯,脉沉细。 加减运用:预计排卵期间,可加温补肾阳之品如仙灵脾、补骨脂、巴戟、仙茅之类;腰痛甚者,加金狗脊、杜仲、乌药之类;月经逾期周以上未潮者,加当归、牛膝以通经。 按语:崩漏为妇科危重、疑难病症之一。暴崩之际,急需止血以救急,止血之后,当调经以固本。古人有“塞流、澄源、复旧”三步之法。罗氏根据崩漏以脾肾虚损,不能固摄冲任为主的病机,拟定“二稔汤”、“滋阴固气汤”、“补肾调经汤”三方作为脾肾虚损型崩漏在崩中、漏下及血止后各个不同阶段的基本方,通过补气摄血、养肝肾止血、补脾肾调经,循序渐进,使冲任得固,月经恢复正常。在出血期间,他认为一般不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