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印度软件企业外包发展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戴永红3 内容提要 在新经济时代 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往往采取仅保留其 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业务 而将非核心竞争力的业务交由企业外部资源完成 未来10 年将是全球跨国公司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 通过外包方式将信息技术和数据服务等 非核心业务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关键时期 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巨大的机遇 本文 分析了印度软件外包发展模式取得成功的原因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我国软件企 业外包业务发展的启示 一 外包模式的基本概念与选择原因 外包 也称企业流程外包 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 简称BPO 其最直接的解释是 外 部寻求资源 即把不属于自己核心竞争力的业务 包出去 通俗地说 是把自己做不了或做不好或别 人做得更好更便宜的事交由别人做 是企业在充 分发展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 整合 利用其外 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 从而达到降低成本 提高 生产效率 增加资金运用效率和增强企业对环境 的迅速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是工业经济时代已经形成的社 会分工与协作组织在当今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发展 与演化 早在20世纪20年代 美国福特公司就开 始尝试在产品零部件标准化基础上形成流水作业 线 生产具有规模效益的T型车 并实现了零部 件供应的外部化 发展到20世纪下半叶 标准化 全球化的组装生产规模已普及到全球 从工业时 代的全球化的协作生产到知识经济时代的战略性 外包 是一个不断演化的 从量变到质变的连续过 程 这种变化有其产生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一般 说来 企业在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增加 速度的威 胁 客户对服务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和自身资源 的限制等压力时 将采取外包策略来保证自身的 发展 通常情况下 通过外包方式调整业务结构 公 司业务成本可以下降10 30 尤其是跨国外包 更可以利用全球的时区差异 大大降低晚上不工 作的时间成本 以美国银行将数据处理的业务外 包给印度的数据服务公司为例 由于美印两国的 时差为10几个小时 正好美国银行可以在晚上下 班时将结算等数据整理的工作交给正处在早上上 班时间的印度外包公司进行 美国公司在第二天 上班时就已经收到整理完毕的数据 显然 这种 外包模式对发包方和承接方来说是一种 双赢 的 选择 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 二 印度软件外包业务 高速发展的原因 从全球每年约1400亿美元的软件项目外包 来看 80 的离岸项目外包中 印度是最大的承接 国 2003年印度软件出口达到100多亿美元 2004年第一季度印度从软件外包中获益77亿美 元 预计2005年印度软件出口有望超过1000亿 美元 为印度带来220万个就业机会 为什么欧美 等国企业的大量订单都送给了印度软件企业 主 要原因是 23 政治 经济南亚研究 2004年第2期 张义明 企业流程外包与印度软件业 全球科技经济 望 2003年第11期第34页 吕建中 外包 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手段 北京工商大 学学报 哲社版 2002年第6期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 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副研究员 1 外包模式比较适合印度国情 从1991年以来 印度软件发展的国内市场环 境长期处于不利的境地 到2000年 印度全国总 共只有120万台个人电脑 人均拥有量在世界上 属于最低的国家之列 而同期中国的人均拥有量 要高出5 6倍 在电信方面 电话线的千人拥有 量印度只有8条 而中国有17条 整个印度移动 通信的用户还没有北京 上海或广州中的任何一 个大城市的多 因此其国内需求实在难以满足 软件业的高速发展 只能寄希望于国外需求 在同 一时期 恰值美国经济连续多年强劲发展 对软件 的需求旺盛 这就给了印度软件企业高速发展的 机会 而在当时 印度软件企业缺乏自主开发产品 尤其是核心软件 的能力 因此依靠其相对廉价 的劳动力开展外包业务就成了最佳选择 明确了 这一定位 印度政府也就自然而然地制定了一系 列鼓励 促进外包业务发展的优惠政策 如生产软 件产品 包括出售技术和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不征 收流转税 企业开始经营的头8年中 可免除5年 所得税 对软件出口获得的利润 免征全部企业所 得税 对软件出口额占销售额80 以上的企业 免征全部企业所得税 2 软件企业研发的标准化 规模化和国际化 促进了外包业务的发展 印度软件企业具有强烈的质量和服务意识 软件制造商们一向把质量和服务视同产品的生 命 是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能力 印度软件企业的 质量管理及认证除了国际通用的ISO质量体系 认证外 主要采用了美国体系及标准 即CMM软 件质量体系认证 目前全球通过CMM认证最高 级即第四或第五级的只有7 的软件企业 其中 印度占了大多数 而中国大陆通过CMM 5认证的 只有东软一家 通过CMM 3认证的也不过金蝶等 寥寥数家 印度软件企业的规模较大 上百家企业的员 工在千人以上 有的甚至达到6000 7000人 企 业平均员工数为340人 这种企业规模使印度 软件企业在外包业务中完全实现了工厂式的运 作 每一个人都只进行一个独立单元的编程作业 多个人协作形成一个团队 就可以完成大型项目 的设计编程 从而缩短工期 提高效率 大大降低 成本 印度著名的软件企业QA I公司首席执行官 纳瓦格 蒙诺特博士在谈到印度软件企业的国际 化意识时指出 从形式上来分析印度的软件商业 模式 人们会发现主要是外向型经营模式 软件产 业取得的成功除了人工便宜方面的因素外 更重 要的是印度软件企业的国际化意识 这种产业国 际化道路主要表现在生产国际化 销售国际化和 人才培养国际化等方面 3 软件从业人员工资低 专业素质高 为欧美 公司减少了相应的服务支出 印度软件科技人员的月工资水平为800 1000美元 虽然远远高于普通印度人的工资水 平 但只有发达国家软件人员的1 5 1 10 软件 外包业务一般是低层次的软件编码和呼叫服务 等 而印度具有一批高素质的 专门从事这种低层 次软件加工服务的 软件蓝领 队伍 软件蓝领 素质高 得益于印度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印 度 初级软件从业人员的培养已经系统化 社会 化 形成了规模化 产业化的IT职业教育培训 比如印度著名的软件培训机构A PTECH的AC2 CP课程 先用160个学时培养出一个初级程序 员 再用184个学时把这个初级 产品 培养成程 序设计员 然后再用330个学时 生产 出一个系 统分析员 至此 它才为社会培养出一个合格的软 件 蓝领 也才使得印度软件企业可以在外包业 务中形成 项目经理 系统分析员 程序员 这样合 理的人才结构 这种 物美价廉 的从业人员 为 欧美公司降低了生产成本 4 软件品种齐全 交货迅速 印度软件品种较为齐全 能够适合不同的用 户需求 目前 印度不仅大量向外供应系统软件 微机软件 电讯和应用软件 而且还有针对性地向 用户提供专用软件 由于品种齐全 又能提供特殊 33 南亚研究 2004年第2期政治 经济 王兵上引文 第26页 卢轶南 拓展业务寻求新出路 印度软件淘金中国 南方都市报 2002年10月16日 王兵 印度软件产业发展经验初探 东南大学学报 哲社版 2002年7月第4卷第4期第26页 胡唯元 印度软件业优势何在 光明日报 2001年5 月9日 匡小苏 中印软件产业的比较 开放导报 2000年第 4期第31页 服务 这就为印度软件企业获得了更多的外包商 机 为了缩短交货期和提高服务效率 上世纪80 年代末印度软件企业开始实行 离岸软件开发 服 务 许多软件商直接通过传输线路的方式来出口 软件系统 软件公司通过这些线路将设计的软件 系统传输给用户 如不合适 还可以立即返回 修 改后再输出 现在 印度的硅谷班加罗尔 孟买和 德里等大城市的电脑中心都已经同国外联网 这 对软件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极为有利和方便 5 软件企业善于同美国厂商合作 为了加快拓展国际市场 早在上世纪80年代 末 印度软件企业就把软件出口的目标对准市场 容量极大的美国 为此 印度软件企业通过在美国 寻找合作伙伴使上述进程加快 1988年 在政府 协助下 印美双方各自在本国设立了第一个卫星 地面站 美方为此投资400万美元 并协助印方购 买 安装有关设备 使印度软件企业加快实现了离 岸开发作业 此后 印度又同美国在资金 市场和 技术等方面开展合作 这对扩大印度软件企业在 美国的知名度和推动印度软件产品进入美国市场 都非常有利 三 印度软件外包模式 存在的主要问题 实际上 外包业务模式是一把双刃剑 软件外 包业务虽然是印度软件企业得以成功发展的关键 因素 给印度带来了可观的外汇收入 但同时也给 印度软件企业带来了严重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 1 限制了自主品牌的建立 软件企业的技术 水平较低 印度的软件基本上属于应用型软件 技术含 量低 一般依赖于国外的系统软件作为开发平台 软件出口大部分是提供低层次的设计 编码和维 护服务而非产品 如向I BM公司主机系统提供维 护服务 开发小型的应用程序 为现成的系统提供 升级服务 为客户服务系统提供升级服务 以及电 子商务和 解决方案 服务等 据统计 现场服务方 式 On Site Services 占软件出口总额的 60 承包的软件项目开发服务占30 左右 软 件包 Offshore Packages 的开发和服务占10 左右 这种低附加值使印度软件企业在相当长 的时间内的利润主要来自税收优惠 承包软件的 开发模式使软件的开发处于一次性的应用中 很 难变成具有普遍市场的产品 公司始终处于疲于 应对的压力下 很难有精力从事基础软件的开发 由于长期形成的承包软件的开发模式 软件人员 只是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定制设计 使印度软件 缺乏能够对软件进行全面设计 管理及市场分析 的人才 而这是基础软件开发所必需的 2 过分依赖海外市场和软件外包业务 导致 印度软件整体风险较大 企业核心竞争力薄弱 严重依赖海外市场的外包模式虽然在一定时 期内可以大大促进软件企业的发展 但一旦国外 需求下降 其命运也将岌岌可危 实际上印度在争 夺国外定单时 已经面临来自墨西哥 加拿大和爱 尔兰等国的竞争 从2002年年底开始 美国有关 部门开始关注公司外包对美国经济 就业带来的 影响 劳工组织是最主要的反对者 它们认为 美 国公司的外包趋势将使美国失去更多的就业机 会 造成失业率升高 并要求国会研究美国公司将 业务外包给印度对美国经济造成的影响 根据福 里斯特 Forrester 的一份研究报告 在未来15年 中 美国将有330万个就业机会和1360亿美元的 工资收入移向海外 同年12月 美国新泽西州初 步通过一项议案 今后政府部门的工作一律不外 包给非美国公民 不管是软件设计还是呼叫中心 美国至少还有三个州正在考虑出台相似的政 策 3 印度软件出口的 来料加工 模式制约了整 个软件产业创新体系的形成 在知识经济时代 创新是一个国家 地区及企 业内部的动力源泉 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就意味 着拥有了市场和高附加值 印度软件企业的技术 水平低下 结构不合理 其深层次的原因是国家创 新体系发展滞后 由于印度的软件产业一直是一 种 来料加工 的模式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很少 虽然印度政府也强调进行基础研究 但大部 43 政治 经济南亚研究 2004年第2期 陈健敏 从印度软件业的外包模式看中国软件业的发 展方向 领导之友 2003年第6期第39页 石晓军 安筱鹏 试论印度软件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及 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2年第7期第 51页 分的基础研究集中于跨国公司在印度的分公司 印度本土研究开发的项目仍然很少 所以很难在 国家和企业层面进行有效的创新工作 四 印度软件外包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虽然 目前中国本土的优势比印度更受欧美 企业青睐 但印度抢占国际市场份额的脚步从未 停止过 甚至到中国市场竞争国际外包项目 给中 国企业造成不小的压力 印度国内最大的四家软 件企业2002年均登陆上海 2003年3月 印度36 家中小型软件厂商集体落户烟台 它们所以这样 做 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更方便地拿到日本 韩国 企业发出的软件外包订单 而日韩企业的这部分 订单原本是要给中国企业的 面对印度软件企业咄咄逼人的态势 中国软 件企业如何应对 结合印度软件外包模式的经验 教训 我们认为 中国软件企业应当做到 1 借鉴印度的成功经验 强化质量和服务意 识 重视国际市场 一方面 努力争取外包业务以增加收入 锻炼 软件开发人才 增加就业 另一方面 重视将拥有 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国产优秀软件 外语化 相对于国外软件的 中文化 而言 再以良好的 性能价格比推销给国外的政府 企业和民众 从而 进军国际市场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 以增加国际 市场份额和出口收入 正因为印度软件业80 是 外包业务 主要市场在海外 也提高了软件公司国 际市场的眼光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为参与国际项 目外包提供了契机 中国企业既可以通过项目承 接盈利 又可以学习先进技术 国际操作理念和管 理方法 2 不迷信照搬印度模式 必须更加注重掌握 自己的核心技术 如L liux操作系统 数据库等 等 首先瞄准国内需求 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和品牌的软件产品 在嵌入行业应用上下工夫 中 国软件企业必须清醒认识到 软件出口对于中国 软件产业水平的提高没有根本性帮助 也无助于 中国软件企业国际化的最终解决 倪光南院士指 出了印度软件出口的局限性 2001年在全球软件 总额中 印度只占1 6 与第一位的美国 占 42 相差极大 也远不及欧盟及日本 印度的软 件出口主要是为美国软件公司进行加工 而加工 者一般不拥有最终的软件产品和知识产权 因此 这种软件出口不是产品和知识产权的出口而是软 件劳务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石化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
- 国学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血管介入治疗在卒中中的应用-1
- 民警预测考试题及答案
- 汉字奇兵考试题及答案
- 外资药企面试题及答案
- 血友病管理的临床应用
-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四中2026届化学高二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2020-2025年消防设施操作员之消防设备高级技能综合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
- 地理(辽宁卷)(参考答案)
- 房产租赁合同文本与房产租赁合同模板
- 2022年临沧市市级单位遴选(选调)笔试试题及答案
- 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医院消防安全整改工程施工方案
-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总体部署完整版
- 天津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原则
- YY 0054-2010血液透析设备
- LY/T 2383-2014结构用木材强度等级
- GB/T 8017-2012石油产品蒸气压的测定雷德法
- GB/T 528-2009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 2023年江苏省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奥赛)初赛试题和答案
- DB32-T 3129-2016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单体钢架塑料大棚 技术规范-(高清现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