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三文综(历史部分)第二次联考试题新人教版(1).doc_第1页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三文综(历史部分)第二次联考试题新人教版(1).doc_第2页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三文综(历史部分)第二次联考试题新人教版(1).doc_第3页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三文综(历史部分)第二次联考试题新人教版(1).doc_第4页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三文综(历史部分)第二次联考试题新人教版(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时量:150分钟 分值:300 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 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1975年在陕西岐山董家村出土的铜器中,有裘卫四器的铭文记载:共王三年,裘卫用价值八十朋的一块玉璋,租得矩伯的十田;共王五年,裘卫用自己的五田与邦君的四田相交换;共王九年,矩伯取裘卫一辆车子和车马的饰件,裘卫另外送给矩妻四卷帛,矩伯便把一片土地和林木送与裘卫。下列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西周商品经济繁荣 b铭文是研究西周历史的主要史料c分封制遭到破环 d我国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被破坏25明朝内阁虽处中枢,但官阶较低,因此,内阁大学士通常由六部尚书和曾任经筵讲官(皇帝的老师)的人来兼任。这一现象直接导致了a内阁大学士的地位提高 b内阁大学士的权力提高c皇帝与内阁的关系改善 d皇权受到内阁的限制26.易经系辞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与之相对应的观点是a“形者,有生之本” b“心外无物”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27. 某和约批准后,清帝下罪己诏曰:“去岁仓促开衅,征兵调饷,不遗余力。而将非宿选,兵非素练,纷纷召集,不殊乌合。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其万分为难情事,言者章奏所未及详,而天下臣民皆当体谅也”。战后签订的这一和约a最早规定了外国军舰可以到长江口岸航行 b首开了列强在华设厂“合法化”的恶例c使中国独立自主的地位开始遭到破坏 d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秩序的建立28毛泽东同志在一次会议报告中指出:“迄今为止,国民党内的主要统治集团,坚持着独裁和内战的反动方针。有很多迹象表明,他们早已准备,尤其现在正在准备这样的行动:等候某一个同盟国的军队在中国大陆上驱逐日本侵略者到了某一程度时,他们就要发动内战。”由此可见,该报告应该是 a论持久战 b新民主主义论c论人民民主专政 d论联合政府291978年底,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十八户农民实行分田到户、包产到户。到1980年1月,全国有84.7%的生产队实行了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其中实行定额包工责任制的占生产队总数的55.7%,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占29%,而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还不足1.1%。这主要说明当时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在全国推行 b农村改革的阻力不小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d农村工作的主要问题是思想不够解放30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认为,“既然法律统治长官,长官统治人民,因此确实可以说,长官是能言善辩的法律,而法律是沉默寡言的长官”;“握有统治权仗的人可能更替,而罗马法却没有改变。”在此,西塞罗强调的是a权力的权威和作用 b法律的权威和作用c权力和法律互相依赖 d权力和法律互相排斥31. “从某种意义上说,哥伦布的远航不是第一次,而是最后一次对美洲的发现。它的划时代意义源于欧洲对它的回应方式。因此,哥伦布的重要性首先可归因于欧洲形势的改变,而不是他到达了一个新大陆。”这一说法 a肯定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史实,肯定“欧洲中心论”b否定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史实,批评“欧洲中心论”c否定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史实,肯定“欧洲中心论”d肯定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史实,批评“欧洲中心论”32历经 5个月激烈讨论后,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通过联邦宪法。下列说法符合当时宪法内容的是 a总统可连选连任,无任职届数限制 b实行联邦制,完善中央集权体制c众议员每州两名,任期六年 d五个黑人中有三个人取得选举权33下面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关交战国军需品的生产量统计数字表(单位:百万吨)。其中协约国的产量在1917年大大超过同盟国,主要原因是1914年8月1日1914年9月15日1917年协约国同盟国协约国同盟国协约国同盟国生铁222216255015钢192116255816煤394331346355851340a英法等国参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b同盟国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c美国等国参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d俄国退出一战大大削弱了同盟国的实力34沈志华在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a人民急切要求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 b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斗争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 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35. 20世纪60年代初,某一国际组织成立宣言中指出:“坚持独立自主、和平中立和非集团的原则,增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当时中国处理与该组织关系的原则是a.求同存异,团结多数 b.勇于担当,敢于领导c.重视联系,保持合作 d.权衡利弊,保持中立第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做答。40.(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清)商人经营和贩运的商品主要是各地的土特产和一部分手工业品。农民的家庭生产多样化程度也在提高,特别是传统棉织技术普及后耕织结合的程度加强。自然经济得到新的生产技术的支持而更趋稳固。那些手工业专业地区的产品长途贩运并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销量并不大,在农村更没有销路。这就限制了商业资本对制造业投资的兴趣,阻碍了商业资本向产业资本的转化。明清民间商人虽富有,但最能累积巨额财富的却是盐商、茶商、洋商、票号、铜商等特许商人,他们凭借着特权独占市场可以获得远比普通商人高的利润。清代广东的“十三行”行商靠垄断外贸,其商业利润也十分惊人,巨富者家产达二三千万。江南的一些丝商、盐商依靠与官府的关系敛财暴富。论明清经济演进的内向化倾向材料二 在维新人士和朝廷官员的这些建议下,清廷对于旧有洋务企业下旨明示:“亟应从速变计,招商承办,方不致有名无实”。对于新办工商事业,如在关于修建芦汉铁路的谕旨中表示:“各省富商如有能集资千万两以上者,著准其设立公司,实力兴筑。事归商办,一切赢绌,官不与闻。如有成效可观,必当加以奖励。”设立矿务铁路总局,颁布矿务铁路公共章程,旨在倡导和保护商办路矿事业,又设立商务局、农工商局等机构,以“查明各该处所出物产,设厂兴工,果使制造精良,自能销路畅旺,日起有功”为职责。到1903年,又成立商部,商部成立以后,“纲举目张,以保商为己任”。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清商业资本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历史影响。(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工商政策的新变化。(6分)(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原因和作用方面简评清政府工商政策的新变化。(9分)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图表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西周镐京东周王城(洛阳)秦朝咸阳西汉长安东汉雒阳(洛阳)隋唐长安、洛阳北宋东京南宋临安元大都明南京、北京清京师(北京)表一:周秦汉唐都城简表 表二:宋元明清都城简表 分析图表,提取两项有关中国古代都城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2分)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朱元璋政权自至正二十七年十月发动北伐,迅速取得胜利,不足两年时间,中原、华北、西北等大片地区,均为明军占据。但是随着明军战线不断延伸,补给线日益拉长。洪武四年二月,大同卫都指挥使上书称:“大同地边沙漠,元季孛罗帖木儿,扩廓帖木儿等乱兵杀掠,城市空虚,土地荒残,累年租税不入。军士粮饷欲于山东转运,则道里险远,民力艰难。”正是基于这种状况,山西行省提出采用开中法。开中法是指政府召盐商赴指定地点上纳粮草,再根据其上纳地点及数量,酬之以相应的官盐。这里的“中”有着认购的含意,政府开示纳粮地点与所酬盐数,出榜召商,称之为“开中”;盐商接受政府条件,自报纳粮数量,称之为“报中”。 材料二 洪武朝全国开中法实施情况表时间奏请单位纳粮仓中纳则例洪武三年山西行省大同每引米l石洪武四年中书省延安、宁夏等每引米7斗洪武八年产西砖耀桂林每引米2石3斗洪武十九年云南布政使金齿每引米1斗洪武二十年户部毕节(贵州)每引米3斗洪武二十二年北平行都指挥使大宁每引米5斗洪武二十九年户部桂林每引米1石摘编自孙晋浩开中法的实施及其影响等(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开中法实施的背景和特点。(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开中法的作用。(6分)46(15分)【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有“民本”而无“民主”的思想元素。“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中国人接受和传播“民主”,最初也是把它说成与“三代法度”相符,与“君主”掺和在一起,视为“君民共主”甚至“为民做主”。 摘自马克壵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二 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十条:人民对于官吏违法损害权利之行为,有陈诉于平政院之权; 第十一条:人民有应任官考试之权; 第十二条:人民有选举及被选举之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三 学者林家有谈到:老百姓和知识分子不一样,老百姓关心的最主要是生存。清末,民间其实有很多抗捐抗税的斗争,广东也有很多,但当时老百姓还没有什么政治理想这种东西。当时老百姓意识到,要改变自己的生存状况,就必须起来革命,推翻清政府,所以很多民军、会党都有老百姓的参与。但是,当时的农民对民主的理解还是有局限的。这里有一个例子:辛亥革命后实行选举,老百姓从来也没有选举过什么官员,不知该怎么做,都不愿意要这个权利。在广西桂林,选举时老百姓都不来,不来怎么办?发米粉票!每人来参加投票附几张米粉票,这样老百姓才过来投票。情况到了上世纪20年代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农民开始懂得履行自己的权利,为了争取合法的利益,各种运动和斗争蓬勃发展起来了。所以,公民意识的形成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但只要开了这条路就好了。 该怎样打量辛亥遗产?(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人对民主的认识及其成因。(8分)(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以及所学知识,评析辛亥革命对中国民主政治进程的影响。(7分)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美、英迫切需要进一步协调反法西斯的战略。两国首脑于1941年8月在大西洋北部纽芬兰阿金夏海湾的奥古斯塔号军舰上举行大西洋会议。8月13日签署大西洋宪章。8月14日发表了大西洋宪章。大西洋宪章提出的对法西斯国家作战的目的、民主的重建和战后和平的目标,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一般原则,对于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打败德、日侵略者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同时,“机会均等”、“海上自由”等内容有利于美国战后与英国争夺势力范围,取得世界“领导地位”。同年9月,苏联等国表示同意宪章的基本原则。材料二 租借法案是美国国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通过的一项法案,目的是在美国不卷入战争的同时,为盟国提供战争物资。法案在1941年1月11日生效,为第1776号案,授权美国总统“售卖、转移、交换、租赁、借出、或交付任何防卫物资,予美国总统认为与美国国防有至关重要之国家政府”。,在法案通过之前,美国已在1940年透过与英国达成的基地租用协议,向英国及加拿大提供驱逐舰,以换取使用英国在西半球的基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大西洋宪章的发表对当时世界局势走向所造成的影响。(9分)(2)大西洋宪章和“租借法案”都发表在美国参加二战前夕,为什么不愿卷入战争的美国在道义和物质上不遗余力支援反法西斯国家?(6分)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一个“南方丽人”的经历 戴安娜摩根是一位富有的棉花商之女。她曾经是名副其实的“南方丽人”,衣食无虑、养尊处优。大萧条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那时她还在念大学三年级,圣诞节回家却发现家里已经一无所有了。戴安娜如今要自谋生路了,她被迫加入了就业大军的行列,四处讨生活。最后,她在一个新政机构土木工程署(cwa)求得一职,主要负责向申请救助者询问一些令人感到羞辱的问题,来确认申请救助者处于穷困状态之中。为新政机构工作的经历改变了戴安娜的生活和处事的态度;并使她成为社会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她的大萧条经历使其对旨在解决国家的贫穷和不幸的种种努力心存感激。节选自美加里纳什等编著美国人民(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戴安娜的经历说明土木工程署这一机构的建立有何意义?(8分)(2)从国家与个人关系角度,谈谈你对戴安娜的经历的认识。(7分)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参考答案242526272829303132333435dabbddbcacac40.(1)特点:商业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受到阻碍;商业资本依附于封建政权获取暴利。(4分)影响:巩固了自然经济;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中国日益落后于世界潮流。(6分)(2)变化:从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到官商分离并由政府引导、保护私人工商业的经济活动;从抑商到从法律上确立了私人工商业经济活动的地位;政府保护、鼓励商业发展的职能逐渐制度化并付诸实践。(6分)(3)原因:民族危机的加深;西方资本主义工商业制度对中国的影响;重农抑商政策使中国日益落后于西方工业化国家;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运动的推动;清末新政的促进作用;有识之士的探索追求。(任答三点给6分)作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3分)41.(1)信息一:中国都城演变呈现从西往东的规律。(2分)说明:唐代以前,全国的经济中心在关中地区与山东(崤山、函谷关以东)地区,两地同是适宜建都之地,因此,都城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2分);宋代以后,随着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政治中心也逐渐南移、东移,因此,都城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2分)(2)信息二:中国古代都城从最初多选西安、洛阳到最后选定北京。(2分)说明:唐朝以前中原王朝的外敌威胁主要来自西北,故而对强盛王朝而言,都城偏于西北,有利于抗敌自保,周秦汉唐都是如此;(2分)元代以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崛起以及巩固北方边境的需要,都城定位亦受影响,北京继之兴起。(2分)(其它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45.(1) 背景:战事频繁,补给困难;战区经济凋敝,粮饷转运困难(4分)特点:以军事需要为主;对象以盐商为主体;以交纳实物为主。(5分)(2)作用:保证了军需供给,巩固了边防;减轻了百姓负担;促进了边疆地区经济发展;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