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复习总结.doc_第1页
多媒体复习总结.doc_第2页
多媒体复习总结.doc_第3页
多媒体复习总结.doc_第4页
多媒体复习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什么是媒体:媒体是信息表示和传输的载体。2.媒体分类:感觉媒体,表示媒体,表现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3.多媒体技术的定义和特点:多媒体技术就是计算机交互式综合处理声、文、图信息的技术,具有集成性、实时性和交互性。4.多媒体标准:微软提出MPC5.ISO和ITU联合制定的数字化图像压缩国际标准:JPEG标准,MPEG标准,H.26X标准6.音频压缩的标准:G.728,G.721,G.7227.数字化:采样-量化-编码8.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教育与培训,咨询和演示,娱乐和游戏,管理信息系统(MIS),视频会议系统,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视频服务系统9.多媒体数据中存在的数据冗余:空间冗余,时间冗余,信息熵冗余,结构冗余,知识冗余,视觉冗余。(需要扩展)10.彩色空间:RGB彩色空间,RGB8:8:8方式,HIS彩色空间:H(hue,色调),S(saturation,饱和度),I(intensity,光强度)YUV彩色空间:Y为亮度信号,U,V是色差信号,采样4:2:2YIQ彩色空间:CMYK彩色空间11.数字图像格式:TIF,PCX,GIF,TGA,BMP,DVI12.数据压缩技术:(1)根据解码后数据与原始数据是否完全一致来进行分类:a.可逆编码(无失真编码):Huffman编码,算术编码,行程长度编码b.不可逆编码(有失真编码):压缩比可以从几倍到上百倍。常用的有变换编码和预测编码(2)根据压缩的原理划分:a.预测编码:DPCM系统中的误差来源是发送端的量化器b.变换编码:预测编码主要是在时域上进行,变换编码则利用频域中能量较集中的特点,在频域(变换域)上进行(K-L变换,最优的变换方式)c.量化与向量量化编码(最优量化器是Max量化器)d.信息熵编码e.子带(subband)编码f.模型编码13.基于DCT有失真压缩编码的步骤:(1) 离散余弦变换(2) 量化处理(3) DC系数的编码和AC系数的行程编码(4) 熵编码14.Huffman编码定量:在变长编码中,对出现概率大的信源符号赋予短码字,而对于出现概率小的信源符号赋予长码字。如果码字长度严格按照所对符号出现概率大小的逆序排列,则编码结果平均长度一定小于任何其他排列方式。15.算术编码基本原理:将编码的信息表示成实数0和1之间的一个间隔(interval),信息越长,编码表示它的间隔就越小,表示这一间隔所需的二进制位就越多。16.算术编码的特点:a.不必预先定义概率模型,自适应模式具有独特的优点;b.信源符号概率接近时,建议使用算术编码,这种情况下其效率高于Huffman编码。17.JPEG200主要特点:高压缩率(低比特速率);无损压缩;渐进传输;感兴趣区域压缩18.MPEG-1标准名称为用于大约高达1.5Mbps速率的数字存储媒体的运动图像及其伴音编码19.MPEG-2标准名称为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20.MPEG-4标准名称为甚低速率视听编码21.MPEG编码算法中采用两种基本技术,即为了减少时间上冗余性的基于块的运动补偿技术和基于DCT变换的减少空间上冗余性的ADCT技术22.在MPEG中将图像分为3种类型:I图像(intra picture),P图像(predicted picture),B图像(bidirectional picture)预测方法:帧内预测,前向预测,后向预测,双向预测23.动态补偿技术的作用何目的:主要用于消除P图像和B图像在时间上的冗余性,提高压缩效率。原理:基于块的运动补偿技术,就是在其参照帧中寻找符合一定条件限制,当前被预测块的最佳匹配块,找到匹配块后,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在恢复被预测块时,用匹配块代替;二是对预测的误差采用ADCT技术编码,在恢复被预测块时,用匹配块加上预测误差。24.MPEG-4的显著特点:基于内容的编码,更加注重对媒体系统的交互性,互操作性和灵活性。25.ITUH.261标准化方案的标题为64Kbps视声服务用视像编码方式,又称为P64kbps视频编码标准。P64kbps视频编码压缩算法采用混合编码方法,即基于DCT的变换编码方法和带有运动预测的DPCM预测编码方法的混合。26.语音的基本参数包括基音周期,共振峰,语音谱,声强等。语音生成机构的模型由3部分组成:声源,共鸣机构(也称声道),放射机构。语音生成机构模型对应的声源由基音周期参数描述,声道由共振峰参数描述,放射机构则由语音谱和声强描述。27.多媒体信息的主要的特点:1.多媒体信息存在和表现有多种形式。2.多媒体信息量大28.光盘的分类:1.CD-ROM只读光盘。2.WORM一次写多次读光盘。3.Rewritalbe可重写光盘29.光盘工作原理:只读光盘读原理:只读光盘上的信息是沿着盘面螺旋形状的信息轨道以凹坑和凸区的形式记录的,凹凸交界的正负跳变沿均代表1,两个边缘之间代表数字0可重写光盘的擦写原理:(1).磁光式擦写原理照射单元区域磁化方向与其他未照射单元方向相反,从而产生一个信息存储状态1,未经照射单元相当于存储单元0(2).相变式擦写原理两种稳定是反射率高的晶态和反射率低的非晶态(玻璃态)。写过程是把记录介质的信息点从晶态转变为非晶态。擦过程是写过程的逆过程。30.光盘的规范和标准:1.CD-DA。2.CD-ROM。3.CD-V(video)。4.可录CD。5.CD-I。6.CD-ROM XA。7.Photo-CD。8.Video CD31.CD-ROM的数据传送速率:150KB/s称为单速,倍速300KB/s,4速600KB/s,6速900KB/s32.CD-ROM规范及格式:CD-ROM黄皮书标准很大程度的继承了红皮书的内容,但CD-ROM有自己的数据格式。从物理结构来说,CD-ROM同样是把光轨道分为等长的扇区,使用分,秒,扇区的数据编址方法,采用常线速伺服方式。它与CD-DA的不同主要是每个扇区中数据格式的不同。33.DVD光盘:MPEG-1的视频质量具有家用录像机的质量,它的技术促成了VCD产业,MPEG-2的视频质量是广播级质量,由于采用MPEG-2标准的视频数据量很大,为解决其存储问题,研制了DVD(digital video disc),并于1995年完成标准化方案。DVD盘片尺寸与CD相同,容量最高的双层双面盘可达17GB。单面单层DVD盘能够存储4.7GB的数据,存储133分钟的MPEG-2视频。其分辨率与现在的电视相同,并配备Dolby AC-3/ MPEG-2音频质量的声音和不同语音的字幕。34.声音卡:声音卡或音频卡是处理音频信号的计算机插件,它是普通计算机向MPC升级的一种重要部件。35.视频卡:分为视频采集卡,视频压缩卡,视频解压卡和视频转接卡。36.视频采集卡功能:视频采集卡将视频信号连续转换为计算机存储的数字视频数据。37.图像数字化图像信息的空间分布和亮度(颜色)分布都是连续的,这些连续的信息量必须离散化,离散化的过程即数字化处理过程,它应该包括空间位置的离散和亮度电平的离散化38.图像扫描仪:光电转换部件是CCD(电耦合器件)39.触摸屏应包括3个部分:传感器,控制部件,驱动部件。40.触摸屏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红外线触摸屏,电阻式触摸屏,电容式触摸屏,表面声波技术和底座式矢量压力测力触摸屏等。41.多媒体个人计算机基本的硬件结构可以归纳为:1.一个功能强大的,速度快的中央处理器(CPU)。2.大容量的存储器空间。3.高分辨率显示接口与设备。4.可处理音响的接口与设备。5.可处理图像的接口与设备。6.可存放大量数据的配置等。42.CD-I系统是家庭交互式多媒体系统。43.VCD播放机由3个核心部件组成:CD驱动器或称CD加载器。MPEG解码器。微控制器44.DVD播放系统:1.DVD盘读出机构。2.DVD-DSP。3.数字声音/视频解码器。4.微处理器。45.多媒体工作站的意义和特点:工作站是市场上一种功能很强的小型计算机系统,一般特点是采用UNIX操作系统,具有GUI接口,很强的图形图像处理功能。多媒体工作站设计成为能同时处理离散和连续媒体信息的工作站系统。46.多媒体应用软件俄开发过程:1.明确使用对象,了解用户需求。2.选择开发方法。3.准备对媒体数据。4.完成系统集成。47.音频数据:计算机处理的音频种类通常包括波形音频和MIDI音频(P120)48.MIDI音频文件是一串的时序命令,它记录下音乐的行为,例如钢琴键,踩踏板等。但是MIDI却有一个严重的缺点,不适合编制口语旁白的音频。49.图像数据图像一般分为静态对象(通常称图像)和活动的视频。静态图像通常以位映射矩阵的方法来表示每一像素点的颜色数据。(P124)50.视频由光线照射在物体上面,反映在照相机或摄像机的镜头上,这种反射的光便形成电子信号。这些信号可以分为3种颜色的合成,即RGB三色。51.视频标准:NTSC制式:美国PAL制式:中国,英国SECAM制式:法国,俄罗斯52.什么是图形:计算机图形学是研究怎样用计算机表示,生成,处理和显示图形的一门学科。53.计算机动画使用计算机生成一系列可供实时演播的连续画面技术。54.计算机动画研究内容:1.运动控制方法。2.动画描述模型与动画语言。3.中间画面的生成技术。4.三维动画中的物体造型技术。5.动画绘制技术55.多媒体开发和创作环境具有下述功能:1.提供多媒体程序编程的环境。2.超文本、超媒体和多媒体数据管理的功能。3.支持多媒体数据的输入输出。4.应用连接功能。5.多媒体数据制作功能。6.友好的用户界面。56.多媒体编著工具的功能和分类和典型工具(1).以卡或页为基础的多媒体编著工具。(2).基于图符和事件的多媒体编著工具。(3).以时间为基础的多媒体编著工具。(4).以传统的程序语言为基础的编著工具。57.多媒体数据的存储环境:1.可更换的硬盘。2.磁带备份介质。3.光盘档案介质。4.磁盘阵列。58.多媒体数据的传输环境:3种传输方法1.使用可更换得介质进行人工传输。2.使用串行端口实行点对点传输。3.使用网络系统,实现计算机之间的传输。59.多媒体数据管理的软件环境:1.文件管理系统。2.建立特定的逻辑目录。3.传统的字符,数值数据库管理系统。4.多媒体数据库管理系统。5.超文本和超媒体60.多媒体数据对数据库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数据量大且媒体之间差异也大,从而影响数据库中的组织和存储方法。(2).媒体种类的增多增加了数据处理的难度。(3).查询的结果是综合多媒体信息的统一表现(4).MDBMS应增加这种处理长事务的能力。(5).MDBMS应提供很强的版本管理能力。61.MDBMS的组织结构一般可分为3种,即集中型、主从型和协作型。62.扩充的关系数据模型不但能支持格式化数据,也能处理非格式化数据。63.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1).对象。(2).属性。(3).方法。(4).对象类。(5).子类和父类。(6).消息。(7).继承性。(8).多态性64.(重点)面向对象的数据库模型(未完成P179)65.基于内容的检索技术的特点(1).从媒体内容中提取信息线索,直接对媒体进行分析,抽取特征。(2).提取特征方法多种多样。(3).人机交互。(4).基于内容的检索采用一种近似的匹配技术。66.基于内容的检索系统实现方法:(1).基于传统的数据库检索方法。(2)基于信号处理理论,即采用特征抽取和模式识别的方法。67.MPEG-7,它的正式名称是多媒体内容描述接口68.MPEG-7的相关概念:数据特征描述子描述值描述模式描述编码的描述(MPEG-7的核心)描述定义语言:一种允许产生新的描述模式的描述子的语言,允许扩展和修改现有的描述机制。(P190)69.文本的特点:线性的和顺序的。70.超文本的特点:没有固定的顺序。71.超文本是由信息结点和表示信息结点间相关性的链构成的一个具有一定逻辑结构和语义的网路。72.超媒体=多媒体+超文本73.超文本系统结构模型:HAM模型:分为3层(1). 数据库层:提供存储、共享数据和网络访问功能。(2).超文本抽象机层:介于数据库层和用户界面层之间,这一层决定了超文本系统结点和链的基本特点,记录了结点之间链的关系,并保存了有关结点和链的结构信息。(3).用户界面层又称为表现曾,它构成超文本系统特殊性的重要表现。包括用户可以使用命令,HAM层信息(结点和链)如何展示。Dexter模型:也分为3层(1).存储层:描述成员之间的网状关系(2).成员内部层:描述超文本中各个成员的内容和结构。(3).运行层:描述支持用户和超文本交互作用的机制。(4).表现规范:模型中介于存储层和运行层之间的接口称为表现规范。(5).锚定机制:存储层和成员内部之间的接口称为锚定机制。74.链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类型:(1).基本结构链(2).组织链(3).推理链75.文献模型概述:文献是文章或文本的组合文献的一般结构:文献的结构包括内容组织和版面安排两个方面。文献模型的基本任务:(1).能够表示多媒体文献的内容层次性。(2).能够表示多媒体文献的版面布局。(3).能够表示多媒体文献的时间布局。(4).能够将内容与布局对应起来。(P203)76.文献模型:ODA模型和HyTime模型77.HTML语言:超文本标记语言78.XML语言:可扩展的标记语言。3个要素:文档定义,XSL,Xlink。XML提供了数据定义机制,目前存在两种方式:DTD和Schema79.常用的动态网页技术主要有:ASP,PHP,JSP80.Web系统是采用HTTP协议的超文本系统,其基本结构是一个客户机/服务器模型81.网络服务器站点镜像特点:为了提高响应速度,减少网络负担,增强系统得强壮性。82.代理服务器的特点:在靠近客户端的合适位置缓存热点访问信息。83.Web缓存设计的优点:Web缓存可以显著的改善Web系统的服务性能,减少了带宽消耗,减少了用户访问延时,减少了远程Web服务器的工作负荷。Web服务的强壮性加强。84.Web缓存设计的缺点:缺乏合适的缓存代理更新,代理总是系统服务的瓶颈,减少远程服务器的点击率。85.缓存系统的体系结构:(1).层级缓存结构。(2).分布式缓存结构。(3).混合的缓存结构86.常用的缓存方式:预装技术,动态置换,部分缓存87.缓存置换策略:(1).传统的置换策略及其直接扩展。(2).基于键的置换策略. (3).基于费用的置换策略。88.数据模型就是计算机数据世界中建立的计算机所能接受的对现实世界中所要研究对象的抽象描述。(1).提供一种计算机可接受的信息表示和处理方法(2).能够指出数据构造。89.多媒体数据时空关系建模是多媒体系统的关键问题。90.多媒体系统表现的模型分层次来实现。描述性定义:(1).多媒体表现是多媒体数据的合成再现。(2).多媒体合成主要包括空间和时间合成。(3).空间合成是同一表现空间域中共存的一系列媒体对象之间的空间特性、位置关系的描述。(4).时间合成是在某一时间域内并发(包括顺序和并行)表现的一系列媒体对象之间的时序关系的描述。(5).多媒体同步是指采用进程来协调时序关系的机制,亦即实现时间合成方法的描述。91.多媒体系统数据模型的层次结构以信息内容组织来看分为3个层次:应用层,信息元层,数据元层(1).从表现角度来看:(2).系统对用户的表现如何安排(包括交互能力)?这是上层同步问题,主要通过脚本的描述来解决。(3).信息元内各元素的时空编排如何?这是中间同步问题,亦即时空合成问题。(4).计算机的具体实现对应于最低层的同步;由系统内部完成。 92.形式化描述:就是用数学的概念或类数学概念来精确地定义和描述信息系统的基本特性(属性和结构等)的一种方法。93.超文本的形式化描述方法:集合论和一阶逻辑94.多媒体信息元:以自上而下的观点来看:具有一定语义的,组成信息系统应用的信息子块。以自下而上的观点来看:一个或多个媒体数据元经过一定的添加与包装而合成的超数据元。95.信息元的大小:各种多媒体应用的公共需求,即信息元必须满足的特性。96.信息元的合成:信息元的合成主要指多个数据元之间的时空合成,亦即时空关系的描述。不同模型有不同的描述方法。97.MHEG标准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来分析设计模型。MH对象分为以下几类:(1).输出内容对象(2).一般输入对象(3).投射器对象(4).基本对象(5).合成对象(6).条件与动作98.表现是把各种媒体信息战是个用户的活动,是多媒体数据的合成再现。99.以时间顺序和空间关系来安排多种媒体的合成表现,即是多媒体同步问题。100.3种基本的同步表示方法:(1).层次化同步(2).基于时间轴的同步(3).基于参考点的同步101.多媒体对通信的影响(1).多媒体数据量(2).多媒体实时性(3).多媒体时空约束(4).多媒体交互性(5).分布式处理和协同工作102.多媒体通信的实现途径:话路+视频-多媒体通信网络+视频-多媒体通信有线电视+交换功能-多媒体通信103.多媒体通信的关键技术:声音、视频、动画等的传输技术数据压缩和解压缩技术解决多媒体实时同步问题解决协议和标准化问题104.在模拟通信网上传输静态图像的电话称为可视电话105.在模拟通信网和数字网上传输动态或准动态图像的可视电话称为电视电话,分为4个部分:(1).语音处理部分(2).图像输入部分(3).图像输出部分(4).图像信号处理部分106.视频会议系统:是一种在位于两个或多个地点的一群用户之间提供语音和运动彩色画面的双向实时传送的视听会话型电信会议业务。107.视频会议系统的类型:(1).高档会议室型(2).桌面会议系统(3).可视电话型108.视频显示的转换控制的3种模式:(1).语音激活模式(2).主席控制模式(3).讲课模式109.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它使信息传输和信息加工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信息社会重要的标志和基础。110.网络对多媒体通信支持的各种方式及特点:电话交换网:电话网本质上讲是用于模拟语音通信的,经调制解调器可将二进制数据调制成模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