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舟山规划.doc_第1页
宁波舟山规划.doc_第2页
宁波舟山规划.doc_第3页
宁波舟山规划.doc_第4页
宁波舟山规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2011-07-26 来源:舟山港航网前 言宁波和舟山两市地处长江经济带与东部沿海经济带的“T”型交汇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宁波舟山港向外辐射与世界经济接轨,向内辐射浙江、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线地区,在世界经济与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全球产业链条的不断细分,强化港口枢纽作用,加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加强煤、油、矿、箱四大运输系统的建设,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所面临的更加艰巨的任务。浙江省提出“港航强省”战略,这是浙江省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举措。2006年1月1日起,报交通部批准,宁波舟山港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启用宁波舟山港的名称。浙江省委、省政府将通过宁波舟山港一体化的资源整合发展,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使政府在对港口建设、发展的宏观调控能够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开展了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本规划是制定宁波舟山港中长期发展、建设规划和港口开发的重要依据,也是港口长远发展的指导性文件。第一章 港口发展的现状第一节 地理位置宁波舟山港位于我国东南沿海,背靠长江经济带与东部沿海经济带 “T”型交汇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宁波舟山港港域宽阔,南北长达220km左右。北仑金塘水域北距上海吴凇口130 n mile,距青岛433 n mile,距秦皇岛683 n mile,南距广州824n mile,距厦门476 n mile。与香港、基隆、釜山、大阪、神户等大港间的国际航线在1000 n mile之内,至美洲、大洋洲、波斯湾、东非等地港口的距离在5000 n mile左右。白沙、洪镇、北仑三条港区铁路支线与萧甬铁路相连,并通过浙赣、沪杭、宣杭线与全国铁路网连接;329国道、沪杭甬高速公路和同三线等公路干线以及杭州湾通道与港口相通。洋山港区通过东海大桥与上海相连,舟山连岛工程将使舟山本岛和宁波实现陆路相连。第二节 自然条件一、气象1气象要素分布宁波、舟山市地区广阔,岛屿众多,受海洋和大陆的影响程度不同,气象特征差异较大。平均气温为中部高,南北低。年平均降水量由西南向东北减小。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81。年平均风速自南向北递增。最大风速分布特点为东部大于西部、北部大于南部。各主要站点的气象特征值表列于表1-1:表1-1 宁波市、舟山市主要气象要素气象要素北仑梅山石浦定海金塘岱山嵊泗洋山极端最高气温()39.4 38.038.839.137.235.736.734.9多年平均气温()16.316.516.216.416.416.815.917.2最大降水量(mm)日145 日261 日281 年1977 年1977 年1295 年1613 年903 年平均降水量(mm)12971239139213561247.3104210071513年大雨天数(d) 11121413.19.69.59.110.5平均风速(m/s)5.13.75.55.05.167.05.8常风向NWNNNNWNWNNENNWN常风向频率()13.413161113121217强风向WNWNWNENWWNWESENNENNW强风向最大风速(m/s)2917362829284629.1年大风日数(d)205.5-201242.222.4年平均雾日(d)28.717.25517.42214.53228.8年平均雷暴日数(d)28.318162120年平均相对湿度()79787881-2灾害性天气该地区每年7-9月份易受台风影响,19491989年间影响本海区的台风平均每年3.9次(强台风占82),风向以NNWNNE向和ENE向为多,一次热带风暴影响最长持续时间约23天。二、水文1潮汐宁波舟山地区的东部海域受外海潮波的控制,潮汐性质多为半日潮,西部海域由于潮波受岛屿和浅海的影响而变形,潮汐性质多为非正规半日潮。此外,宁波舟山水域经常受风暴潮的侵袭,最大增水可达1.42m(定海)。风暴潮主要是由台风造成,多发生在79月份,并经常与天文大潮同时出现,西部浅水水域大于东部水域。部分地区的潮汐特征值见表1-2:表1-2 宁波舟山海域潮汐特征值 单位:m 项目北仑穿山石浦金塘沈家门岱山泗礁洋山平均高潮位2.941.331.811.091.450.801.531.55平均低潮位1.13-0.79-1.27-0.72-0.95-1.09-1.10-1.20平均潮差1.822.133.061.822.401.922.632.75注:北仑地区为吴淞基面,穿山为85国家基面,其它测站为黄海基面。2波浪宁波舟山海域直接濒临浩瀚的东海,是我国沿海的大浪区,外海最大波高达17m,长周期波浪可传入本海域。但舟山群岛分布着1300多大小岛屿,形成天然屏障,多数港口岸线有很好的掩护条件,尤其是穿山半岛周围海域是避风的优良锚地。该海域受季风影响,冬季以偏北向浪为主,波高较大;夏季以偏南向浪居多,波高较冬季小,台风浪是一年中最大的浪。受较强的北和东北风影响,波高的分布为东部大于西部、北部大于南部。表1-3 主要地区强浪向波要素一览表项 目位 置强浪向H1/10(m)T(s)嵊泗地区ESE11.519.8朱家尖地区E4.216滩浒地区ENE4.06.0北仑地区NW2.45.8象山港北岸S1.84.83海流外海潮波由舟山海域的东南方向经岛屿间的航门水道进入各港区。受地形影响,岛屿之间水域的潮流流速较大;流向大致与水道或等深线一致。海区的潮流性质一般是不规则半日潮流,浅海分潮明显;册子水道、马峙锚地中街山和马鞍列岛附近为不则规半日混合潮流。定海地区最大落潮流速80cm/s、,最大涨潮流速100cm/s。岱山地区最大落潮流速150cm/s、,最大涨潮流速182cm/s。蛇移门地区最大落潮流速140cm/s、,最大涨潮流速170cm/s。马迹山地区最大落潮流速180cm/s、,最大涨潮流速180cm/s。洋山地区最大落潮流速270cm/s,最大涨潮流速290cm/s。北仑地区最大落潮流速125cm/s、,最大涨潮流速84cm/s。大榭岛东侧实测最大落潮流速164cm/s。最大涨潮流速88cm/s;西侧最大落潮流速169cm/s,最大涨潮流速67cm/s。穿山地区最大涨潮流速158cm/s,最大落潮流速94cm/s。梅山岛东北侧实测最大落潮流速270cm/s,最大涨潮流速142cm/s。梅山岛西侧最大涨潮流速75cm/s,最大落潮流速140cm/s。佛渡水道实测最大流速170cm/s。象山港口门处最大流速154cm/s、落潮183cm/s,口门内最大涨落潮流速5060cm/s。石浦地区涨潮最大流速140cm/s、落潮150cm/s。宁波舟山海域的余流主要受径流和风的季节变化影响,其中长江径流入海后的迁移路线和台湾暖流的影响较为明显。该海区的余流普遍较强,一般为0.2m/s左右,最大可达0.5m/s;余流方向一般与最大流速的方向吻合。4含沙量宁波舟山海域的泥沙主要来自附近海域,河流输沙很少,长江口每年下泄泥沙,其中2030%在沿岸流的作用下,由北向南扩散,直接影响杭州湾和该海域水体的含沙量。含沙量分布为西部大于东部、南部大于北部、冬季大于夏季、大潮大于小潮、底层大于表层和岛屿周围大于开阔水域。平均含沙量在0.052.0kg/m3,最大可达5 kg/m3。三、海岸动力地貌和泥沙淤积趋势1地貌综述宁波舟山港位于杭州湾和三门湾之间,甬江口以北为钱塘江河口段和杭州湾南侧平原区,甬江口以南为浙东低山丘陵区,岸外有舟山群岛星罗棋布。甬江口以北岸线以淤泥质河口平原海岸为主,为粉砂滩和粉砂淤泥滩。甬江口以南(包括海岛)以基岩海岸为主,岸线曲折、港湾深入,沿岸陆域以低山丘陵为主,山间小湾为小型海积平原,平原海岸具有基岩海岸与淤泥质海岸相间的特征,基岩岸坡陡,以石滩和砂砾滩为主;淤泥质海岸淤泥滩和粉砂淤泥滩发育,宽501000m不等。舟山群岛是浙江天台山余脉向海延伸出露水面的部分,受北东向构造的控制,自西南向东北分两行分布。宁波、舟山海域丘谷相间,岛屿交错、港湾纵横、水道深切,潮汐水道天然水深大部分逾20m,是多通道深水良港。2岸滩冲淤趋势宁波舟山海域泥沙主要来自长江等河流入海泥沙和内陆架沉积物再悬浮。甬江口及其以北岸段受长江泥沙影响,含沙量高达0.55kg/m3,泥沙运动活跃,岸滩冬冲夏淤,总趋势以淤为主,属淤涨型海岸。甬江口以南至穿山半岛、梅山岛岸段为潮流深槽型港湾,具有坡陡、水深流急、不淤的优势。象山港岸段为峡道型海湾,地质构造属向斜谷,口外有梅山、六横等岛屿为屏障,周边山丘植被良好,无大河注入,年流域来沙较少,主要影响口门段。象山港与三门湾间岸外海岸开敞、多小岛,基岩岬角与浅海湾相间,属缓慢淤涨型岸滩。三门湾为潮流作用为主的强潮流海湾,潮差大,港汊发育,呈指状深嵌内陆,以海域来沙为主,港汊受水深较稳定,湾顶滩地和港汊间舌状滩地缓慢淤涨。舟山群岛的海岸基本属于稳定型和侵蚀型海岸,大多数岛屿处于极缓慢的淤涨,基本上是稳定的。四、地质宁波、舟山地区位于浙东南褶皱带北部,在大地构造上属于华南褶皱系东南褶皱带。地处浙闽粤沿海燕山期火山活动带北段,区内出露的岩系为中生界上侏罗统及下白恶统的火山岩系。地质构造呈一系列北东向紧密线型褶皱和以北东向为主,北西向、北北西向和南北向为辅的断裂构造格架。其中镇海、北仑地区为灰色淤泥和淤泥质土;褐黄色、灰绿色亚粘土和稍密中密状灰黄色砾、圆砾、含粘性土砾石及软塑状灰;灰绿色亚粘土、亚粘土、圆砾和含粘性土砾石;流纹斑岩和沉凝灰岩。其中褐黄色亚粘土,灰黄色砂砾层和浅埋的基岩为区内良好的桩基持力层。五、地震南部的北仑、大榭、穿山、册子、金塘、六横等地区的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北部为7度。第三节 港口现状一、码头泊位截至2007年底,宁波舟山港共有中级以上生产性泊位289个、综合通过能力36330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能力为523万TEU。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84个、综合通过能力29999万吨。宁波舟山港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详见表1-4。二、航道和锚地宁波-舟山海域航路复杂,锚地众多,按分布情况可划分为舟山本岛以北海域、北仑穿山舟山本岛附近六横象山港海域、石浦港海域三个区域,分别称为北部海域,中部海域,南部海域。其中,北部海域开阔,航道,锚地基本可以满足现有港口发展需求;中部海域码头基础设施集中,航道、锚地较为紧张;南部海域码头设施较少,航道、锚地建设基本可以满足现有发展需求。航道情况:各区域内主要航道现状情况详见表1-5。锚地情况:中部海域现有锚地共15个,其中20万吨级以上的锚地有3个,1020万吨级的锚地有3个,110万吨级的锚地有2个,0.11万吨级的锚地有4个,0.1万吨级以下的锚地3个。分布于虾峙门口外、舟山岛南部岛屿间及舟山岛西南、金塘岛附近等地区。北部海域锚地有16个。其中20万吨级以上的锚地有2个,1020万吨级的锚地有3个,110万吨级的锚地有7个,0.11万吨级的锚地有1个,0.1万吨级以下的锚地3个。南部海域共有锚地23块锚地,大部分供小型船舶锚泊。宁波舟山港码头建设情况表表1-4 单位:个、万吨、万TEU2000年2005年2007年年均增量年均增量吞吐量全部码头数量1501928.428948.547336通过能力14404257462268.4363305292深水数量36635.48410.5深水能力12550236552221299995167集装箱数量3132151943万TEU通过能力75万TEU355万TEU56万TEU523万TEU84万TEU原油数量580.6808173通过能力37956019444.881431062一次接卸数量340.2615881一次接卸能力3369436920069191275铁矿石数量570.410211325通过能力4300710056093001650一次接卸数量230.240.56056一次接卸能力220040003605500750煤炭数量22220293.55224通过能力24282428046031087.5深水数量990163.5深水能力21002100042751087.5通用泊位数量1471541.416034998通过能力142022301622850310深水数量6121.2183深水能力27510551561675310注:码头泊位统计口径为中级及以上泊位,未包括1000吨级以下泊位;报告中码头通过能力指标“万吨”中包含“万TEU”的折算能力值,按1TEU8吨折算。2000年和2005年底数据为原宁波港和舟山港数据之和; 2005年底的码头数据与原报告中存在差异,主要是部分码头存在改造情况,为与十五期间数据对应,泊位数和能力相应有所核减和增加。通用泊位吞吐量为总吞吐量扣除煤、油、矿、箱、滚装、粮食、水泥、矿建等货类的吞吐量。表1-5 各海域主要航道现状表主要航道航道性质通航标准底宽(m)水深(m)备注北部海域洋山进港航道天然,人工10万吨级集装箱30055016.0人工段宽度300m,深度为16m马迹山进港航道天然25万100022.1乘潮马迹山中转东航道天然3.5万50010.7乘潮中部海域金塘水道天然20万乘潮26002091虾峙门口外人工航槽水深25.7m 册子水道天然3900890020.560螺头水道天然220040虾峙门水道天然750280020123象山港航道天然万吨级7.926无固定航路南部海域石浦航道天然5000吨级3006005.760礁石碍航三、港口生产运营状况宁波舟山港吞吐量由1990年的2462万吨增至2007年的47336万吨,年均递增18.2;外贸吞吐量由1990年的812万吨增至2007年的20236万吨,年均递增20.8。其中煤炭、石油、金属矿石等大宗货物是主要货种,绝对吞吐量都有较大增长,但随着集装箱吞吐量的迅猛发展、原油管线进江运输方式的优化、煤炭直达率的提高,煤炭和石油的吞吐量比重有所下降,集装箱重量占总量的比重已由1995年的2提高到2007年的15。第四节 综合评价一、港口的作用及特点1运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保障了国家经济发展和全面融入国际经济的需要。宁波-舟山港2007年吞吐量已达到4.73亿吨,总吞吐量位列世界港口第三位,其中外贸吞吐量达到2.0亿吨,占总量的比重已达42.3。集装箱吞吐量达到943万TEU,跻身世界第11位。2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综合运输体系中的枢纽作用突出。宁波-舟山港是靠近长江口最近的可建设25万吨级以上的大型深水泊位的港口,是接卸一程大型船舶的最优选择。2007年,宁波-舟山港以煤炭、原油和铁矿石为主的能源、原材料吞吐量为2.7亿吨,占总吞吐量的57.6,其中为腹地水水中转7430万吨、占总调入量的33.8。3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是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线产业布局的重要依托。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原材料外调、产成品外销和水运在物资运输中的绝对主导地位以及长江口航道水深不足的特点,决定了宁波-舟山港引导钢铁、石化等重化工业的产业布局作用巨大。2007年,宁波-舟山港为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线地区调入外贸进口原油5550万吨、外贸铁矿石6056万吨,分别占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线地区外贸需求量的94.7和47%。4加快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国家战略的实施,促进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改革开放,增强了国际竞争力。1996年,中央做出了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部署。2007年,长江三角洲及其沿线地区的远洋集装箱直达率已达到90%以上。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举措之一是要加快发展宁波舟山港的集装箱运输。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迅猛,“九五”、“十五”期年均增速均为42%,十一五前两年年均递增34%, 2007年已达到943.1万TEU,占长江三角洲港口的22,远洋航线占长三角地区总数的42%,中远洋航线总箱量占长三角地区的35%。5是浙江省改革开放辉煌成就的重要基础和宁波、舟山市港城相互依托,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1990年2007年浙江省GDP和宁波-舟山港吞吐量年均递增分别为18.2和14.2,两者相关系数达0.9912。2007年宁波-舟山港煤炭调入量占浙江省沿海调入量的64。浙江省的环杭州湾产业带直接依托宁波舟山港口优势;温台产业带以轻工产业为主,每年形成的集装箱生成量近90以上通过宁波舟山港中转。依托港口,宁波和舟山市形成了以石化、能源、钢铁、造纸、汽车及零部件、修造船为主的临港产业带和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的综合物流。6积极发展陆岛运输,促进了岛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宁波舟山港积极发展陆岛运输,促进了岛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2007年,宁波舟山港客滚运输吞吐量分别达5406.7万吨、344.4万辆,占总吞吐量11.4。2007年完成客运吞吐量2271.5万人。二、存在问题主要问题包括:码头能力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仍不能适应运输增长需求;需进一步理顺港城关系,明确港区分工、完善港口布局;需加快资源整合步伐,实现一体化发展;港口建设与经营模式影响了港口枢纽作用的进一步发挥、港口现代物流等功能需进一步拓展;集疏运体系成为制约港口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第二章 港口吞吐量和船型发展预测宁波-舟山港的直接经济腹地为浙江省,间接腹地延伸至上海、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重庆、四川等长江沿线地区。一、腹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特点1浙江省2007年全省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8638亿元,“十五”期以来年均递增13.3,经济总量居全国第4位;三产比重由2000年的10.3:53.3:36.4调整为5.5:54.1:40.4。2浙江省重工业快速发展,2007年重工业已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5%。浙江省资源匮乏,冶金、电力、石油化工等企业生产所需的能源、原材料由区外调进,产成品需大量运往区外,从而决定了腹地对运输的需求旺盛。3 2007年,浙江省外贸总额达到1992亿美元,较1990年年均递增25.9,比同期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高7个百分点。开发区成为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载体,以不到全省5的面积吸引了占全省1/2的实到外资。4个体、私营经济活跃,2007年全省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60%,外贸出口占全省出口总额比重的近1/3。板块经济不断升级,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5浙江省已初步形成了环杭州湾、温台沿海、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三大产业带,布局初具规模。6宁波市是重要港口城市,利用地理区位和深水港优势,布局高耗能、大运量的大型临港产业,以港口促进临港工业和贸易发展。7舟山市的“港、景、渔”是其突出的三大资源优势。其经济由渔农经济逐步向开发型、轻小型、加工型为主的轻纺工业、机械制造业、养殖业、海产品加工业和船舶修造业发展。二、腹地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及对港口的运输需求根据预测,浙江省“十一五”时期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左右,20102020年GDP年均增长7%左右,争取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间接腹地经济“十一五”期间将保持89%的经济增长水平, 2010年2020年可保持在78%的水平,外贸增速将达到9%左右。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港口提出了更高的运输需求:长三角地区正在成为制造业基地,并逐步带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梯形转移,腹地经济战略性转型将促进外贸物资吞吐量大幅度增长;临港产业沿江、临海布局对港口的依托增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港口可持续发展。腹地经济发展要求宁波-舟山港要进一步加强在长江三角洲四大运输系统中的枢纽地位。三、港口吞吐量发展水平预测根据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经济调查分析方法,预测宁波-舟山港2010年、2020年的吞吐量分别为6.1亿吨、8.9亿吨,其中外贸吞吐量分别达30000、450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1450、3000万TEU。第三章 港口的性质与功能宁波-舟山港是我国沿海主要港口和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浙江省和宁波市、舟山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支撑,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集装箱干线港和完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运输功能的重要依托,是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线地区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资中转港,是发展临港工业和现代物流业的重要基础。在沿长江综合运输大通道及外贸物资运输中,宁波-舟山港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宁波-舟山港应具备装卸仓储、中转换装、运输组织、现代物流、临港工业、通信信息、综合服务、保税、旅游和国家战略物资储备等多种功能,以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资中转和外贸集装箱运输为主,逐步发展成为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管理高效、效益显著、资源节约、安全环保的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港口。第四章 港口岸线利用规划一、规划原则1充分考虑经济发展对港口岸线的需求。2体现区域经济发展对港口岸线资源整合的新要求。3深水岸线港口优先,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4各类码头岸线利用相对集中。5以水利设施安全为基本前提,结合港口设施建设互为利用。6统筹考虑,与相关规划协调。二、港口岸线利用规划宁波舟山海域北起杭州湾东部的花鸟山岛,南至石浦的牛头山岛,岸线总长4750km。其中,大陆岸线长1547km,岛屿岸线长3203km。该地区自北向南分布有杭州湾、象山港和石浦港等港湾,沿岸有钱塘江、甬江等河流入海,星罗棋布的岛屿形成对外海波浪的天然屏障。宁波-舟山港规划港口岸线总长449.4km,其中港口深水岸线长约384.9km,占规划岸线的85.6。宁波港域规划港口岸线总长约170.0km,其中港口深水岸线139.1km,占规划港口岸线资源的81.8。舟山港域内规划港口岸线总长约279.4km,其中港口深水岸线245.8km,占规划岸线的88。宁波舟山港的大陆港口岸线仅136.7公里,而受环境保护和自然条件制约的岸线有108.9公里,占总数的79.7。近陆岛屿岸线可规模化开发的近陆岛屿岸线仅98.1公里。宁波舟山港的港口岸线资源虽然丰富,但大多数大陆岸线资源基本已经开发完毕,未开发岸线资源基本为岛屿岸线资源,靠近大陆易于改善集疏运等配套条件、建港条件优越、适宜建设集装箱和开发临港工业的港口岸线资源显得尤为宝贵。由此可见,宁波舟山港的岸线资源已经趋于紧张。今后由于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等需要,对于本规划未包含但需进行港口开发的岸线,应按规定程序,通过港口管理部门相关审批后视为港口岸线。第五章 港口总体布置规划第一节规划原则一港口布局和港区功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二与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协调发展原则。三有效利用资源原则,坚持深水深用,大、中、小泊位相结合。四整合资源、整体开发原则。五适应海运发展趋势原则,新辟集装箱港区陆域纵深尽可能不小于11.5km。六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利用和切实保护港口资源。七和谐发展原则,港口规划与相关规划相互协调。八保护环境原则,危险品和污染较大的专业化码头,应选择零散岸线或岛屿上建设。九军事需求优先原则,敏感区域的港口建设应与军方进行充分衔接和协调。第二节港区划分及功能分工一、宁波-舟山港运输功能整合集装箱码头集中布局在镇海、北仑、穿山、大榭、金塘、梅山、六横、洋山港区。原油运输系统将主要集中布局在镇海、算山、北仑、大榭、岙山、册子等布点,其它原油码头建设可考虑与临港工业相结合。石油、液体化工应在镇海、马岙和六横集中布局,现有分散布点根据发展需要适度扩大规模。铁矿石运输系统集中布局在北仑、马迹山、凉潭、衢山等布点。建设舟山煤炭中转码头,形成浙江煤炭能源运输安全保障体系。今后新建耗能大企业、以及大型工业园区以自建煤炭码头为主,现有的北仑电厂、浪洗电厂、象山港内电厂等处煤炭码头除满足自身企业发展需要以外,应逐步实现公用化,兼顾周边其它企业用煤。通用散杂货码头在现有规模和布局上,主要依托后方工业、加工业园区等规模化布置,集中在镇海港区、北仑的穿山西口、青峙化工码头至三星重工之间、大榭岛、象山港、舟山本岛的老塘山、马岙、岱山、衢山等地发展公用码头。北仑矿石码头至协和石化码头之间岸段应逐步调整为公用码头。其它岛屿和县市可根据经济发展适度建设。二、港区功能分工宁波舟山港将形成“一港十九区”的港口总体布局。其中宁波港域包括甬江、镇海、北仑、穿山、大榭、梅山、象山港、石浦等8个港区;舟山港域包括定海、老塘山、马岙、金塘、沈家门、六横、高亭、衢山、泗礁、绿华山、洋山等11个港区。各港区功能如下:(一)宁波港域1甬江港区甬江港区自甬江大桥至招宝山大桥。主要为宁波城市物资运输服务,发挥海河联运优势,以散、杂货运输为主。2镇海港区镇海港区从招宝山大桥至甬江入海口北岸,包括宁波市辖区内的杭州湾南岸宜港岸线。发挥海铁联运优势,主要以石油化工品、内贸集装箱、煤炭和散杂货运输为主。3北仑港区北仑港区自甬江口长跳咀至大榭岛大桥。以承担集装箱、大宗散货、石油化工品运输和散、杂货为主,是具有保税仓储、现代物流、临港工业开发等功能的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的大型深水港区。4大榭港区大榭港区包括大榭岛和穿鼻岛宜港岸线。以集装箱、石油化工品和散、杂货运输为主。5穿山港区穿山港区包括穿山半岛宜港岸线,北至大榭大桥,南至北仑与鄞州分界处。以集装箱运输为主,兼顾LNG和散、杂货运输功能。 6梅山港区梅山港区包括梅山岛宜港岸线。以集装箱运输和保税、物流功能为主。7象山港港区象山港港区由鄞州区和北仑区交界,至象山县钱仓青湾山咀。以散杂货运输和电厂煤炭接卸为主,远期兼顾集装箱运输。 8石浦港区石浦港区北起象山县钱仓青湾山咀,南至宁海县与台州三门县交界处的旗门。以煤炭、杂货等物资运输为主,并为陆岛交通和沿海客运服务。(二)舟山港域1定海港区定海港区位于舟山本岛南部,西起洋螺山灯桩与冷坑嘴,东至勾山浦,包括本岛南部的岙山、西蟹峙等岛屿。主要为城市生活物资运输、旅游和客运服务。岙山、西蟹峙等作业区以原油、成品油仓储、中转运输为主。2老塘山港区老塘山港区为洋螺山灯桩与冷坑嘴以西地区,包括册子、富翅、里钓、外钓等岛屿。以木材、粮食等散杂货运输为主。册子作业区为原油中转运输服务,里钓、外钓、富翅等作业区预留液体散货运输功能。 3金塘港区金塘港区范围为金塘全岛。以集装箱运输为主,并发展现代物流业。 4马岙港区马岙港区西起烟墩,东至钓山附近。是为临港产业服务为主的综合性港区,以石油化工品等液体散货、煤炭和散、杂货等运输为主。 5沈家门港区沈家门港区北起麒麟山,东至半升洞,西到勾山浦,并包括普陀山、朱家尖、小干、马峙、鲁家峙、登步、桃花岛等虾峙以北诸岛。以省际、岛屿客运和当地物资运输为主,并发展邮轮运输。 6六横港区六横港区范围包括六横、虾峙岛、凉潭、佛渡等桃花岛以南诸岛。六横岛以集装箱、煤炭、石油化工品运输为主,凉潭岛为矿石中转运输服务。 7高亭港区高亭港区范围包括岱山本岛、和南部秀山诸岛及东部大长涂、小长涂等岛屿。主要为东海油气田储存中转和临港工业园区服务,以油气品、杂货运输为主。8衢山港区衢山港区范围包括衢山岛、黄泽山、鼠浪湖岛等。鼠浪湖作业区为矿石中转运输服务,衢山岛以大宗散货运输为主,黄泽作业区结合临港产业开发,发展石油化工品和大宗干散货运输。 9泗礁港区泗礁港区包括泗礁岛及马迹山、金鸡、黄龙诸岛。主要承担大宗散货的储存和中转运输服务,结合港口后方土地适当发展临港工业。10绿华山港区绿华山港区包括嵊山、枸杞、东西绿华山和花鸟等诸岛。发挥深水和靠近长江口的优势,以水上过驳、水水中转为主,兼顾城市生活、旅游休闲服务。11洋山港区洋山港区包括大、小洋山岛及附近诸岛。重点发展集装箱运输、保税、物流及相关的综合服务功能。三、港区陆域布置(一)宁波港域1甬江港区规划取消中马作业区客、货运输功能,保留4个客运泊位。白沙作业区保留现有的货运功能,拓展仓储业和物流业,污染货类逐步向镇海、北仑港区转移。控制其它甬江两岸的码头发展规模。2镇海港区规划港区形成自西向东的煤炭作业区、通用散杂及内贸集装箱作业区、油气及液体化工储运区等三个功能区。(1)煤炭作业区:包括1#3#泊位,有万吨级卸煤泊位和3千吨级装船泊位各2个,接卸能力400万吨、装船能力120万吨,煤炭作业区可视城市发展需要和环保要求,适时进行调整和改造。(2)通用散杂及内贸集装箱作业区:包括已有4#9#和规划10#、11#泊位。该区经改造和建设后将有深水泊位7个。(3)油气及液体化工储运区:包括已有12187个泊位和规划的19#泊位。该区将有油气和液体化工泊位8个,成为华东地区液体化工品中转储运基地。3北仑港区该港区是宁波舟山港的核心港区和今后一段时期全港的发展重点之一,将成为公用码头与工业港协调发展、多功能的大型综合性深水港区。港区自西向东依次规划布置西部作业区、西部企业专用码头作业区、中部作业区、东部作业区和穿山西口作业区五大部分。(1)西部作业区:从长跳咀向东自然岸线长1400m,规划该段岸线为水运工业发展岸线,以船舶修造为主,兼有港机修造。三星重工至青峙化工码头之间规划作为公用码头区,可布置12个万吨级以上通用泊位。青峙化工码头占用岸线650m左右;青峙化工码头至杨公山之间布置有海湾重工码头。杨公山两侧的300400m自然岸线为大桥安全距离控制区。(2)西部企业专用码头作业区包括算山和杨公山石化码头区和北仑电厂码头区。算山石化码头区:自杨公山东至算山岸线长2600m,是业主专用石化作业区。为适应镇海炼厂原油加工能力扩大的需要,规划扩建5万吨级和1万吨级成品油泊位各1个及油罐区。电厂煤码头区:为北仑电厂专用煤炭接卸码头,已建5万吨级煤炭泊位2个,万吨级装船泊位1个。(3)中部作业区由西向东包括北仑山西侧的北仑三期集装箱码头和散粮码头,以及北仑山东侧的拟建通用码头、二期集装箱码头、一期矿石码头。北仑港区三期工程:电厂二期煤码头以东至金光码头,岸线长1238m,陆域纵深1100m,为集装箱作业区。散粮泊位区:有正大集团5万吨级和金光集团8万吨级粮油泊位各1个,泊位长度均为250m,主要为后方企业生产服务。为提高码头效益,可兼作公用散粮码头。北仑山东侧通用码头:包括北仑水泥厂码头和原规划客滚码头,规划将该岸段功能调整为建设5万吨级通用泊位,兼有滚装功能。北仑港区二期工程:规划为集装箱作业区,岸线长1314m。规划将现有的煤炭码头改造为集装箱泊位,与紧邻的集装箱泊位共同形成集装箱泊位5个。北仑港区一期工程:包括矿石和化肥码头。矿石码头主要为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沿线钢铁企业服务,同时也为后方钢厂矿石进口服务。此外,一期工程通用泊位主要接卸化肥和农药。(4)东部作业区包括通用码头和石化码头两部分。通用码头区:矿石装船码头东部的1000m自然岸线已布置宁波钢厂码头和台塑等码头,规划逐步调整成公用码头。石化码头区:穿山西口以西岸线1500m规划建设“F”和“反F”型背靠背的大型石化配套码头区。规划“反F”和“F”型码头最外端将建设20万吨级原油泊位1个和1020万吨级的散货泊位;码头内档江建设35万吨级油品、化工泊位68个、3千5千吨级成品油和液体化工泊位46个,码头泊位总长4300m左右。(5)穿山西口通用作业区:位于穿山港内穿山西口至原人渡码头,自然岸线长2.3km。北部规划码头岸线长1650m,建设7个13万吨级泊位,以件杂、矿建和非金属矿石运输为主,陆域纵深350550m,面积60万平方米。相邻预留约800m的大榭第二通道位置和1000m的支持系统岸线。4大榭港区港区将形成本岛东部临港工业及液体储运区、西北临港工业区和集装箱作业区、西南通用作业区、穿鼻岛散货作业区组成的总体布局。(1)穿鼻岛散货作业区(A区)占地1 km,规划码头占用岸线1516m,规划建设30万吨级泊位1个,5万吨级泊位2个,5千吨级泊位2个。(2)东部临港工业及液体储运区(B区)扫箕山以南,规划建设20万吨级以上泊位2个、2-5万吨级泊位4个、3-5千吨级泊位6个,码头岸线总长约3315m。目前已建成中石化原油大榭中转基地25万吨级、2万吨级配套原油泊位各1个,中海油大榭石化5万吨级及3千吨级配套油品泊位各1个,大榭恒信油库5千吨级油品泊位2个。扫箕山北至石弄堂,规划建设10万吨级泊位1个,5万吨级泊位2个,5千吨级泊位2个,码头占用岸线总长约1282m。已建成华东BP大榭LPG基地站,后方配有25万立方米地下储罐2个,配套5万吨级、5千吨级LPG泊位各1个。已建成三菱化学5万吨级化工泊位1个,为其年产60万吨PTA主装置和邻近罐区服务。石弄堂以北规划作为液体散货码头发展区,建设35万吨级油品、液体化工品泊位3个,30万吨级原油泊位1个,占用岸线1430m。(3)西北临港工业区(C区)规划码头占用岸线800m。目前,万华工业园年产16万吨MDI项目已建成投产,配套建设了5万吨级煤盐泊位和5万吨级液体化工泊位各1个。(4)集装箱作业区(D区)该区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已经建成专业化的集装箱泊位区;另一部分规划为通用泊位区,并留有调整为集装箱的可能性。集装箱泊位区,码头岸线长1500 m,规划建设5-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4个,陆域纵深1050m,占地面积163.5万。通用泊位区,码头岸线长约1400m,规划建设35万吨级通用泊位泊位56个,结构上按5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形式建设。陆域纵深300500m,占地面积60万左右。(5)西部通用作业区(E区)该区目前已建成2万吨级泊位2个,1万吨级泊位2个,5千吨级泊位1个,3千吨级泊位1个,基本建设完毕。作业区中规划有大榭开发区对外第二公路交通通道。5穿山港区本港区包括穿山半岛北侧的集装箱作业区、沙湾咀作业区、公鹅咀作业区,穿山半岛南侧的穿山南作业区。(1)集装箱作业区:牛扼江东口至馒头山以西自然岸线长3.3 km,规划集装箱码头岸线3710m、5-10万吨级泊位11个,陆域纵深9001200m,面积405万m。(2)沙湾咀作业区:自馒头山东至沙湾咀岸线长2.6 km,规划作为LNG接收站及其电厂,其余岸线规划为散杂货泊位区。(3)公鹅咀作业区:自公鹅咀东至长柄咀,约1.8km岸线。西侧1km岸线后方陆域约17万平方米,规划作为散杂货发展区,布置15万吨级散杂货码头5个。东侧0.8km岸线规划作为预留发展区。(4)穿山南作业区:作为预留发展区,可根据地方开发和项目落实情况适时启动。规划岸线5.6km,后方陆域纵深0.50.6km,面积约300万平方米。6梅山港区梅山岛东侧扑蛇山至梅山化工厂南段岸线长6370m,该段岸线靠近佛渡水道深槽,水深1020m,为较好的深水岸线资源。根据开发建设的需要,统筹考虑保税港区功能的发挥,以及六横通道等因素,另行编制梅山港区总体规划,按规定程序经批准后再纳入本次规划。7象山港港区象山港湾口北岸包括松岙作业区。湾口南岸包括黄避岙、贤庠、外干门作业区。湾内包括强蛟和西周作业区。象山港港区以资源控制规划为主,特别是黄避岙作业区和西周作业区除电厂配套码头近期开发外,其余港口资源的开发应充分论证与环境容量、生态的关系。(1) 松岙作业区规划形成码头岸线5300m,顺岸布置3万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和通用泊位约16个,码头生产作业区纵深1000m,面积约530万平方米。后方布置有面积为240万平方米的物流保税加工区。作业区东侧布置1000m支持系统岸线。(2)黄避岙作业区规划形成码头岸线5320m,顺岸布置1万3万吨级通用散杂货泊位约26个,码头后方600800m范围内为生产作业区,面积约420万平方米;后方布置临港产业区,面积约430万平方米。(3)贤庠作业区规划形成码头岸线7600m,顺岸布置5万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约20个,陆域纵深3000m,前方1000m范围内布置码头生产作业区,面积约750万平方米;后方布置港口物流园区,面积约1500万平方米。 (4)外干门水运工业发展区陆域纵深15002000m,主要以修造船业为主。(5)强蛟作业区该作业区已投产1个3000吨级煤码头;在建国华电厂3.5万吨级煤码头和3千吨级综合码头。规划沿强蛟3000吨级煤码头前沿线向西南延伸,形成码头岸线1020m,陆域纵深300500m。(6)西周作业区该作业区已建成大唐电厂3.5万吨级煤炭码头和3千吨级综合码头。规划形成码头岸线8500m,陆域纵深10003000m。规划在作业区后方布置港口多功能发展区,发展生态循环经济。8石浦港区石浦港区共规划9个作业区,包括雷公山、金星、鹁鸪头、纱帽绿山、台宁、箬渔山、盘基、珠门、金七门作业区,打鼓峙水运工业区和万寿塘水运工业区。根据腹地经济、临港产业发展需求,结合下湾门航道工程,重点建设雷公山、金星、箬渔山作业区。(1)雷公山作业区规划从打鼓峙东侧向西依次布置35万吨级通用泊位4个、粮食和化肥泊位各1个。码头前沿线布置在-7m-20 m等深线,长度1580m,陆域纵深800m,面积129.6万平方米。后方园区陆域面积189.3万平方米。(2)金星作业区乱子礁以东规划23万吨级泊位4个,形成码头岸线1140m,码头前沿线布置在-8-10 m等深线,陆域纵深500m,面积57万平方米。炮台山后方平地规划为临港工业用地,纵深3001000m,面积65.8万平方米。(3)箬渔山作业区规划林门口西侧由东向西布置23万吨级泊位4个,形成码头岸线长度1100m,陆域纵深500m,面积41.8万平方米。(二)舟山港域1定海港区定海港区主要包括岙山作业区、定海港客运区、瓦窑湾货运区。(1)定海港客运区现有客运码头泊位7个,岸线长400m,年通过能力为72万人次。随着连岛工程完工,客运量将会被分流,规划该段岸线作为港口支持系统和港作船舶的基地。(2)瓦窑湾货运区保留现有3000吨级高桩梁板式码头1座。(3)岙山作业区现有25万吨级和10万吨级原油码头泊位各一个,1万吨级成品油泊位1个,年通过能力2000万吨。岙山是我国石油战略储备基地。规划在现有1万吨级成品油码头西北预留万吨级成品油码头泊位一个,25万吨级码头以东900m的岸线建设30万吨级原油码头和10万吨级成品油泊位各一个,若干个千吨级成品油泊位,后方约60万平方米的土地作为罐区。2老塘山港区老塘山港区主要包括老塘山作业区、野鸭山作业区、册子作业区。(1)老塘山作业区建有1.5万吨级杂货码头、2.5万吨级和3千吨级煤炭码头各一座,设计吞吐量400万吨。规划今后煤炭码头转换功能,以满足城市的件杂货运输为主。(2)野鸭山作业区北起老塘山山脚,南至墩头山以南,约3400m。目前,岸线北端建设有老塘山三期5万吨级兼靠8万吨的泊位2个。规划自老塘山三期码头向南顺岸依次利用1870m岸线布置515万吨级通用码头泊位6个,利用300m岸线作为支持系统岸线。规划港区陆域纵深8801000m,面积约180万平方米。野鸭山作业区在为后方工业园区服务的基础上,具有海江中转运输功能。(3)册子岛作业区册子现建设有30万吨级原油码头泊位一个。规划现有原油码头东北方向预留1个30万吨级原油泊位。3金塘港区金塘港区深水岸线规划可分为6个作业区:A区(木岙作业区),利用岸线长4公里,布置7万吨级集装箱泊位7个,同时布置25万吨级通用泊位3个;B区(大浦口作业区),利用岸线长2公里,布置7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5个,港区后方建设物流园区;C区(上岙作业区),利用岸线长4.2公里,布置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7个;D区(张家岙作业区),利用岸线长3公里,布置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6个;E区(小李岙作业区),可利用岸线长2.8公里,布置7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5个。 F区(北岙作业区),可利用岸线长度3公里,后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