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物探中心学校第一分校高二政治《第四章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河北省保定市物探中心学校第一分校高二政治《第四章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河北省保定市物探中心学校第一分校高二政治《第四章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河北省保定市物探中心学校第一分校高二政治《第四章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保定市物探中心学校第一分校高二政治第四章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导学案 新人教版教学过程:导入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是由该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那么,我国的外交政策有哪些主要内容呢?(一)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1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1)含义在国际事务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一切国际问题都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2)主要表现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基本立场和根本原则。坚持我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在涉及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问题上决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尊重别国人民的独立自主权利,绝不干涉别国内政。我国外交政策虽然会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但坚持独立自主这一基本立场是毫不动摇的。2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为什么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表现在:只有在和平的国际环境里,我们才能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国才能保持正常的交往和致力于本国经济的发展;免遭战争的浩劫。是义不容辞的责任。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策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问:158页想一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的相互关系?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五项原则的核心和基础;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各国和平共处的保证;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五项原则的目标。五项原则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成为国家间和平共处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政府在1953年首先提出1954年中国和印度政府,中国和缅甸两国政府先后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科学性、合理性、生命力)(中国的贡献)(2)确立了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重要性:今天它已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接受,成为发展国家关系和解决国际争端的公认的基本准则。它是处理国家之间关系最起码的要求,是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的前提条件。才能保证国家之间的关系正常化,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我国政府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而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新疏、好恶。材料:在1971年的时候,跟中国的建交国大体上60个国家左右;到1979年之后,跟中国建交国116个国家;现在,165个国家。你看我们的领导人,我们的外交部长,足迹遍及全世界,舞台从来没有今天这么大。4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材料一、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邻国最多的国家,周边国家多达29个,其中接壤的邻国有15个。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与周边互为战略依托,推进合作共赢的大周边外交。经过多年的努力,一个南北“两翼齐飞”的放射状区域合作格局基本形成。在北面,“上海合作组织”从初始阶段向实质性合作阶段发展,正在成为中国加强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在安全、经济领域的合作,促进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的平台。在南面,以“10+1”和“10+3”为龙头,大力提升东亚合作机制水平。中国与东盟在安全对话、非传统安全合作等方面不断拓展,相互依存度空前提高。材料二、06年4月5日,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合作论坛在斐济开幕,温家宝总理出席,3年内提供30亿人民币优惠贷款免除部分国家对华05年底到期债务,延长一些国家债务的还款期。思考:我国为什么注重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关系?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利益与共、命运相连。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的一员,与第三世界国家有过共同或相似的历史境遇和斗争,今天又面临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共同任务;都需要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团结是第三世界力量的源,合作是第三世界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它符合全世界人民的利益。(板书)5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社会化大生产阶段,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要发展,都要不断吸收别的国家和民族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管理经验。因此,对外开放是我国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对外开放,就是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吸收国外一切先进文明成果,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04年中欧之间的关系交往特别多,我们的几位主要领导同志-胡锦涛主席、吴邦国委员长、温家宝总理、贾庆林主席,今年这四位领导人,已经访问了12个欧洲国家。欧洲国家来访问的也很多,欧洲国家,非常频繁,欧中关系非常好,双方都认为进入最好时期。04年经贸关系,中日贸易今年可能突破1600亿美元,那不得了;中国和东盟的贸易突破1000亿美元,温家宝总理在2003年会晤东盟领导人的时候,说我们2005年能不能突破1000亿美元,2004年就突破1000亿了;中韩贸易今年可能突破800亿美元。这三家加起来,1600亿、1000亿、800亿,3400亿,占我们外贸的三分之一了,05年我们是一万亿美元,关系发展很快。如何全面理解我国的对外开放?(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首先,是面向全世界开放。既对社会主义国家开放,也对资本主义国家开放;既对发展中国家开放,也对发达国家开放。其次,是全面开放。既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各个领域,有分析有鉴别地吸收国外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和技术。(国际关系中与激烈的经济竞争同时并存的,是各国之间在经济上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趋势在加强,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如何正确贯彻对外开放政策?实行对外开放是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加速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但是,对外开放也会有风险,资本主义的腐朽东西会乘虚而入。正确贯彻对外开放政策,必须注意:必须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主权、民族独立和祖国的尊严;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警惕和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抵御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必须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坚持自力更生的辩证关系,使对外开放有利于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二)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以独立的姿态出现在国际舞台,积极开展对外活动,广泛参与国际事务,40多年来,对外关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既是我国发展对外关系的基本目标,也是我国应尽的国际义务。我国政府和人民通过自己的对外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自己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有12多亿人口的大国,应当对人类进步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小结:我们学习了我国对外政策的主要内容,注意其特点,即把握五个“基本”:基本立场、基本目标、基本准则、基本立足点、基本国策。并学会区分与运用。补充:胡锦涛在联合国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努力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摘要)联合国的成立,是人类为和平与发展长期努力的结果。联合国体现了世界各国人民“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彼此以善邻之道,和睦相处”的崇高精神,承载了国际社会共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理想。60年的实践表明,联合国的成立是人类历史上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是人类和平进步事业发展的一座重要里程碑。60年来,人类社会沧桑巨变,国际舞台风云变幻,联合国也历经种种考验,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我们高兴地看到,60年来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广大会员国共同努力,推动联合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使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共同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成就。60年来,尽管地区动荡不断、局部冲突时有发生,但各国更加重视对话合作,更加重视谈判解决争端,通过联合国预防和制止武装冲突、维护世界和平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诉求。遵守国际责任,承担国际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采取有效集体措施,共同维护地区和全球安全,是成立联合国的初衷,也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实现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必由之路。60年来,尽管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国际关系民主化尚未实现,但对话交流、和睦相处已成为国际关系的主流,各国互相尊重、平等相待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共识。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是联合国宪章的重要原则,也越来越成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国家互相建立和发展关系的指导原则。60年来,尽管世界发展还很不平衡、贫穷和饥饿仍在不少国家肆虐,但国际社会已经制定了减少贫困、促进发展的目标,加强合作、共同发展日益成为各国的普遍选择。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是联合国的重要宗旨,也越来越成为实现各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