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科学技术成就一.doc_第1页
第17课科学技术成就一.doc_第2页
第17课科学技术成就一.doc_第3页
第17课科学技术成就一.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导学设计教学目标 1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神舟”号飞船的历史。70年代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杂交水稻之父”是袁隆平。2 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邓小平关于科技发展的讲话资料,培养学生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方法。3通过对老一辈科学家为振兴中华刻苦钻研、奋发图强先进事迹的介绍与讲解,启发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进一步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重点建国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杰出的科学家的事迹。难点 :建国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学法指导 分组讨论,根据材料进行分析,利用数据进行比较,帮助识记、引导阅读等。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 导入新课关于中国“两弹一星”研制过程的录像片,以生动的镜头、感人的故事展现“两弹一星”的辉煌成果,从而导入本课。2阅读课本内容,找出下列问题(1)“两弹一星”指什么?(2)“两弹元勋”指谁?(3)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时间、地点,意义、使用原则分别是什么。(4)我国的中近程地地导弹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飞行试验成功的?装有核弹头的导弹是什么时间爆炸成功的?(5)、_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成为继苏联、_、_、_、之后,世界上第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此后,我国在航天领域又取得了哪些成就?(6)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何时升上太空?(7)袁隆平的主要贡献是什么?时间?我们应该向科学家们学习什么样的优秀品质?(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1“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原子弹?”2思考:建国以后,我国的经济实力并不强大。但是,为什么我国仍然能够取得这么多的重大科技成果?巩固知识:小组内自查学习情况,教师抽查.课堂小结 本课给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三)当堂检测1. 我国研制“两弹一星”的辉煌成就令世人瞩目,我国打破帝国核垄断的事件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导弹发射成功 C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2“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人们常用它来称赞一位农业科学家,赞扬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2004年,这位科学家被评为“感动中国 人物”。下列有关这位科学家的评述,正确的是( )这位科学家是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他的成果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他的成就证明中国是现代科技最发达的国家 他的成功说明科学研究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A B C D3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是在哪一年? ( )A1955年 B1964年 C1966年 D1999年4我国研制原子弹的根本目的是 ( )A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B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C表明了我国的科技水平已经距世界前列D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5世界上第一个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 )A美国 B苏联 C中国 D法国6我国下列科技成就取得成功的先后顺序是 ( )原子弹爆炸成功 中近程地地导弹飞行实验成功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无人飞船上天 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A B C D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2年,土地革命基本完成。近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材料二: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而是袁隆平”。材料三:“农民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请回答:(1)简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民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2)袁隆平在农业科技上的突出贡献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又快又好发展提建议。8、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A、神州一号 B、东方红一号 C、风云一号 D、长征一号9、2001年袁隆平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的主要贡献是( )A、较早把数学研究应用到生产领域B、首先用人工方法合成牛胰岛素C、主持建造我国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器D、首先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优良品种10、按时间先后顺序归纳本课科技成果11、下列是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卓越贡献、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其中为我国核武器的研制做出突出贡献的是( )A、焦裕禄 B、王进喜 C、雷锋 D、邓稼先12、我国著名科学家袁隆平的主要成就是( )A、研制原子弹 B、研制导弹 C、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D、研制人造地球卫星13、1964年10月16日,随着一声巨响,硕大的蘑菇云腾空升起,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与这一成就直接有关的人物是( )A、詹天佑 B、侯德榜 C、 邓稼先 D、 袁隆平14、我国研制原子弹的国际意义在于( )A、可以对帝国主义国家进行核打击 B、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C、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