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恒台一中2009—2010学年度高三年级检测地理(2009.12).doc_第1页
山东省恒台一中2009—2010学年度高三年级检测地理(2009.12).doc_第2页
山东省恒台一中2009—2010学年度高三年级检测地理(2009.12).doc_第3页
山东省恒台一中2009—2010学年度高三年级检测地理(2009.12).doc_第4页
山东省恒台一中2009—2010学年度高三年级检测地理(2009.1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恒台一中20092010学年度高三年级检测地 理 试 题一、选择题(34小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云量是以一日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图一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读图完成1-2题。1据图中信息判断( )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小于乙地B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差大于乙地C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丙地D丙地云量空间变化大于丁地2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B季风C纬度位置D海陆位置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于2009年10月11日在山东济南开幕。以“祝福祖国,共享全运”为主题的十一运会火炬传递活动已于月19日至27日、10月日至15日在我省17个城市进行。结合下列火炬传递路线图(图三),回答3-5题。3全运火炬在山东境内传递期间,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沙尘肆虐B我国长江流域阴雨连绵C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南移动,并跨越赤道D火炬传递的起点城市和终点城市均为昼 长夜短4济南有“泉城”的美誉,其泉水的形成最可能与哪一地质构造有关( )A向斜B盆地C降水D石灰岩5在火炬传递过程中,可以看到的地貌景观是( )图7为某地一天中太阳视运动轨迹,当北京时间6点时,太阳运动至点,测得当时太阳高度角为40。读图回答6-8题。6太阳在这一天中的运动过程依次为( )A一一一B一一C一一D一一一7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A(70S,30E)B(70N,150w)C(70S,150W)D(70N,30E)8该日前后( )A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B今夜月圆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C元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D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图11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回答9-10题。92008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 )ABCD10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 )AIBCDI下图是某地附近两区域等值线分布图(比例尺相同),读图回答11-13题。11上右A点海拔范围(H)和B地温度值(T)范围是( )A1200米H1500米3T48B1000米H1300米3T48C1500米H1800米6T78D1200米H1500米6T7812按照上左图中的大坝设计(坝顶的图上距离约为05厘米),则坝长和最大坝高(坝顶到坝底)分别大约是( )A50米200米B500米150米C500米100米D50米100米13关于图中各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ABCD四处的水都汇入图中水域BEFG的海拔在750米以上,800米以下C在E点可以观察到车站ND铁路沿线要注意预防滑坡和泥石流读右图为我国某省的地形示意图,据此回答14-16题。14该省自东向西排列地形的依次应该是( )A山地、丘陵、平原、湿地B湿地、山地、丘陵、平原C山地、湿地、丘陵、平原D丘陵、山地、平原、湿地15该地区适合生长的主要经济作物是( )A甜菜、小麦B棉花、亚麻C高梁、水稻D甜菜、亚麻16该省山区的主要天然植被是( )A亚寒带针叶林和草甸草原B温带混交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C温带落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寒温带针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下图中甲图为我国某区域图,乙图为甲图中5596山地的气温、降水与高度的关系。根据以上信息,回答1718题。17该地区最可能为( )A天山山脉B祁连山脉C横断山脉D长白山脉18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山坡上有良好的山地牧场B山麓地带自古就是陆上交通要道C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D森林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温带林区右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海洋与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19-20题。19与图中洋流的流向及等温线画法对应正确的是( )20沿XYZ自然景观的变化是:( )A阔叶林森林草原荒漠B硬叶林稀树草原荒漠C落叶林草原荒漠D雨林稀树草原荒漠2006年7月5日,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发生特大洪涝泥石流灾害。据此完成21-22题。21下图中箭头表示地理要素增大的方向,图示关联性正确的是( )22我国云南省防御地质灾害的措施不包括( )A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B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C禁止一切工程建设,恢复自然植被D积极宣传,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回答2325题。23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A8000B10000C6000D450024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b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AabcBcbaCbacDacb25对于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A四川水力资源B山东气候资源C黑龙江矿产资源D内蒙古水资源下图为“某县1963年设县开始到1975年时的城市简图”,读图回答2628题。26将县设置在该地区的原因是( )A该地为水陆交通枢纽的地区B地形平坦、水运便利、有充足的水源C有丰富的石油资源D有丰富的水能资源27该地的水运码头十分优良,几十年来没有淤积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A该河段位于三峡峡谷地区,水流湍急B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流向右偏,冲积北岸所致C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流向左偏,冲积北岸所致D处于河流的凹岸,河水冲刷严重28下列有关化肥厂区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化肥厂有较严重的空气污染,所以将厂区布局在生活区的下风向B厂区和生活区之间的湖泊可起到隔离带的作用C可就近从江汉油田获得原料D江汉平原是化肥厂重要的消费市场下图为M、N两国一定时期内出生率和死亡率曲线图,据图回答2930题。29M、N两国属于( )AM发达国家、N发达国家BM发达国家、N发展中国家CM发展中国家、N发达国家DM发展中国家、N发展中国家30判断关于两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M、N两国人口增长模式同步变化BM国比N国人口增长模式改变的年代早CM国人口模式转变后,国内人口迁移以农村迁往城市为主DN国人口模式的转变过程中,城市普遍出现了逆城市化读某沿海地区洋流示意图回答3132题。31若甲洋流所处的纬度是30,下列洋流中能与甲洋流构成完整洋流系统的是( )本格拉寒流千岛寒流秘鲁寒流西风漂流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阿拉斯加暖流巴西暖流北太平洋暖流A甲B甲C甲D甲32若甲洋流的性质属于暖流则甲洋流的地理位置在( )A10W,61NB150W,4SC157E,28SD143E,32N下图中数码代表陆地自然带,“干”、“湿”表示水分状况。读图回答3334题。33甲大陆北端地处两大板块交界地带,这两大板块是( )A亚欧板块、非洲板块B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C美洲板块、非洲板块D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34两大陆陆地自然带类型相同的是( )A与B与C与D与第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49分)35(11分)下面右图为我国亚热带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对其进行了综合考察。读图,分析回答考察小组遇到的问题。 (1)在沿AE线进行地质调查时,发现岩层的形成年代是A、E两处最晚,C处最早。由此判断沿线地区的褶皱类型是什么?并简述理由。(3分) (2)从图中可以看出,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或山前,呈明显的条带状分布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 (3)图中虚线是规划在几个村庄之间修建的公路,乙村到甲村的线路比较平直,乙村到丙村的线路比较弯曲,呈“之”字型。分别说明这样修建的原因。(4分)3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航线(1999年7-9月)上海北 冰 洋 (1)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航线的起点上海市是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城市,其气候类型是 。上海世博会期间(2010年5月1日10月31日),可能会遇到的灾害性天气有 。(3分) (2)图中考察航线经过的著名渔场成因是 。(2分) (3)沿这条航线,海洋表层水温逐渐变 ,原因是 。(2分) (4)沿着这条航线,亚欧大陆上主要的自然带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 ,这种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地域分异规律,该规律的形成以 为基础。(5分)37(12分)在全球变暖和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近几十年的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地理环境格局也发生了深刻改变。材料一:图14是中国近50年年平均气温变化空间分布图。材料二:图15是我国近50年年平均降水量变化空间分布图。分析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近几十年来,我国气候变暖现象存在明显的南北地域差异,明显变暖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地区,请指出我国东部地区气候变暖的分布规律 。(4分)(2)我国气候变暖较全球幅度大,其发生的原因是 。(2分)A太阳辐射的周期性变化 B下垫面性质的改变C火山、地震活跃 D工业、城市大量排放C02(3)近几十年来,我国降水明显增加最主要分布在 地区。(2分)(4)根据上述材料,运用已学知识分析我国近几十年气候变暖引起了哪些地理现象。(4分)38(14分) 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读我国东部M市的相关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材料一 M市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二 M市产业结构的变化图材料三M市气候资料月份l23456789101112气压(百帕)10217101951015710103100621001699991001210081101471019210206气温()43569515820724328427923418312468降水量(毫米)732842138212661466231115941558145287601471(1)据材料描述M市气压随季节的变化。解释M市气候三要素之间的关系。(4分)(2)在地理野外考查中发现,图中3、4处土层较l、2处厚,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3)据材料分析,M市近l5年来产业结构是如何调整的,受其影响对劳动力的需求有何变化。(6分)参考答案1-5BACAA 6-10BBCDA 11-15ACDAD 16-20BCCBB21-25 ACDCD 26-30BDACC 31-34DAAC35(共11分)(1)背斜(1分) 中心地层年代较老,两翼地层年代较新(2分)(2)山前的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地势较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相对丰富;淤积有肥沃的土壤;比较适宜聚落的发展(答出任意两点得4分)(3)乙村到甲村地势平坦;(2分)乙村到丙村地势起伏较大,公路大部分路段与等高线平行修建,可减小公路的坡度。(2分)36(12分)(1)亚热带季风季候 (1分) 梅雨 伏旱 台风 (任两点给2分)(2)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在此交汇(2分)(3)低(冷)(1分) 纬度渐高,太阳辐射渐小(1分)(4)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苔原带 从赤道向两极 热量37(12分)(1)东北、华北、西北和青藏地区(2分) 从南向北变暖现象逐步显著(2分)(2)BD(2分)(3)南方(2分)(4)西部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南涝北旱。水旱灾害严重;森林带向北移;山地垂直地带向高处移动;北方荒漠化加剧;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结构改变等。(每点1分,共4分,答案合理即可)38(14分)(1)春季气压降低,夏季气压最低,秋季气压升高,冬季气压最高。(2分)气温低,气压高,降水少(气温高,气压低,降水多)(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