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七次周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七次周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七次周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七次周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地理周练七下图是30on附近的我国的五座名山的垂直自然带比较图,读图回答12题。1、上图中1、2、3、4、5所代表的植被类型的名称是( )a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b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c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d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2、贡嘎山的垂直带谱与下列哪一座山的垂直带谱最相似( )a乞力马扎罗马 b阿尔卑斯山 c珠穆朗玛峰 d安第斯山3、下列高山中,山地的垂直分异最复杂的是( )a天山b祁连山c乞力马拉罗山d长白山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2830题。4、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 )a从低纬到高纬的地域分异 b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5、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 )a水分 b光照 c土壤 d热量6、陆地环境地域差异,产生的原因是( )a土壤不同 b纬度和海陆位置不同 c植被不同 d气压不同7、看下面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6分)(1) 的气候类型是 ,自然景观从的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2)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同纬度的为温带荒漠带,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 。(3)请写出、分别是什么自然带 (4)镇江市丹阳可能在上图的 (代号)的自然带范围内。8、形成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是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土壤9、一般说来,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差异表现最明显的地区是a高纬度地区 b赤道地区划 c中纬度地区 d两极地区10、读“自然要素关系图”,回答:(1)此图反映出陆地环境具有 的特点。常常被作为自然环境标志的是 。(2)图中a、b、c、d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质作用的是 ,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的是 ,表示绿地对城市空气净化作用的是 。(填字母,否则不得分)(3)简要说明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 。11读地球四个圈层构成示意图3,回答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为()( ) a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 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 岩石圈、水圈、生物圈d 生物圈、水圈、岩石圈2002年,全球海域又处在一次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现象的多发期。据此回答12-14题。12下列关于“厄尔尼诺”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厄尔尼诺”现象是由于气候变冷使得秘鲁寒流发生变化而引起的b“厄尔尼诺”现象是发生在圣诞节前后的秘鲁太平洋沿岸海水异常增温现象c“厄尔尼诺”现象还将继续光临亚太地区,使该地区产生大范围的洪涝灾害 d“厄尔尼诺”现象使印度洋西海岸的非洲东部发生水灾13“厄尔尼诺”现象主要导致秘鲁( )洪水泛滥 干旱 使秘鲁渔业受损 使森林火灾多发abcd14. “厄尔尼诺”发生时水圈、大气圈及生物圈的变化是( )a大气环流变得更加稳定 b秘鲁寒流的势力加强c秘鲁沿岸海水温度升高,使浮游生物的数量大增d大气、海洋相互作用导致生态平衡遭到破坏15近年来,生物礁的缔造者珊瑚,在大量死亡。据研究这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及全球气温升高有关,此现象说明了地理环境具有( )a整体性b地域差异性c独特性d复杂性16下列叙述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牵一发而动全身”特征的是( )a大量使用煤、石油最终导致海平面上升b森林砍伐后,木材蓄积量减少c围海造田,使海洋面积缩小d工厂排放污水,使水体中重金属含量增加17关于青藏高原的隆升与亚洲地理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青藏高原的隆升改变了海陆分布与亚欧大陆轮廓,引发并加强了亚洲季风b青藏高原的隆升使中亚和西亚地区成为“干旱核心”c青藏高原的隆升阻挡了西伯利亚的南下气流,促进了黄土高原的形成d青藏高原的隆升使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生物种类大量减少,生态环境更加恶劣18图3-2-3表示“一山之隔两重天”,关于该图原理的正确叙述是( )图3-2-3a“一山之隔两重天”的形成是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相互作用的结果b“一山之隔两重天”的形成与构造运动无关c在山地背风坡形成冷而干的天气d暖湿气流在山地迎风坡形成丰富的对流雨19关于黄河流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黄土土质松散,利于耕作,应该大面积开垦b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后含沙量增加,在下游淤积,易造成水患c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形成与风力侵蚀有关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得到治理后渤海的面积会逐渐缩小20关于大气圈与水圈之间能量传输与交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年在信风的驱动下形成稳定的风海流是海洋对大气作用的表现 b由于海洋水体与大气之间的温度差异,大气圈与水圈在不停地进行热量交换c气压升高时,海面就会相应升高d台风经过海面时,常常使海面变得更低21关于地球圈层间物质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表明生物圈和大气圈之间存在明显的物质运动b通过植物的吸收作用使矿质元素从岩石圈迁移到生物圈c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表明水从岩石圈迁移到生物圈 图3-2-4d生物残体腐烂分解后,其生成物又重新回到水圈、大气圈和岩石圈 图3-2-4表示圈层间的主要水分循环,读图回答22-23题。 22有关水分循环各环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蒸发使水变成水蒸气,是水从水圈、岩石圈、生物圈进入大气圈的唯一途径b高纬度地区或高山、高原地区的降雪形成冰川或冰盖,成为岩石圈的组成部分c降水形成地表和地下径流,参与岩石圈的侵蚀和改造d如降水被生物吸收和利用,则不参与下一个水循环23有关水分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循环只是在水圈中进行的物质循环气候生物水文土壤地貌b水循环跨越了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c水循环对地球表层系统的能量起着再分配的作用d水循环是地球表层系统其他物质运动与循环的传送带24右图自然要素的联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差异性 b整体性c区域性 d单一性25人们要特别重视河流上、中游地区植被的恢复、保护以及水土流失的治理,是因为a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自然环境,还对其他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b水土流失给河流中上游带来的危害最大 c因为河流中上游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最大d河流中上游一般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风沙危害严重答案:1、b 2、c 3、c 4、a 5、d 6、b 7、(1)热量 太阳辐射在各纬度分布不均(2)由沿海向内陆水分条件的变化 (3)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