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比例尺、经纬网、等高线知识点总结.doc_第1页
地图、比例尺、经纬网、等高线知识点总结.doc_第2页
地图、比例尺、经纬网、等高线知识点总结.doc_第3页
地图、比例尺、经纬网、等高线知识点总结.doc_第4页
地图、比例尺、经纬网、等高线知识点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球和地图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率领船队环绕地球一周地球卫星照片2.地球形状:1519年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旅行证实了地球是球体,他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部位较扁的不规则球3.地球的大小:地球的极半径:6357千米地球的赤道半径: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地球的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地球仪: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2.作用: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三纬线和经线1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所有的纬线不相等,最长的纬线是赤道,指示东西方向)。2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赤道垂直相交的半圆。(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且只是南北方向,经线圈必须是相对应的两条经线,即两条经线的度数和是180,且把地球分成两个相等的半圆。3经度和纬度:为了区别各条经线和纬线,人们给它标定不同的度数,分别叫做经度和纬度。4东西经的划分: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向东向西各作180,0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5南北纬的划分:赤道(即0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北的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称南纬,用“S”表示,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6.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南是南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7.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及划分: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西经20度向东至东经160度之间的经线圈是东半球,西经20度向西至东经160度是西半球。四、利用经纬网定位经纬网:经纬网是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作用: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可以用经纬网来确定。五带的划分五带的划分的依据: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热带和北温带的界线是北回归线。热带与南温带的界线是南回归线。北温带与北寒带的界线是北极圈。南温带与南寒带的界线是南极圈。热带:终年炎热,有阳光直射的现象。南北温带:四季变化明显,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南北寒带:终年寒冷,无阳光直射,有极昼极夜现象。地图、比例尺一、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一)比例尺1、概念: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相比,缩小的程度。又叫缩尺。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2、表示方法:数字式:如 1 1000000或1/1000000或百万分之一文字式: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0千米”线段式:3、大小比例尺的大小就是比值的大小。即比例尺的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结论1:绘制地区的范围越小,要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大些;反之则应小些。并考虑纸张的大小。结论2:图幅面积相同的地图,所表达的实地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表达图中的内容越简单;反之,则比例尺越大,表达图中的内容越详细。结论3:实地范围相同的地图,图幅面积越小,比例尺越小,表达的内容越简单;反之,图幅面积越大,比例尺越大,能表达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的缩放结论:新图比例尺的变化实地范围不变图幅面积图幅面积不变实地范围变化比例尺放大到n倍原图比例尺n新图的图幅面积为原图的n新图实地范围为原图的1/n比例尺放大了n倍原比例尺(n+1) 新图的图幅面积为原图的(n+1)新图实地范围为原图的1/(n+1)比例尺缩小到n倍原图比例尺1/n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n)新图实地范围为原图的n比例尺缩小了n倍原比尺(1-1/n) 新图的图幅面积为原图的( 1-1/n ) 新图实地范围为原图的1/(1-1/n)5、比例尺的大小与实地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若图幅大小相同:反映的实地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反映的实地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越简略;若实际范围相同:图幅面积越大,比例尺越大,此时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图幅面积越小,比例尺越小,此时反映的地理事物越简略;规律:大范围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如世界政区图等。 小范围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如学校平面图等。(二)方向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纬网有关地球大小的几个重要数据赤道半径6378km;极半径6357km;平均半径6371km赤道周长40000km;赤道半径与极半径相差21km地球仪概念: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成的地球模型。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即地球自转的假想轴(倾斜方向不变)两极:北极: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南极:地轴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经线和经度地球仪上连接两极的半圆叫经线。每条经线都相等,都相交于南北极点。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经度是二面角;某一经线所在的平面与0经线所在的平面所成的二面角,等于该经线的经度。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叫本初子午线,又叫0经线,作为经度的起点线。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经度越来越大的是东经,经度越来越小的是西经。能够平分地球的经线圈中的经线有如下特点: W+ E=180 东半球20w0160E西半球160E180 20w纬线和纬度赤道:在地球仪上距离南北两极相等的大圆圈纬线:在地球仪同赤道平行的线,指示东西方向除极点外,各纬线都是圆,赤道最长,各纬线分别向两极递减,到极点成一点;任意两条经线间的距离,在赤道上最大,向两极递减所有纬线都平行,所有纬线都与经线相互垂直,纬度是线面角,球面上某点到球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就是该点的纬度,纬线和经线的特点:纬 线经 线 定 义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环绕地球一周且与赤道平行的圆圈连接南北两极点,并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特点线圈形状圆;每一条纬线均可自成圆,只有 赤道能平分地球半圆;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且每个经线圈均可平分地球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 线最长,两极收缩成一个点。南、北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相互关系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间隔任意两条纬线间的间隔处处相等。任意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赤道上最大,向两极递减指示方向指示东西方向指示南北方向1、利用经纬网判定方向(1)经纬线定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注意的问题: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关系。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关系。 若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在判定两点间的方位时,既要判定两点间的东西方向,又要判断两点间的南北方向。(2)经纬度定向 南北方向的判定。两个比较地点都是北纬度,数值大的在北面;两个比较地点都是南纬度,数值小的在北面;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向四周均为正南方向;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向四周均为正北方向。2、利用经纬网判定方向(1)经纬线定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注意的问题: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关系。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关系。 若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在判定两点间的方位时,既要判定两点间的东西方向,又要判断两点间的南北方向。(2)经纬度定向 南北方向的判定。两个比较地点都是北纬度,数值大的在北面;两个比较地点都是南纬度,数值小的在北面;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向四周均为正南方向;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向四周均为正北方向。东西方向的判定。要用劣弧定向法:即判断东西方向首先要选择劣弧段(两点经度差小于180的弧段),再按地球自转方向来确定东西方向,其方法如下: 两个相比较地点同在东经度地区,则经度数值大的在东面,数值小的在西面。 两个相比较地点同在西经度地区,则经度数值小的在东面,数值大的在西面。 两个相比较地点分别在东经和西经时,要用两地经度之和的大小来辨认东西方位。 a若两地经度之和小于180,则东经度地点在东面,西经度地点在西面。 b若两地经度之和大于180,则西经度地点在东面,东经度地点在西面。距离计算(1)纬度与距离: 任何一条经线上,纬度间隔1的长度为111千米。经线长度计算:L=111m(m表示所跨纬度数)(2)经度与距离: 赤道上,经度1的间隔长度为111千米。 南北纬60纬线上,经度1的间隔长度为1112千米。 任何一条纬线(纬度为)上,经度1的间隔长度为111COS千米。 纬线长度计算:L=111ncos (n表示所跨经度,为所在纬度)3、利用经纬网判定范围大小相同经纬度且跨经(纬)度数相同的两幅地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 跨经纬度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范围越小。4、利用经纬网确定范围(定范围)1.依据:任意相邻的纬线间隔相等,任意相邻经线间隔由赤道向两极递减。2.方法:同纬度,所跨经度数相同,实地范围相等。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实地范围越小。图幅相同的地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所跨经度数越大,实地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5、利用经纬网判定最短距离的飞行方向 理论依据:球面上两点的最短距离是经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长度。(1)同一条经线,最短航程沿该经线走,方向正南或正北。(2)若两地经度差等于180,过这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最短航程分三种情况:1、同位于北半球,最短航程一定是先向北,过极点再向南。2、同位于南半球,最短航程一定是先向南,过极点再向北。3、两地位于不同半球,要看过北极点的为劣弧,还是过南极点的为劣弧,确定后再判断方向。(3)两点同一纬线圈同在北半球:走向北弯曲的弧同在南半球:走向南弯曲的弧6、利用经纬网确定球面对称点(定对称点)关于赤道对称:经度相同,纬度相反关于地轴对称:纬度相同,经度相对,和为180关于地心对称:纬度相反,数值相等,经度相对和为180 等高线知识点1、高度的表示方法绝对高度:某个地点高于平均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即海拔高度。地图上的高度注记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从局部区域看,表现为山顶、盆地、鞍部、山脊、山谷、陡崖等地形;从较大区域并综合海拔和相对高度,又分为:山地、盆地、平原、高原、丘陵等。1)大地形类型 (陆地地形)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平原:海拔500m,内部地势起伏较小,等高线较稀 疏,边缘地势陡峻,等高线较密集。山地:海拔500m,地势起伏很大,等高线很密集丘陵:海拔200-500m,地势起伏较大,等高线较密集盆地:海拔无标准,中间低,四周高,内部地势起伏较小,等高线较稀疏,边缘地势陡峻,等高线较密集。温馨提示:阅读时应该加强一些数值意识1)大地形类型 (海底地形)海底基本地形大陆架、大陆坡、洋盆、海岭、海沟等高线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 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1)同线等高: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高度相等。(2)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有时也看到重合,那只有在陡崖处出现。(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愈稀,则坡度愈缓;等高线愈密,则坡度愈陡。(6)等高线与山脊或山谷线垂直相交。(7)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在等高线图上如果画着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直线,叫示坡线,它总是指向坡度降低的方向1、山峰、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由中心向四周降低2、盆地、洼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升高3、山脊:等高线的凸出部份指向地势低处。是山体沿一定方向延伸的高耸部分。4、山谷:等高线的凸出部份指向地势高处。是山体沿一定方向延伸的低凹部分。山脊线与山谷线的判断方法1 :山脊部位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凸低为脊)山谷部位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凸高为谷)方法2 :内部等高线海拔高,外围海拔低,即“内高外低”为山脊;外围等高线海拔高,内部海拔低,即“外高内低”为山谷。判断坡度陡缓规律:比例尺、等高距相同:等高线密,坡陡;等高线疏,坡缓等高距、等高线疏密相同:比例尺大,坡陡;比例尺小,坡缓注意:“等高线越密,则地形坡度越大”,这只能用于判断同一幅等高线图 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坡度大小除与等高线密集程度有关外,还与比例尺和等高距有关,且与比例尺和等高距成正相关。等高线地形图上相对高度的计算:(1):若、两地都在等高线上,两地的相对高度就是两地的海拔差(2):若点在等高线上,点不在等高线上,两地的相对高度:点的海拔点海拔估计值(3):两地都不在等高线上,两地的相对高度h:(n-1)dh(n+1)d,其中n为两地间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4):陡崖的相对高度h:(n-1)dh(n+1)d,其中n为相交的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5):陡崖顶处海拔高度的取值范围: AHA+d (A为崖顶重合等高线海拔最大的)(6):陡崖底处海拔高度的取值范围: B- d HB (B为崖底重合等高线海拔最小的)等值线共性:在两条等值线间若还有一条闭合等值线,则其数值只可能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如上图,判断图中A、B的海拔范围各是多少? 150米HA100米;50米HB0米。地形剖面图的绘制1.先量出剖面线的长度,并在地形图下方画一根长度与之相等的线(x轴方向)。2.合理确定垂直比例尺。一般为水平比例尺的520倍并标出适当的y轴高度(等高线值)3.量出地形图中剖面线与各等高线的交点及其相对位置4.在剖面图上标出剖面线与各等高线的交点,根据各交点海拔高度在剖面图上相应等高线上画一个点。 5.把各点连成光滑的曲线。6.在剖面图下方,标上比例尺。地形剖面图的应用1、地形剖面图的作用能更直观地表示某条线上地面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2、应用(1)根据地形剖面图,判断观察点的通视情况。A:等高线”上密下疏”,为凹形坡,可通视.B: 等高线”下密上疏”,为凸形坡,不可通视.(2)在平整土地、修筑渠道、修建大堤、建设铁路和公路等时,可作为计算土石方工程量的依据。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1.选“点”:要根据要求考虑的位置,海拔及其周围的环境。()水库的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工程量较小)()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面较开阔的地方。()疗养地: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清静,空气新 鲜,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 ()港口码头的位置:应选在海水较深且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造成航道淤塞。2.选“线”:主要有交通线(公路、铁路)引水线、输油管道等交通线路的基本要求:一般情况下,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选择坡度较缓,线路平稳,距离较短,弯道较少的线路为好。一般在两条等高线之间绕行(沿等高线修建),必要时才可以通过一、两条等高线;尽可能减少通过河流,少建桥梁;避免通过断崖、沼泽、沙漠等。选择引水线路时,不仅考虑距离的远近,还应当考虑水从高处往低处自流这一关键选择输油管线,既考虑线路尽可能短,还要考虑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3.选“面”:主要确定水库汇水面积及坝址,选择适宜开辟梯田的地区;选定工业区和居民区选择修建水库:考虑库址、坝址及修建水库后是否需要移民。在不考虑地质条件下,一般选择有较大集水区的盆地(洼地)地区,即“口袋形”的地区,“口小”利于建坝;“袋大”腹地宽阔,库容量大。坝址应建在盆地或洼地的最窄处,以减少工程量,节省投资,确保大坝安全。开辟梯田:应选择在坡度平缓、有灌溉水源及其附近修建水库后,不能被淹没的地区 选择工业区和居民点 工业区宜建在地形平坦开阔,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接近资源的地区,且在下风向,河的下游.居民区应建在向阳坡,上风向,河的上游,以减少大气和水的污染等高线地形图综合应用(1)与气候结合:A.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B.分析气候特点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水热状况变化)、坡向(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等因素。C.局部地区热源:盆地地形不易散热。(2)与水系、水文结合:A.水系特征: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