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培养方案.doc_第1页
地理科学培养方案.doc_第2页
地理科学培养方案.doc_第3页
地理科学培养方案.doc_第4页
地理科学培养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节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070701二、专业名称地理科学三、专业性质师范兼非师范四、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熟悉现代教育基本理论与技巧、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强;能够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社会变化的地理教学、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培养能够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最新发展,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地理学研究手段,初步具备地理科学研究、地理实际应用等基本能力,能在国土、农业、气象、城市建设、环境保护、旅游、农村等部门从事管理、决策与研究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五、培养具体要求本专业培养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接受地理科学思维和地理科学技能的训练,并通过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环节,形成良好的教师素养,获得从事地理教学、地理教学研究、地理科学研究、地理实际应用等各种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地理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初步掌握野外调查、实验分析等基本技能,具备地理研究的初步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2、具备敬业精神,掌握教育法规;系统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以及地理学科的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具备良好的教师素养和从事地理教学的基本能力。3、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教育技术开展地理教学的能力。4、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整理、分析、归纳资料的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5、能较为熟练运用计算机基础应用技术,较系统的掌握一门外国语。 6、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广泛的人文和科学修养和强健的体魄。六、学制:四年七、学分171八、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九、开设的主要课程本专业开设课程分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师范类学生在上述课程外,还须修读教师教育类课程。1、通识教育课程为全校性必修课,由学校统一安排2、专业基础课程为本专业的基础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和相关学科基础课程,主要包括:高等数学、地理科学导论、地球概论、地质学、基础地图学、地貌学、气象学与气候学、水文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等课程3、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计量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地理信息系统、世界地理、中国地理4、专业方向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包括遥感原理与方法、综合自然地理、自然资源学、环境科学概论、旅游地理学、地理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景观生态学等课程。专业方向课选修课是根据社会需要和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情况而开设,或侧重基础理论,或侧重应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修,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专业口径,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十、实习实践包括专业野外实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等环节,其中地质地貌野外实习1周、土壤植物地理学野外实习1周、综合野外实习2周。选修教师教育方向须进行毕业教育实习8周,非教师方向须进行毕业实习8周。十一、毕业条件本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166以上学分方能毕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和毕节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办法规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十二、主要课程简介课程编号:0812304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必修课课程名称:地球概论总学时数:48学 分 数:3课程主要内容与要求: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以地球整体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有关行星地球的运动特性和物理特性,介绍关于行星地球的基础知识及其对地表自然环境的形成和发展的作用,为了解地理过程和地理规律提供必须的天文基础知识。要求:使学生掌握地球天文学和地球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认识它们对地理环境形成过程的重要意义;掌握一般天象的形成原理和观测一般天象的基本技能。 使用教材建议:地球概论(第三版),金祖孟,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要参考资料:地球概论,刘南,高等教育出版社地球概论教程,徐宝芬,高等教育出版社普通天文学,朱光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课程编号:0812305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名称:地质学基础总学时数:82学 分 数:4 课程主要内容及要求: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研究矿物与矿床的形成;火成岩、变质岩、沉积岩的形成及特点;构造运动和构造变动;地震,大地构造学说;地壳历史的研究方法,以及各代地史等。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球的主要特征与发展历史,初步掌握辨认一般矿物与岩石的技能,分析地质构造的方法。使用教材建议:地质学基础(第三版),宋春青,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要参考资料:基础地质学,苏文才,高等教育出版社普通地质学,何国琦,北京大学出版社课程编号:0812307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名称:地图学总学时数:68学 分 数:3课程主要内容及要求:课程主要内容: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投影、地图数据、地图符号设计、图形设计、制图综合、制图数学模型、地图编辑设计、地图制图工艺、地图出版印刷及地图分析应用。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理解并掌握地图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包括地图投影、地图符号、地图概括等;初步掌握普通地图(特别是地形图)的阅读及量算,专题地图编制、分析及应用;了解现代地图制图的新技术,新方法。使用教材建议:新编地图学教程,蔡孟裔,高等教育出版社新编地图学实习教程,蔡孟裔,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要参考资料:地图概论,王琪,地质大学出版社地图学(修定本),许耿,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地图学基础,赵淑梅,高等教育出版社地图学(第二版),张力果,高等教育出版社课程编号:0812309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名称:气象学与气候学总学时数:72学 分 数:4课程主要内容及要求:课程主要内容: 气象、气候学中的基础知识,掌握大气的基本状况,太阳辐射的基本概念、大气辐射的过程,大气环流的知识,大气中水分输送的主要途径,主要天气系统,气候的形成因子,气候分类及主要气象带,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当代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以及后果。要求:通过系统阐述气候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使学生掌握气象气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气候观测的基本原理和气候资料的统计方法,分析掌握气候形成、分布和变化的原因规律,了解气象气候学在地理、环境、资源等学科方面的应用和发展状况。使用教材建议:气象学与气候学(第三版),周淑贞,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要参考资料:气象学与气候学基础,仆永芳,高等教育出版社气象学与气候学实习,周淑贞,地质大学出版社气象学与气候学基础(第二版),李爱贞,气象出版社天气学,钱维宏,北京大学出版社课程编号:0812308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名称:地貌学总学时数:51学 分 数:3课程主要内容及要求:课程主要内容:地质构造地貌、坡地重力地貌、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风成及黄土地貌、冰川及冰缘地貌、海岸地貌的形态、结构、空间变化、形成动力及发育过程;地貌野外调查及地貌图。要求:通过本课程的课堂教学和野外实习,应当使学生具有地貌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初步掌握地貌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分析方法,了解基本的地貌类型、地貌发育过程和分布规律,具有分析地貌形成条件和过程的能力。使用教材建议:现代地貌学,高抒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要参考资料:地貌学,严钦尚,高等教育出版社地貌学原理,杨景春,北京大学出版社课程编号:0812310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名称:水文学总学时数:54学 分 数:3课程主要内容及要求:课程主要内容:自然界的水循环与水量平衡的基本理论与计算方法,江河湖泊与水库、冰川、地下水及海洋等水体的形态、特性,时空分布与运动变化规律,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要求: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自然系统中水的性质、分布、循环、运动变化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使用教材建议:水文学,黄锡荃,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要参考资料:普通水文学(第二版),邓绶林,高等教育出版社水文学原理,胡万荣、候宇光,水利电力出版社 课程编号:0812311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名称:土壤地理学总学时数:51学 分 数:3课程主要内容及要求: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土壤组成和性质,土壤的形成和分类,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的主要土壤类型的形成条件、过程、特征及其利用各主要土壤类型的地理分布规律,土被结构和土壤区划,土壤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要求: 学生掌握地球上土壤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变化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够利用土壤地理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产中的土壤问题,进一步利用、控制和改造土壤,改善生态环境条件。使用教材建议:土壤地理学,李天杰,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要参考资料:土壤地理学,朱鹤健,高等教育出版社土壤地理学(第三版),赵烨,高等教育出版社土壤地理学,张凤荣,中国农业出版社课程编号:0812312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名称:植物地理学总学时数:51学 分 数:3课程主要内容及要求:课程主要内容:植物的类群以及植物个体与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植物分布与植物区系、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植被地理及植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植物(植被)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植物在生物圈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植物群落的基本性质、结构和植被水平和垂直分布规律,认识植物(植被)自然发展演化规律和植物资源合理利用使用教材建议:植物地理学,武吉华,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要参考资料:植物地理学,阎传海,科学出版社植物学,叶创兴,高等教育出版社课程编号:0812502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课程名称:人文地理学总学时数:72学 分 数:4课程主要内容及要求课程主要内容: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人口、种族;聚落地理;语言;宗教地理;政治地理、旅游地理。要求:使学生掌握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人地关系理论、区位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了解人文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的发展概况,能够分析人类经济、文化、政治、旅游、宗教、聚落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使用教材建议:人文地理学,陈慧琳,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要参考资料:人文地理学,王恩涌,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文地理学,陈才,科学出版社人文地理学,赵荣等,高等教育出版社课程编号:0812503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课程名称:经济地理学总学时数:72学 分 数:4课程主要内容及要求:课程主要内容:经济活动区位影响因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中心地理论、多部门企业区位、跨国公司区位、区域结构与组织、区域经济地理理论新进展。要求:使学生在掌握经济地理学性质、研究方法、发展过程、基础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原理、理论及其空间过程进行学习、研究、探索,并通过典型案例的综合分析、研究,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对具体经济活动进行考察、研究的操作方法和能力。使用教材建议:经济地理学,李小健等,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要参考资料:经济地理学导论(修订四版),华东师大等合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经济地理学基础,陈才等,高等教育出版社课程编号:0812504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课程名称:地理信息系统总学时数:72学 分 数:4课程主要内容及要求:课程主要内容:GIS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与应用;空间信息的常规与数字化描述方法以及元数据的概念与作用;空间数据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空间数据的建立方法;空间数据的采集、编辑以及数字化精度;GIS的空间信息处理方法;GIS产品的输出;GIS的系统设计;GIS新技术以及“数字地球”的概念与技术框架。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及基础应用;使学生理解空间数据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元数据的概念与作用等,使学生掌握空间数据的采集、编辑及空间信息处理、分析方法,能够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软件的应用与操作。使学生了解应用GIS技术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原理、方法和过程。使用教材建议:地理信息系统(面向21世纪),黄杏元,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要参考资料:地理信息系统基础,龚健雅,科学出版社地理信息系统导论,陈健飞译,科学出版社地理信息系统,汤国安,科学出版社课程编号:0812509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课程名称:世界地理总学时数:90学 分 数:5课程主要内容及要求:课程主要内容:全球地表形态与全球气候、全球陆地自然带的基本格局及其理论研究、全球海洋及不断发展的海洋人类活动、全球人地关系发展的历史轨迹、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南极洲。要求:使学生了解世界各州、各大洋的自然地理规律和全球规律,掌握有关大地构造、气候类型,生物界的基本规律和地域分异状况,世界经济地理的变化,世界居民和国家、世界产业地理及各大洲经济地理情况,使学生掌握搜集、整理和运用地理文献的能力,运用和绘制、分析地图图表的能力,对有关地区进行考察的能力。使用教材建议:世界地理,杨青山等,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要参考资料:世界地理,刘德生,高等教育出版社世界地理,金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经济地理(修订版),陈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课程编号:0812507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课程名称:中国地理总学时数:90学 分 数:5课程主要内容及要求:课程主要内容:分为总论与区域分析两大部分。总论部分系统论述全国性的主要地理问题,包括自然结构及其评价,海域与海岛,人口与经济规律,文化传统与现代,灾害与环境,景观与区划,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战略等;区域分析部分将全国分为8个综合区,分区阐述发展的资源环境条件,经济发展特点,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及区域发展方向。要求:使学生掌握中国地理环境结构的基本特征、发生发展和区域分异的基本规律,掌握中国自然地理条件、自然资源的分布规律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各项产业的发展特点、空间布局特征与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明确我国人口发展特点,把握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实际,分析我国最新的经济发展动态,了解开发、利用、改造和保护自然环境的主要途径、存在问题与对策;使学生掌握搜集、整理和运用地理文献的能力,运用和绘制、分析地图图表的能力,对有关地区进行考察的能力。使用教材建议:中国地理,赵济等,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要参考资料:中国自然地理(第三版),赵济高,教育出版社中国经济地理(修订三版),程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经济地理(修订四版),李振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地理,冯嘉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课程编号:0812601课程类别:专业方向必修课课程名称:遥感原理与方法总学时数:51学 分 数:3课程主要内容及要求: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遥感技术在地理学中的应用,其内容包括遥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新型遥感器的成像原理、电磁辐射与地物波谱、遥感成像原理,以及遥感图像信息的提取、分析方法,要求学生掌握遥感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并能在实际中初步应用。要求:使学生掌握遥感的有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一定的实验技能与遥感软件应用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和应用能力。使用教材建议:遥感导论,梅新安,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要参考资料:遥感实习教程,刘慧平,高等教育出版社遥感概论,彭望碌,高等教育出版社遥感影象地学理解与分析,周成虎,科学出版社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赵英时,科学出版社十三、教学计划表(总表)(格式见附件2)十四、各学期教学计划表或指导性教学进程表(格式见附件3)十五、专业指导性学历(见附件4)附件2:教学计划表(总表)毕节学院地理科学专业教学计划表专业名称:地理科学 专业性质:师范专业 专业层次:本科 制定(修订)时间:2009年5月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数课程学分数开课学期及周学时考核方式备注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合计理论讲授教学实验实践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第五学期第六学期第七学期第八学期16周17周18周17周18周18周10周10周通识教育课占27必修课511100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484833考查5111003中国近代史纲要343422考查511100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545433考试511100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686844考试5111005贵州省情161611考试5111006形势与政策2考查讲座0311001大学英语(一)646434考试0311002大学英语(二)686834考试0311003大学英语(三)727234考试0311004大学英语(四)686834考试0911001大学体育(一)323212考查0911002大学体育(二)343412考查0911003大学体育(三)363612考查0911004大学体育(四)343412考查0511001计算机基础64323244考查0211001大学语文343422考查9916003职业生涯规划171711考查9916002就业指导101011考查选修课按照学校规定144-1808-10小计897-935867-9033247-4914119101专业基础课占19必修课0812301高等数学(一)646434考试081230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686834考试0812303地理科学导论323212考查0812304地球概论4840823考试0812305地质学基础(一)4840823考试0812306地质学基础(二)343422考试0812307地图学68561234考试0812308地貌学5145633考试0812309气象学与气候学7266644考试0812310水文学545433考试0812311土壤地理学5143833考试0812312植物地理学5143833考试选修课0812401高等数学(二)545433考查0812402线性代数545433考查小计74969356381216106专业核心课占15必修课0812501计量地理学51302133考试0812502人文地理学727244考试0812503经济地理学727244考试0812504地理信息系统545433考试0812505地理信息系统实验181811考查0812506世界地理909055考试0812507中国地理909055考试小计447408392531210专业方向课占20必修课0812601遥感原理与方法51302133考试0812602综合自然地理727244考试0812603自然资源学727244考试0812604环境科学概论545433考试0812605旅游地理学545433考试0812606地理学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36241222考查0812607景观生态学303023考试选修课0812701地理摄影与图像处理363622考查0812702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54282633考查0812703数据库系统原理51312023考查0812704遥感数字图像处理363622考查0812705GIS开发与应用363622考查0812706专业英语363622考查0812707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545433考查0812708区域分析与规划54421233考查0812709城市规划原理3022823考试0812710旅游规划与开发3022823考试0812711灾害地理363622考查0812712环境质量评价 363622考查0812713环境规划与管理303023考查0812714喀斯特生态修复技术3022823考查0812715乡土地理研究202012考查0812716区域地理理论与方法363622考查0812717人口地理363622考查0812718文化地理学303023考查0812719聚落地理学303023考查小 计10708652055656161623教师教育类课程10必修课0211003普通话363612考查0211004三笔字技能181811考查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及应用34171722考查1111001教育心理学515133考试1111002教育学基础545433考试0812801地理教学论545433考试选修课111200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题18181考查至少4学分1112001班主任工作艺术18181考查1112001微格教学与教学诊断18181考查1112001教育艺术概论36362考查1112001校本课程开发与教研18181考查1112001心理咨询与辅导18181考查1112001当代中国教育热点问题探讨18181考查0812802地理板图板画36181822考查0812803地理课件制作36181822考查0812804中学地理教材分析363612考查0812805地理高考分析363622考查0812806中学地理教学技能训练363622考查0812807地理教育统计与测量20101012考查小 计5915456332043392实践教学环节占199916001军事训练2周12周0812901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2周2实践报告0812902教育见习(一)111周0812903教育见习(二)111周实习报告0812904地质地貌实习1周11周实习报告0812905植物土壤实习1周11周实习报告0812906综合野外实习2周22周实习报告0812907教育实习(毕业实习)8周88周实习手册(实习报告)0812907毕业论文(毕业设计)8周88周论文创新学分8小 计26周25+8周学时合计26262425252217总学时合计25992204395171附件3:学期教学计划表(指导性教学进程表)模板地理科学专业学期教学计划表(指导性教学进程表)建议修读时间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性质学分学时学时分配备 注授课实验习题上机课外第一学期511100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通识教育必修课348485111005贵州省情通识教育必修课116160311001大学英语(一)通识教育必修课364640911001大学体育(一)通识教育必修课132320511001计算机基础通识教育46432320812301高等数学(一)专业基础必修课464640812303地理科学导论专业基础必修课148400812304地球概论专业基础必修课3484080812305地质学基础(一)专业基础必修课3484044第二学期5111002中国近代史纲要通识教育必修课232320311002大学英语(二)通识教育必修课364640911002大学体育(二)通识教育必修课132320211001大学语文通识教育必修课23232职业生涯规划通识教育必修课116160812306地质学基础(二)专业基础必修课2342860812307地图学专业基础必修课35240120812308地貌学专业基础必修课351456081230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基础选修课468680812401高等数学(二)专业基础选修课35151第三学期511100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通识教育必修课354540311003大学英语(二)通识教育必修课472720911003大学体育(二)通识教育必修课436360812309气象学与气候学专业基础必修课4726660812310水文学专业基础必修课354540812402线性代数专业基础选修课354540812701地理摄影与图像处理专业方向选修课23216160812702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专业方向选修课35428260211004三笔字技能教师教育类课程118180812802地理板图板画教师教育类课程23618180812803地理课件制作教师教育类课程2361818第四学期511100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通识教育必修课468680311003大学英语(四)通识教育必修课364640911003大学体育(四)通识教育必修课134340812309土壤地理学专业基础必修课2514380812310植物地理学专业基础必修课2514380812501计量地理学专业方向必修课35136150812601遥感原理与方法专业方向必修课25133180812704数据库系统原理专业方向选修课2513318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及应用23417171111001教育心理学教师教育类课程35151第五学期0812502人文地理学专业核心课472720812503经济地理学专业核心课4726660812506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核心课354540812507地理信息系统实验专业核心课118180812602综合自然地理专业方向必修课236360812608环境科学概论专业方向必修课3545408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