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天然:因果法则如何改造命运?.docx_第1页
陆天然:因果法则如何改造命运?.docx_第2页
陆天然:因果法则如何改造命运?.docx_第3页
陆天然:因果法则如何改造命运?.docx_第4页
陆天然:因果法则如何改造命运?.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陆天然:因果法则如何改造命运?互联网时代的世界观关系宇宙导读之一0七由陆天然、叶舟、胡均亮合著、国务院研究室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互联网时代方法论丛书第一卷互联网时代的世界观关系宇宙第四章关系宇宙进化的中级方法:因果进化告诉你讲究因果才能一直走好运。那么因果是如何改造命运的?了解命运不是目的,关键是怎样改变自己的命运。种何因,得何果,这是天地间不易的真理。在这科技发达的今天,讲到因果,有人甚至会不屑一顾的说:“什么时代,还信这个!”可是发生在我们周遭的事物,却也一样都离不开因果,今天我们付出了努力的“因”,将来必得到丰硕的“果”,换言之,杀了人,害了人,有形的我们受了法律的制裁,可是无形的那一大堆债,还也还不了。虽然我们会说,我已受了应有的惩罚,为何还有这般乖舛的命运?有形的因是杀了对方的肉体,无形的因却伤了他的灵魂,试问此恨怎消呢?环绕在我们四周的一大堆问题,我们不得不“静心思考”,更不该老是抱怨没有得到什么,而该问问自己,已经付出了多少。当我们播下了美丽的种子,将来必开艳丽的花,反过来说,如果播下了恶种子,将来必结恶果。举手投足,全在一念之间,自作还得自受,孟子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莫为自己往后的道路布满荆棘,更莫为此世的不幸遭遇而怨天尤人,当息下狂心,真心忏悔,“天不罪悔过之人”,且“人有善愿,天必从之”。了解了因果规律后,对于“命运”,我们现在能做些什么呢?就是要创造条件,使善因善果能够及早变成现实,使恶因恶果推迟实现。这中间的关键环节就是条件。有因才会有果,这个中间的桥梁,能够起正因正果和转因转果的积极作用。这个桥梁既能使过去的因提前或延迟起作用;同时,它又是现在种的因。它既作为缘,又作为因。一件事物具有多重性。缘,一切都是缘。我们好好在“缘”字上面想一想,把这个缘想通了,对因果规律大体上就可以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转变的关键又是什么呢?就是自己的心念。如果只是“知命”、“安命”,还是消极的、无益的;必须改造自己的命运,掌握自己的未来才是积极的,有益的。所谓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命由己立、福自己求,以及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都是说明这个道理。人们如果懂得因果的道理,在社会上就不可能做坏事;如果不知道因果守恒的道理,就会被因果规律惩罚,各种各样的灾难也就会发生。比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已经杀害了数千万人,像这样一个世界性的悲剧,实际上也是因为人们不尊重因果而造成的。总之,如果我们懂得因果法则,并能善加利用,便可清晰思考,发现真理,趋利避害,改造命运!造成绝大多数不正确、无逻辑、虚假、错误、不合理、有瑕疵的根本原因,就是不明因果法则。我们谈的因果论和传统佛教的因果论有区别吗?有。虽然基本原理相同,但我们在新的因果法上做了三大修改:一是剔除了许多大众就目前智力根本不能接受的言论,如“吃鱼太多必遭鱼骨卡死的报应”这一类幼稚的问题。当时教育不发达,文盲太多,只听得懂这个,所以方便设教,讲些幼稚但大家刚好听得懂的话。现在的读者聪明多了,所以要作出更高级的更有逻辑性的科学诠释。二是融入了科技文明对因果的最新研究成果,这样就使因果论更为科学。三是用新因果论解释了人生中的许多关乎命运而无法解释的问题,并且从互联网时代人们的实践中学结出了可操作的运用方法。转运要从哪里开始?因果既有一定规律、可以认识,但又不是刻板的。这和算命、看相的铁板神算不同,那个是庸俗的宿命论,认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不能改。这是舍本逐末,将因果法的运用简单化、庸俗化。前面谈到的明代袁了凡,心念一变,多做善事。种的因不同了,结的果随之也变了。与其费心去了解一生究有何种命运,不如将心力用到改善命运上。转变的关键是什么?就是自己的心念,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说:一切福田。离不开自己的心。能从自己的心田去寻找,是没有得不到感通的。所以,相随心转,境随心转,命自己立。有一首心地与命运之歌,说明命运与心地密切相关,命运由心造,命运也由心转。心好命又好,富贵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变为祸兆。心好命不好,祸转为福报。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贫夭。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仁道。命实造于心,吉凶惟人召。信命不修心,阴阳恐虚矫。修心一听命,天地自相保。近代高僧印光大师,对于此诗,深为赞赏,多次书写赠人,并说:“此诗于心命二义,发挥周到。果能依之行,则命自我作,福自我求,造化之权不归于天地鬼神矣。”当代高僧星云大师,也高度评价此诗,劝人依此修心,忏悔罪障,不造恶业,广种善缘,培植福德。那么我们的命运必定是光明平坦的。此诗前八句,把心地与命运的关系,概括为四种不同的情况。后八句,揭示命由心造、境随心转和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的道理,最后指出对待这个问题的两种态度,两种结果。只有深信因果才能改变命运目前,社会上有的人时常都在算命、看相、求签、问卜,把自己的前程,未来的命运,都寄托在这上面,却不反躬自责,修省心地;有的人到处跑寺庙,挂红放炮,烧香拜佛,祈求佛菩萨保佑自己官升三级,腰缠百万,却不想一想自己是否能够获得这种果报?这种人都是舍本逐未,不修省内心,却向外痴求,想获得福果,获得好的命运,是绝不可能的。现代身心医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成果,在不断提供善行利益身心、恶行损害身心的“现报”方面提供了大量的科学证据。即便用科学方法对社会生活作量化的研究,因果报应法则,恐怕也经得起检验,能获得确凿的证据。与历来实际起主要教化作用的各种神教以神意为行为规范的最终依据相比,因果法则是更容易为普通现代中国人所接受,也更容易与世界交流的哲学范畴。因果关系的内在逻辑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释、道三家希望解决的都是人生的、人类的整体问题,只是切入角度不同而已。天下的学说无非是研究三个字德、意、智高、宽、深。但从学说涵盖的宽广度来看,佛家似乎更为高妙。不信请看:儒家因果论=重道德因果论+轻智力因果论+意志因果论=三者相对统一道家因果论=轻道德因果论+重智力因果论+意志因果论=三者相当统一佛家因果论=道德因果论+智力因果论+意志因果论=三者完全统一通观儒释道三家,似可得出如下判断:就个性而论,强者尊儒,智者信道,慧者崇佛。而一般情况下,对于人之一生而言,儒释道又可代表三种境界。血气方刚时,欲建功立业,一般都会以儒家信条为圭臬,发奋进取,自强不息;而遭遇挫折之后,气焰收敛,甚至心灰意懒,开始理解道家学说之可贵,逐渐重视修身养性,享受生命,以弥补失意的痛苦;而屡遭打击、万念俱灰之后,则往往避入空门,焚香吃斋,参禅打坐,体味万事皆空的境界,借以安慰自己创伤累累的心灵。真正认真考察传统社会中大多数成员在一生中大多数时间内的信仰取向就会发现,尤其唐宋以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