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静力学复习提纲静力学复习提纲 1 1 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力的概念及力的三要素 刚体 约束的概念及常见的约束 力对点之矩的概念 力偶 和力偶矩 力在轴上的投影和分力 主矢 主矩 合力 平衡 矩心 简化中心 二力杆 2 2 静力学公理 静力学公理 定理定理 二力平衡公理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力线滑移公理 平行四边形法则 平面内不平行 的三个力平衡必汇交一点 作用与反作用原理 刚化原理 合力投影定理 合力矩定理 力线平移定理 3 3 平面汇交力系 平面汇交力系 合力 各分力的矢量和 平衡 i n i R FF 0 R F 解析式 tan R F 22 yixi FF xi yi F F 平衡方程 0 xi F 0 yi F 4 4 平面力偶系 平面力偶系 合力偶 代数和 右手定则确定正负 i mM 平衡 0 i m 5 5 平面任意力系 平面任意力系 主矢 与简化中心的位置无关 n i iR FF 主矩 与简化中心的位置有关 n i ioo FmM 平衡 0 R F0 o M 解析式 主矢 R F 22 yixi FF 主矩 0 tan n i ioo FmM xi yi F F 第第 1 页页 平衡方程 0 xi F 0 yi F 0 io Fm 两矩式 0 iA Fm 0 iB Fm 0 xi F A B 连线不与 x 轴垂直 三矩式 0 iA Fm 0 iB Fm 0 ic Fm A B C 三点不共线 6 6 简化的最后结果 简化的最后结果 四种情况最后结果说 明 0 o M 此力为原力系的合力 合力作用线通过简化中心 0 R F 0 0 M 合力 合力作用线离简化中心的距离为 R o F M d 0 0 M 合力偶此力偶为原力系的合力偶 与简化中心的位置无关 0 R F 0 o M 平衡 7 7 空间力系 空间力系 一次投影法 cosFFx cosFFy cosFFz 二次投影法 cossin x F sinsin y F cos z F 力对点之矩和力对轴之矩 0 FMFM xx FMFM yyo FMFM zzo 力对点之矩是矢量 力对轴之矩是代数量 力与轴平行或与轴相交时 力对轴之矩 等于零 平衡方程 0 xi F 0 yi F 0 zi F 0 FM x 0 FM y 0 FMZ 8 8 摩擦问题 摩擦问题 静滑动摩擦力随着主动力的不同而改变 方向与两物体间相对滑动的趋 势相反 大小由平衡方程确定 但介于零和最大值之间 max 0 ss FF 第第 2 2 页页 静滑动摩擦定律 Nss FfF max 9 9 解题步骤 解题步骤 1 对于单个物体的平衡问题 首先以整体为研究对象 画受力图 列平衡方程并解之 2 对于物体系的平衡问题 可以先以整体为脱离体 由平衡方程可先求出部分约束反 力 再拆开物体系 取出系统中某一物体或几个物体为脱离体 逐步求出其余未知力 研 究对象的选取一般有两种思路 一种是先取整体 再取局部 联合求解 另一种是不取整 体 而是直接将结构拆开 取各局部为研究对象 联合求出全部未知量 3 对脱离体进行受力分析 画受力图时 要特别注意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反作用 力的关系 4 列平衡方程时 尽可能做到一个方程只含一个未知量 所选坐标轴尽可能与较多未 知量垂直 矩心尽可能取在较多未知力的交点上 5 解完方程后 若结果为正 说明力的方向与所设方向相同 否则相反 物体的受力分析 取脱离体画受力图 建立平衡方程这是解静力物体的受力分析 取脱离体画受力图 建立平衡方程这是解静力 学问题的基本步骤 一定要学好 要熟练 这是工程力学的基础 学问题的基本步骤 一定要学好 要熟练 这是工程力学的基础 对静力学概念 静力学公理要深刻理解 熟练应用 对静力学概念 静力学公理要深刻理解 熟练应用 1010 判断下面的论述是否正确 判断下面的论述是否正确 正确的画 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错误的画 1 在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三个力若平衡 则该三力必汇交于一点 2 平面汇交力系中 各分力在任意两个轴 上的投影之和分别为和xy xi F 则该则该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为 yi F 2 2 yi xi FFF R 3 一空间力系 若各力的作用线与某一固定直线相平行 则在直角坐标系中其独立的 平衡方程只有 5 个 4 约束反力的方向总是与被约束物体的运动趋势方向一致 5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时 在力多边形中各力应首尾相接 但在作图时力的顺序可不同 6 作用于刚体上的力沿作用线移动 其作用效应不变 7 当刚体受三个不平行的力作用时 只要这三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同一点 则该刚体 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8 两个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的力构成一个力偶 第第 3 页页 9 一个力在任意轴上的投影的大小一定小于或等于该力的模 而沿该轴的分力的大小 则可能大于该力的模 10 力可以沿着作用线移动而不改变它对物体的作用效应 11 在任意力系中 若其力多边形自行闭合 则该任意力系的主矢为零 12 力系的主矢与简化中心位置的选取无关 13 三力平衡定理指出 三力汇交于一点 则这三个力必然平衡 14 空间平行力系 其独立的平衡方程只有 3 个的 15 作用在同一刚体上的两个力 若有 则该二力是一对平衡的 F1 F2 FF21 力 或者组成一个力偶 16 若将某力沿两不互相垂直的轴分解 则其分力的大小一定不等于该力在这两个轴 上的投影的大小 17 力偶在作用面内移动不改变对刚体的作用效应 18 若将某力沿两不相互垂直的轴分解 则其分力的大小一定不等于该力在这两个轴 上的投影的大小 19 力系向不同点简化 其主矢相同 主矩也相同 20 静滑动摩擦系数与动滑动摩擦系数相同 21 在某平面力系作用面内任取两点 如该力系对这两点的主矩都为零 则该AB 力系不可能合成为一个合力 22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值 反向 共线 是一对平衡力 23 平面任意力系 只要主矢 R 0 最后必可简化为一个合力 24 两个分力的合力一定比分力大 25 用解析法求汇交力系合力时 若取的坐标系不同 所得的合力也不同 26 若平面力系对面内某两点的主矩不同 该力系最终简化为一合力 27 某力系在任何轴上的投影之和都等于零 该力系一定是平衡力系 1111 计算题 计算题 1 求图示结构支座 A B C 的约束反力 2 求图示结构固定端 A 和支座 D 的约束反 力 A 3kN m B 4m 2m D 2m C 2m 2kN m 题 2 图 题 1 图 第第 4 页页 3 求图示结构固定端 A 和支座 C 的约束反力 4 求图示结构支座 A C 的约束反力 A B C 4m2m q 2 kN m 4m 2m P 8kN 题 3 图 题 4 图 5 求图示刚架支座 A B 的约束反力 6 求图示结构固定端 A 和支座 B 的反力 C A B 4m4m 2m2m 2kN m 4kN 7 求图示结构支座 A B C 的约束反力 8 求图示结构固定端 A 和支座 B 的约束反 力 10kN 2kN m 4m4m 2m2m A B C D 2m2m AB D 45 C 2m m 2kN m P 4kN AB 4m4m 2kN m 2m2m 8kN C D A 4m 2kN m C 8kN m 2m 2m B 4m 9 求图示刚架支座 A B 的约束反力 题 9 图 题 10 图 10 在图示平面桁架中 已知 尺寸kNkN PP 300 100 21 l 试求杆 1 2 3 的内力 第第 5 页页 11 求图示结构支座 A B D 的反力 题 11 图 题 12 图 12 图示多跨梁由和铰接而成 自重不计 已知 ABBC 450 lq 试求铰链的约束反力 B 13 图示桁架已知作用在 B 结点水平力大小为 试aBCAB P 求各杆的内力 12 分 C A B 4m4m 4m 3kN m 2m ll ll P1 P2 AB C D E 31 2 ll ll P1 P2 AB C D E 31 2 2m2m2m A B C 2m q 4kN m D m 8kN m A C B ll2l2l2l q DE A C B ll2l2l2l q DE P 45 1 2 3 4 AB CD P Q 120 60 A B CO A B C D E 4m4m 3m3m 6kN 题 13 图 题 14 图 14 机构 OABC 受铅垂力和水平力作用而在图示位置平衡 已知 各杆自重不计 PQ P 4kN 求 Q 力的大小 12 分 15 求图示多跨梁支座 A B D 的约束反力 16 求图示结构可动铰支座和固定端的约束反力 BA 4m2m2m2m 2kN m 4kN AB C D 题 15 图 题 16 图 第第 6 页页 17 图示结构 接触处均光滑 自重不计 已知 NQ500 LAB 试求图示位置时杆的内力 LAD4 0 BC 题 17 图 题 18 图 18 求图示桁架 1 2 3 杆的内力 19 求图示三铰结构支座 A 和 B 的约束反力 20 图示系统中 已知 不计摩擦 kNQ40 kNW50 kNP20 求系统平衡时 A 轮对地面的压力及角 AB CD 1 2 3 2m 2m2m E F 5kN 5kN M 2kN m A P 1kN 45 C B 1m1m2m q 2kN m A M 4kN m 2m2m 2m B C P Q A B C W 题 19 图 题 20 图 12 2 思考题与简答题 思考题与简答题 1 什么是二力杆件 二力杆件与杆件的形状有无关系 举例说明 2 二力平衡公理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和力的可传性是否在任何情况下都可用 3 它们表示的意义是否相同 有何区别 21 FF 21 FF 于于于 1 F 2 F 4 用解析法求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时 取不同的直角坐标所求得的合力是否相同 5 用解析法求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问题时 若 X 轴与 Y 轴不垂直 且 此力系是否平衡 0 0 yixi FF 第第 7 页页 6 在图示的三角形中三个力的关系有何异同 是否平衡 F1 F2 F3 F3 F2 F1 7 作用在刚体上仅二力 且 则此刚体一定平衡 FA FB 0 FFB A 8 试画出图示两结构在外力作用下 支座 D 和 A 的反力的方向 A B CD P 9 F 100N 的三个力 沿边长 a 2m 等边三角形三边作用 该力系向 A 点简化的 主矢和主矩分别为 10 正六面体三边长分别为 沿方向作用一力 则力对23 4 4AB F F X Y Z 轴之矩 题 9 图 题 10 图 11 右图所示结构 当力偶m 由构件 AC 移 构件 BC 上时 支座 A C B 的方向 是否改变 试画出其受力图 12 平面力系向点简化时 主矢 主矩 如将该力系向另一 A0 R 0 MA 点简化时 MB 是多少 B 第第 8 页页 13 力通过 3 4 0 0 4 4 两点 F AB 长度单位为米 若 则该力在 x NF100 轴上的投影和对 x 轴的矩分别为 X Fmx 14 如图所示 沿长方体三边作用大小相等的三个相 等的力 该力系向 O 点简化的主矢和主矩的大小 分别为 R O M 15 已知 为作用于刚体上的平面共点力系 其力矢关系如图所 F1 F2 F3 F4 x y z o 4 4 23 F A B m m AB C A 3 4 0 B 0 4 4 O x y z A F O x y z C B F y x z O F a b c F F FF F AB C 示为平行四边形 由此可知下列答案正确的是 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偶 A 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 B 力系可简化为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C 力系的合力为零 力系平衡 D 16 两直角刚杆 在处铰接 并支承如图 若各杆自重不计 试分别ACDBECC 画出图示二种受力情况下 支座约束反力的方向 方位和指向 AB 17 边长为的正方体 沿对角线aBH 作用一个力 则该力在轴上的投 F 1 x 影为 第第 9 页页 18 图示力 F 在 x 轴 y 轴上的投影和对 A B 两点的力矩分别为 X Y MA F MB F 19 不计重量的直角杆和字形杆在处铰接并支承如图 若系统受力CDATDBED 作用则 P 支座反力的大小为 B 方向为 F 10kN OA B C x y 2m 1m 4 3 B A E C D B A E C D P m 20 F1 6kN F2 10kN 的三个力作用于图示矩形板内 该力系向 C 点简化主矢的 大小和主矩分别为 R MC 21 作用在同一刚体上的两个力 且满足 则这两个力为 FFBA BAFF A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或一对平衡的力 B 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偶 C 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D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或一个力偶 22 杆系受力如图 支座 A B 反力的大小与方向关系为 mkNm 10 A 方向相同 kNRR BA 5 B 方向相反 kNRR BA 5 C 方向相同 kNRR BA 10 D 方向相反 kNRR BA 10 第第 1010 页页 23 力 力 F 在 x 轴上的投影和对 x 轴的矩分别为 NF100 30 60 题 24 图 24 图示结构 固定铰支座 A 约束反力作用线 A 水平方向 B 铅垂方向 C 沿 AB 连线方向 D 沿 AC 连线方向 25 边长为 1m 的等边三角板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TR 6277:2025 EN Blockchain and 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ies (DLT) - Data flow models for blockchain and DLT use cases
- 【正版授权】 ISO/IEC 15444-16: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JPEG 2000 image coding system - Part 16: Enhanced encapsulation of JPEG 2000 images into ISO/IEC 14496-12
- 【正版授权】 ISO 17744:2025 EN Plastics - Determination of specific volume a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pvT diagram - Piston apparatus method
- 【正版授权】 ISO 10286:2025 EN Gas cylinders - Vocabulary
- 【正版授权】 ISO 1382:2025 EN Rubber - Vocabulary
- 【正版授权】 CISPR 12:2025 FR Vehicles,boats and devices with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or traction batteries – Radio disturbance characteristics – Limits and methods of measurement f
- 古代武学考试题及答案
- java各种排序面试题及答案
- 基护标本试题及答案
- 医学饮片考试题及答案
- 广西2025年公需科目学习考试试题及答案4
- 代加工板材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南-湖南地质勘查员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肝炎的分型及护理
- 高中语文38篇课内文言文挖空一遍过(教师版)
- 2025年高考真题物理(四川卷)-2
- 企业负责人财税知识培训
- 【前程无忧】2025校招人才素质洞察白皮书
- 船舶制造公司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年中国石油化工自动化仪表产业发展动态及未来趋势预测报告
- 中建EPC项目报批报建工作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