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答案第三版.pdf_第1页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答案第三版.pdf_第2页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答案第三版.pdf_第3页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答案第三版.pdf_第4页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答案第三版.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习题解答 教材:教材: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熊诗波 黄长艺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年 9 月第 3 版第二次印刷。 绪 论 0-1 叙述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基本内容。 解答:教材 P45,二、法定计量单位。 0-2 如何保证量值的准确和一致? 解答: (参考教材 P46,二、法定计量单位五、量值的传递和计量器具检定) 1、对计量单位做出严格的定义; 2、有保存、复现和传递单位的一整套制度和设备; 3、必须保存有基准计量器具,包括国家基准、副基准、工作基准等。 3、必须按检定规程对计量器具实施检定或校准,将国家级准所复现的计量单位量值经过各级计算标 准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 0-3 何谓测量误差?通常测量误差是如何分类表示的? 解答: (教材 P810,八、测量误差) 0-4 请将下列诸测量结果中的绝对误差改写为相对误差。 1.0182544V7.8V (25.048940.00003)g (5.4820.026)g/cm2 解答: -66 7.8 10 /1.01825447.6601682/10 6 0.00003/25.048941.197655/10 0.026/5.4824.743 0-5 何谓测量不确定度?国际计量局于 1980 年提出的建议实验不确定度的规定建议书 INC-1(1980)的要点是什么? 解答: (1)测量不确定度是表征被测量值的真值在所处量值范围的一个估计, 亦即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而对被 测量值不能肯定的程度。 (2)要点:见教材 P11。 0-6 为什么选用电表时,不但要考虑它的准确度,而且要考虑它的量程?为什么是用电表时应尽可能 地在电表量程上限的三分之二以上使用?用量程为 150V 的 0.5 级电压表和量程为 30V 的 1.5 级电压表分 别测量 25V 电压,请问哪一个测量准确度高? 解答: (1)因为多数的电工仪表、热工仪表和部分无线电测量仪器是按引用误差分级的(例如,精度等级为 0.2 级的电表,其引用误差为 0.2%) ,而 引用误差=绝对误差/引用值 其中的引用值一般是仪表的满度值(或量程),所以用电表测量的结果的绝对误差大小与量程有关。量程越 大,引起的绝对误差越大,所以在选用电表时,不但要考虑它的准确度,而且要考虑它的量程。 (2)从(1)中可知, 电表测量所带来的绝对误差=精度等级量程/100, 即电表所带来的绝对误差是一定的, 这样,当被测量值越大,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就越小,测量准确度就越高,所以用电表时应尽可能地在电 表量程上限的三分之二以上使用。 (3)150V 的 0.5 级电压表所带来的绝对误差=0.5150/100=0.75V;30V 的 1.5 级电压表所带来的绝对误 差=1.530/100=0.45V。所以 30V 的 1.5 级电压表测量精度高。 0-7 如何表达测量结果?对某量进行 8 次测量, 测得值分别为: 802.40, 802.50, 802.38, 802.48, 802.42, 802.46,802.45,802.43。求其测量结果。 解答: (1)测量结果=样本平均值不确定度 或 x s Xxx n =+=+ (2) 8 1 802.44 8 i i x x = = 8 2 1 () 0.040356 8 1 i i xx s = - = - 0.014268 8 x s = 所以 测量结果=802.44+0.014268 0-8 用米尺逐段丈量一段 10m的距离,设丈量 1m距离的标准差为 0.2mm。如何表示此项间接测量的 函数式?求测此 10m距离的标准差。 解答:(1) 10 1 i i LL = = (2) 2 10 2 1 0.6mm i LL i i L L = = 0-9 直圆柱体的直径及高的相对标准差均为 0.5%,求其体积的相对标准差为多少? 解答:设直径的平均值为d,高的平均值为h,体积的平均值为V,则 2 4 d h V = ()( ) 2 222 2 2222 22 22 24 2 Vdhdh dh VVdhd dh VV dh =+=+ =+ 所以 22 22 44(0.5%)(0.5%)1.1% Vdh Vdh =+=+= 第一章 信号的分类与描述 1-1 求周期方波(见图 1-4)的傅里叶级数(复指数函数形式) ,划出|cn|誥 和 n誥 图,并与表 1-1 对比。 解答:在一个周期的表达式为 0 0 (0) 2 ( ) (0) 2 T At x t T At - - = 的频谱。 解答: (2) 22 0 22 0 (2) ( )( ) (2)2(2) ajf t jf tatjf t eAA ajf X fx t edtAeedtA ajfajfaf -+ - - - = -+ p pp p ppp 22 ( ) (2) k X f afp = + Im( )2 ( )arctanarctan Re( ) X ff f X fa = - p j 1-4 求符号函数(见图 1-25a)和单位阶跃函数(见图 1-25b)的频谱。 |cn| n /2 -/2 0 0 30 50 30 50 2A/ 2A/3 2A/5 幅频图 相频图 周期方波复指数函数形式频谱图 2A/5 2A/3 2A/ -0 -30 -50 -0 -30 -50 单边指数衰减信号频谱图 f |X(f)| A/a 0 (f) f 0 /2 -/2 a)符号函数的频谱 10 ( )sgn( ) 10 t x tt t + =- =- 1 0 ( )sgn( )lim( ) a x ttx t = 0 222 11 22 0 4 ( )( ) (2) jf tatjf tatjf t f Xfx t edte edteedtj af - - =-+= - + ppp p p 1 0 1 ( )sgn( )lim( ) a X ftXfj f = - p F 1 ( )X f fp = 0 2 ( ) 0 2 f f f p j p t sgn(t) 0 1 -1 t u(t) 0 1 图 1-25 题 1-4 图 a)符号函数 b)阶跃函数 b)阶跃函数频谱 10 ( ) 00 t u t t = = 时 时 根据傅里叶变换的积分特性 1111 ( )( )d( )(0) ( )( ) 222 t U ffffj jff d ttdd pp - =D+D=- F 单位阶跃信号频谱 f |U(f)| 0 (1/2) f (f) 0 /2 -/2 1( ) sgn( ) at x tet - =符号函数 t x1(t) 0 1 -1 符号函数频谱 f (f) 0 /2 0 f |X(f)| -/2 1-5 求被截断的余弦函数 0 cos t(见图 1-26)的傅里叶变换。 0 cos ( ) 0 ttT x t tT 的频谱密度函数为 11 22 0 1 ( )( ) j tatj t aj Xfx t edteedt aja - - - = + ww w ww 根据频移特性和叠加性得: 00 1010 2222 00 222 000 22222222 0000 ()()11 ( )()() 22()() ()2 () () () () ajaj XXX jj aa aa j aaaa -+ =-+=- +-+ - =- +-+-+ wwww wwwww wwww wwww w wwwwwwww 1-7 设有一时间函数 f(t)及其频谱如图 1-27 所示。现乘以余弦型振荡 00 cos() m t 。在这个关系 中,函数 f(t)叫做调制信号,余弦振荡 0 cos t叫做载波。试求调幅信号 0 ( )cosf t t的傅里叶变换,示意 画出调幅信号及其频谱。又问:若 0m 时将会出现什么情况? 图 1-27 题 1-7 图 F() 0 f(t) 0 t -m m 0 0 X() - () 指数衰减信号的频谱图 解: 0 ( )( )cos()x tf tt=w ( ) ( )Ff t=wF () 00 0 1 cos() 2 jtjt tee-=+ ww w 所以 00 11 ( )( )( ) 22 jtjt x tf t ef t e-=+ ww 根据频移特性和叠加性得: 00 11 ( )()() 22 X fFF=-+wwww 可见调幅信号的频谱等于将调制信号的频谱一分为二, 各向左右移动载频 0, 同时谱线高度减小一半。 若 0m 将发生混叠。 1-8 求正弦信号 0 ( )sin()x txt=+的均值 x 、均方值 2 x 和概率密度函数 p(x)。 解答: (1) 0 0 00 0 11 lim( )dsin()d0 TT x T x ttxtt TT =+= ,式中 0 2 T =正弦信号周期 (2) 00 22 2222 00 0 000 00 111 cos2() lim( )dsin ()dd 22 TTT x T xxt x ttxttt TTT -+ =+= (3)在一个周期内 012 2 x Tttt=+= 0 00 2 ( ) lim xx T TTt P xx txx TTT += 2200 00 0 ( ) 2 2 d1 ( )limlim d xx P xx txxtt p x xTxTx xx = 解:这是一种能量有限的确定性信号,所以 () 0 1 ( )( ) () 2 ata ta h Rh t h tdteedte a tt tt -+- - =+= 5-2 假定有一个信号 x(t),它由两个频率、相角均不相等的余弦函数叠加而成,其数学表达式为 x(t)=A1cos(w1t+j1)+ A2cos(w2t+j2) 求该信号的自相关函数。 解:设 x1(t)=A1cos(w1t+j1);x2(t)= A2cos(w2t+j2),则 11 22 12 1212 1112 2122 1 ( )lim( )( ) ()() 2 11 lim( )()lim( )() 22 11 lim( ) ()lim( )() 22 ( )( )( )( ) T x TT TT TTTT TT TTTT xx xx xx Rx tx tx tx tdt T x t x tdtx t x tdt TT x t x tdtx t x tdt TT RRRR ttt tt tt tttt - - - =+ =+ + =+ 因为w1w2,所以 1 2 ( )0 x x Rt=, 2 1( ) 0 x x Rt=。 又因为 x1(t)和 x2(t)为周期信号,所以 () 1 1 1 11 1 111111 0 1 2 1 11111111 0 12 1 1111 00 1 22 11 11 1 0 1 ( )cos()cos() 1 cos()cos() 2 cos 22cos() 2 0cos()cos() 22 T x T TT T RAtAtdt T A ttttdt T A tdtdt T AA t T twjwtj wjwtjwjwtj wwtjwt wtwt =+ =+-+- =+- =+= 同理可求得 1 2 2 2 ( )cos() 2 x A Rtw t= 所以 12 22 12 12 ( )( )( )cos()cos() 22 xxx AA RRRtttwtw t=+=+ 5-3 求方波和正弦波(见图 5-24)的互相关函数。 解法 1:按方波分段积分直接计算。 00 3 44 3 0 44 11 ( )( ) ()() ( ) 1 ( 1)sin()1 sin()( 1)sin() 2 sin() TT xy TT T T T Rx t y tdtx ty t dt TT tdttdttdt T ttt wwtwwtwwt wt p =+=- =-+-+- = ? 解法 2:将方波 y(t)展开成三角级数,其基波与 x(t)同频相关,而三次以上谐波与 x(t)不同频不相关,不必 计算,所以只需计算 y(t)的基波与 x(t)的互相关函数即可。 411 ( )coscos3cos5 35 y ttttwww p = -+- LL 所以 00 0 00 114 ( )( ) ()sin()cos() 41 sin()sin() 2 2 sin(2)sin() 22 0sin()sin() TT xy T TT Rx t y tdtttdt TT ttttdt T tdtdt T T T ttwwwt p wwwtwwwt p wwtwt p wtwt pp =+=-+ = -+- = -+- = -= 解法 3:直接按 Rxy(t)定义式计算(参看下图)。 0 3 44 3 0 44 1 ( )( ) () 1 ( 1)sin()1 sin()( 1)sin() 2 sin() T xy TT T T T Rx t y tdt T t dtt dttdt T tt t t tt wwwwt wt p - - - =+ =-+- = ? t y(t) t x(t) 1 -1 1 T -1 图 5-24 题 5-3 图 sin(wt) 0 0 参考上图可以算出图中方波 y(t)的自相关函数 4 10 2 4 ( )3 2 ()0, 1, 2, y y T T T RT T RnTn tt ttt t - =- += LL 5-4 某一系统的输人信号为 x(t)(见图 5-25) ,若输出 y(t)与输入 x(t)相同,输入的自相关函数 Rx(t)和输入 输出的互相关函数 Rx(t)之间的关系为 Rx(t)=Rxy(t+T),试说明该系统起什么作用? t y(t) t x(t) 1 -1 1 T -1 sin(wt) 0 0 t y(t+t) 1 -1 0 t 4 T3 4 TT T 3 4 T t- 4 T t- t Ry(t) 0 方波的自相关函数图 T T/2 解:因为 Rx(t)=Rxy(t+T) 所以 00 11 lim( ) ()lim( ) () TT TT x t x tdtx t y tT dt TT tt +=+ 所以 x(t+t)=y(t+t+T) 令 t1 = t+t+T,代入上式得 x(t1 - T)=y(t1),即 y(t) = x(t - T) 结果说明了该系统将输入信号不失真地延迟了 T 时间。 5-5 试根据一个信号的自相关函数图形,讨论如何确定该信号中的常值分量和周期成分。 解:设信号 x(t)的均值为mx,x1(t)是 x(t)减去均值后的分量,则 x(t) = mx + x1(t) 1 11 00 2 1111 0 2 1111 0000 2 11 ( )lim( ) ()lim( )() 1 lim( )()( ) () 1 lim( )()( )() 00( ) TT xxx TT T xxx T TTTT xxx T xxx Rx t x tdtx tx tdt TT x tx tx t x tdt T dtx t dtx tdtx t x tdt T R ttmmt mmmtt mmmtt mtm =+=+ =+ =+ =+= 1 2 ( ) x Rt+ 如果 x1(t)不含周期分量,则 1 lim( )0 x R t t =,所以此时 2 lim( ) xx R t tm =;如果 x(t)含周期分量,则 Rx(t)中 必含有同频率的周期分量; 如果 x(t)含幅值为 x0的简谐周期分量, 则 Rx(t)中必含有同频率的简谐周期分量, 且该简谐周期分量的幅值为 x02/2; 根据以上分析结论,便可由自相关函数图中确定均值(即常值分量)和周期分量的周期及幅值,参见 下面的图。例如:如果lim( ) x RC t t =,则 x Cm= 。 t Rx(t) 0 T Rxy(t) 0 系 统 x(t) y(t) 图 5-25 题 5-4 图 t 5-6 已知信号的自相关函数为 Acoswt,请确定该信号的均方值yx2和均方根值 xrms。 解:Rx(t)=Acoswt yx2= Rx(0)=A 2 rmsx xAy= 5-7 应用巴塞伐尔定理求 2 sinc ( )dtt - 积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