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中国化的重大贡献.doc_第1页
哲学中国化的重大贡献.doc_第2页
哲学中国化的重大贡献.doc_第3页
哲学中国化的重大贡献.doc_第4页
哲学中国化的重大贡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哲学中国化的重大贡献纪念艾思奇同志逝世二十周年张弓长刘建国今年三月二十二日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 党的理论战线的光辉战士艾思奇同志逝世二十周年。艾思奇同志一九 一年出生于云南腾冲, 蒙古族, 原名李营生, 后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 为表示对马克思、列宁的崇敬改名为艾思奇。一九二八年春, 他留学日本, 在福冈高等工业学校学习自然科学, 同时攻读马克思主义哲学。他在“ 九一八”事变后回国, 又从遥远的边疆到上海, 一九三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一九三五年至一九三七年任上海读书生活杂志社的编辑。一九三七年到延安, 先后担任抗日军政大学主任教员、中共中央研究院文化研究室主任、中央文委秘书长、延安解放日报社副总编等职。全国解放后, 历任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哲学教研室主任、副校长等职。他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 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为坚持毛泽东思想, 奋斗了一生。艾思奇同志已经逝世二十年了。但是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作的巨大贡献, 仍铭刻在人们的心中。本文仅就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问题谈点看法, 以表示对这位党校的老前辈和哲学战线的师长的缅怀和纪念。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先驱者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从根本上说是毛泽东同志在论新阶段中提出来的。毛泽东同志说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 即是说, 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 成为全党函须解决的问题。” 这里所说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 就包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艾思奇同志当时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倡导者, 也是毛泽东同志这一号召的积极推行者。他在哲学的现状和任务一文中指出 “现在需要来一个哲学研究的中国化、现实化的运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运动相结合, 因而也必然有一个发展过程。从“五四”运动至今, 它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从“ 五四” 至抗战前夕,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中国并扩大影响的阶段, 主要工作是介绍、宣传和通俗化, 并初步与中国革命运动相结合。用艾思奇的话说叫作“ 中国化现实化的初步” 。第二阶段, 从抗日战争至一九五七年,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民主义革命实践中进一步应用和发展。第三阶段, 从一九五八年至今, 特别是经历一段痛苦的教训之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现实化又重新提到党的理论建设日程上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 艾思奇同志是先驱者之一。周扬同志曾指出 “ 毛泽东同志提倡哲学走出课堂, 艾思奇同志就正是这样做的一个先驱者 ”艾思奇文集序事实表明, 艾思奇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通俗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代表作品是负有盛名、影响极广的一九三四年撰写的 大众哲学原名哲学讲话。大众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地位, 首先在于它的通俗性, 在于它以广大群众容易理解的形式写成。众所周知,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是从唯物史观开始的, 一九一九年李大钊的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九二六年李达的 现代社会学都是传播唯物史观的文章和专著。一九二四年一至四月瞿秋白出版社会科学概论、一九二六年翻译哥列夫的新哲学一一唯物论和发表的唯物的宇宙观概说一文, 才开始宣传辩证唯物主义, 但都没有达到通俗、普及的程度 一九三 年张如心撰写辩证法学说概论一书, 是一部唯物辩证法史。只有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才是中国第一部完整而又通俗的辩证唯物主义专著。大众哲学的通俗性和普及性是人所公认的。李公朴在哲学讲话的序言中也指出 “ 这本书是用最通俗的笔法, 日常谈话的体裁, 溶化专门的理论, 使大众的读者不必费很大力气就能够接受,这种写法, 在目前出版界中还是仅有的贡献_。这一本通俗的哲学著作, 我敢说可以普遍地做我们全国大众读者们的指南, 拿它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连当时攻击大众哲学的人也不得不承认这本书“流行的主要原因”是有人肯定“它写得通俗” , 而且因为“它出现在这学生运动的时候”书报介绍, 清华周刊第 卷第 期。正因为艾思奇同志撰写大众哲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深受中国广大青年的欢迎, 辩证唯物主义很快被接受, 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进程。大众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 不仅表现在通俗性上而且表现在其系统性和科学性上。在大众哲学出版之前, 虽然有瞿秋白的社会科学概论和唯物的宇宙观概说、赵一萍的社会哲学概论 年上海生活书店出版, 但都是对辩证唯物主义作了梗概地介绍, 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化的体系。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则以人们容易理解的形式, 系统地、科学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的结构和体系。在这部著作中, 由绪言、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四部分组成。在绪言中,他用“ 哲学并不神秘” 、“ 哲学的真正面目” 为题, 通俗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任务、学习方法。在本体论中, 他用“ 两大类世界观” 、“ 一块招牌上的种种花样” 、“ 客观的东西是什么” 、“ 不如意的事” 、“牛角尖旅行记” 等标题, 阐明了哲学基本问题、唯心论和二元论、唯物论的物质观等问题。在认识论中, 他用“用照相机作比喻” 、“ 卓别麟和希特勒的区别” 、“ 抬杠的意义” 、“ 由胡桃说起” 、“ 我们所能认识的真理” 等为题, 论证了唯物论的反映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认识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等原理。在方法论中, 他以“ 夭晓得” 、“ 不是变戏法” 、“追论雷峰塔的倒塌” 、“ 没有了 ” “ 青年就是青年 、“ 两种态度” 等为题, 解释了事物或认识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 唯物辩证法的三条墓本规律及唯物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区别 又用“ 七十二变” 、“ 笑里藏刀” 、“ 规规矩一 一矩” 、“ 在劫者难逃” 、“ 猫是为吃老鼠而生的”为题, 揭示了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可能与现实等五对基本范畴的内容。尽管作者在一九三六年以为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划分不太科学, 因为方法论又是世界观, 所以取消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章的体例, 但内容没有变化。实际上至今的辩证唯物主义教科书没有超出大众哲学的框架内容和结构。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大众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的重大意义和影响。艾思奇同志的大众哲学, 从一九三五年问世到一九四八年的十三年中, 共印三十二版, 影响整整一代青年, 使他们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 走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道路。可以说, 它同李达的社会学大纲、毛泽东的矛盾论和实践论一样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因此, 我们认为艾思奇同志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奠基人或先驱者之一。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运动的积极推行者毛泽东同志不仅提出中国化口号而且为中国化指出了方向。他说“ 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 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 中国共产党员必须结合中国特点讲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同志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号召, 当时并没被理论界所注意, 用艾思奇同志的话说 “ 毛泽东同志的这一个号召, 已经过了数年了, 但我们在理论的学习研究上还很少注意。” 鉴于这种情况, 艾思奇同志于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二年间连续发表了思想方法论、怎样研究辩证法唯物论、论中国的特殊性、辩证法唯物论怎样应用于社会历史的研究、关于研究哲学应注意的问题、抗战以来的几种重要哲学思想评述和反对主观主义等一系列的专著和论文, 充分地表达了他推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运动的立场和观点。首先, 他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是必要的, 而且是可能的。在他看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中国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 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需要。他指出,“为着使理论更有效地指导中国革命” , 我们需要努力走这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尤其在抗战时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它的意义, 就在于表现着要使辩证唯物论进一步和抗战实际相结合的努力。在持久抗战的艰难而复杂的任务的前面,掌握辩证法唯物论这一种科学的方法论, 作为解决一切实际间题的指南针, 这是非常重要的事。” 艾思奇文集第 一 页他特别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他说“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 因为它既然是科学, 就不是固定而且不能固定在一个地点, 它是发展着和完善着的 。在不同的条件下,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在中国的新的条件之下, 我们应该掌握一些新的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