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简介.doc_第1页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简介.doc_第2页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简介.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简介鸡传染性喉气管炎(Avian infectious larynotracheitis,AILT)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上呼吸道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咳嗽和咳出血液或血样动液。主要病变是喉头、气管新膜肿胀、出血和糜烂,其他器官一般没有明显病理变化。感染率可达90%l00%,急性感染时死亡率可达50%70%,一般在10%30%,慢性或温和型死亡率约为5%。发生原因鸡传染件喉气管炎病毒属疱疹病毒科的I型疤疹病毒亚科。完整的病毒粒子直径195250nm。成熟病毒粒子有囊膜,囊膜表面有纤突。末成熟的病毒粒子百径约100nm。病毒能在鸡胚和多种禽类细胞培养物上复制,在鸡胚上复制能引起鸡胚绒毛尿囊膜(CAM)坏死和增生性反应,形成不透明的痘斑,呈灰白色,中央呈凹陷性坏死。在细胞培养物上复制可导致细胞病变,使细胞肿胀,折光性增强,染色质移位和核仁变圆,脑浆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胞核内有嗜酸性包涵体。不同的毒株,在致病性和抗原件方面均有差异,对鸡和鸡胚的致病力不同。本病毒对乙醚、氯仿等脂溶剂敏感。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55仅能存活1015min,37存活2224min,在死亡鸡的气管组织中1323可存活l0天。气管粘液中的病毒在黑暗的鸡舍中可存活110天。病毒在干燥的环境中可存活1年以上,低温条件下可长期存活,-20-60条件下可长期保存毒力。对热敏感,煮沸可立即被杀死。多种化学消毒剂能在短期内杀死病毒。流行特点本病是内I型疱疤疹病毒引起的鸡的,抓哟危害鸡,各种品种和年龄的鸡均可感染,但以成年鸡的症状最典型。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寒冷的秋冬季节多发。本病主要经呼吸道感染,亦可经眼结膜、上部消化道感染。康复鸡可长期排毒从而造成本病在一些地区长期流行。病鸡和带毒鸡是主要传染源,病愈鸡可长期排毒达2年之久。鸡群拥挤、通风不良、饲养管理不好、维生素缺乏、寄生虫感染等都可促使本病发生和传播。疫苗接种可以预防本病,但是接种疫茁后能使被接种的鸡带毒和排毒,引起本病暴发,因此,在非疫区建议不要接种疫苗。临床症状据同辉生物专家长期研究,其潜伏期612天,人工经气管内感染时潜伏期较短,一般为24天。强毒株感染时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低毒力毒株只引起轻度或隐性感染。严重感染时发病率90%100%死亡率5%70%,平均10%一20%。本病典型的症状是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病鸡举颈、张口乎吸,咳嗽,甩头,发出高亢的怪叫声,咳嗽甩头时甩出血液或血样粘液,有时可在病鸡的颈部、食槽、笼具上见到甩出的血液或血块。病鸡的眼睛流泪,结膜发炎,鼻孔周围有粘性分泌物。冠、髯暗红或发紫,最后多因窒息而死亡。最急性的病例突然死广。一般病程为1014天,如无继发感染大约14天左右恢复。感染毒力较弱的毒株时,病情缓和,症状轻微,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仅表现为轻微的张口喘气,鼻熟膜和眼结膜轻度发炎。发病鸡的产蛋量迅速减少,有时可下降35%左右,产蛋量的恢复则需要较长的时间。病理变化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表现在喉头和气管,病初喉头和气管豹膜充血、肿胀、有粘液附着,继而鼓膜变性、坏死、出血,致使喉头和气管内含有血样粘液或血凝块,病程校长时喉头和气管内附有假膜。有些病鸡发生结膜炎、鼻炎和鼻窦炎,面部肿胀,眼睛流泪,鼻孔部附有褐色污垢。卵泡充血、出血、坏死。其他内脏器官病变不明显。感染早期可见气管教膜上皮层内有多核巨细胞和核内包涵体。防制指施郑州同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多年的临床经验,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发病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在本病流行地区可以考虑使用疫苗接种,技疫苗的说明使用,但是,接种后会出现明显的反应,甚至发生死亡,一般在接种后的34天出现症状,死亡率可达10%20%。所以在非疫区一般不宜使用疫苗。(2)用蟾独抗500只鸡/瓶+贝诺2000只鸡/瓶+人用头孢30只鸡/支喷口,连用两天.(3)间隔一天后,应紧急免疫接种,接种方法按疫苗的使用说明进行。(4)再间隔一天后, 也可用呼康、阿奇咳喘素等配合蟾独抗缓解呼吸困难的药物,连用34天,同时使用抗生素防治继发感染,可以减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