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森林与水土保持1 中国林业现状我国林业经过50多年的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森林覆盖率由建国初期的86%上升到1655%,提高了近8年百分点。全国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4666万公顷,居世界第一位。从1978年建设三北防护林工程以来,先后启动实施了长江中上游、沿海等十大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造林绿化进程明显加快,扭转了长期以来森林资源持续减少的被动书面,据第5次(19941998)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我国森林面积为158亿公顷,森林蓄积量为11266亿立方米,保持了森林面积和蓄积量的双增长。特别是随着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的启动和实施,加快了新时期林业的战略性转变,使我国林业的发展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森林资源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初步建立起了分布比较合理、功能比较齐全的自然保护区体系,到“力五”末,共建立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909处,面积突破1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063%。林业产业体系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绩,2001年全国林业产值达1090亿元,平均增长速度为16%。然而,从新时期国民经济发展对林业新要求的高度来重新审视林业,可以发现我国林业的现状距离新形势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生态环境保障的要求看,林业的显得尤为明显。我国林业的现状存在以下几个特点1、 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2、 林业结构不合理3、 造林绿化质量低、发展速度慢4、 林业产业发展滞后,难以应对生态建设形成有效的支持5、 林业补偿机制尚未建立6、 林业市场发育滞后7、 林业科技发展滞后,缺乏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动力8、 林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2 我国水土流失现状我国是个多山国家,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3;我国又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国家。山地丘陵和黄土地区地形起伏。黄土或松散的风化壳在缺乏植被保护情况下极易发生侵蚀。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降水量集中,雨季降水量常达年降水量的60%80%,且多暴雨。易于发生水土流失的地质地貌条件和气候条件是造成我国发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我国人口多,粮食、民用燃料需求等压力大,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对土地实行掠夺性开垦,片面强调粮食产量,忽视因地制宜的农林牧综合发展,把只适合林,牧业利用的土地也辟为农田。大量开垦陡坡,以至陡坡越开越贫,越贫越垦,生态系统恶性循环;滥砍滥伐森林,甚至乱挖树根、草坪,树木锐减,使地表裸露,这些都加重了水土流失。另外,某些基本建设不符合水土保持要求,例如,不合理修筑公路、建厂、挖煤、采石等,破坏了植被,使边坡稳定性降低,引起滑坡、塌方、泥石流等更严重的地质灾害。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四个方面。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快,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超渗)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地面物质组成。植被。达到一定郁闭度的林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用。郁闭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越强。人为因素。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利用、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以致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黄土高原与南方低山丘陵水土流失的原因:黄土高原:1自然原因:土质疏松,降水集中2人为原因:人类的过度开发(过度放牧和砍伐)南方丘陵:1自然原因:地表的起伏有利于流水冲刷,降水量大且时间长2人为原因:人类的过度开发(过度砍伐利用)。南方: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降水量集中,雨季降水量常达年降水量的60%80%,且多暴雨。易于发生水土流失的地质地貌条件和气候条件是造成我国发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北方:对土地实行掠夺性开垦,片面强调粮食产量,忽视因地制宜的农林牧综合发展,把只适合林,牧业利用的土地也辟为农田。大量开垦陡坡,以至陡坡越开越贫,越贫越垦,生态系统恶性循环;滥砍滥伐森林,甚至乱挖树根、草坪,树木锐减,使地表裸露,这些都加重了水土流失。另外,某些基本建设不符合水土保持要求,例如,不合理修筑公路、建厂、挖煤、采石等,破坏了植被,使边坡稳定性降低,引起滑坡、塌方、泥石流等更严重的地质灾害。3 森林与水土保持森林有诸多方面的生态效益,主要包括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增加降水;降低风速、防风固沙;净化大气。改善环境等作用,而在水土保持方面,森林更是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主要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降低风速,防风固沙等方面的功能。31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这是人们对森林涵养水源,维持生态平衡重要作用的描绘。从森林的上层林冠看:在郁闭的森林中,每降大雨,树叶截留分部水分透过林冠和沿着树干缓缓流落地面,慢慢渗透到土壤进而渗透到地下水中补充地下水或形成泉水,一部分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江河湖海。据东北林业大学有关资料记载,大冠截留降水大致为降水量的15%40%。从森林的下层看:死地被物层能吸收大量的降水。据调查,随着树种的组成而异,一般可达自身重量的40%260%。据东北林业大学的资料记载:若死地被物完全破坏,甚至在5的缓坡上,也能使地表径流达到50%70%。可见,枯枝落叶和其它死地被物在吸收水分,减缓径流上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森林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可以使50%80%的雨水含蓄在植被和落叶松中渗入地下。实验证明,每公顷森林所可以含蓄水量40005000立方米,这样一万公顷所含蓄水量就相当于一个容量为40005000立方米的水库,就等于拦蓄的溪水,增加了溪水的来源,这既是开源又是节流。综上所述,降水受林冠截留死地被物层,土壤的吸收和下渗,使地表径流为地下径流,起到了蓄存降水,防止水土流失,起到了“雨多它能吞“的作用。森林能够改变环境因子,森林能增加雨量。它不仅能“吞”了雨,而且还能“吐”。蒸腾作用是森林的主要生理过程,它能调解水分,改善气候,改良土壤,使气候湿润。林木根深叶茂,通过自身的生理作用,将地下水散发到空中,从而使雨量增加。一般地说,林木的蒸腾量大于农田,蒸腾量的大小随树种组成而异。(见下表)树种叶量(公斤/公顷)生长期内林分平均日蒸腾量公斤/公顷每克鲜叶的蒸腾量樟树47404700075落叶松137504700075云杉310004300075林内的空气,相对温度高于林外,有林地的空气,相对湿度也高于无林地。从而改善和减少旱情,直到了“雨少它能吐”的作用。由于森林有“雨多能吞,雨少能吐”的功能,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能减少地表地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减少径流能地表土的冲刷,从而达到保持水土的目的。32 降低风速、防风固沙321 降低风速当前进中的风遇到林木后,一小部分从枝、叶、干的隙中挤过去,在这个过程中经过摩擦、碰撞,风力就减弱了,大部分风由于林木阻挡、迫使它沿林冠向高空吹去,然后再逐渐回到地面,这本身就会使风速减小,而且当和透过林木的气流会合时,又削弱了一部分风力。据有关资料介绍,一般情况下,林带的防风作用是:迎风面距树高5倍处风速开始减弱,在背风面距树高35倍处风速达到最低,以后逐渐升高。在树高10倍处风速仍比旷野低60%,在树高20倍处低3040%,至树高50倍处又恢复到原来的速度。322 防风固沙沙粒没有粘着力,结构疏松,非常容易受到风和水的作用而发生移动。在陆地上,沙子的移动主要是受风力的影响。通常把沙地和沙丘分分成三种类型:一种是固定沙地,表面上长有草木,风吹不动;一种是半固定沙地,表面一部分有草木,风有时仍能使沙移动;一种是流动沙地,表面没有草木,风一刮起,滚滚流动,这种沙地是最有害的。为发征服沙地,使流沙固定下来,逐步变成土壤,成为生产基地,要想固定流沙,就要先防风,面森林正是防风的天然屏障。一方面由于森林屏障的阻碍消耗了一部分动力,使森林附近风速降低,这时的气流密度加大,迫使一部分气流由森林上方越过而减弱。二是一部分气流进入森林后,风力消散在林木枝叶的摆动上,风速很快减弱。同时,由于树木、灌木、草类的根系,错根盘结,纵横交错,沙地不能移动,从而固定了沙地。4、结语:森林对水土保持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国内外的一些学者研究表明,森林的存在可以加大地表径流,当森林下土含水量饱合时,森林下土会产生吐水现象,这样,产生了二次洪峰,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发生。所以我们在以后的研究与实践中,应充分利用森林的生态效益,为水土保持及整个生态系统贡献力量!参考文献:1、杨光,丁国栋,屈志强中国水土保持发展综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9月,第五卷增刊:72762、王礼先,朱金兆 水土保持学(第二版)M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53、林大仪,黄昌勇 土壤学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4、王秀茹水土保持工程学(第二版)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5、陈祥伟,胡海波林学概论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6、杨光,丁国栋,屈志强中国水土保持发展综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9月,第五卷增刊:72767、韦红波,李锐,杨勤科中国植被水土保持功能研究进展J 植物生态学报,2002,26(4)4894968、李树德,岳升阳,徐海鹏森林植被与泥石流活动J水土保持研究,2001年6月,8(2),30319、汪有科,吴钦孝,韩冰等森林植被水土保持功能评价J 水土保持研究,1994年9月,1(3):243010、刘向东,吴钦孝,赵鸿雁森林植被垂直截留作用与水土保持水土保持研究,1994年9月,1(3):81311、麻泽龙,宫渊波,胡庭兴等森林覆盖率与水土保持关系研究进展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3月,21(1):545812、崔铁成,张爱芳,吴宽让等森林植被与洪水水土流失等灾害的关系综论西北林学院学报,1993,8(1):959913、李日龙,刘柏松森林植被对水生态环境保持的作用黑龙江水利科技,2004(2)979814、樊冬温,杜鹏东,刘明刚等森林工程与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森林工程,2009年7月,25(4):222515、陈廉杰森林保持水土功能与防护林建设贵州林业科技,1995年11月,23(4):151916、刘守杰,杨继政,刘东生森林对河川洪水径流的影响科技咨询导报,2006(08):9217、赖仕嶂,吴锡玄,杨玉盛等论森林与土壤保持福建水土保持,2001年6月,13(2)111418、魏天兴、失金兆,张建军等水分平衡基础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办公家具定制及配送安装合同协议
- 工程合同结束通知及终止协议书
- 市场调研报告制作与分享协议
- 媒体营销合作协议细节分析
- 品牌宣传与推广业务合作协议条款
- 合作广告协议策划与推广服务协议
- 2025-2030高端酒类市场发展趋势及消费者偏好分析与投资策略评估报告
- 2025-2030食品行业压力测试研究及极端场景应对与供应链金融创新投资报告
- 2025-2030食品广告行业用户生成内容营销策略分析
- 文化产业基金投资合同范例分析
- 人工智能在智能体育中的应用
- 服装季度分析报告
- 农产品营销的渠道策略讲义
- 工程总承包(EPC)模式市场应用现状
-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小卖部
- 初中语文阅读ppt课件ppt
- 学生上下学交通方式台账
- 建筑垃圾处理及清运方案
- 路边停车经营管理方案
- 混凝土围墙贴砖施工方案
- 三级沉淀池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