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积仪在地图学中的应用(17).doc_第1页
求积仪在地图学中的应用(17).doc_第2页
求积仪在地图学中的应用(17).doc_第3页
求积仪在地图学中的应用(17).doc_第4页
求积仪在地图学中的应用(17).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JK 深圳市鹏锦科技有限公司求积仪在地图学中的应用(17)详见:/c?m=9d78d513d9d431d94f9ce5697b15c0151c4380122ba6d5020bd58438e3732f37506793ac51220775d6d13b275fa0131aacb22173441e3defd991d95dddccc87f7fce6023706bd11755c419d89a1a389962c90bf4f544b8edb261c6f993cea93239d716522a9da8c10c5503ca18aa526ebd&p=866cc54ad5c544ef0be2977c584a980a&user=baidu&fm=sc&query=%BD%CC%D1%A7+%C7%F3%BB%FD%D2%C7&qid=fe0826a50657000d&p1=87教学大纲地图学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 地图学是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递为中心的,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因此,地图学的任务是系统传授先进、实用的地图学知识与技能,为后续课程服务。二、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了解地图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地学领域中的应用。学会地图设计和地图分析应用技能,能够运用地图工具进行地理学教学研究,尤其是在GIS中的展示和基本分析。 具体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地图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应用方法。 2、使学生掌握地图制作、地图分析的基础软件的各项功能的应用方法及基本操作。 3、使学生初步掌握地图设计制作的方法、步骤和地图产品输出。 本课程实践性强,教学中除注意突出重点,讲清基本原理外,应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操作、应用地图软件的能力上,加强上机练习,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地图特性、地图投影、地图概括、地图符号的视觉变量、地形图、地理图、专题地图和计算机制图。 教学难点:地图投影的基本理论、地图概括、地图制图数据处理和地图编制。四、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地图具有表达空间地理信息精确、丰富、灵活和动态等特点,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地图是地理信息的传统数据源,很多地理知识的获得离不开地图,地理学其它学科如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等研究、分析结果的表达手段主要是地图,地图方法已成为地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地图学理论和地图分析方法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学科基础。五、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方法:学生应根据自身掌握程度,除掌握基本地图理论和应用方法外,有选择的对计算机制图、遥感制图等现代地图制作和表达方法进行自主学习,扩展知识结构和方法结构; 软件辅助学习方法:地图表达地理空间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在学习时可以通过现代计算机制图软件实现大地坐标框架、地图投影等的转换和对比,加强对数学基础与抽象过程的理解; 合作实习方法:地形图野外应用实习、地图室内整饰实习等相关内容,需要学生之间的分工合作,同学之间应互相补充、互相支持共同完成实习任务,该方法能在很大程度上训练学生的合作精神。六、学时分配、学分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合 计理论讲授实 习第一章 导论22第二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8210第三章 地形图及其应用8210第四章 地图概括44第五章 地图符号44第六章 地图表示44第七章 地图图型7411第八章 遥感制图11第九章 数字地图制图167第十章 地图复制11总学时数401454野外实习1周1周注:地图学共计3学分。七、教学内容第一章 导 论 2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地图学的研究对象、本课程的内容和学习方法。2.认识地图的特性、分类和功用。了解地图学的发展过程。本章重点:地图的概念、特性、构成要素和分类本章难点:地图的简要制作过程第一节 地图的基本概念一、地图的基本特征和定义二、地图的构成要素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补充说明三、地图的简要制作过程实测成图、编绘成图第二节 地图学的定义及学科体系一、地图学的定义二、地图学的结构和学科分支三、地图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地图学与测量学、地理学、数学、遥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的关系。第三节 现代地图的作用与类型一、地图的功能认识功能、模拟功能、信息的负载和传递功能二、地图的应用经济建设、科学研究、国防建设、政治活动、文化教育、日常生活等。三、地图的类型 按地图的图形分类、按比例尺分类、按区域分类、按地图的视觉化状况分类、按地图的瞬时状态分类、按地图的维数分类等。第四节 地图学的历史发展一、地图的历史回顾二、现代地图学进展第二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 10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地图投影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以及投影变形等基本知识。2.掌握一些常见地图投影的构成、变形分布规律及其应用。3.了解地图投影选择和识别方法。本章重点:地图投影的相关概念、地图投影分类、常见投影的特点及分类。本章难点:地图投影的概念、地图投影的选择。第一节 地球体及坐标系统一、地球体的表面 地球体、水准面、大地水准面、大地体、地球椭球体二、地面点位的确定 地理坐标、平面坐标、高程三、大地控制网四、全球定位系统第二节 地图比例尺一、地图比例尺的含义二、地图比例尺的表示 数字比例尺、文字比例尺、图解比例尺、复试比例尺、特殊比例尺。第三节 地图投影的基本概念与方法一、地图投影的概念二、投影变形的概念 投影变形、变形椭圆三、与地图投影相关的一些概念 长度比与长度变形、面积比与面积变形、角度变形、主方向、主比例尺与局部比例尺、等变形线等。四、地图投影的方法 几何投影法、数学解析法五、地图投影变换 传统地图的投影变换、数字地图的投影变换第四节 地图投影分类一、按地图投影的构成方法分类 几何投影、非几何投影二、按地图投影的变形性质分类 等角投影、等积投影、任意投影。第五节 方位投影一、方位投影的概念和种类二、方位投影的变形分布规律 等变形线的形状、变形分布规律、适合制图的区位和形状。三、正轴方位投影 等角正轴方位投影、等积正轴方位投影、任意正轴方位投影。四、横轴方位投影等角横轴方位投影、等积横轴方位投影、任意横轴方位投影。五、斜轴方位投影六、等高圈和垂直圈的概念第六节 圆柱投影一、圆柱投影的概念和种类二、圆柱投影的变形分布规律 等变形线的形状、变形分布规律、适合制图的区位和形状。三、正轴圆柱投影 等角圆柱投影(默卡托投影)、等积圆柱投影、等距圆柱投影。第七节 圆锥投影一、圆锥投影的概念和种类 切圆锥投影、割圆锥投影二、圆锥投影的变形分布规律 等变形线的形状、变形分布规律、适合制图的区位和形状。三、正轴圆锥投影 等角圆锥投影(默卡托投影)、等积圆锥投影、等距圆锥投影。第八节 其它地图投影一、多圆锥投影 多圆锥投影的概念、普通多圆锥投影、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二、伪圆柱投影 桑逊投影、摩尔威特投影、古德投影三、伪圆锥投影 主要介绍彭纳投影第九节 地图投影的识别和应用一、地图投影的识别二、地图投影选择的依据第三章 地形图及其应用 10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地形图的数学基础、地理要素和辅助要素的表示方法。2.掌握地形图的室内外作业、野外阅读和填图技能。本章重点:地貌要素的表示方法、地形图的阅读、地形图的室内外应用。本章难点:地形图的数学基础。第一节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概述一、八种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二、地形图的特点和内容三、地形图的分类和用途第二节 地形图的数学基础一、分带 3分带、6分带。二、地形图投影三、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 坐标系的建立、方里网、子午线收敛角四、高程系的建立和起算五、地形图的分幅编号第三节 地形图的辅助资料一、图名和图号二、图廓和图廓间注记三、分度带四、方位角和偏角图 三北方向线、三种方位角、三种偏角、密位五、比例尺和坡度尺六、图例七、密级第四节 地形图符号一、地物符号的表示 地物符号的分类、地物符号的表示二、地貌符号的表示 等高线显示地貌的原理、等高线的概念、等高线的特点、有关等高距的规定、等高线的分类、地貌基本形态的等高线表示、变形地。三、等高线的沟绘 目估法、平行线法、解析法。第五节 地形图的室内应用一、量算点的坐标 任意一点平面坐标、地理坐标、点的高程。二、量算长度 直线距离、曲线距离三、量算面积 方格法、梯形法、求积仪法四、量算坡度 坡度尺的绘制原理、坡度尺的绘制步骤、坡度尺的使用五、绘制剖面图六、确定汇水界线七、地形图的室内阅读 辅助要素的阅读、自然地理要素阅读、社会经济要素阅读。第六节 地形图的野外应用一、标定地图 罗盘定向、直长地物定向、明显地形点定向二、确定站立点的图上位置 明显地形点获地物点确定、侧方交会法、后方交会法、透明纸法三、地形图野外读图 野外读图的原则、读图的方法四、野外填图 填图的方法、前方交会法。第四章 地图概括 4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地图概括的概念、地图概括的数量分析方法和影响地图概括的因素。2.掌握实施地图概括的步骤和地图概括的基本方法。本章重点:地图概括的概念、制约地图概括的因素和地图概括的基本方法。本章难点:地图概括的数量分析方法。第一节 地图概括概述一、地图概括的概念和任务二、制约地图概括的因素 地图的用途和主题、比例尺、地理区域特征、数据质量、图解限制。三、实施地图概括的四个步骤 分类、简化、夸张、符号化。第二节 地图概括的基本方法一、分类 层次归类、数量分级、等级合并、降维转换、分区选取。二、简化 删除、形状简化、内部结构的简化。三、夸张 局部夸大、位移、合并、分割。第三节 地图概括的数量分析方法和发展一、地图概括的数量分析方法 图解计算法、等比数列法、区域指标法、回归分析法、开方根规律二、地图概括的现代发展第五章 地图符号 4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地图符号的作用和分类、地图符号的量表。2.掌握构成符号的视觉变量及其应用。3.了解彩色及其感受效应、符号与图形的感受效果。4.了解的作用和配置原则本章重点:地图符号的分类和构成符号的视觉变量。本章难点:构成符号的视觉变量。第一节 地图符号的功能和分类一、符号与地图符号二、地图符号的功能三、地图符号的分类按空间分布特征分类、按视觉特征分类、按符号依比例情况分类。第二节 量表在符号设计中的应用一、定名量表二、顺序量表三、间距量表四、比率量表第三节 构成符号的视觉变量一、构成符号的视觉变量形状、尺寸、方向、颜色、网纹等。二、视觉变量的组合第四节 彩色一、彩色的度量色相、亮度、彩度 二、彩色的感受效应第五节 符号与图形的视觉感受效果一、视觉变量的感受效果差异感、次序感、数量感二、图形视觉的心理效应 聚类感受、视觉对比、层次结构、图形与背景、视觉平衡。第六节 注记一、注记的作用二、注记的分类三、注记的配置与排列 注记配置的原则、排列形式第六章 地图表示 4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各种地理信息的地图符号表示方法。2.掌握点、线、面数据的地图表示方法。3.了解地理数据视觉化的进展。本章重点:地图的常用表现方法。本章难点:不同表示方法的区别与适用范围。第一节 地理数据的点状符号表示一、量表法在点状符号中的应用定名量表的应用、顺序量表的应用、间距与比率量表的应用。二、比例圆的视觉尺度 比例圆的概念、比例圆的数据尺度、数据分级处理三、点状符号的扩展 分割圆、百分比几何块、玫瑰图、三维图形等量化图形。四、点状符号的定位处理五、分区统计图六、点值图第二节 线状符号的构成与表示一、定位线定位线的概念、地理数据的线状符号表示、定位线的视觉变量。二、走向线走向线的概念、动线法、走向线可表示的信息。三、定量数据分布的线状符号表示 等值线、等密度线。第三节 定性信息的面状制图一、定性信息的地图表现形式类型图、范围图、区划图。二、表示定性信息的变量三、定性信息的处理程序第四节 等值区域制图一、定量数据的特征定量数据的特征、数据的图形展现形式二、数据的分级三、表示等值区域图的变量第五节 地理数据视觉化的进展一、地理数据视觉化的含义二、在视觉化中色彩的应用三、动态符号的应用第七章 地图图型 11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地理图和专题地图的特点。2.了解地理图中各要素的表示方法和地理图的编制过程。3.掌握专题地图的编制原理和设计方法。4.了解地图集的特点与编制方法本章重点:地理图中地貌的表示方法、专题地图的设计与编制。本章难点:专题地图的设计。第一节 普通地图的内容要素及其表示一、普通地图的内容要素及其表示 普通地图的类型、地理图的概念、地理图与地形图的区别。二、自然地理要素的表示 水文要素、地貌要素、土质和植被的表示。三、人文要素的表示 居民点、交通网、境界的表示。第二节 地理图的设计与编制一、地理图的编制特点二、地理图的编制过程三、地理图设计的主要内容第三节 专题地图的特性与类型一、专题地图的基本特性二、专题地图的分类 按专题内容分类、按专题现象的概括程度分类。三、专题地图的应用第四节 专题地图的编制原理一、专题地图的编制过程 编制准备、地图设计、作者原图与编绘原图、出版准备二、专题地图的资料类型和处理 资料的类型、编图资料的分析评价、编图资料的加工处理。三、地理底图的编制 地理底图的作用、地理底图的内容和类型、地理底图的编制。第五节 专题地图设计一、表示方法的选择二、图例设计三、图面内容的安排 良好的图面配置总体效果、图面内容的安排。四、色彩与网纹设计 色彩的作用、不同专题现象的设色方法与要求、色彩设计应注意的问题。第六节 地图集编制一、地图集的定义和特点二、地图集的分类 按内容、用途、区域范围、成图方法分类。三、地图集的编制方法第八章 遥感制图 1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遥感的概念与影像地图的概念。2.了解卫星影像生成专题地图的一般过程。本章重点:影响地图的概念和遥感制图的一般过程。本章难点:遥感系列制图。第一节 卫星影像地图概述一、遥感的概念和特点二、卫星影像图和卫星影像地图三、卫星影像地图的编制过程第二节 从卫星影像生成专题地图一、目视解译的专题地图二、数字影像处理的专题制图三、遥感系列制图第九章 数字地图制图 7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数字地图制图的技术基础和数据结构。2.掌握数字地图制图的基本流程。3.了解电子地图的概念和特点本章重点:数字地图制图的基本流程。本章难点:数字地图的数据结构。第一节 数字地图制图的技术基础一、技术基础 计算机图形学、数据库技术、数字图像处理、多媒体技术。二、数字地图制图系统组成第二节 数字地图的数据结构及其数据库一、空间数据结构二、非空间数据结构三、地图数据库数据组织第三节 数字地图制图的基本流程一、数字地图制图的基本流程二、地图分层三、专题地图设计四、图面配置与输出第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