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力物体的平衡力力的基本概念定义要素效果力物体间的相互作用重力弹力摩擦力改变运动状态形 变力的图示转动平动外力作用形式:拉压、弯曲、扭转恢复:弹性形变、非弹性形变按作用方式按性质分影响显示表示牛顿第三定律力的分类按研究系统按效果分接触力、场力产生原因作用效果内力、外力力的运算平行四边形法则力的合成力的分解按效果分正交分解常见三种力大小方向作用点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一、知识网络二、画龙点睛概念1、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一种作用,可以通过直接接触实现(如弹力、摩擦力),也可以通过场来实现(重力、电场力、磁场力)力的性质: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相互性(成对出现,遵循牛顿第三定律);矢量性(有大小和方向,遵从矢量运算法则);效果性(形变、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力的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共同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力的描述:描述一个力,应描述力的三要素,除直接说明外,可以用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的方法。力的分类:按作用方式,可分为场力(重力、电场力)、接触力(弹力、摩擦力);接效果分,有动力、阻力、牵引力、向心力、恢复力等;接性质分,有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等;按研究系统分,内力、外力。2、重力: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1)重力的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2)重力的大小:G=mg,可以用弹簧秤测量,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加速度无关。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4)重心:重力的作用点。重心的测定方法:悬挂法。重心的位置与物体形状的关系: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位置只与物体形状有关,其几何中心就是重心;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其重心的位置除了跟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有关。3、弹力 (1)弹力的产生: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来的形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2)产生的条件:两物体要相互接触;发生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压力、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绳对物体的拉力总是沿着绳收缩的方向。 杆对物体的弹力不一定沿杆的方向。如果轻直杆只有两个端点受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则轻杆两端对物体的弹力的方向一定沿杆的方向。 (4)弹力的大小:对有明显形变的弹簧、橡皮条等物体,弹力的大小可以由胡克定律计算。对没有明显形变的物体,如桌面、绳子等物体,弹力大小由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共同决定,根据运动情况,利用平衡条件或动力学规律来计算。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或收缩)的长度x成正比,F=kx,k是劲度系数。除此之外,一般物体的弹力大小,就需4、摩擦力 (1)摩擦力的产生;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或相对运动)时产生摩擦力。 (2)作用效果:总是要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3)产生的条件:接触面粗糙;相互接触且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4)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5)摩擦力的大小:静摩擦力的大小与外力的变化有关,而与正压力无关,要计算静摩擦力,就需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动力学规律来计算求解,其可能的取值范围是0FfFm;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即F=FN,其中的FN表示正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G;为动摩擦因数,与接触面的材料和状况有关。FGGFF1F2 fFN5、矢量和标量 (1)在物理学中物理量有两种:一是矢量(即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如力、位移、加速度等;另一种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如体积、路程、功、能等。(2)矢量的合成均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而标量的运算则用代数加减。(3)一直线上的矢量合成,可先规定正方向,与正方向相同的矢量方向均为正,与之相反则为负,然后进行加减。6、力的合成(1)一个力如果产生的效果与几个力共同作用所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2)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如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F、F的合力,可以把表示F、F的线段作为邻边,作一平行四边形,它的对角线即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3)共点的两个力F、F的合力F的大小,与两者的夹角有关,两个分力同向时合力最大,反向时合力最小,即合力的取值范围为。7、力的分解(1)由一个已知力求解它的分力叫力的分解。(2)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过程,也同样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3)由平行四边形法则可知,力的合成是唯一的,而力的分解则可能多解。但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力的分解必须依据力的作用效果,答案同样是唯一的。(4)把力沿着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分解叫正交分解。如果物体受到多个力的共同作用时,一般常用正交分解法,将各个力都分解到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然后分别沿两个方向上求解。F1F2FOF1F2FO平行四边形定则实质上是一种等效替换的方法。一个矢量(合矢量)的作用效果和另外几个矢量(分矢量)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就可以用这一个矢量代替那几个矢量,也可以用那几个矢量代替这一个矢量,而不改变原来的作用效果。 由三角形定则还可以得到一个有用的推论:如果n个力首尾相接组成一个封闭多边形,则这n个力的合力为零。 在分析同一个问题时,合矢量和分矢量不能同时使用。也就是说,在分析问题时,考虑了合矢量就不能再考虑分矢量;考虑了分矢量就不能再考虑合矢量。ABva 矢量的合成分解,一定要认真作图。在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时,分矢量和合矢量要画成带箭头的实线,平行四边形的另外两个边必须画成虚线。各个矢量的大小和方向一定要画得合理。在应用正交分解时,两个分矢量和合矢量的夹角一定要分清哪个是大锐角,哪个是小锐8、两个力的合力与两个力大小的关系两力同向时合力最大:FF+F,方向与两力同向;两力方向相反时,合力最小:F,方向与两力较大者同向;两力成某一角度时,三角形每一条边对应一个力,由几何知识知道: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即此合力的范围是。合力可以大于等于两力中的任一个力,也可以小于任一个力当两力大小一定时,合力随两力夹角的增大而减小,随两力夹角的减小而增大9、共点力平衡的几个基本概念(1)共点力:几个力作用于一点或几个力的作用线交于一点,这几个力称为共点力。(2)物体的平衡状态:静止(速度、加速度都等于零)、匀速直线运动、匀速转动。(3)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所受的各力的合力为零。规律1、平衡条件的推论 推论(1):若干力作用于物体使物体平衡,则其中任意一个力必与其他的力的合力等大、反向推论(2):三个力作用于物体使物体平衡,若三个力彼此不平行则这三个力必共点(作用线交于同一点). 推论(3):三个力作用于物体使物体平衡,则这三个力的作用线必构成封闭的三角形2、三力汇交原理:物体在作用线共面的三个非平行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三个力的作用线必相交于一点3、解答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 (1)拉密原理:如果在共点的三个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那么各力的大小分别与另外两个力夹角的正弦成正比,其表达式为(2)相似三角形法 (3)正交分解法: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F=0)是合外力为零,求合力需要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比较麻烦,通常用正交分解法把矢量运算转化为标量运算。4、动态平衡问题: 动态平衡问题是指通过控制某一物理量,使物体的状态发生缓慢变化,而在这变化过程中,物体又始终处于一系列的平衡状态5、物体的受力分析 明确研究对象 在进行受力分析时,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保持相对静止的若干个物体。在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时,灵活地选取研究对象可以使问题简洁地得到解决。研究对象确定以后,只分析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予研究对象的力(既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而不分析研究对象施予外界的力。按顺序找力 必须是先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后接触力;接触力中必须先弹力,后摩擦力(只有在有弹力的接触面之间才可能有摩擦力)。只画性质力,不画效果力 画受力图时,只能按力的性质分类画力,不能按作用效果(拉力、压力、向心力等)画力,否则将出现重复。需要合成或分解时,必须画出相应的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 在解同一个问题时,分析了合力就不能再分析分力;分析了分力就不能再分析合力,千万不可重复。ABC例题: 如图所示,倾角为的斜面A固定在水平面上。木块B、C的质量分别为M、m,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共同沿斜面下滑。B的上表面保持水平,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当B、C共同匀速下滑;当B、C共同加速下滑时,分别求B、C所受的各力。 f2G1+G2N2解析:先分析C受的力。这时以C为研究对象,重力G1=mg,B对C的弹力竖直向上,大小N1= mg,由于C在水平方向没有加速度,所以B、C间无摩擦力,即f1=0。 再分析B受的力,在分析 B与A间的弹力N2和摩擦力f2时,以BC整体为对象较好,A对该整体的弹力和摩擦力就是A对B的弹力N2和摩擦力f2,得到B受4个力作用:重力G2=Mg,C对B的压力竖直向下,大小N1= mg,A对B的弹力N2=(M+m)gcos,A对B的摩擦力f2=(M+m)gsin由于B、C 共同加速下滑,加速度相同,所以先以B、C整体为对象求A对B的弹力N2、摩擦力f2,并求出a ;再以C为对象求B、C间的弹力、摩擦力。 f2G1+G2N2av这里,f2是滑动摩擦力N2=(M+m)gcos, f2=N2=(M+m)gcos沿斜面方向用牛顿第二定律:(M+m)gsin-(M+m)gcos=(M+m)a可得a=g(sin-cos)。B、C间的弹力N1、摩擦力f1则应以C为对象求得。aN1G1 f1v 由于C所受合力沿斜面向下,而所受的3个力的方向都在水平或竖直方向。这种情况下,比较简便的方法是以水平、竖直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分解加速度a。 分别沿水平、竖直方向用牛顿第二定律: f1=macos,mg-N1= masin,可得:f1=mg(sin-cos) cos N1= mg(cos+sin)cos 由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代谢产物抗菌谱研究-洞察及研究
- 缓释制剂开发-第1篇-洞察及研究
- 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 部门领导安全培训课件
-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辽宁省朝阳一中联盟校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部分答案不完整)
- 边防军人课件
- 安乃近滴鼻液与传统疗法比较-洞察及研究
- 车队驾驶员安全培训会议课件
-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交直流压分设备跨境认证与溯源机制创新研究
- 《劳动合同书》-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劳动关系处监制(2016.11.15)
- 钢轨检测报告
- 战略管理:概念与案例
- GB/T 3505-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术语、定义及表面结构参数
- GB/T 11186.1-1989涂膜颜色的测量方法第一部分:原理
- 09S304 卫生设备安装图集
- 功能材料概论-课件
- 自动化导论全套课件
- 微纳加工课件
- 危重病人紧急气道管理课件
- 复杂网络-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