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毕业设计.doc_第1页
高速公路毕业设计.doc_第2页
高速公路毕业设计.doc_第3页
高速公路毕业设计.doc_第4页
高速公路毕业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设计 XX高速公路(1标段)初步设计 学生姓名: XXX 学 号: 2010XXX 学 院: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专业年级: 土木工程(10级道桥方向) 指导教师: XXX 评阅教师: XXXX年XX月 目 录 XX高速公路(1标段)初步设计 设计说明书图表名称图号(编号)页数总页次图表名称图号(编号)页数总页次封 面 10沥青混凝土路面标准横断面图SV-1167目录11水泥路面设计、排水及施工接缝说明875第一篇 中英文摘要 23水泥路面标准横断面图SV-2-1176第二篇 总说明书58水泥沥青路面排水设计图SV-3-133 79第三篇 路线及其说明书311水泥路面接缝构造图SV-4180路线平面图 SIII-1-14415第六篇 桥涵及其说明书282路线纵断面图 SIII-2-14419涵洞一般构造图及工程数量表S-1-12284直线曲线及转角表 120第七篇 施工组织设计与概算185纵坡及竖曲线表 121施工组织设计说明及概算说明186逐桩坐标表 223概算汇总表490第四篇 路基及排水1 24总结、致谢191路基及排水设计说明125路基设计表 227路基标准横断面图 SIV-1-13329路基横断面设计图 SIV-2-1121241公路逐桩用地及坐标表 647路基排水构造图 SIV-3-13350超高计算表 353超高方式图 SIV-4154边坡防护图 SIV-5-122 56路基土石方数量调配表 258第五篇 路面及排水159 路面及排水设计说明1 60沥青路面及排水设计与材料说明6 66 第一篇中英文摘要XX高速公路(1标段)初步设计摘要:本设计是平原微丘区高速公路方案设计,根据给定的交通量确定道路的等级。第一,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和主要控制点进行选线工作。第二,初步拟订两种方案,然后进行方案比选,确定一个最佳方案进行定线工作,然后进行设计工作,其中包括: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路基及排水设计(确定路基标准横断面图,绘制一般路堤,路堑,半填半挖路基设计图,最后进行土石方数量计算与调配)、路面及排水设计(刚性路面和柔性路面),最后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与概算。关键词:初步设计;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路基及路面设计;施工组织设计与概算The preliminary design of the expressway from xiamen to chongqing (1part)Abstract:The design is the plain or hilly area expressway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traffic volume will determine the level road. First, according to the terrain and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major control points in the alignment work. Second, the initial development of the two Of the programme and then proceed to plan selection, set a best solution to the alignment work. Third, the design work, including: graphic design, Profile Design, roadbed design (the standard cross-sections identified roadbed, rendering the general embankment, Cutting, half-filled half-dug roadbed design, a final calculation of the number of passers-by Rock and deployment), the roadbed and drainage design and road design (rigid and flexible pavement surface), the final design of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and budgetKeywords: preliminary design; graphic design ;Profile Design;Roadbed and pavement Design;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and budget第二篇总说明书XX高速公路(1标段)初步设计 设计说明书总说明书2.1、任务依据2.1.1、任务依据根据所给的参数及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考虑到该路段处于平原微丘地区,线性设计难度一般,由地形条件和自然条件得此路设计车速为100km/h,整个路段的最大纵坡不大于6%,同时为满足纵向排水的需要,纵向坡度不低于0.3%0.5%。路基的宽度为26.0m,中间带宽度3.5m,行车道宽度4x3.75m,硬路肩宽度2x3m,土路肩宽度2x0.75m,停车视距160m,最大设计洪水频率为1/100。2.1.2、设计参考资料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 D50-2006。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8、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9、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L 018-972.1.3主要技术指标表-1 主要技术指标表项 目单 位技术指标公路等级高速公路设计车速km/h100路基宽度m26.0路面宽度m18.5路拱坡度%2路线长度km2.177平均每公里交点数个0.94/km平曲线最小半径m/ 700直线最大长度m 908.50平曲线总长占全部里程% 36.12最大纵坡% 3.54最短纵坡长m/处 330.00凹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8000,3000竖曲线总长占全部里程%16.08设计荷载汽车超-20级 挂车-120桥梁宽度大、中桥m涵洞个5小桥涵座0地震基本烈度度VI2.2、设计主要过程2.2.1、工程的性质和作用1、性质:该工程是XX高速公路(1标段)初步设计,属于平原微丘区,地质条件良好,为高速公路。2、作用:该工程主要是联结XX和XX两个地区的路线,缓解两地区间目前紧张的交通状况,加快两地区的发展,并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兼顾防洪和景观功能设计,使线形设计与周围环境和自然景观相协调。2.2.2、总体设计的原则该工程的设计中对公路的平纵横进行综合考虑,做到合理利用地形,遵循路线设计标准,达到路线平面顺适,纵面均衡,横面合理。结合本工程沿线的地形、地物、地质、水文、筑路材料等自然条件,合理使用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尽量减少拆迁,以降低工程造价。同时本设计着重公路景观设计,使其与周围环境和自然景观相协调。线形设计时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迅速的前提下,减少工程数量,以降低工程造价。在工程数量增加不大的情况下,尽量地使用了较高的技术指标,提高公路的使用质量,同时根据具体的地形,做好路基防护工程设计和路基、路面排水等综合设计。桥梁和涵洞设计遵循安全、适用、经济的原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便于施工的原则选择涵洞,以满足安全排水,满足农田灌溉,综合利用的要求确定尺寸。2.2.3、工程概况2.2.3.1、路线的基本走向:路线自西向东起点设在A点,终点设在B点,路线布置分为两个方案,其中方案一为本人的推荐方案。起点A点的桩号为K0+000,终点B点的桩号为K2+177.658,全长2177.658m。 2.2.3.2、占用土地情况本拟建公路路堤两侧排水沟(无排水沟为路堤或护坡道坡脚)外边缘以外,路堑坡顶截水沟外边缘(无截水沟的为坡顶)以外3m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 2.2.4、方案比较:方案一:起点A点的桩号为K0+000,JD1的桩号为K1+077.820、(Z)133037.5、R1为800m,JD2的桩号为K1+845.611、(Y)215426.4、R2为700m,B为终点B点的桩号为K2+177.658,全长2177.658m。此方案线路绕过了比较陡的地形,交点处高程相差不大,比较平坦,没有大填大挖且挖填量相差不大。方案二:起点A点的桩号为K0+000,JD1的桩号为K0+090.534、(Y)14718.3、R1为500m,JD2的桩号为K1+589.541、(Z)243915.0,R2为700m, B为终点B点的桩号为K2+150.812,全长2150.812m。此方案穿过了地势陡的地段,交点处高程相差比较大,所以有大填大挖。两方案从工程技术指标来看,方案一平曲线半径大些更加符合要求,线形更加平缓顺直,行驶更加安全舒适;从造价指标来看,方案一全长里程要短些,且填挖土石方要少,所以方案一造价要比方案二要低。综上所述,本人推荐方案一。2.2.5、设计标准本初步设计以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及有关路线、路基、路面、桥涵、隧道、地质、交通工程勘察设计规范为依据,按标准设计文件编制方法及相关图表示例进行编制。2.2.6、平面设计在平面线形设计中,考虑了路线平、纵、横的组合与协调,力争使平面线形流畅,纵坡均衡,横断面合理,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以达到视觉和心理上的舒畅。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尽量避免拆迁,少占耕地,从而减少工程的造价。全路段共设了平曲线2个,JD1偏角为左133037.5半径R1=800m,JD2偏角为右215426.4半径R2=700m。路线全长2177.658m。2.2.7、纵断面设计本路线纵断面设计考虑了百年一遇的历史水位,纵断面设计受地形、设计水位及周围城镇等条件的控制。按照纵断面设计方法和步骤,充分考虑填挖方尽量达到平衡,注意平、纵组合,进行放坡和定坡,然后设置竖曲线,计算竖曲线各要素。本路段共设置竖向变坡点有2个,路线最大纵向坡度为3.536,最小坡长为330m。K0+000K1+040的纵坡坡度为0.343%,坡长1040m;K1+040K1+730的纵坡坡度为3.536%,坡长690m;K1+730K2+177.658,纵坡坡度为2.712%,坡长,447.658m;均满足高速公路设计要求。2.2.8、平纵组合设计竖曲线的起、终点都落在平曲线的缓和段内;所有路线纵坡和超高横坡所组成的合成坡度小于设计速度100km/h的高速公路合成坡度值10%的要求;同时满足最小合成坡度要求大于0.5%,保证排水要求。此路线设计最大纵坡为3.536,最大的超高横坡为5%,所以最大合成坡度为6.1%0.5%满足要求。2.2.9、横断面设计本路段路基均为整体式路基,路基的总宽度为26m,其横断面布置为0.75m(土路肩)+3.0m(硬路肩)+2x 3.75m(行车道)+0.75m(路缘带)+2m(中央分隔带)+0.75m(路缘带)+2x3.75m(行车道)+3.0m(硬路肩)+0.75(土路肩)。该路段因平曲线半径大于250m,没有设置加宽;在曲线上设置了超高,超高方式为绕道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旋转。2.2.10、路基防护、排水设计2.2.10.1、路基防护工程设计边坡防护:由于本路段的填挖高度不大,挖方路段边坡防护采用三维网植草防护;在填方路段采用了门式拱植草防护的形式。2.2.10.2、路基排水设计路基排水纵坡与道路纵坡一致,路基纵向排水畅通。填方路段两侧在防护道外均设置了60x60x60cm的矩形排水沟,坡度比为1:1,排水沟采用厚度为30cm的M7.5浆砌片石铺砌。挖方路段设置同样设置了60x60cm的矩形边沟,并采用厚度为30cm的M7.5浆砌片石铺砌,挖方边沟每200-300m处汇聚水往外排出到排水沟里。挖方还设置了60x60x60cm的梯形截水沟,坡度比为1:1,并采用了厚度为30cm的M7.5浆砌片石铺砌。2.2.11、路面及排水本次路面设计分为沥青路面设计和混凝土路面设计。沥青路面设计结构层:沥方案一(比选方案):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40 m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60 m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80 mm 水泥稳定碎石 250 mm 水泥稳定砂砾 200 mm 天然沙砾 150 mm 土基方案二(推荐方案):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40 m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60 m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80 m石灰粉煤灰土 220 mm水泥稳定碎石 200 mm 土基 150 mm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结构层:方案一(比选方案): 普通混凝土面层 230mm 水泥稳定粒料 200 mm 水泥稳定粒料 180 mm 天然砂砾 200 mm 土基 方案二(推荐方案): 普通混凝土面层 240mm 水泥稳定粒料 180 mm 级配碎石 160 mm 天然砂砾 160mm土基路面排水由路面排水、路肩排水、中央分隔带排水三部分组成,路面排水设施主要由路面横坡、拦水带、泄水口和急流槽组成。2.2.12、筑路材料本路段所处地区为平原微丘区沿线,筑路材料种类繁多,储量丰富。1、石料:沿线均为耕地,没有石质较好的石了,可去附近地段取用,取用的石料均达到石质、矿石较好,石质坚硬,平均抗压强度在80pa以上,这样就可以满足路面,排水等工程石料的需要。 2、砂料:由于本路线附近有河,可直接利用的河底的砂子。3、粘土:沿线粘土储量丰富,品质较好,是良好路基,路面的基层材料。4、水泥:均向水泥厂采购。2.2、13、新技术采用及计算机运用情况本次设计在新技术采用方面,在设计阶段综合利用了AutoCAD2007,纬地、海地等先进的设计软件作为辅助。2. 2、14、其他说明事项公路建设因开挖山体、土石方填挖等工程行为,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沿线地区的地形地貌。但通过采取相应的工程防护措施,可以把这种不利影响减小到较小的程度。为保护生态平衡,避免和减少交通噪音、废气对环境污染等公害,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公路线形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对排水工程、防护工程进行了周密地勘测,避免和减少了水土流失。 本路段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1、路线设计时尽量少占耕地,尽可能地远离较大的环境敏感点,如居民区、学校等,以降低大气污染、噪音等对人群的影响。2、路线设计与当地的规划相结合,尽可能地避免与当地的规划相冲突。3、沿线进行绿化,以减少水土流失2.3、施工组织设计本路段系高速公路,投资规模大,工程艰巨,质量要求高,工期较短,时间紧迫。需严密组织,协调一致,精心施工,方能高速、优质、按期竣工。为此提出以下施工方案。2.3.1、路基施工: 1 在路基施工前,应对路基范围内的表土、杂草、树木、淤泥等进行清除,碾压后再填筑路基。 2 水塘路段施工时,先排干水或围堰清除淤泥,再填筑路基,浸水部分边坡采用浆砌片石防护。 3 涵洞和路基土石方工程要同步开工,根据施工需要,先修好的路可以作为运输材料的道路。 4 取土场取土时要注意水土保护工作,以防止水土侵害农田、村庄,运土时要避免沿线洒落,影响周围环境。 5 填方路基完成后,路堤边坡应尽快防护,以防止雨水冲刷边坡;挖方路基边坡应边开挖边防护,以方便施工,加强边坡稳定,防止水土流失。 6 路基填土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操作,达不到要求的土杜绝用于填筑路基。 7 挖填交接处的边沟出口应注意设沟引流,防止对路堤边坡坡脚的冲刷。 8 路基施工时,应同时开挖道路两侧边沟、排水沟,以防止泥土侵入农田、村庄等,破坏生态环境。 9 涵洞施工时要特别注意疏通原有的河、沟、渠, 以避免造成堵塞河危害。 10 施工期间或施工结束后,对已被破坏的辅道、机耕路等要重新恢复,施工便道可根据当地群众的意见进行处理。 11 施工期间需要保护好沿线的导线点和水准点,对已破坏的要重新埋设。 12施工时要严格控制碾压遍数和最后一遍的碾压沉降量。 13 路基填方路段的自然方与实际土方的换算系数为1.09。2.3.2、路基防护施工:1路堤边坡:路基边坡填筑成型后,应立即按设计要求进行边坡防护,以防止雨水冲刷坡面。 2路堑边坡:挖方路段边坡应边开挖边防护。对于深挖和多级阶梯边坡路段更应注意边坡施工的方法和安全,应开挖一级防护一级。 3本标段路属于平原微丘区,地势较平坦,土石方量不是很大,结合地质情况,本标段路基土石方以机械施工为主。挖方:土方使用推土机、挖掘机、自卸汽车运输,路基压实采用12-15t的光轮压路机。2.4、概算2.4.1编制依据:1.国家发布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程等。2.公路工程概算定额(JTG/T B06-2-2007) 3.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JTG/T B06-03-2007)4.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JTG/T B06-2007)5.湖南省内有关文件编制永州地区建设材料价格信息。6.批准的可行研究报告文件(或技术设计文件,若有)等有关资料。7. 其他有关资料。2.4.2主要参数指标定额人工单价45.45元/日,圆钢预算单价4500元/吨,带肋钢筋4800元/吨,32.5号水泥380元/吨,42.5号水泥450元/吨,汽油8元/公斤,柴油8.5元/公斤,中(粗)砂68元/m3,碎石(2cm)55元/m3 、碎石(4cm)55元/m3、碎石(8cm)55元/m3,砂砾40元/m3、片石45元/m3。基本预备费按建安费*3%计算、利润取7%、税金取3.22%、间接费(规费)取39.1%。建筑安装工程费23550845元,工程基本造价30484944元。 第三篇 路线及其说明书XX高速公路(1标段)初步设计 设计说明书 路线设计说明书3.1、 筑路性质与作用 本路段是XX高速公路(1标段)初步设计,属于穿越平原微的高等级公路,此路线设计的远景年限为20年,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车速为100 km/h。该路主要用于沿线交通运输的方便,村庄与外界的联系,方便人民的生活条件。本次设计是在所给地形图比例尺为1:2000,以及载重汽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9520辆/昼夜,设计一条高等级公路,有利于两个城市的交通条件,促进经济的发展。3.2、 路线走向及工程慨况 本路段是XX高速公路(1标段)初步设计,本合同路线起始于A地,桩号为K0+000,全长为2177.658米,终点桩号为K2+177.658。在桩号K0+286.900、K0+600、K1+450、K2+000设计了圆管涵涵洞(过水),K0+951.200设置了箱涵(过道)此位置设计了涵洞保证道路的排水和通行。3.3、沿线气候、水文特征、地形、地理本区位于湖南省,属于压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类型,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春温多雨,夏秋多旱,严寒期短,暑热期长。气候对本路段施工有影响的主要是雨季,路基土方及构造物要不时机地做好施工计划安排。本路线属于平原微丘区,少陡坡、深沟,地形变化相对简单,相对高差20多米。地基较稳定,地表7米之内为土,712米为次坚石,12米以下为坚石,地层单一,区域构造稳定,工程地质条件一般,对边坡陡的地段采用护面墙的措施,对薄弱的软土可采用换土的措施。3.4、 与周围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协调本高速公路设计考虑和研究了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尽量做到不破坏或少破坏自然景观,并通过一定辅助措施和方法给予一定的改善。在路线平面线形设计时充分考虑了运用技术指标的合理性,线形的连续性、形态的优美性以及周围景观的协调性。尽量避免深挖高填影响环境,对特殊的自然景观或环境敏感区采取避让措施。实在难于避让地段则尽可能以挖方形式通过或采取保护措施,满足环保要求的同时,亦可美化环境。路附近有村庄,尽量靠近村庄但不破坏房屋,便于人们的交通,保护原有的自然状态。对于道路施工造成的取土坑、填方边坡采取了保护,补救的措施。取土坑区采用完善的排水系统,且采取植树、种草及必要的护坡措施。对边坡和取土坑通过种草、植树等绿化措施使公路两旁得到进一步美化亦达到稳固边坡的目的。 3.5、 纸上定线 公路因为其灵活性在交通运输中成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路线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建设标准、建设规模、施工技术、造价、工期、运营效果等方面,并且影响到地区乃至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因此,在选线时,应尽可能多考虑几个可行的方案,在满足现实和长远规划要求的前提下,经技术、经济和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权衡,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案。 3.5.1路线方案概况本次设计选线以按地形来布线,在平原微丘区,地形是影响线位的重要因素,以地形控制因素,以纵断面为主导,综合平面和横断面安排路线。一条公路从起点到终点有多种走法,本次设计初拟定了两条路线。 方案I:起点A点的桩号为K0+000,JD1的桩号为K1+077.820、(Z)133037.5、R1为800m,JD2的桩号为K1+845.611、(Y)215426.4、R2为700m,B为终点B点的桩号为K2+177.658,全长2177.658m。 方案II:起点A点的桩号为K0+000,JD1的桩号为K0+090.534、(Y)14718.3、R1为500m,JD2的桩号为K1+589.541、(Z)243915.0,R2为700m, B为终点B点的桩号为K2+150.812,全长2150.812m。 3.5.2方案的综合比选 从平面图可知,本路线是此路段地形中主要交通运输通道,根据混合交通折算成载重汽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9520辆/昼夜,属于高速公路。综合公路等级与工程量,方案I的优点明显。方案的优点:本路线充分利用了有利地形,工程量小,路线比较顺畅,经济上优于方案II,技术经济指标合理。方案的缺点:工程量较大,而且填挖出现很大的不平衡,造价太高且穿过比较陡的丘陵。从经济上,工程上,造价上,国防上选择了方案。 3.5.3、结论 本次设计采用方案作为设计方案。 方案选择的优劣直接影响着道路工程造价和运营服务效果,要有广阔的视野和经济头脑,做到不漏掉任何一个可能的路线方案,在做方案比选时,要不断深入认识,要敢于否定自己已有的方案,在任何时候要对影响因素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反复比较论证,集思广益,加深方案比较深度和广度努力提高路线设计方案比选论证水平。 在路线设计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全面的权衡分析,得出最佳方案。 因本人经验和能力所限,所选方案不一定是最佳方案,如有错误望老师批评指正,以提高设计水平。3.6、 平面设计在平面线形设计中,考虑了路线平、纵、横的组合与协调,力争使平面线形流畅,纵坡均衡,横断面合理,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以达到视觉和心理上的舒畅。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尽量避免拆少占耕地,从而减少工程的造价。全路段共设了平曲线2个,JD1偏角为133037.5左半径R1=800m,JD2偏角为215426.4右半径R2=700m。路线全长2177.658m。3.7、 纵断面设计本路线纵断面设计考虑了百年一遇的历史水位,纵断面设计受地形、设计水位及周围城镇件的控制。按照纵断面设计方法和步骤,充分考虑填挖方尽量达到平衡,注意平、纵组合,进行放坡和定坡,然后设置竖曲线,计算竖曲线各要素。本路段共设置竖向变坡点有2个,路线最大纵向坡度为3.536,最小坡长为330m。K0+000K0+912.284的纵坡坡度为0.343%,坡长912.284m;K0+912.284K1+636.287的纵坡坡度为3.536%,坡长724.003m;K1+636.287K2+177.658纵坡坡度为2.726%,坡长,541.376m;均满足高速公路设计要求。纵断面见图纸。3.8、平纵组合设计 竖曲线的起、终点都落在平曲线的缓和段内;所有路线纵坡和超高横坡所组成的合成坡度小于设计速度100km/h的高速公路合成坡度值10%的要求;同时满足最小合成坡度要求大于0.5%,保证排水要求。此路线设计最大纵坡为3.536,最大的超高横坡为5%,所以最大合成坡度为6.1%0.5%满足要求。第四篇路基及排水XX高速公路(1标段)初步设计 设计说明书路基及排水设计说明4.1路基设计4.1.1路基设计原则 路基的最小高度是在满足路基设计洪水频率的要求以及路基本身所需要的稳定条件下,结合地形、地质、地下水、地表水及气候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的。路基的设计标高为路基中心线标高。4.1.2、路基组成本路段路基均为整体式路基,路基的总宽度为26m,其横断面布置为0.75m(土路肩)+3.0m(硬路肩)+2x 3.75m(行车道)+0.75m(路缘带)+2m(中央分隔带)+0.75m(路缘带)+2x3.75m(行车道)+3.0m(硬路肩)+0.75(土路肩)。4.1.3、边坡边坡在填方和挖方路段均采用二级台阶,H小于6m时,边坡的坡度为1:1.5,H大于6m时,高于6m的部分边坡坡度为1:1.75,低于6m的部分采用1:1.5的坡度设置。挖方边坡:H小于6米时,边坡坡度为1:0.75,H大于6米时,高于6米的部分坡度为1:0.75,低于6米的部分坡度为1:0.5。4.1.4、加宽与超高 超高方式采取绕绕道路中分带外侧边缘旋转。超高的过渡一般在回旋线或圆曲线全长范围内进行。4.1.5、路基防护工程路基防护主要是根据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及填挖情况分别进行处理。路基设计荷载为汽车超20级,挂车120级。4.2 路基排水设计 为了防止水流冲刷路基边坡,路面一般采用集中排水,即在路堤直线段两侧和超高段内侧设横披直接排水。在路堤路段设置了急流槽,以供路面路肩拦水带拦截下来的水流流向排水沟,并与横向排水管接通,及时排走中央分隔带与路面上的积水。对于路堤路段,水直接排进排水沟,而对于路堑路段水直接排往边沟,为了及时排出路面结构内部水,在土路肩下设置了PE防渗层,防止水下渗影响路基。 4.2.2、路基排水 本标段排水系统自成体系,不与农田灌溉设施相兼并,路基水经边沟或排水沟排入河流或池塘中,全标段没设平坡,纵坡均0.3,所以路基排水畅通。(1)、排水沟的设计填方路段设置0.60.60.6m的矩形排水沟,坡度比为1:1。在设计中,应考虑排水沟的平面位置、空间位置,平面应顺直,纵向同样设置纵坡,并且在一些地段设置集水槽引走雨水。 (2)、边沟设计挖方路段设置0.60.6m的矩形边沟,采用厚度为30cm的M7.5浆砌片石铺砌。其中排水沟与边沟的纵坡均与路线的纵坡一致。其作用是排除和汇集路基范围内和流向路基的少量地面水。(3)、截水沟在挖方边坡上方设有0.60.60.6m的截水沟,内外坡度均为1:1。截水沟距边坡顶平距为5.0m。其作用的排除和挡截路基上方流向路基的地面径流,减轻了边沟的水流的负担,保证挖方边坡和填方坡角不受流水冲刷。另外截水沟的位置应尽量与绝大多数的地面水流方向垂直,以提高载水效能和缩短沟的长度。沟底且有大于5%的纵坡,沟底和沟壁要求平整实心密实、不滞流、不渗水。一般其长度以200m500m为宜。以上水沟均采用M7.5浆砌水沟,浆彻形式为浆彻片石,铺砌厚度为0.3m。第五篇路面及排水 路面及排水设计说明5.1、路面概述本次路面设计分为沥青路面设计和混凝土路面设计。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结构层: 方案一(比选方案):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40 m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60 m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80 mm 水泥稳定碎石 250 mm 水泥稳定砂砾 200 mm 天然沙砾 150 mm 土基 方案二(推荐方案):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40 m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60 m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80 mm 石灰粉煤灰土 220 mm 水泥稳定碎石 200 mm 天然沙砾 150 mm 土基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结构层:方案一(推荐方案): 普通混凝土路面 234mm 级配碎石 200 mm 级配碎石 180 mm 天然砂砾 200 mm 土基 方案二(比选方案): 普通混凝土路面 238mm 级配碎石 180 mm 级配砾石 160 mm 天然砂砾 160 mm 土基路面排水由路面排水、路肩排水、中央分隔带排水三部分组成,路面排水设施主要由路面横坡、拦水带、泄水口和急流槽组成。5.2、路面排水设计 路面排水的主要任务是迅速把降落在路面和路肩表面的降水排走,以免造成路面积水而影响行车安全。路表面派水设计应遵循下列设计原则:(1)降落在路面上的雨水,应通过路面横向坡度向两侧排走,避免行车道路范围内出现积水。(2)在路线纵坡平缓、汇水量不大、路堤较低且边坡坡面不会受到冲刷的情况下,应采用在路堤边坡上横向漫坡的方式排除路面表面水。(3)在路堤较高,边坡坡面在未做防护而易遭受路面表面水流冲刷,或者坡面虽已采取防护措施但仍有可能受到冲刷时,应沿路肩外侧边缘设置拦水带,汇集路面表面水,然后通过泄水口和急流槽排离路堤。(4)设置拦水带汇集路面表面水时,拦水带过水断面内的水,在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上不得漫过右侧车道外边缘,在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上不得漫过右侧车道中心线。当路基横断面为路堑时,横向排流的表面水汇集于边沟内。当路基横端面为路堤时,可采用两种方式排除路面表面水:一种是让路面表面水以横向漫流形式向路堤坡面分散排放;另一种方式是在路肩外侧边缘放置拦水带,将路面表面水汇集在拦水带同路肩铺面(或者路肩和部分路面铺面)组成的浅三角形过水断面内,然后通过相隔一定间距设置的泄水口和急流槽集中排放至路堤坡脚外。5.3、路面设计交通组成:经调查预测,本路竣工后第一年双向平均日交通量下表(辆/d): 4-1 交通量表交通车型代表车型昼夜交通量(辆/日)小客车3000中客车SH141700大客车CA50800小货车吉尔1302000中货车CA390900EQ1401800大货车JN150800特大车日野1000拖挂车五十铃120交通量增长率(%)3.55.3.1、 沥青路面设计 (1)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沥青路面常由沥青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等多层结构组成。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一般选用三层沥青面层结构(即表面层、中面层、下面层),为防止雨水、雪水渗入路面结构层、土基,沥青面层应选用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基层按材料和力学特性的不同可以分为柔性基层、半刚性基层和刚性基层三种,一般情况下,基层的厚度应大于混合料最大粒径的4倍。垫层结构位于基层以下,主要用于路基状况不良的路段,以确保路面结构不受路基中滞留的自由水的浸蚀及冻害的危害。 初拟路面结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2)各层材料的抗压模量与劈裂强度由设计任务书可得材料的抗压模量和劈裂强度。以路面设计弯沉值计算路面结构厚度时,采用20C时的抗压模量。验算各层底拉应力是以15为标准温度,故用15的抗压模量。各结构层抗压弹性模量及劈裂强度的取值如下表: 表4-2结构层设计参数表材 料 名 称20抗压模(MPa)15抗压模(MPa)劈裂强度15(Mpa)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140020001.21.6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120016000.81.2粗粒式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