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高速山东-乘法运算率教学内容:有2个信息窗,1、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2、乘法分配律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的运算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对乘法计算或规律的概括吗,是计算经验的提升,学好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进一步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意义,合理灵活的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教学重点:探索和理解乘法运算律。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具体情境,学习乘法的运算律,并能应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2、能力目标:在具体的运算中,了解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在实际中进行应用。3、情感目标:在探索学习运算律的过程中,体验猜想、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与人合作能力。教具、学具:课件、实物投影仪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进度:第34周基本功训练重点、掌握乘法的三种简便运算的定律,会用到实际中去。作业设计的种类和数量作业的设计分为巩固性作业,拓展性作业,综合实践性作业,其中巩固性作业主要是以课本为中心,围绕基础知识,针对大多数学生而设计的,难度适中,拓展性作业和综合实践性作业是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作业数量适中,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信息窗1 济南长途汽车总站 第一课时 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具体情境的创设,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学习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2、能力目标:在具体运算中,让学生了解感受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在实际中进行应用。3、情感目标: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猜想、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教学重点:探索掌握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简便计算。教法 谈话法 ,讲解法学法 迁移类推法 猜想验证法教学准备:主题图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师:(出示主题图)同学们知道图里是哪里的场景吗?你对这里了解多少?(出示信息表)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板书课题) 学生提问,师有选择地进行板书。二、合作探索 1、乘法结合律 师:我们这节课重点研究“大巴车每周运送旅客多少人?”这个问题好吗?你能列式计算出来吗? 学生独立计算。全班交流。师板书不同算法。 师:同学们观察这两种算法,它们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学生观察发言,归纳得出:两个算式中的三个数都相同,计算顺序不同,但结果相等。 师:这有没有可能是一个规律?(学生猜想)我们能不能想办法验证一下你们的猜想? 学生小组合作,举例验证猜想。全班交流。 师:通过验证,我们知道了: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一个数,积不变。这个规律跟以前我们所学的哪条定律相似?你能给这条新定律起个名字吗? 学生发言。师总结板书:乘法结合律。 师:你能用字母表示出这个规律吗? 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让交流的学生说说式子表示的含义。2、乘法交换律。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不能大胆地猜测一下,乘法中还可能有什么规律? 学生发言:可能乘法也有交换律。 师:让我们小组合作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 学生合作验证,得出结论: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学生思考用字母表示出这个定律。集体交流。三、巩固练习1、自主练习第一题。学生独立完成,在订正时,指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填写。2、自主练习第二题。学生先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连线的原因。引导学生发现,有些式子中不仅应用了乘法交换律也应用了乘法结合律。3、自主练习第六题。先让学生根据表中的例子,把表格填完整,交流后启发学生再举些例子加强体验。在学生改写用字母表示的除法式子时,引导学生归纳出“一个因数等于积除以因数,被除数等于商乘除数,除数等于被除数除以商”的关系。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四、评价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五、课后作业:自主练习4板书设计: 济南长途汽车站 366407 36(6407) =230407=364480 =161280(人) =161280(人)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教学反思: 在设计教学时,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本节课让学生经历探索过程,发现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并用字母表示,在理解乘结合律和交换律的基础上,会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这节课有些不足的地方就是课堂上讨论交流的气氛不是那么地热烈,他们在讨论交流时的声音很小,可能是学生看见有听课老师坐在后面,每个人都想做一个非常文明的学生吧,所以故意把说话声放低一些,而我却没有及时地去扭转这个局势,其实当时我也想过办法了,但是一时没想到什么好招,也就那样错下去,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我应该去努力地尝试一下,临时增加一个设计内容,让学生自己去“举例验证规律”,不知道这样是否能增添一些课堂气氛,可是我没勇气做到,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在课堂上学会灵机变动、课堂资源生成方面多下功夫。信息窗1 济南长途汽车总站 第一课时 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具体情境的创设,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学习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2、能力目标:在具体运算中,让学生了解感受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在实际中进行应用。3、情感目标: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猜想、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教学重点:探索掌握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简便计算。教法 谈话法 ,讲解法学法 迁移类推法 猜想验证法教学准备:主题图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师:(出示主题图)同学们知道图里是哪里的场景吗?你对这里了解多少?(出示信息表)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板书课题) 学生提问,师有选择地进行板书。二、合作探索 1、乘法结合律 师:我们这节课重点研究“大巴车每周运送旅客多少人?”这个问题好吗?你能列式计算出来吗? 学生独立计算。全班交流。师板书不同算法。 师:同学们观察这两种算法,它们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学生观察发言,归纳得出:两个算式中的三个数都相同,计算顺序不同,但结果相等。 师:这有没有可能是一个规律?(学生猜想)我们能不能想办法验证一下你们的猜想? 学生小组合作,举例验证猜想。全班交流。 师:通过验证,我们知道了: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一个数,积不变。这个规律跟以前我们所学的哪条定律相似?你能给这条新定律起个名字吗? 学生发言。师总结板书:乘法结合律。 师:你能用字母表示出这个规律吗? 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让交流的学生说说式子表示的含义。2、乘法交换律。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不能大胆地猜测一下,乘法中还可能有什么规律? 学生发言:可能乘法也有交换律。 师:让我们小组合作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 学生合作验证,得出结论: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学生思考用字母表示出这个定律。集体交流。三、巩固练习1、自主练习第一题。学生独立完成,在订正时,指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填写。2、自主练习第二题。学生先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连线的原因。引导学生发现,有些式子中不仅应用了乘法交换律也应用了乘法结合律。3、自主练习第六题。先让学生根据表中的例子,把表格填完整,交流后启发学生再举些例子加强体验。在学生改写用字母表示的除法式子时,引导学生归纳出“一个因数等于积除以因数,被除数等于商乘除数,除数等于被除数除以商”的关系。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四、评价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五、课后作业:自主练习4板书设计: 济南长途汽车站 366407 36(6407) =230407=364480 =161280(人) =161280(人)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教学反思: 在设计教学时,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本节课让学生经历探索过程,发现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并用字母表示,在理解乘结合律和交换律的基础上,会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这节课有些不足的地方就是课堂上讨论交流的气氛不是那么地热烈,他们在讨论交流时的声音很小,可能是学生看见有听课老师坐在后面,每个人都想做一个非常文明的学生吧,所以故意把说话声放低一些,而我却没有及时地去扭转这个局势,其实当时我也想过办法了,但是一时没想到什么好招,也就那样错下去,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我应该去努力地尝试一下,临时增加一个设计内容,让学生自己去“举例验证规律”,不知道这样是否能增添一些课堂气氛,可是我没勇气做到,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在课堂上学会灵机变动、课堂资源生成方面多下功夫。 信息窗1 济南长途汽车总站 第一课时 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新授课)一、 说教材:教学内容: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具体情境的创设,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学习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2、能力目标:在具体运算中,让学生了解感受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在实际中进行应用。3、情感目标: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猜想、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教学重点:探索掌握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简便计算。教材分析: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和具体情节中了解乘除法各部分关系和乘法运算律的学习。二、说教法: 谈话法 ,讲解法三、说学法: 迁移类推法 猜想验证法四、说教学用具:主题图课件五、说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 师:(出示主题图)同学们知道图里是哪里的场景吗?你对这里了解多少?(出示信息表)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板书课题)学生提问,师有选择地进行板书。(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合作探索 1、乘法结合律 师:我们这节课重点研究“大巴车每周运送旅客多少人?”这个问题好吗?你能列式计算出来吗? 学生独立计算。全班交流。师板书不同算法。 师:同学们观察这两种算法,它们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学生观察发言,归纳得出:两个算式中的三个数都相同,计算顺序不同,但结果相等。 师:这有没有可能是一个规律?(学生猜想)我们能不能想办法验证一下你们的猜想? 学生小组合作,举例验证猜想。全班交流。 师:通过验证,我们知道了: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一个数,积不变。这个规律跟以前我们所学的哪条定律相似?你能给这条新定律起个名字吗? 学生发言。师总结板书:乘法结合律。 师:你能用字母表示出这个规律吗? 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让交流的学生说说式子表示的含义。2、乘法交换律。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不能大胆地猜测一下,乘法中还可能有什么规律? 学生发言:可能乘法也有交换律。 师:让我们小组合作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 学生合作验证,得出结论: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学生思考用字母表示出这个定律。集体交流。(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自主探究乘法的运算律,体会其简便的特点。)三、巩固练习1、自主练习第一题。学生独立完成,在订正时,指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填写。2、自主练习第二题。学生先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连线的原因。引导学生发现,有些式子中不仅应用了乘法交换律也应用了乘法结合律。3、自主练习第六题。先让学生根据表中的例子,把表格填完整,交流后启发学生再举些例子加强体验。在学生改写用字母表示的除法式子时,引导学生归纳出“一个因数等于积除以因数,被除数等于商乘除数,除数等于被除数除以商”的关系。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四、评价总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及时巩固学生所学的新知识。)五、课后作业:自主练习4板书设计: 济南长途汽车站 366407 36(6407) =230407=364480 =161280(人) =161280(人)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第四单元 奇异的克隆牛-小数的加减法教学内容:共分两个信息窗:1、简单的小数加减法2、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性质、以及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掌握这部分知识对今后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学会小数加减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灵活计算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学会小数加、减法及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能力目标:经历小数加减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了解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比较感受整数加法运算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能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科技知识的联系,培养爱科学的情感。教具、学具:课件、实物投影仪教学进度:10月15日-10月24日课时安排:6 课时 基本功训练重点: 本单元主要是带领学生经历加减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通过比较感受加法运算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能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第四单元检测题一、填空。2.4比( )多1.58;3.8比4.4少( )。二、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1.24+3.1= 26.213= 120.8= 35.31.8=4.123= 83.33= 105.45= 9.82+24=三、脱式计算下面各题。9.058.8+3.21 54.36(38.08+13.95 )= = = = (27.168.223)+(72.4827.847) 1(0.213+0.199)= = =四、解答应用题1一根绳子10.4米,第一次剪下0.54米,第二次剪下5.2米,还剩多少米?2张叔叔在书店买了两本书。一本28.5元,另一本14.4元。他付出50元,应找回多少元?3大西洋平均深度为3.627千米,印度洋平均深度比它深0.27千米,太平洋平均深度比印度洋深0.131千米,太平洋平均深度是多少千米?4有两只奶牛,花奶牛每天产牛奶4.8千克,比另一只花牛奶少产0.8千克,两只奶牛一天共产牛奶多少千克?信息窗1 “健健”与“壮壮”小数加减法(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合作探究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激发学生主动提出、探索、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感受数学的价值。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交流能力。情感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爱科学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学法 迁移类推法合作交流法教法 练习指导法谈话法教具: 实物投影仪小黑板教学过程一、 以旧引新,知识迁移,师:大家回想一下,笔算整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指明回答,出示课件,为新知的探究做铺垫)师:今天我们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板书课题)二、 创设情境,激趣探究 师:同学们,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我国的克隆技术居世界前列。2003年10月29日和31日,一对克隆牛在我国山东省莱阳农学院出生。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一头牛叫“健健”,一头牛叫“壮壮”。这对可爱的小牛发出了信息:健健说:“出生时,我的胸围是0.77米”,壮壮说:“我出生时的胸围比健健多0.03米”。设计意图:采取这种谈话式导课,一是激起学生的兴趣,二是渗透师德教育。(一)1、提问题师:你能否根据这两条信息,提一道一步计算的问题?(指明回答,课件出示问题)2、列算式:谁能列出算式?0.77+0.03=?3、说算法:你能试着用竖式计算吗?在练习本上试一试。(指一名生板演,其余生写在练习本上)。同桌交流以下问题:(1)、列竖式时,先让什么对齐?(2)、计算时,先从哪一位加起?然后再怎样计算?(3)、得数的小数点和谁对齐?(4)、得数末尾如果有“0”,怎么处理? 根据是什么?师:指明回报并订正板演的竖式。强调:写竖式时,一定要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得数的小数点要与两个加数的小数点对齐)。4、验算:0.8这个结果对不对,需要验算,请把你的验算方法写在练习本上(指明板演)订正,师问:“有无其他验算方法?”师指出:如果题中没有要求用什么方法验算,一般用加法验算,因为用减法验算,往往需要退位,容易出错。 设计意图:在此过程中,教师起引领作用,启发鼓励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二)1、我们再来看看克隆牛带来的其他信息?(课件)引导生分析;第一竖列表示什么意思?第二竖列表示什么意思?第三竖列表示什么意思?你能否根据这些信息,提一道用加法计算的问题?根据自己提的问题写出相对应的竖式。(指明回报3种情况)(三)谁能提一道用减法计算的问题?(指明说)怎样列式?指明板演,其余生写在练习本上,并验算自己的结果对不对。集体订正,(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得数的小数点和上面数的小数点对齐)(四)1.3-1.2=?生口答结果,那么1.3-1.25=?请用竖式计算一下,结果究竟是多少?列竖式时,该怎样对齐数位呢?(同桌先说说,在动笔计算)(指明板演)订正时师提示:怎样对齐数位?数位上没有数字按“0”处理。(五)总结计算方法师:我们一块儿来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示:列竖式时,计算时,末尾的0)而后用课件出示,让生真正理解。笔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1.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的数位对齐。2、从低位算起,按整数加减法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点与横线上方的小数点对齐。提醒:得数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三、 巩固练习师:我们运用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一) 基础练习:1、用竖式计算2、看图填空(二)提高练习:1、我来当小法官2、解决问题。(由此对学生进行师德教育)(三)拓展练习:1、填合适的数2、变魔术。四、 全课总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附:在整个教学过程,我采取,扶、引、放的形式,鼓励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理解小数的加减法的实质就是小数点要对齐。逐层设计练习,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得到强化升华、灵活运用。五、作业自主练习3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法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米? 0.77+0.03=0.8(米)0.77+0.030.80答: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0.8米。壮壮出生时的体长比健健长多少米?0.76-0.72=0.04(米)0. 76- 0. 72004答:壮壮出生时的体长比健健长0.04米。教学反思: 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整数的加减法、小数的初步认识及简单的一位小数加减法、小数意义和小数的基本性质,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在此基础上,学习小数加减法相对来说是比较轻松的。但计算对学生来说是单调枯燥无味,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对新生事物好奇的特点,我决定采用课本的情境图,通过“克隆牛”这一较新鲜事物的出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用“克隆牛”的有关信息这一主线贯穿探究新知的全过程。练习时,为了避免让学生做机械、单调、重复的练习,我想方设法设计变式练习去吸引学生、强化新知。在整个教学过程,我采取,扶、引、放的形式,鼓励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理解小数的加减法的实质就是小数点要对齐。逐层设计练习,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得到强化升华、灵活运用。信息窗1 “健健”与“壮壮”小数加减法(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合作探究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激发学生主动提出、探索、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感受数学的价值。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交流能力。情感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爱科学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学法 迁移类推法合作交流法教法 练习指导法谈话法教具: 实物投影仪小黑板教学过程一、 以旧引新,知识迁移,师:大家回想一下,笔算整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指明回答,出示课件,为新知的探究做铺垫)师:今天我们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板书课题)二、 创设情境,激趣探究 师:同学们,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我国的克隆技术居世界前列。2003年10月29日和31日,一对克隆牛在我国山东省莱阳农学院出生。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一头牛叫“健健”,一头牛叫“壮壮”。这对可爱的小牛发出了信息:健健说:“出生时,我的胸围是0.77米”,壮壮说:“我出生时的胸围比健健多0.03米”。设计意图:采取这种谈话式导课,一是激起学生的兴趣,二是渗透师德教育。(一)1、提问题师:你能否根据这两条信息,提一道一步计算的问题?(指明回答,课件出示问题)2、列算式:谁能列出算式?0.77+0.03=?3、说算法:你能试着用竖式计算吗?在练习本上试一试。(指一名生板演,其余生写在练习本上)。同桌交流以下问题:(1)、列竖式时,先让什么对齐?(2)、计算时,先从哪一位加起?然后再怎样计算?(3)、得数的小数点和谁对齐?(4)、得数末尾如果有“0”,怎么处理? 根据是什么?师:指明回报并订正板演的竖式。强调:写竖式时,一定要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得数的小数点要与两个加数的小数点对齐)。4、验算:0.8这个结果对不对,需要验算,请把你的验算方法写在练习本上(指明板演)订正,师问:“有无其他验算方法?”师指出:如果题中没有要求用什么方法验算,一般用加法验算,因为用减法验算,往往需要退位,容易出错。 设计意图:在此过程中,教师起引领作用,启发鼓励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二)1、我们再来看看克隆牛带来的其他信息?(课件)引导生分析;第一竖列表示什么意思?第二竖列表示什么意思?第三竖列表示什么意思?你能否根据这些信息,提一道用加法计算的问题?根据自己提的问题写出相对应的竖式。(指明回报3种情况)(三)谁能提一道用减法计算的问题?(指明说)怎样列式?指明板演,其余生写在练习本上,并验算自己的结果对不对。集体订正,(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得数的小数点和上面数的小数点对齐)(四)1.3-1.2=?生口答结果,那么1.3-1.25=?请用竖式计算一下,结果究竟是多少?列竖式时,该怎样对齐数位呢?(同桌先说说,在动笔计算)(指明板演)订正时师提示:怎样对齐数位?数位上没有数字按“0”处理。(五)总结计算方法师:我们一块儿来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示:列竖式时,计算时,末尾的0)而后用课件出示,让生真正理解。笔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1.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的数位对齐。2、从低位算起,按整数加减法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点与横线上方的小数点对齐。提醒:得数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三、 巩固练习师:我们运用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一) 基础练习:1、用竖式计算2、看图填空(二)提高练习:1、我来当小法官2、解决问题。(由此对学生进行师德教育)(三)拓展练习:1、填合适的数2、变魔术。四、 全课总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附:在整个教学过程,我采取,扶、引、放的形式,鼓励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理解小数的加减法的实质就是小数点要对齐。逐层设计练习,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得到强化升华、灵活运用。五、作业自主练习3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法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米? 0.77+0.03=0.8(米)0.77+0.030.80答: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0.8米。壮壮出生时的体长比健健长多少米?0.76-0.72=0.04(米)0. 76- 0. 72004答:壮壮出生时的体长比健健长0.04米。教学反思: 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整数的加减法、小数的初步认识及简单的一位小数加减法、小数意义和小数的基本性质,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在此基础上,学习小数加减法相对来说是比较轻松的。但计算对学生来说是单调枯燥无味,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对新生事物好奇的特点,我决定采用课本的情境图,通过“克隆牛”这一较新鲜事物的出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用“克隆牛”的有关信息这一主线贯穿探究新知的全过程。练习时,为了避免让学生做机械、单调、重复的练习,我想方设法设计变式练习去吸引学生、强化新知。在整个教学过程,我采取,扶、引、放的形式,鼓励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理解小数的加减法的实质就是小数点要对齐。逐层设计练习,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得到强化升华、灵活运用。信息窗1 “健健”与“壮壮”小数加减法(新授课)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小数加减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合作探究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激发学生主动提出、探索、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感受数学的价值。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交流能力。情感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爱科学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生在学习了整数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性质以及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基础上进行的。掌握这部分知识对今后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二、说教法:练习指导法谈话法三、说学法: 迁移类推法合作交流法四、说教学用具实物投影仪小黑板五、说教学流程:一、 以旧引新,知识迁移,师:大家回想一下,笔算整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指明回答,出示课件,为新知的探究做铺垫)师:今天我们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 创设情境,激趣探究 师:同学们,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我国的克隆技术居世界前列。2003年10月29日和31日,一对克隆牛在我国山东省莱阳农学院出生。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一头牛叫“健健”,一头牛叫“壮壮”。这对可爱的小牛发出了信息:健健说:“出生时,我的胸围是0.77米”,壮壮说:“我出生时的胸围比健健多0.03米”。设计意图:采取这种谈话式导课,一是激起学生的兴趣,二是渗透师德教育。(一)1、提问题师:你能否根据这两条信息,提一道一步计算的问题?(指明回答,课件出示问题)2、列算式:谁能列出算式?0.77+0.03=?3、说算法:你能试着用竖式计算吗?在练习本上试一试。(指一名生板演,其余生写在练习本上)。同桌交流以下问题:(1)、列竖式时,先让什么对齐?(2)、计算时,先从哪一位加起?然后再怎样计算?(3)、得数的小数点和谁对齐?(4)、得数末尾如果有“0”,怎么处理? 根据是什么?师:指明回报并订正板演的竖式。强调:写竖式时,一定要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得数的小数点要与两个加数的小数点对齐)。4、验算:0.8这个结果对不对,需要验算,请把你的验算方法写在练习本上(指明板演)订正,师问:“有无其他验算方法?”师指出:如果题中没有要求用什么方法验算,一般用加法验算,因为用减法验算,往往需要退位,容易出错。 设计意图:在此过程中,教师起引领作用,启发鼓励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二)1、我们再来看看克隆牛带来的其他信息?(课件)引导生分析;第一竖列表示什么意思?第二竖列表示什么意思?第三竖列表示什么意思?你能否根据这些信息,提一道用加法计算的问题?根据自己提的问题写出相对应的竖式。(指明回报3种情况)(三)谁能提一道用减法计算的问题?(指明说)怎样列式?指明板演,其余生写在练习本上,并验算自己的结果对不对。集体订正,(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得数的小数点和上面数的小数点对齐)(四)1.3-1.2=?生口答结果,那么1.3-1.25=?请用竖式计算一下,结果究竟是多少?列竖式时,该怎样对齐数位呢?(同桌先说说,在动笔计算)(指明板演)订正时师提示:怎样对齐数位?数位上没有数字按“0”处理。(五)总结计算方法师:我们一块儿来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示:列竖式时,计算时,末尾的0)而后用课件出示,让生真正理解。笔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1.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的数位对齐。2、从低位算起,按整数加减法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点与横线上方的小数点对齐。提醒:得数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自主探索教学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三、 巩固练习师:我们运用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一) 基础练习:1、用竖式计算2、看图填空(二)提高练习:1、我来当小法官2、解决问题。(由此对学生进行师德教育)(三)拓展练习:1、填合适的数2、变魔术。(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四、 全课总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附:在整个教学过程,我采取,扶、引、放的形式,鼓励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理解小数的加减法的实质就是小数点要对齐。逐层设计练习,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得到强化升华、灵活运用。(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及时回顾本节所学的知识,形成知识体系。)五、作业自主练习3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法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米? 0.77+0.03=0.8(米)0.77+0.030.80答: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0.8米。壮壮出生时的体长比健健长多少米?0.76-0.72=0.04(米)0. 76- 0. 72004答:壮壮出生时的体长比健健长0.04米。教学反思: 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整数的加减法、小数的初步认识及简单的一位小数加减法、小数意义和小数的基本性质,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在此基础上,学习小数加减法相对来说是比较轻松的。但计算对学生来说是单调枯燥无味,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对新生事物好奇的特点,我决定采用课本的情境图,通过“克隆牛”这一较新鲜事物的出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用“克隆牛”的有关信息这一主线贯穿探究新知的全过程。练习时,为了避免让学生做机械、单调、重复的练习,我想方设法设计变式练习去吸引学生、强化新知。在整个教学过程,我采取,扶、引、放的形式,鼓励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理解小数的加减法的实质就是小数点要对齐。逐层设计练习,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得到强化升华、灵活运用。第七单元 三峡工程(二)- 小数除法本单元教学内容共分四个信息窗: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2、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求商的近似值、小数四则运算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除法、小数乘法、商不变的性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学好这部分内容对于今后学习及解决实际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小数除法的算理,学会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小数除法计算;认识中括号,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求商的近似值的必要性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认识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2、能力目标:在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转化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归纳、推理概括能力培养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在学习小数除法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活动,自主获取知识的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 :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难点 :理解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算理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中括号的应用。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进度:第1416周课时安排( 13课时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 3课时 )2、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 ( 2课时 )3、求商的近似值 ( 2课时 )4、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 2课时 )5、回顾与整理 ( 1课时 )6、我学会了吗 ( 1课时 )7、综合练习 ( 1课时 )六、基本功训练重点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七、检测题第七单元检测题一、算一算1、 直接写得数(12分)030.25 0.30.25 0.30.25 0.30.25 1240.4 4.32 0.1 8.20.82 73.5 1 3 2()0.4 ()1.64.82242、用竖式计算,任意选一题验算(除不尽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12分)4830.35= 8.6424= 1811= 4.820.56= (保留两位小数)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16分)(1)1252.50.4 (2)1.825241.5 (3)(77+154)07(4)10.8(4.621.92)4二、填一填(20分)1、90分()小时 3小时39分()小时2、 0.120.3=( )3 0.6720.28=( )( )3、7.0306306用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写作(),保留三位小数是( )。4、在圆圈里填上“”、“”或“”号。350.6 3.783.785、牛奶5角一袋,1元5角可以买( )袋,买7袋需要()元。6、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0分米,它的边长是( )分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7、根据1.80.92,写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一道除法算式。乘法算式:( ),除法算式:( )。8、把6.35、6.35、6.305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9、4 ( )134 ( ) 810.410、一个三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后的近似值是3.12,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它们相差( )。三、选一选(4分)1、与4.830.7的商相等的式子是( )。A4837 B48.37 C0.48372、两个数相除商是0.42,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商是()。A0.42 B4.2 C423、2345的小数部分第50位上的数字是( )。A3 B4 C54、一根18米长的绳子,对折再对折后,每段长是( )。A9米 B6米 C4.5米四、判一判(4分)1、把一个小数精确到百分位,也就是保留两位小数。( )2、小数除以小数,商一定是小数。( )3、每套西服用布2.8米,30米布可以做11套这样的西服。( )4、一堆石子60吨,一辆卡车最多能装4.5吨,运完这堆石子需要13趟。()五、解决问题(32分,14每题5分,5、6两题各6分)1、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我国射击运动员杜丽最后5枪打出52.5环的成绩勇夺该项目的奥运金牌,平均每枪打多少环? 2、一只河马的体重是5.1吨,是一头水牛体重的15倍。这只河马比这头水牛重多少吨? 3、妈妈在菜市场买了1.5千克带鱼,交给售货员11元钱后,找回0.95元。每千克带鱼多少元? 4、一间教室长8.6米,宽4.5米,用每块0.2平方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信息窗2 天下第一门-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第一课时(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算理,能快速准确计算小数除法。2、能力目标:在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转化思想的方法,发展初步的归纳、推理、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小组合作的热情,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学习自主获取知识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关键将除数转化成整数,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同样也扩大相同的倍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教法: 谈话法 比较法归纳法学法: 迁移类推法小组合作法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口算卡片一、导课利用商不变的性质吧除数变成整数再计算420.5=, 6.40.4=, 6.450.3=,导入:你听说过“天下第一门”吗?其实也因为三峡船闸的闸门而得名。二、新课(一)出示红点问题1、挖掘信息 仔细观察信息窗,充分寻找数学信息,有:船闸闸门共24善,最大的一扇闸门高38.5米,宽20.2米,面积接近两个篮球场大,“我”的身高是1.4米。2、提出数学问题闸门的高是“我”的多少倍?是宽的几倍?3、解决闸门的高是“我”的多少倍?怎样列式?讲一讲怎样想的?能说出根据除法的意义。38.5 1.44、用学过的方法解决 有以下几种:(1)改写名数:38.5 米=385分米 1.4米=14分米 38514=27.5,所以38.51.4=27.5。(2)转化成整数:1.4改成14,要使商不变,38.5也扩大10倍,是385 ,38514=27.5,所以38.51.4=27.5。(3)竖式:4、比较哪种方法好,为什么?观察比较发现:竖式计算简便,并且快而准确。(二)出示绿点问题:我的书桌高0.77米,闸门的高是书桌的多少倍?1、怎样列式?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根据倍数的意义,列除法算式:38.5 0.772、尝试解决 将除数转化成整数,为使商不变,被除数也与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就是3850 77=50交流时重点在观察比较中发现用竖式计算最好,从而主动选择用竖式计算的方法。3、比较:这道除法与以前的除法题有什么不同?小组合作,讨论后交流:(1)除数是两位数,要扩大100倍,被除数也要扩大100倍。(2)被除数扩大100倍,38.5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移动一位就再没有数了,所以右面要添一个0,再移动小数点。(3)十位上商是5,正好没有余数,十位上余数是0,个位上商直接写0。三、练习:1、集体口头练习:自主练习12、小组合作练习:自主练习23、几生板演,其余自练:自主练习3四、总结 这节课学的计算跟上节课学的有什么不同?还学会了什么知识?需要注意什么问题?还有什么不懂之处,请提出来一起解决。剩下的问题放到问题口袋里。五、课后练习:自主练习8板书设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闸门的高是“我”的多少倍? 闸门的高是书桌的多少倍?38.51.4=27.5。 3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北2025年河北省气象部门招聘应届毕业生(第三批)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攀枝花2025年攀枝花市盐边县事业单位新一轮引才1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外国文学经典》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社会政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汽车原理与构造》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绵阳飞行职业学院《中学生物学教学技能训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宿州学院《农产品营销与电子商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工业大学《数据分析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级英语阅读2》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东北大学《软件体系结构原理与方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妇女妊娠期体重监测与评价》(T-CNSS 009-2021)
-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函数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 2025年春季1530安全教育记录主题
- 初中语文教师校本培训内容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附解析答案
- 店长晋级管理制度内容
- 2024年医美行业痛点分析研究报告
- 云安全事件案例
- DB64-266-2018: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151-200
- 《兽医产科学》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反对邪教主题班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