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气候概况.doc_第1页
河北省气候概况.doc_第2页
河北省气候概况.doc_第3页
河北省气候概况.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气候、河流概况 河北省地处中纬度欧亚大陆东岸,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属于温带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本省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寒暑悬殊,雨量集中,干湿期明显,具有冬季寒冷干旱,雨雪稀少;春季冷暖多变,干旱多风;夏季炎热潮湿,雨量集中;秋季风和日丽,凉爽少雨的特点。省内总体气候条件较好,温度适宜,日照充沛,热量丰富,雨热同季,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和林果种植。本省光能资源丰富,全省年总辐射量为4854-5981兆焦/平方米,其分布趋势北高南低、东西高中间低。长城以北及西部山区年总辐射在5200兆焦/平方米以上,其中冀西北及冀北高原(坝上)为5600-5981兆焦/平方米,属全省总辐射最多地区,康保年总量达5981.2兆焦/平方米,为全省之最;平原地区年总辐射一般为5000-5400兆焦/平方米;中间地带仅有5000兆焦/平方米左右,其中新城、容城一带不足4900兆焦/平方米,为全省最低值区;平原东部南皮、沧州、泊头一带在5300兆焦/平方米以上,系平原地区的高值区;沿海地区除乐亭少于5000兆焦/平方米外,其余在5100-5300兆焦/平方米。本省年平均气温由北向南逐渐升高,冀北高原年平均气温低于4,以御道口最低,为-0.3;中南部地区年平均气温上升至12以上,以峰峰为最高,达14。南北年平均气温相差甚为悬殊。全省年极端最高气温多出现在6月,长城以南都在40以上,保定曾出现过43.3(1955年7月23、24日)的高温;南部平原气温超过35的酷热日达18-25天;中部平原及南太行山区为10-18天;唐山地区沿海及北部山区只有1-4天;冀北高原不见酷热天气。年极端最低气温主要在冀北高原,达-30以下,御道口曾出现过-42.9(1957年1月12日)的低温。本省年平均降水量为350-770毫米。年降水量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总的趋势是东南部多于西北部。全省有两个少雨区:一为冀北高原,是河北省最干旱地区,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二为新乐、藁城、宁晋一带,年降水量不足500毫米。全省的两个多雨中心一为燕山南麓,年降水量达700-770毫米;二为紫荆关、涞水一带,年降水量在600毫米以上。全省年内降水时段分配也极不均匀,降水变率大,强度也大,以夏季降水量最多,占全省年降水总量的65-75%,一些地区夏季降水往往集中于几次暴雨;冬季降水量最少,仅占全年的2%左右;秋季稍多于春季,分别占15%和10%左右。河北省是全国降水变率最大的地区之一,多雨年和少雨年降水量有时相差15-20倍之多,一般也有4-5倍,致使境内经常出现旱涝灾害。 本省年均日照时数在2400-3077小时之间,全省范围均属日照条件较好地区。冀北山区及北部山区和渤海沿岸,是稳定的多日照区,年日照时数为2800-3070小时;燕山南麓和太行山中北部地区次之,年日照时数为2700-2900小时;山麓平原、低平原及太行山南部最少,为2400-2700小时。日照时数季节分配:春季最多,夏季最少,冬季略多于秋季,这对作物生长十分有利。冀北高原为河北省热量最低地区,年平均气温-0.3-4,0积温为2100-2800,无霜冻期80-110天;长城以北的山地和盆地年平均气温4-10,0积温2800-4200,无霜冻期110-170天;长城以南至滹沱河以北地区,年平均气温10-12,0积温4200-4800,无霜冻期170-190天;滹沱河以南及太行山南部低山丘陵地区,为河北省热量条件最好地区,年平均气温12以上,0积温4800-5200,无霜冻期190-205天。河北省热量按地带划分,大致是冀北高原为一年一熟低温作物区,冀北高原以南至长城以北,为一年一熟中温作物区,长城以南至滹沱河以北为二年三熟作物区,南部为一年二熟作物区。本省风力资源丰富,冀北高原及渤海海岸年平均风速4-5米/秒,为风速最大区域;其它地区年平均风速2-4米/秒;季节风力分布以春季最大,冬季次之,秋季最小 。河北省自古以来气象灾害频繁,主要有旱、涝、大风、冰雹、暴雨、连阴雨、高温、干热风、霜冻、低温冻害及沿海地区的风暴潮,以上气象灾害每年均在不同范围、不同程度出现,其中以旱涝为甚。旱灾以春旱最多,有十年九旱之说,且范围广、影响大、灾情重,局地旱情严重时人畜饮水亦困难。涝灾多发生在某一区域,但大范围水涝亦不乏其例,如1963年的洪涝,使河北平原一片汪洋。其它如冰雹、大风等气象灾害,史料及近代亦多有记载。气象灾害每年给河北带来巨大经济损失,90年代后平均每年达上百亿元,且呈逐年增加趋势,1996年的洪涝灾害更使全省损失惨重,直接经济损失达456.3亿元。河北省境内河流,多发源于山西高原和太行山、燕山山地,流经河北平原,注入渤海。河北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0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12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30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05亿立方米。河北省主要有海河、滦河两大水系。海河水系 海河水系是河北省最大的水系,多年平均径流量76亿立方米,流域面积达26万平方公里,其中在河北省14万平方公里。海河水系中还有华北地区最大的内陆淡水湖-白洋淀。滦河水系 滦河水系是流经河北省的第二大水系,滦河是河北省国家级旅游城市承德和全省重要工业基地唐山的母亲河。水系多年平均年径流量50.3亿立方米,流域面积达5万多平方公里,其中在河北省4.58万平方公里。河北省的河流,按照河川径流循环形式,可分为直接入海的外流河及不与海洋沟通的内陆河两大系统。海河、滦河、辽河属外流河,安固里河、黑水河等属内陆河。滦河(包括河北沿海诸小河)地处我省东北部,我省境内流域面积45870km2,占全省总面积的24.4%。滦河水系,支流繁多,较大的有小滦河、兴州河、伊逊河、武烈河、老牛河、瀑河、青龙河等。支流大多分布在干流的左岸,形成不对称水系。河北沿海有石河、洋河、陡河等,河流短小,流域面积不大。海河流域由潮白蓟运、北运、永定、大清、子牙、南运河等六大水系组成,我省境内流域面积125754km2,占总面积的67.0%。六大水系由北至南呈扇形分布,各水系汇集于天津附近后流入渤海。潮白蓟运河主要由西支潮白河和东支蓟运河组成。潮白河又分潮河与白河两支,下游注入永定新河。蓟运河上游分泃河和州河两支,至九王庄汇合后于北塘入海。北运河上叫温榆河,至通县始称北运河,往下至屈家店汇入永定河。永定河发源于山西、内蒙,流经河北及京、津三省、市,流域面积较大。上游有桑干河、洋河两支流。桑干河发源于山西宁武县,洋河发源于内蒙兴和县,两支流于河北省怀来县朱官屯汇合后,入官厅水库。下游1970年开挖永定新河,遇有大洪水,除由北运河分泄约20%流量外,其它均由永定新河入海。大清河位于我省中部,分南北两支:北支由小清河、琉璃河、拒马河、易水河等组成;南支有磁、沙、唐、界、府、漕、瀑等河组成。南北两支汇入东淀后与子牙河相汇,以下经独流减河和海河分别入海。子牙河由滹沱河、滏阳河两支流组成,在献县汇后称为子牙河。滹沱河发源于山西境内,滏阳河则多发源于本省境内且支流繁多。各支流在大陆泽、宁晋泊汇集,经艾辛庄枢纽闸调节分别沿滏阳新河与滏阳河下泄,至献县与滹沱河汇合后又分为两支,一支沿子牙河入海河,一支沿子牙新河直接入海。南运河位于我省东南,有漳河与卫河两支。漳河又分清漳河与浊漳河,皆发源于山西境内。卫河由峪河、沦河、淇河、安阳河等十多条支流组成。漳卫两河在馆陶徐万仓村相汇后称卫运河,临清以下称南运河,到四女寺枢纽又有漳卫新河分洪入海。四女寺以下的南运河还有捷地减河、马厂减河分洪入海,九宣闸以下南运河行洪能力甚微。辽河支流的阴河、西路嘎河、老哈河及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