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7指南.doc_第1页
SS7指南.doc_第2页
SS7指南.doc_第3页
SS7指南.doc_第4页
SS7指南.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S7 指南 2020-1-17SS7 指南一、概要7号信令(Common Channel Signaling System No. 7)是由ITU-T(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Sector)制定的全球电信业的标准。这个标准指定了在PSTN中各个网络点通过数字信令网交换信息的过程及协议。使用这些协议,使的有线及无线呼叫的建立、路由及控制更为有效。ITU 制订的SS7 考虑到了各国使用的不同规范,如在北美使用的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 (ANSI) 和 Bell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Telcordia Technologies) 标准,还有在欧洲使用的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 (ETSI) 标准。 7号信令协议及信令网的设计是为了以下目的: 基本呼叫的建立、管理及拆除; 无线业务(例如个人通讯服务PCS),无线漫游,移动用户身份鉴定; 本地可移植号码(local number portability LNP) ; 免费业务(800/888)及长途有线业务 (900); 增强呼叫功能,例如呼叫转移、主叫号码显示及三方通话等; 使全球化通讯更为有效及安全;二、几个SS7的概念:1信令链路(Signaling Links) SS7 的消息是通过网络点之间的56/64Kbps 的双向通道传送的,这些通道就叫信令链路(signaling links)。信令的传输使用的是专门的信令通道(带外信令out-of-band)而非话音通道(带内信令in-band)。和带内信令相比,带外信令提供以下特性: 更快的呼叫建立 (带内信令使用的是多频信号音) ; 提高话音电路的使用效率; 支持智能网业务的与电路无关的网络信令,例如数据库的查询等; 对于不稳定的网络以更好的控制; 2信令点(Signaling Points) 在7号信令网中每个信令点都以一个唯一的数字信令点码来标识。每个信令消息中都使用了这个点码以表示这个消息传送的源点及目的地点。信令点都使用一个路由表来为每个消息选择适合的路由。 在7号信令网中有以下三种信令点: (如图. 1): SSP (业务交换点 Service Switching Point) STP (信令转接点Signal Transfer Point) SCP (业务控制点Service Control Point) 图 1. 7号信令点 业务交换点(SSP)是发起、接受或转接呼叫的交换局。 SSP 通过向其他SSP发送相应的信令消息来实现完成一个呼叫所需要的建立、管理及释放话音电路等功能。SSP也可以向一个中央数据库(信令控制点 SCP)发送查询消息来获得响应的路由信息。 (例如查询如何转接800/888 等呼叫)。 而当业务控制点(SCP)受到SSP发出的对于一个用户拨号查询消息就回返回一个消息,里面包含了用户拨号所对应的路由号码。当主路由全忙或者主路由上的呼叫在一定时间内无响应时,SSP会使用备用路由来转接信令。各种呼叫的信令过程应网络及业务的不同而不同。信令点之间的网络信息流量通过一个叫STP 的包交换局来转接及路由。STP 点通过信令消息里的路由信息来转接每个消息到相应的信令链路上。STP担当的是一个网络路由器的功能,所以它使得每个SP之间无须建立直达信令链路,提高了网络的利用率。STP 能实现全球号码翻译(global title translation),通过这个技术,能从信令消息中的数字信息中翻译出目标信令点编码。(比如电话卡号码、800号码、移动用户识别码)。 STP点还可以担任防火墙的功能,过滤转接的信令消息。由于7号信令网对于呼叫处理是很重要的,SCP及STP都成对配置,而且位于不同的物理位置,这样当其中一个出现问题时,网络还能正常通信。信令点之间的信令链路也是成对配置,信息流量平均分配在一个链路组的若干链路上。如果某个链路出错了,那么流量会在组中其他正常的链路上重新分配,保证网络通信不中断。7号信令系统提供了纠错及重传功能以保证在信令点或信令链路出错情况下还能提供不间断的网络服务。三、7号信令链路类型 各条信令链路根据各自在SS7网中起的不同作用分为不同的类型: A到F图 2. SS7 信令链路类型A 类链路A (access) 类链路连接信令终结点(SSP或SCP)到STP。在A类链路上只传送信令终结点发出或发到信令终结点的消息。B 类链路B (bridge) 类链路连接了两个不同的STP。一般来说,四条B 类链路就在对等的(或主要的)的STP之间建立互连(例如:互连两个不同网络的STP点)。B 类链路和D类链路之间的区别很晦涩,所以这样的链路可以称之B/D类链路。C 类链路C (cross) 类链路将两个提供相同功能的STP点互连使之成为互补的一对。C类链路只有在由于链路错误使得STP到目的信令点无路可走时使用。有一点要注意:和STP点相比,SCP点虽然也会成对配置以提高可靠性,但没有类似的连接以使两个SCP成为一对。D类链路D (diagonal) 类链路以四链路方式(如图2)连接了主STP(网间网关)和次级STP(本地或地区性)。在同一个网络内STP也以四链路“D” 类链路连接。D 类链路和B类链路之间的区别很晦涩,所以这样的链路可以称之B/D类链路。E 类链路E (extended) 类链路将SSP连接到备用的STP点。当SSP点无法连接到其主STP时(通过A类链路),就使用E类链路使用备用STP。E类链路一般并不提供,除非在设计网络时认为如此额外的开支能带来很高的可靠性。F 类链路F (fully associated)类链路连接了两个信令终结点(如SSP或SCP)。如果网络中有STP,F 类链路一般并不使用。只有当网络中没有STP时,才使用F类链路将信令终结点直连。 四、7号信令协议栈7号信令协议的软硬件可分成多个抽象的功能块:层。这些层的定义和ISO定义OSI 7层参考模型的对应并不紧密。 图 3. OSI 7层参考模型和7号信令的协议栈 消息传送部分(MTP :Message Transfer Part) 7号信令的消息传送部分(MTP) 分成三个部分,最底的一层是MTP Level 1,相当与OSI的物理层。MTP Level 1 定义了数字信令链路的物理、电气及功能特性。物理层接口包括: E-1 (2048 kb/s; 32 64 kb/s channels), DS-1 (1544 kb/s; 24 64kb/s channels),V.35 (64 kb/s),DS-0 (64 kb/s),以及DS-0A (56 kb/s)。 MTP Level 2 为在链路上传送的消息提供了准确、安全的点到点传输,Level 2 提供了流量控制、消息顺序确认及检错功能。当信令链路上发生错误时,若干消息会被重新传送。MTP Level 2 相当于OSI的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MTP Level 3 在7号信令网中为消息的传送提供路由功能。当有链路发生故障,MTP Level 3会将故障链路上的流量转移到其他链路上,在网络中发生拥塞时MTP Level 3 也会控制流量。MTP Level 3 相当与OSI的网络层(Network Layer)。 ISDN 用户部分 (ISUP :ISDN User Part) ISDN 用户部分(ISUP)定义了用以在局间建立、管理及释放用户电路(电路上承载在语音及数据业务)所用到的各项规范。ISUP既可以用于ISDN呼叫,也适合普通呼叫。但局内呼叫并不使用ISUP。 电话用户部分(TUP :Telephone User Part) 在有些国家(如中国及巴西),一般的呼叫建立及拆线使用TUP信令。TUP 只用于模拟用户,在很多国家,TUP已被ISUP代替。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Signaling Connection Control Part ) SCCP 在MTP Level 3 上提供了面向连接及无连接的网络业务及global title translation (GTT) 功能。全局码(global title)是能被SCCP翻译成目的地点码及子系统号的一个数字地址(如800号码、电话卡号码及移动用户识别号等)。子系统号标识(唯一得)了目的信令点上应用层的一个对象。SCCP是TCAP 业务的传输层。 事物处理应用部分(TCAP:Transaction Capabilities Applications Part) TCAP为应用层提供了电路无关性消息的传送机制,它使用了SCCP的面向无连接业务。SSP及SCP点之间的查询及响应都使用了TCAP消息。举个例子:SSP点发送了一个TCAP查询给SCP,查询800/888所对应的路由号码,或者核实电话卡用户的个人识别号(PIN)。在移动网络中(IS-41 或GSM), 用户身份验证、设备鉴别及漫游等功能就是在移动交换局及数据库间互传MAP(Mobile Application Part)消息来实现,而MAP消息的传送需通过TCAP实现。 操作维护管理部分(OMAP:Operations, Maintenance and Administration Part ) 及ASE OMAP 及ASE 是为将来的使用而设计的。当前OMAP业务只用来校验路由数据库及测试链路故障。五、消息传送部分(Message Transfer Part)消息传送部分(MTP)分成三层:1MTP Level 1 相当与OSI的物理层,定义了数字信令链路的物理、电器及功能特性。物理接口包括E-1 (2048 kb/s; 32 64 kb/s channels),DS-1 (1544 kb/s;24 64 kp/s channels), V.35 (64 kb/s),DS-0 (64 kb/s),及 DS-0A (56 kb/s)。2MTP Level 2 MTP Level 2 为在链路上传送的消息提供了准确、安全的点到点传输,Level 2 提供了流量控制、消息顺序确认及检错功能。当信令链路上发生错误时,若干消息会被重新传送。MTP Level 2 相当于OSI的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一个SS7的消息称为一个信令单元(SU:signal unit).。信令单元有三种格式:填充信令单元(FISU: Fill-In Signal Units)、链路状态信令单元(LSSU:Link Status Signal Units)及消息信令单元(MSU: Message Signal Units) (如图 4)。图 4. SS7 信令单元当信令链路上没有消息(MSU或LSSU)可传时在链路上就双向的不间断的传送填充信令单元(FISU)。 FISU 中只承载level 2的消息(如对端信令单元接受证实信号)。信令链路两端的信令点不停的校验每个FISU的CRC校验码以检测信令链路的通信质量(注意:在日本有所不同,信令点是通过检测标志位(Flag)来检测信令链路的通信质量的而非FISU的CRC)。FISU发送的间隔是预先确定的,如每150 毫秒)。 链路状态信令单元(LSSU) 在链路的两端发送一或两个字节(octets 8-bit bytes)的链路状态信息。链路状态用于两端协同控制链路,还可以向对端信令点指示出本信令点的状态(如处理损耗)。 消息信令单元 (MSU) 的信令信息字段(SIF:signaling information field)承载了所有的呼叫控制、数据库查询及响应、网络管理、网络维护数据。网络使用MSU中的路由标签(routing label)将消息从源信令点到其目的地信令点。 长度指示(LI:Length Indicator)的值指示了消息单元的类型:LI 的值 信令单元类型0 填充信令单元 (FISU)1.2 链路状态信令单元 (LSSU)3.63 消息信令单元(MSU)图 5. 消息类型及长度指示值 6 bits 的长度指示(LI)的值从0到63。如果在LI之后、CRC之前的字节数少于63,LI就是这个字节数;反之LI的值就是63。LI为63代表的意义是消息的长度等于或大于63(最多273 字节)。信令单元长度最大为279字节: 273 字节 (数据) + 1 字节 (flag) + 1 字节(BSN + BIB) + 1字节 (FSN + FIB) + 1字节 (LI + 2 bits spare) + 2 字节 (CRC)。同步标志位Flag 标志位(flag)指示了新信令单元的开始及上个信令单元的结束(如果有的话)。标志位的值是“0111 1110”。当传送信令单元时,MTP Level 2 会在出现连续5个1的序列后加个0,以除去假标志位。当接受到信令单元并除去标志位,MTP Level 2 会在出现连续5个1的序列后去除一个0,恢复原始的数据。通过这样的方法,除去了信令单元中的重复标志位。后向序列号(BSN:Backward Sequence Number) 后向序列号(BSN)用于信令单元的接受证实,向对端信令点确认相应信令单元已正确接受。 BSN中就是其证实接受的信令单元的序列号。(参见下面对FIB的描述)后向指示比特(BIB:Backward Indicator Bit) 后向指示比特(BIB) 当被置位时即向对端指示了一个负(错误)的证实信号。(参见下面对FIB的描述)前向序列号(FSN:Forward Sequence Number) 前向序列号(FSN)是信令单元的序列号。(参见下面对FIB的描述)前向指示比特(FIB:Forward Indicator Bit) FIB和BIB一样用于出错时恢复之用。当一个信令单元准备传送时,信令点将其FSN(forward sequence number) 加1 (FSN = 0.127),同时CRC (cyclic redundancy check)也重新计算并加在前向消息之后。当接受到消息后,接受端首先校验CRC码,然后将其FSN号复制入准备向源端发送的下个后向消息的BSN字段。如果CRC校验正确,后向消息即被发送;如果校验出错,在发后向消息之前,信令点会将BIB置位以表示一个负(错误)指示。源点接受到这个负指示标志后,它会将从出错的消息序列号开始的所有消息重新传送,并且这些消息的FIB为1。 由于7 bit 的FSN 的值是0127,所以信令点在接受到第一个证实消息前,能连发最多128个消息。BSN 号指示了对端正确接受的最后一个消息的序列号,它证实了序列号BSN之前的所有消息已正确接受。如果信令点在收到消息其BSN=5之后又收到消息BSN=10(而且BIB未置位),则后个消息表示了FSN从6到9的消息也都正确接受了。业务信息段(SIO:Service Information Octet) MSU中的业务消息段SIO 由4 bit子业务字段和 4bit业务指示组成。FISU和LSSU并不含有SIO。 子业务字段subservice field 包括了网络指示(国内或国际)以及消息优先级(03,3级别最高)。 消息优先级只在网络拥塞发生时使用,并不影响正常时消息传送时的顺序。在网络发生拥塞时,低优先级的消息会被丢弃,如信令链路测试消息比呼叫建立消息具有更高的优先级。业务指示service indicator 表示MTP上层使用者类别(如图 6),依此对SIF中的数据进行解码。Service Indicator MTP 使用者类别 0 信令网管理消息(SNM:Signaling Network Management Message)1 一般维护消息(MTN:Maintenance Regular Message )2 特殊维护消息(MTNS:Maintenance Special Message )3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Signaling Connection Control Part )4 电话用户部分(TUP:Telephone User Part )5 ISDN 用户部分(ISUP:User Part)6 数据用户部分 (电话及电路相关消息)7 数据用户部分 (简易的登记/取消消息)图 6. 业务指示字段信令消息字段(SIF:Signaling Information Field) MSU中的SIF字段包含有路由标签(routing label )和信令数据(如SCCP、TCAP及ISUP信令的数据),而这两者LSSU和FISU都不具有。对于路由标签的细节,请参考下面对于MTP Level 3 的描述。循环冗余校验码(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 CRC码是用于对传输是产生的错误进行检错及纠错的。参考上面关于BIB中的描述。3MTP Level 3 MTP Level 3 在7号信令网中的信令点之间提供了信令传输的路由功能。它相当于OSI的网络层。 MTP Level 3 根据信令消息单元中SIF字段的路由标签来提供路由功能。路由标签由目的地点码(DPC:destination point code)、源点点码(OPC: originating point code)及链路选择参数(SLS: signaling link selection)组成。点码是在7号信令网中唯一的标识每个信令点的数字地址。信令消息中的目的地点码指示出消息的目的地信令点,而SIO中的业务指示字段指示了该信令单元由那个用户部分接受解码(如ISUP、SCCP)。如果某信令点具有信令转接功能(如STP)而它又接收到一个信令消息是发往其他信令点的,那么这个信令将被转发。出局链路的选择是根据DPC和SLS,ANSI的路由标签使用7个字节,而ITU-T的为4个字节(如图 7)。图 7. ANSI 及ITU-T 各自的SIO、SIF定义 ANSI的点码使用24比特(3字节);ITU-T 的点码一般使用14比特。正是由于这个原因,ANSI及ITU-T的信令网之间的信令交换必须通过一个转换器,可以是网关STP、协议转换器或具有两种格式点码的信令点。(注意:中国使用的是24比特 ITU-T 的点码,这种格式和以上提到的两种格式都不兼容。) 由于ANSI及ITU-T上层协议的实现方法不一样,所以这两种信令网之间的互连很复杂。 ANSI的点码由网络号、集团号及组员编码组成(如245-16-0)。每个号都是一个字节, 8 比特,其值从0到255。Telcos with large networks have unique network identifiers while smaller operators are assigned a unique cluster number within networks 1 through 4 (e.g., 1-123-9). 网络号0不使用,255保留做见将来使用。 ITU-T的点码格式是纯粹的二进制数,它可以被分割为地域编码、网络号及信令点识别码。例如点码5557 (十进制)可以分割为2-182-5 (二进制 010 10110110 101)。链路选择参数(SLS:Signaling Link Selection ) 出局链路的选择是根据DPC和SLS,SLS 有以下功能: 保证信令消息的先后顺序。以同样的SLS发送的两个消息总是先发先到,后发后到,先后顺序不变。 在所有可用的链路上平均分担流量。从理论上将,如果应用层以正常的时间间隔发送消息,并且循环的使用SLS值,这些流量在链路组中的所有链路上是平均分配的。 在ANSI信令网上,SLS字段最初为5比特(32种可能值)。当一成对的链路组且各有两条链路时(总共有四条链路),就需要8个SLS的值以使流量在这些链路上平均分配。但随着网络的发展,链路超过了4条时,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在使用5 比特SLS情况下,对于一成对的链路组且各有五条链路(总共有十条链路),3个SLS值对应了8条链路,还有4个SLS值对应了余下的2条链路,导致了分配的不平均。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ANSI及BELL实验室都采用了8比特的SLS(256个值)以使链路上的分担更为平均。在ITU-T 实际实现方法中,把SLS作为MTP消息中的信令链路码(signaling link code)。在ITU-T电话用户部分消息中,一部分的电路识别码(CIC)就存储在了SLS字段中,换句话说,也就是SLS使用了部分的电路识别码。当有链路发生故障,MTP Level 3会将故障链路上的流量转移到其他链路上,在网络中发生拥塞时MTP Level 3 也会控制流量。对于这个,就不做详细讨论。MTP Levels 2 和Levels 1 能被ATM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代替,这是一种使用固定的53字节长度信元的简单宽带协议。MTP Level 3 到ATM的接口使用ATM信令适配层(SAAL:Signaling ATM Adaptation Layer)。这个接口现正在研究之中。六、ISDN 用户部分ISDN 用户部分(ISUP)定义了用以在局间建立、管理及释放用户电路(电路上承载在语音及数据业务)所用到的各项规范。ISUP既可以用于ISDN呼叫,也适合普通呼叫。但局内呼叫并不使用ISUP。1、基本的ISUP呼叫控制图 8 描述了在基本呼叫中ISUP信令的使用过程。1. 当用户拨打了一个外局号码,所在(源)SSP会发出一个ISUP 的IAM(initial address message )消息,去占用源点局到目的地局之间的一条空闲电路(1a)。这个IAM消息包含了源点点码、目的地点码、电路识别号(如图 8 中的5号电路)、拨打的号码以及可选的主叫号码名字。在下面的例子中,IAM消息是从通过发话局的主STP局转接到受话局的(1b)。这里注意一点:一个呼叫过程中所使用的都是同一个信令链路,除非该信令链路出现故障,才会强制切换到备用链路上。图 8. 基本的ISUP 信令2. 受话局检查信令中被叫号码是否是自己的服务用户,并检查被叫状态是否能被振铃。如果可以,受话局就向被叫用户振铃,并向发话局发送一个ISUP 的ACM(address complete message )消息 (2a) (通过它的主STP),表示中继电路已经成功被占用。STP局将ACM消息转发给发话局(2b),发话局收到ACM后向主叫用户发回铃音并把该用户和占用的中继电路连接。这样,就完成了从主叫到被叫的话音电路连接,用户可以通话了。在上面的例子中,发话局和受话局是有中继直接连接的,如果之间没有直达中继,那呼叫就要通过转接局连接,过程如下:那发话局的IAM消息就先发给转接局,占用到转接局的一条中继电路;转接局回ACM消息证实电路被占用,然后向另一个转接局(或受话局)发IAM占用转接局到另一个转接局(或受话局)的中继电路,重复这一过程直到到达受话局,完成从发话局到受话局的中继电路占用,建立一条从发话局到受话局的话音电路。3. 当被叫摘机时,受话局停发铃流并通过主STP向发话局发送ISUP的ANM(answer message) 消息(3a)。STP局将ANM消息转给发话局(3b),发话局收到后,检查主叫是否正常连接,如果正常,说明连接已成功建立,开始记费。4. 通话中,如果主叫先挂机,发话局发出ISUP的REL(release message)消息释放占用的电路(4a)。 STP将REL消息转给受话局(4b)。如果被叫用户先挂机,或者被叫忙,受话局会发送一个REL消息到发话局并指示是拆线原因(正常拆线或线路忙)。5. 接受到REL消息后,受话局会断开被叫到中继电路的连接,将线路状态置于空闲,并发送一个ISUP的RLC(release complete message)给发话局证实拆线(5a)。当发话局收到RLC (5b)或发出RLC后,终止记费,并将用户状态置于空闲,准备下次呼叫。 注:在用户通话过程中也可以发送ISUP消息(在ANM及REL之间)。2、ISUP 消息格式ISUP消息是包含在MSU的SIF字段中传送的。SIF字段包含路由标签及电路识别码CIC(14 bit:ANSI格式或12 bit ITU格式)。CIC指示了这个通话所使用的电路的标识号(由发话局占用)。CIC后是消息类型字段(如IAM, ACM, ANM, REL, RLC),由这个字段得知这个ISUP接下来的数据的内容、格式(如图 9)。 图 9. ISUP 消息格式 每个ISUP消息都有定长必备部分(Mandatory Fixed Part),包含一些固定长度的参数,有时这个定长必备部分只有消息类型字段。在定长必备部分的后面可能有变长必备部分(Mandatory Variable Part)及可选部分(Optional Part)。变长必备部分包含有一些变长的参数。可选部分包含了一些可选的参数,可选部分中的每个参数由三部分组成:单字节的参数类型码、长度指示及数据段,这些参数没有先后顺序。如果有可选部分存在,可选部分的结束由一个0表示。初始化地址消息(IAM:Initial Address Message) 初始化地址消息(IAM) 由发话局向“前向”发送,用以建立从发话局主叫到受话局被叫的电路连接。IAM 消息的固定变长部分(Mandatory Variable Part)中包含了被叫号码,在可选部分(Optional Part)中还可能有主叫的号码或名字。图 10. ANSI 及ITU-T不同的IAM消息格式 地址收全消息(ACM:Address Complete Message) 地址收全消息(ACM) 由为“后向”消息,用以证实受话局侧相应的中继电路已经被占用。 发话局收到ACM后,将主叫和相应的中继电路连接,这样,从主叫到被叫的语音电路连接就被建立, 发话局再向主叫发送回铃音。 图 11. ANSI 及ITU-T 不同的ACM消息格式 当被叫摘机后,受话局停发铃流,并送应答消息(ANM:Answer Message )给发话局。发话局收到ANM后检查主叫连接状态,若连接就开始记费。图 12. ANSI及ITU-T 不同格式的ANM消息释放消息(REL:Release Message ) 释放消息(REL:Release Message) 用以指示电路已被释放,可有任何一方发送,消息的原因指示(cause indicator)字段中的数据为释放电路的原因。当主叫或被叫挂机时相应局就发送REL消息(原因指示为16);或者当被叫忙时,受话局就发送反向消息REL(原因指示为17)。图 13. ANSI 及ITU-T 的REL消息格式释放完成消息(RLC:Release Complete Message ) RLC消息是证实电路的释放及记费终止的,发送方向是和相应的REL消息相反。图14. ANSI及ITU-T RLC消息格式七、电话用户部分(TUP:Telephone User Part) 在某些国家(如中国),用电话用户部分来实现基本的电话呼叫处理。TUP只处理模拟用户,数字用户及数据传输用数据用户部分(DUP:Data User Part)来实现。八、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Signaling Connection Control Part)SCCP在MTP Level 3 上提供了面向连接及面向无连接的网络业务。如果MTP Level 3支持点码功能并能通过点码对指定的信令点寻址,SCCP就能提供所谓子系统号(subsystem numbers)将消息寻址到信令点上的某个应用(子系统)上。SCCP是作为像免费800电话、电话卡、本地可移植号、无线漫游及个人通信业务(PCS)这样网络义务(基于TCAP)的传输层。全局码翻译(GTT:Global Title Translation ) SCCP也能使STP点实现全局码翻译(GTT),通过这种方法,STP点能通过信令消息中的目的地号码(全局码)得到目的地信令点码及子系统号(SNN)。 全局码数字可以是一个和相应业务对应的数字序列(如拨打的800电话号码、电话卡号码、移动用户识别码)。如果STP能实现全局码翻译,主叫信令点就不必知道这些业务对应的目的地点码或子系统号,只要这些STP来管理及维护这个对应关系的数据库(从特定业务或目的地号码到目的地点码或子系统号的对应关系数据库)。1 SCCP 消息格式SCCP消息中SIO中的业务指示字段为3(二进制 0011),SCCP消息包含在MSU的SIF中,SIF中包含了三部分:路由标签及SCCP消息的内容。SCCP消息内容开始是消息类型(1字节),它定义了接下来的参数内容,接下来剩余的就是参数部分。(图. 15)图 15. SCCP消息格式 每个SCCP消息包含有定长必备参数 (mandatory fixed-length parameters)、变长必备参数(mandatory variable-length parameters)及可选参数(Optional parameters)(其中有固定长及可变长字段)。可选参数中的每个参数由三部分组成:单字节的参数类型码、长度指示及数据段,可选参数没有先后顺序。如果有可选部分存在,可选部分的结束由一个0表示。九、事物处理应用部分(TCAP:Transaction Capabilities Application Part) TCAP通过SCCP的无连接业务,实现在信令点之间传送与电路无关的信令,这是智能网得以发展的根本。SSP使用TCAP来向SCP查询某个业务号码对应的路由,SCP也使用TCAP来响应SSP的查询,返回对应的路由号(或者错误拒绝)。电话卡义业务也使用TCAP的查询及反馈消息来完成其验证工作。当一个移动用户漫游到新的移动交换中心(MSC:mobile switching center ),其VLR(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会使用MAP(mobile application part)来从用户原来的HLR中取得用户的业务信息,而MAP消息是通过TCAP消息来传送的。 TCAP 消息包含在MSU的SCCP部分中,一个TCAP消息由两部分组成:事物处理部分及成分部分。1 事物处理部分(Transaction Part)事物处理部分包含了数据包类型指示字段,有以下类型: 单向型(Unidirectional):数据只单向传输(无须回复); 许可性查询(Query with Permission):建立一个TCAP事物处理(如800查询),目的局可以终止处理; 非许可性查询(Query without Permission):建立一个TCAP事物处理,目的局不能终止处理; 响应(Response):终止TCAP事物处理,对于一个800业务查询的响应包含了查询的结果:对应800号码的路由号; 许可性会话(Conversation with Permission):继续一个TCAP事物处理,目的局可以终止处理; 非许可性会话(Conversation without Permission):继续一个TCAP事物处理,目的局不能终止处理; 中止(Abort):由于异常情况而中断一个事物处理; 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