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Y DQ0523油水井报废作业规程.doc_第1页
QSY DQ0523油水井报废作业规程.doc_第2页
QSY DQ0523油水井报废作业规程.doc_第3页
QSY DQ0523油水井报废作业规程.doc_第4页
QSY DQ0523油水井报废作业规程.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 75.020E 14SYBGF XXXXX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Q/SY DQ0523-2005 代替 Q/SY DQ0523-2000,Q/SY DQ0524-2000,Q/SY DQ0525-2000,Q/SY DQ0783-2002油水井报废作业规程Operation specification of oil and water wellsabandonment2005-03-20 发布 2005-04-01 实施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发 布前 言本标准代替Q/SY DQ0523-2000油水井水泥报废作业规程、Q/SY DQ0524-2000油井重泥浆报废作业规程、Q/SY DQ0525-2000油水井化学报废作业规程和Q/SY DQ0783-2002微膨水泥浆报废操作规程。本标准与Q/SY DQ0523-2000、Q/SY DQ0524-2000、Q/SY DQ0525-2000和Q/SY DQ0783-2002相比主要内容变化如下:合并了Q/SY DQ0523-2000、Q/SY DQ0524-2000、Q/SY DQ0525-2000和Q/SY DQ0783-2002的主要内容;删除了报废前的打捞落物、断口处理等与报废操作不相关的操作程序;将“重泥浆报废”重新定义为“泥浆报废”,将“微膨水泥浆报废” 重新定义为“微膨水泥报废”;增加了泥浆报废的泥浆相对密度、用量计算方法;增加了环境保护内容。本标准内有关信息是保密的,其版权属于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油田公司)所有。未经油田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的许可,该标准的任何一部分均不得泄露给第三方,或复制、或储存于可检索系统,也不允许以任何形式或任何方法(电、机械复制、抄录)传播。标准使用的管理权属油田公司,用户分两类:a) 油田公司和所属单位在其管理、科研、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有权使用本标准;b) 承包商/分包商、制造厂/供方,以上述第一类组织的名义,为达到下述目的也可被授权使用本标准:为项目做准备或被授权使用本标准;确实为这些组织执行任务。本标准的提供程序是在获得充分的保密保证后才予以提供,并且是永不更改的须知程序,被授权使用本标准的单位,有责任安全保管并保证标准不被用于油田公司之外的目的。油田公司将寻访这些组织,已确认他们是如何执行这些要求的。本标准由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开发部提出。本标准由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本标准由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油采气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四采油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贾云翔、曹云森、刘士军。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Q/SY DQ0523-2000;Q/SY DQ0524-2000;Q/SY DQ0525-2000;Q/SY DQ0783-2002。油水井报废作业规程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水井泥浆、水泥、微膨水泥、化学报废施工操作程序、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本标准适用于油水井工程报废施工。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Q/SY DQ0501-2004 井下作业用压井液检测方法3 施工准备3.1 资料准备3.1.1 井身资料包括:套管外径、套管壁厚、射孔井段、人工井底。3.1.2 套损资料包括:套损类型、套损深度、套损段通径、井下落物状况。3.1.3 油层资料包括:射开层位、射开厚度、有效渗透率、有效孔隙度、温度、中部深度、破裂压力、原始压力、目前静压。3.2 材料和井下工具准备材料和井下工具准备见表1。表1 材料和井下工具名称及数量报废方法材料热水清水泥浆泥浆添加剂水泥水泥添加剂化学报废液封隔器及附件加深油管泥浆循环法适量适量适量适量适量泥浆挤注法适量适量适量适量水泥循环法适量适量适量适量适量适量适量水泥挤注法适量适量适量适量一套微膨水泥循环法适量适量适量适量适量适量适量微膨水泥挤注法适量适量适量适量一套化学挤注法适量适量适量适量适量一套适量3.3 设备和用具准备设备和用具包括:通井机,拉运热水、清水、泥浆、水泥、化学报废液的专用罐车,套池子,地面管线等。4 泥浆报废4.1 循环法报废4.1.1 报废管柱下至人工井底以上1m2m,若井下有落物则下至落物鱼顶以上1m2m。4.1.2 用60oC70 oC热水洗井,洗井排量不小于0.5m3/min,总水量大于井筒容积的2倍。4.1.3 配制泥浆。泥浆技术指标符合Q/SY DQ0501-2004中3.4、5.4的规定。 泥浆相对密度按公式(1)计算: = (100P/ h)k (1)式中:泥浆相对密度;P油层静压,MPa;h油层中部深度,m;K附加系数,取1.15-1.2。4.1.4 采用反循环法向井内打入泥浆。泥浆用量按公式(2)计算: V =(D2d2+d12)H1.5/4(2)式中:V 泥浆用量,m3;D 套管内径,m;d油管外径,m;d1油管内径m; H报废管柱深度,m。 循环替入泥浆的排量不低于0.5m3/min,循环泵压最高不超过油层吸水压力,出口排量不大于进口排量,当循环至进、出口相对密度差小于0.02时停止循环。4.1.5 按设计要求完井。当需要上提或起出井内管柱时,每提出40m50m油管向井筒内灌报废液(泥浆)一次,保证井筒内液面始终在井口。4.2 挤注法报废4.2.1 报废管柱下至人工井底以上1m2m,若井下有落物则下至落物鱼顶以上1m2m。4.2.2 用60 oC70 oC热水洗井,洗井排量不小于0.5m3/min,总水量大于井筒容积的2倍。4.2.3 配制泥浆。泥浆相对密度按(1)式计算。4.2.4 采用反循环法向井内替入泥浆。泥浆用量按(2)式计算。循环排量不低于0.5m3/min,出口排量不大于进口排量,当循环至进、出口相对密度差小于0.02时停止循环。4.2.5 关闭出口闸门,提高泵压向油层内注入泥浆。达到设计注入量后停泵。4.2.6 关闭进、出口闸门,扩散压力。待井口压力降至零时再进行下一道工序。4.2.7 按设计要求完井。当需要上提或起出井内管柱时,每提出40m50m油管向井筒内灌报废液(泥浆)一次,保证井筒内液面始终在井口。5 水泥报废5.1 循环法报废5.1.1 报废管柱下端连接正向单流阀,下至人工井底以上1m2m,若井下有落物则下至落物鱼顶以上1m2m。5.1.2 用60 oC70 oC热水洗井,洗井排量不小于0.5m3/min,总水量大于井筒容积的2倍。5.1.3 当井口有溢流时,报废前必须采用泥浆压井,泥浆技术指标符合Q/SY DQ0501-2004中3.4、5.4的规定。无溢流时省略泥浆压井。a) 泥浆相对密度按(1)式计算,但附加系数k取1.05-1.1。b) 泥浆用量按公式(3)计算: V=(D2d2+d12)h1/4 .(3)式中:V泥浆用量,m3;D套管内径,m;d油管外径,m;d1油管内径,m; h1设计水泥面深度,m。5.1.4 如果井筒内有泥浆,则打清水作前垫。前垫在井筒内段长15m20m。清水技术指标符合Q/SY DQ0501-2004中3.1、5.1的规定。5.1.5 打水泥浆。水泥浆要求:a) 配制水泥浆的水泥应根据油层中部温度和深度,按照表2选择。表2 水泥使用范围水泥级别ABCDEFGHJ温度,076.7761277614311016009349166深度, m01828.81828.8305030504270305048800244036604880b) 配制的水泥浆相对密度控制在1.85-1.95之间,要求循环搅拌均匀、无杂物、无气泡。c) 水泥浆用量按公式(4)计算: V1=D2 (H-h1)/4(4)式中:V1水泥浆用量,m3;D-套管内径,m; H报废管柱深度,m; h1设计水泥面深度,m。5.1.6 打顶替液。井口有溢流用泥浆作顶替液,无溢流用清水作顶替液。用泥浆作顶替液时,在打顶替液之前,须按5.1.3要求打清水前垫。顶替液用量按公式(5)计算: V2 =d12H/4+V3(5)式中:V2 顶替液用量m3;d1油管内径m;H报废管柱深度,m;V3地面管线容积,m3。5.1.7 上提管柱至设计水泥面深度以上30 m40 m。每提出40 m50m油管向井筒内灌泥浆或清水一次,保证井筒内液面始终在井口。5.1.8 关闭井口侯凝48h。侯凝期间,距报废井50m以内的注水井要关井并不得放压。5.1.9 加深原管柱探灰面,以负荷下降10kN为准,连探3次,记录平均深度。5.1.10 用清水向套管内打压15MPa进行试压,30min压力下降不超过0.5MPa为合格。5.1.11 按设计要求完井。5.2 挤注法报废5.2.1 下管柱至遇阻深度,用60 oC70 oC热水洗井,洗井排量不小于0.5m3/min,总水量大于井筒容积的2倍。5.2.2 下报废管柱至射孔井段顶界以上50m或设计深度。管柱串结构自下而上为:丝堵、定压开关、正向单流阀、卡瓦式丟手封隔器、油管。5.2.3 坐封封隔器。先向油管内注入清水0.2 m30.3 m3,再注入水泥浆,当压力达到封隔器坐封压力时上提管柱,若负荷超过原悬重20管柱不动(要排除弹性伸长因素),证明封隔器已坐封。继续提高压,发现压力突然下降,证明定压开关已打开(要排除管柱断脱因素)。5.2.4 打水泥浆。水泥的选用和水泥浆的配制符合5.1.5要求。水泥浆用量按公式(6)计算: V1=d22h2k(6)式中:V1水泥浆用量,m3;d2封堵半径,m;h2封堵段油层有效厚度,m;油层有效孔隙度,%;k附加系数,取1.22。5.2.5 打清水顶替液。顶替液用量按公式(7)计算: V2 =d12 H1/4+V3(7)式中:V2顶替液用量m3;d1油管内径m;H1封隔器深度,m;V3地面管线容积,m3。5.2.6 按照封隔器丢手操作规程进行丢手。5.2.7 用清水洗井,用量不少于封隔器以上井筒容积的2倍,将油管内的水泥浆冲洗干净。5.2.8 按设计要求完井。6 微膨水泥报废6.1 循环法报废6.1.1 管柱下端连接正向单流阀,下至人工井底以上1m2m,若井下有落物则下至落物鱼顶以上1m2m。6.1.2 用60 oC70 oC热水洗井,洗井排量不小于0.5m3/min,总水量大于井筒容积的2倍。6.1.3 当井口有溢流时,报废前必须采用泥浆压井,泥浆技术指标符合Q/SY DQ0501-2004中3.4、5.4的规定。无溢流时省略泥浆压井。a) 泥浆相对密度按(1)式计算,但附加系数k取1.05-1.1。b) 泥浆用量按(3)式计算。6.1.4 按5.1.3要求打清水前垫。6.1.5 打水泥浆。水泥浆要求:a) 配制水泥浆的水泥应根据油层中部温度和深度,按照表2选择。b) 微膨水泥浆用预先加入添加剂的清水配制,配方见表3:表3 微膨水泥浆添加剂配方名称水微膨剂流动调节剂早强剂降失水剂质量比905122成分清水氧化钙、氧化镁丙酮、甲醛、缩聚磺化物硅酸钠、氯化钙羧甲基纤维素钠c) 配制的水泥浆相对密度控制在1.85-1.95之间,要求循环搅拌均匀、无杂物、无气泡。d) 水泥浆用量按(4)式计算。6.1.6 打顶替液。井口有溢流用泥浆作顶替液,无溢流用清水作顶替液。用泥浆作顶替液时,在打顶替液之前,须按5.1.3要求打清水前垫。顶替液用量按(5)式计算。6.1.7 上提管柱至设计水泥面深度以上30 m40 m。每提出40 m50m油管向井筒内灌泥浆或清水一次,保证井筒内液面始终在井口。6.1.8 关闭井口侯凝48h。侯凝期间,距报废井50m以内的注水井要关井并不得放压。6.1.9 加深原管柱探灰面,以负荷下降10kN为准,连探3次,记录平均深度。6.1.10 用清水向套管内打压15MPa,进行试压,30min压力下降不超过0.5MPa为合格。6.1.11 按设计要求完井。6.2 挤注法报废6.2.1 下管柱至遇阻深度,用60 oC70 oC热水洗井,洗井排量不小于0.5m3/min,总水量大于井筒容积的2倍。6.2.2 下报废管柱至射孔井段顶界以上50m或设计深度。管柱串结构自下而上为:丝堵、定压开关、正向单流阀、卡瓦式丟手封隔器、油管。6.2.3 坐封封隔器。先向油管内注入清水0.2 m30.3 m3,再注入水泥浆,当压力达到封隔器坐封压力时上提管柱,若负荷超过原悬重20管柱不动(要排除弹性伸长因素),证明封隔器已坐封。继续提高泵压,发现压力突然下降,证明定压开关已打开(要排除管柱断脱因素)。6.2.4 打水泥浆。水泥浆要求:a) 水泥的选用和水泥浆的配制符合6.1.5要求;b) 水泥浆用量按(6)式计算。6.2.5 打清水顶替液。顶替液用量按(7)式计算。6.2.6 按照封隔器丢手操作规程进行丢手。6.2.7 用清水洗井,清水用量不少于封隔器以上井筒容积的2倍,将油管内的水泥浆冲洗干净。6.2.8 按设计要求完井。7 化学报废7.1 下管柱至遇阻深度,用60 oC70 热水洗井,洗井排量不小于0.5m3/min,总水量大于井筒容积的2倍。7.2 测全井吸水量。泵压要等于本油田注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