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无机化学 课时计划.doc_第1页
教案 无机化学 课时计划.doc_第2页
教案 无机化学 课时计划.doc_第3页
教案 无机化学 课时计划.doc_第4页
教案 无机化学 课时计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无机化学课程教案授 课 班级: 11-12 班主 讲 教 师: 王冬娥生命与环境科学系无机有机教研室2011年8月无机化学课时计划时间年 月 日授课时间计划学时2学时课程类别基础课班级11-12任课教师王冬娥课前复习提问新课内容 绪论一、化学研究的对象:1、定义2、对象3、核心4、目的二、化学的主要分支:1、经典学科2、新兴学科3、交叉学科三、化学和无机化学的发展1、古代化学时期2、近代化学时期3、现代化学时期四、无机化学发展趋势五、化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六、无机化学课程的内容和学习方法第一篇物质结构基础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1-1道尔顿原子论1、要点2、质量守恒定律1-2相对原子质量1-2-1元素、原子序数和元素符号1-2-2核素、同位素和同位素丰度1-2-3原子质量1-2-4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教学目的要求了解化学的研究对象和发展对象理解道尔顿原子论掌握相对原子质量重点难点道尔顿原子论相对原子质量教学方法教具讲授法思考题与作业本节课相关内容教研室主任签名无机化学课时计划时间年 月 日授课时间计划学时2学时课程类别基础课班级11-12任课教师王冬娥课前复习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回顾与提问新课内容1-4原子结构和玻尔理论模型1-4-1、氢原子光谱1、巴尔麦经验式2、里德堡经验式3、氢原子光谱的特征1-4-2、玻尔理论一、 要点1、 行星模型2、 定态假设3、 量子化条件4、跃迁规则二、 成功之处1、计算氢原子各种定态的rn和En2、解释了氢原子光谱三、 缺陷1-5氢原子结构和量子力学基础1-5-1、波粒二象性1-5-2、德布罗意关系式1-5-3、海森堡不确定原理教学目的要求了解氢原子光谱掌握玻尔理论掌握波粒二象性、德布罗意关系式、海森堡不确定原理重点难点玻尔理论德布罗意关系式、海森堡不确定原理教学方法教具讲授法思考题与作业本节课相关内容教研室主任签名时间年 月 日授课时间节计划学时2学时课程类别基础课班级11-12任课教师王冬娥课前复习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回顾与提问新课内容1-5氢原子结构和量子力学基础1-5-4、氢原子量子力学模型一、 1.电子云2.电子自旋3.核外电子的可能运动状态四、四个量子数1、主量子数 2、角(副)量子数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四个量子数意义掌握波函数、电子云及其图像掌握电子云、电子自旋、核外电子的可能运动状态重点难点四个量子数意义电子云、电子自旋、核外电子的可能运动状态教学方法教具讲授法思考题与作业本节课相关内容教研室主任签名无机化学课时计划无机化学课时计划时间年 月 日授课时间节计划学时2学时课程类别基础课班级11-12任课教师王冬娥课前复习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回顾与提问新课内容3、磁量子数 4、自旋量子数五、描述核外电子空间运动状态的波函数及其图像(一)、波函数1、角度分布函数-Y 2、径向分布函数-R(二)、电子云1、角度分布函数-Y22、径向分布函数-D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四个量子数意义掌握波函数、电子云及其图像了解多电子原子的能级、鲍林近似能级图使用重点难点四个量子数意义电子云、电子自旋、核外电子的可能运动状态教学方法教具讲授法思考题与作业本节课相关内容教研室主任签名无机化学课时计划时间年 月 日授课时间节计划学时2学时课程类别基础课班级11-12任课教师王冬娥课前复习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回顾与提问新课内容1-6基态原子电子组态(电子排布)一、 屏蔽效应二、 钻穿效应三、 多电子原子的能级四、 鲍林近似能级图教学目的要求掌握钻穿效应与屏蔽效应重点难点屏蔽效应、钻穿效应的意义教学方法教具讲授法思考题与作业本节课相关内容教研室主任签名无机化学课时计划时间年 月 日授课时间节计划学时2学时课程类别基础课班级11-12任课教师王冬娥课前复习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回顾与提问新课内容1-6-1、构造原理一、 三条原则1、泡利原理2、洪特规则3、能量最低原理二、 构造原理1、周期的建立2、周期表中的特例3、原子转变为离子4、徐光宪1-6-2、基态原子电子组态教学目的要求掌握三条原则1、泡利原理2、洪特规则3、能量最低原理掌握电子排布方法基态原子电子组态重点难点多电子原子的能级、鲍林近似能级图使用泡利原理、洪特规则、能量最低原理电子排布方法基态原子电子组态教学方法教具讲授法思考题与作业本节课相关内容教研室主任签名无机化学课时计划时间年 月 日授课时间节计划学时2学时课程类别基础课班级11-12任课教师王冬娥课前复习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回顾与提问新课内容1-7元素周期律1-7-1、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系及元素周期表1-7-2、元素周期表1-8元素周期性1-8-1、原子半径一、分类二、变化规律1-8-2、电离能一、概念二、变化规律1-8-3、电子亲核能一、概念二、变化规律1-8-4、电负性一、概念二、标度方法三、变化规律1-8-5、氧化态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划分掌握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核能、电负性的概念和变化规律重点难点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划分,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的概念教学方法教具讲授法思考题与作业本节课相关内容教研室主任签名无机化学课时计划时间年 月 日授课时间节计划学时2学时课程类别基础课班级11-12任课教师王冬娥课前复习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回顾与提问新课内容第二章 分子结构2-1路易斯结构式2-2价键理论(一)一、 单键、双键、三键如果原子之间只有1对电子,形成的共价键是单键,通常总是s键;如果原子间的共价键是双键,由一个s键一个p键组成;如果是叁键,则由一个s键和两个p键组成。二、键和键电子云顺着原子核的连线重叠,得到轴对称的电子云图象,这种共价键叫做s键:电子云重叠后得到的电子云图象呈镜像对称,这种共价键叫p键:教学目的要求掌握路易斯结构式的写法掌握键和键的形成和定义重点难点掌握路易斯结构式的写法掌握键和键的形成和定义教学方法教具讲授法模型挂图思考题与作业本节课相关内容教研室主任签名无机化学课时计划时间年 月 日授课时间节计划学时2学时课程类别基础课班级11-12任课教师王冬娥课前复习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回顾与提问新课内容2-3价层电子互斥理论(VSEPR)一、 价层电子互斥理论(VSEPR)的要点1、AXnEm2、AYz(z=m+n)3、分子的立体构型4、斥力的相对大小二、价层电子互斥理论(VSEPR)的应用1、计算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2、预测分子的立体构型教学目的要求掌握价层电子互斥理论(VSEPR)的要点掌握价层电子互斥理论(VSEPR)的应用重点难点价层电子互斥理论(VSEPR)的要点和应用教学方法教具讲授法模型挂图思考题与作业本节课相关内容教研室主任签名无机化学课时计划时间年 月 日授课时间节计划学时2学时课程类别基础课班级11-12任课教师王冬娥课前复习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回顾与提问新课内容2-4杂化轨道理论-价键理论(二)2-4-1、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一、 理论要点1、激发2、杂化3、轨道重叠二、杂化轨道理论的提出-甲烷的结构三、杂化轨道的类型(一)、s-p型1、sp型2、sp2型3、sp3型(二)、s-p-d型和d-s-p型四、杂化轨道理论的应用-解释分子的立体构型教学目的要求掌握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和应用重点难点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和应用教学方法教具讲授法,多媒体,模型思考题与作业本节课相关内容教研室主任签名无机化学课时计划时间年 月 日授课时间节计划学时2学时课程类别基础课班级11-12任课教师王冬娥课前复习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回顾与提问新课内容2-5共轭大键一、共轭大建的定义二、共轭大建的形成条件三、共轭大建的类型2-6等电子体原理教学目的要求了解共轭大建的形成原因了解等电子体理论原理重点难点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和应用教学方法教具讲授法,多媒体,模型思考题与作业本节课相关内容教研室主任签名无机化学课时计划时间年 月 日授课时间节计划学时2学时课程类别基础课班级11-12任课教师王冬娥课前复习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回顾与提问新课内容2-7分子轨道理论一、分子轨道理论的要点1、分子轨道理论的形成 2、分子轨道理论的轨道3、分子轨道的组合原则 4、分子轨道填充电子的原则5、键级 6、分子轨道能级图二、分子轨道的类型1、分子轨道-、* 2、分子轨道-、*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分子轨道理论要点及应用共价分子的性质重点难点掌握分子轨道理论要点及应用教学方法教具讲授法思考题与作业本节课相关内容教研室主任签名无机化学课时计划时间年 月 日授课时间节计划学时2学时课程类别基础课班级11-12任课教师王冬娥课前复习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回顾与提问新课内容三、分子轨道理论的应用1、解释分子的稳定性(键能、键长)-键级2、解释分子的磁性-成单电子数2-8共价分子的性质2-8-1、键长 2-8-2、共价半径2-8-3、键能 2-8-4、键角2-8-5、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分子轨道理论要点及应用共价分子的性质掌握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重点难点掌握分子轨道理论要点及应用教学方法教具讲授法思考题与作业本节课相关内容教研室主任签名无机化学课时计划时间年 月 日授课时间节计划学时2学时课程类别基础课班级11-12任课教师王冬娥课前复习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回顾与提问新课内容2-9分子间力2-9-1、范德华力2-9-2、氢键本章小结第三章晶体结构3-1晶体3-1-1、晶体的宏观特性一、自范性二、分类3-1-2、晶体的微观特征3-4离子晶体一、定义二、特点3-5原子晶体一、定义二、特点3-6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一、定义二、特点本章小结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分子间力了解共价分子的性质掌握晶体的分类掌握各种晶体的概念及其特点重点难点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掌握分子间力,了解共价分子的性质各种晶体的概念和特点教学方法教具讲授法,多媒体,模型思考题与作业本节课相关内容教研室主任签名无机化学课时计划时间年 月 日授课时间节计划学时2学时课程类别基础课班级11-12任课教师王冬娥课前复习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回顾与提问新课内容第四章配合物结构4-1配合物的基本概念4-1-1、配合物的定义一、配合物的定义二、配合物的组成三、配合物的分类4-1-3、配合物的命名一、命名规则二、举例教学目的要求掌握配合物的定义和命名重点难点掌握配合物的定义和命名教学方法教具讲授法思考题与作业本节课相关内容教研室主任签名无机化学课时计划时间年 月 日授课时间节计划学时2学时课程类别基础课班级11-12任课教师王冬娥课前复习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回顾与提问新课内容4-3配合物的价键理论一、 配合物的价键理论的要点二、配合物的价键理论的应用三、配合物的价键理论的成功之处四、配合物的价键理论的缺陷4-4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一、 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的要点二、配合物晶体场理论的应用三、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的成功之处四、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的缺陷本章小结教学目的要求了解配合物的价键理论要点了解晶体场理论要点重点难点配合物的价键理论和晶体场理论教学方法教具讲授法思考题与作业本节课相关内容教研室主任签名无机化学课时计划时间年 月 日授课时间节计划学时2学时课程类别基础课班级11-12任课教师王冬娥课前复习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回顾与提问新课内容第二篇化学热力学与化学动力基础第五章化学热力学基础5-1化学热力学的研究对象5-2化学热力学的基本概念5-2-1、系统与环境5-2-2、物质的量5-2-3、浓度5-2-4、气体5-2-5、相5-2-6、热力学温度5-2-7、热与功5-2-8、状态与过程5-2-9、热力学标准态5-2-10、状态函数教学目的要求了解化学热力学的研究对象,掌握化学热力学的基本概念重点难点系统与环境,物质的量浓度,气体,相,热力学温度,热与功,状态与过程,热力学标准态,状态函数教学方法教具讲授法思考题与作业本节课相关内容教研室主任签名无机化学课时计划时间年 月 日授课时间节计划学时2学时课程类别基础课班级11-12任课教师王冬娥课前复习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回顾与提问新课内容5-3化学热力学的四个重要的状态函数5-3-1、热力学能一、热力学能的定义二、热力学第一定律三、化学反应的内能变化5-3-2、焓一、等压热效应二、等容热效应和等压热效应三、焓5-3-3、自由能一、吉布斯自由能二、标准摩尔反应自由能变化三、范特霍夫等温方程四、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5-3-4、熵一、热温熵二、熵的微观实质三、熵增加原理四、反应熵五、标准熵教学目的要求掌握热力学的四个状态函数热力学能、焓、自由能、熵重点难点热力学能焓自由能熵教学方法教具讲授法思考题与作业本节课相关内容教研室主任签名无机化学课时计划时间年 月 日授课时间节计划学时2学时课程类别基础课班级11-12任课教师王冬娥课前复习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回顾与提问新课内容5-4化学热力学的应用5-4-1、盖斯定律及其应用一、盖斯定律二、应用5-4-2、生成焓与生成自由能及其应用一、标准摩尔生成焓1、标准摩尔生成焓的定义2、标准摩尔生成焓的应用-标准摩尔反应焓的计算二、标准摩尔生成自由能1、标准摩尔生成自由能的定义2、标准摩尔生成自由能的应用-标准摩尔反应自由能的计算5-4-3、利用焓变和熵变计算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自由能5-4-4、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对化学反应的分类5-4-5、热力学分解温度本章小结教学目的要求掌握焓、自由能、熵在化学热力学中的应用重点难点焓、自由能、熵在化学热力学中的应用教学方法教具讲授法思考题与作业本节课相关内容教研室主任签名无机化学课时计划时间年 月 日授课时间节计划学时2学时课程类别基础课班级11-12任课教师王冬娥课前复习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回顾与提问新课内容第六章化学平衡常数6-1化学平衡状态6-1-1、化学平衡一、可逆反应二、化学平衡1、化学平衡的定义2、化学平衡的特点6-1-2、勒沙特列原理6-2平衡常数6-2-1、标准平衡常数6-2-2、实验平衡常数一、化学平衡定律二、书写平衡常数关系式的规则三、平衡常数的单位四、平衡常数的意义五、转化率六、多重平衡规则6-2-3、偶联反应的平衡常数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化学平衡状态掌握平衡常数表达式的书写和多重平衡规则了解勒沙特列原理重点难点平衡常数表达式的书写和多重平衡规则教学方法教具讲授法思考题与作业本节课相关内容教研室主任签名无机化学课时计划时间年 月 日授课时间节计划学时2学时课程类别基础课班级11-12任课教师王冬娥课前复习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回顾与提问新课内容6-3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一、化学平衡移动二、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增加生成物浓度、减少反应物浓度2、增加反应物浓度、减少生成物浓度6-4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一、对于溶液中进行的反应,改变压力对平衡几乎无影响二、有气体参加,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的反应教学目的要求掌握浓度、压力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重点难点浓度、压力、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学方法教具讲授法思考题与作业本节课相关内容教研室主任签名无机化学课时计划时间年 月 日授课时间节计划学时2学时课程类别基础课班级11-12任课教师王冬娥课前复习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回顾与提问新课内容三、有气体参加,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相等的反应1、气体分子数增加的反应2、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6-5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一、定性影响1、升高温度2、降低温度二、平衡常数与温度之间的定量关系教学目的要求掌握浓度、压力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重点难点浓度、压力、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学方法教具讲授法思考题与作业本节课相关内容教研室主任签名无机化学课时计划时间年 月 日授课时间节计划学时2学时课程类别基础课班级11-12任课教师王冬娥课前复习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回顾与提问新课内容第七章化学动力学基础7-1化学反应速率7-1-1、化学反应速率概述7-1-2、化学反应速率-平均速率和瞬时速率一、平均速率1、定义 2、表示方法3、用不同物质表示时反应速率的关系二、瞬时速率 三、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测定7-2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7-2-1、速率方程 7-2-2、反应级数一、反应级数的定义二、根据反应级数对化学反应的分类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平均速率和瞬时速率 掌握速率方程和反应级数及速率常数 掌握用初速率法建立速率方程重点难点反应级数速率方程速率常数 初速率法一级反应计算教学方法教具讲授法思考题与作业本节课相关内容教研室主任签名无机化学课时计划时间年 月 日授课时间节计划学时2学时课程类别基础课班级11-12任课教师王冬娥课前复习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回顾与提问新课内容7-2-3、速率常数 7-2-4、用实验数据建立速率方程一、作图法1、作图法的定义 2、动力学曲线二、初速率法1、初速率法的定义 2、初速率法的应用7-2-5、利用速率方程进行计算一级反应1、计算初始浓度和反应进行一定时间后的剩余浓度2、计算反应至某一浓度时所需的时间 3、计算半衰期教学目的要求掌握一级反应的有关计算 掌握阿仑尼乌斯公式的应用重点难点反应级数速率方程速率常数 初速率法一级反应计算教学方法教具讲授法思考题与作业本节课相关内容教研室主任签名无机化学课时计划时间年 月 日授课时间节计划学时2学时课程类别基础课班级11-12任课教师王冬娥课前复习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回顾与提问新课内容7-3、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及阿仑尼乌斯公式一、阿仑尼乌斯公式二、利用作图法求活化能三、 利用阿仑尼乌斯公式计算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7-4反应历程7-4-1、基元反应和反应分子数一、 基元反应1、基元反应2、简单反应3、复杂反应二、反应分子数1、反应分子数的定义2、根据反应分子数对化学反应的分类(1)、单分子反应(2)、双分子反应(3)、三分子反应3、质量作用定律教学目的要求掌握阿仑尼乌斯公式的应用掌握基元反应与反应分子数掌握质量作用定律重点难点基元反应反应分子数质量作用定律教学方法教具讲授法挂图思考题与作业本节课相关内容教研室主任签名无机化学课时计划时间年 月 日授课时间节计划学时2学时课程类别基础课班级11-12任课教师王冬娥课前复习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回顾与提问新课内容7-5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7-5-1、碰撞理论要点7-5-2、过渡态理论要点7-6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影响一、催化剂1、催化剂定义2、催化作用二、催化剂作用原理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了解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的要点重点难点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的要点教学方法教具讲授法挂图思考题与作业本节课相关内容教研室主任签名无机化学课时计划时间年 月 日授课时间节计划学时2学时课程类别基础课班级11-12任课教师王冬娥课前复习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回顾与提问新课内容第三篇水溶液化学原理第八章水溶液8-1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8-1-1、浓度8-1-2、溶解度一、溶解度的定义二、亨利定律8-1-3、相似相容原理8-2非电解质稀溶液的通性8-2-1、稀溶液的依数性8-2-2、蒸气压的下降8-2-3、凝固点的下降8-2-4、沸点的上升8-2-5、渗透压8-3电解质溶液一、电离理论二、强电解质理论本章小结教学目的要求掌握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掌握强电解质理论重点难点稀溶液的依数性强电解质理论教学方法教具讲授法挂图思考题与作业本节课相关内容教研室主任签名无机化学课时计划时间年 月 日授课时间节计划学时2学时课程类别基础课班级11-12任课教师王冬娥课前复习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回顾与提问新课内容第九章酸碱理论9-1酸碱质子理论一、酸碱理论的发展二、酸碱质子理论1、酸碱质子理论的定义2、酸碱共轭关系3、酸碱反应9-2水的离子积一、水的解离二、溶液的酸度教学目的要求掌握质子理论要点掌握水的离子积和pH值重点难点质子理论弱电解质理论教学方法教具讲授法思考题与作业本节课相关内容教研室主任签名无机化学课时计划时间年 月 日授课时间节计划学时2学时课程类别基础课班级11-12任课教师王冬娥课前复习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回顾与提问新课内容9-3酸碱盐溶液中的电离平衡9-3-1、强电解质9-3-2、弱电解质9-4水溶液化学平衡计算9-4-1、一元弱酸一、公式推导二、举例计算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掌握一元弱酸的pH值的计算重点难点氢离子浓度的计算同离子效应教学方法教具讲授法思考题与作业本节课相关内容教研室主任签名无机化学课时计划时间年 月 日授课时间节计划学时2学时课程类别基础课班级11-12任课教师王冬娥课前复习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回顾与提问新课内容9-4-2、一元弱碱一、公式推导二、举例计算9-4-3、同离子效应一、同离子效应的定义二、一元弱酸与其共轭碱混合溶液的氢离子浓度H+的计算教学目的要求掌握一元弱碱的pH值的计算掌握同离子效应及混合溶液的H+的计算重点难点氢离子浓度的计算同离子效应教学方法教具讲授法思考题与作业本节课相关内容教研室主任签名无机化学课时计划时间年 月 日授课时间节计划学时2学时课程类别基础课班级11-12任课教师王冬娥课前复习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回顾与提问新课内容9-5缓冲溶液一、缓冲溶液的定义二、缓冲溶液的作用原理三、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9-6酸碱指示剂一、酸碱指示剂的定义二、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本章小结教学目的要求掌握缓冲溶液及pH值的计算了解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重点难点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教学方法教具讲授法思考题与作业本节课相关内容教研室主任签名无机化学课时计划时间年 月 日授课时间节计划学时2学时课程类别基础课班级11-12任课教师王冬娥课前复习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回顾与提问新课内容第十章沉淀平衡10-1溶度积原理10-1-1、溶度积常数一、沉淀平衡的定义二、溶度积常数的定义三、溶度积常数的意义10-1-2、溶度积原理10-1-3、溶度积与溶解度10-1-4、同离子效应10-1-5、影响难溶物溶解度的其他因素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容度积与溶解度的关系掌握容度积原理重点难点Ksp与S的关系同离子效应对S的影响教学方法教具讲授法挂图思考题与作业本节课相关内容教研室主任签名无机化学课时计划时间年 月 日授课时间节计划学时2学时课程类别基础课班级11-12任课教师王冬娥课前复习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回顾与提问新课内容10-2沉淀与溶解10-2-1、金属氢氧化物沉淀的生成溶解和分离一、金属氢氧化物沉淀的生成条件二、金属氢氧化物沉淀的溶解条件三、金属氢氧化物沉淀的分离条件10-2-2、难溶硫化物沉淀与溶解一、沉淀所需氢离子的浓度二、溶解所需氢离子的浓度10-2-3、沉淀的转化教学目的要求掌握沉淀的转化,了解氢氧化物、硫化物的沉淀溶解情况重点难点沉淀的转化,氢氧化物、硫化物的沉淀溶解情况教学方法教具讲授法挂图思考题与作业本节课相关内容教研室主任签名无机化学课时计划时间年 月 日授课时间节计划学时2学时课程类别基础课班级11-12任课教师王冬娥课前复习提问上节课主要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