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解答题专题三:立体几何篇.doc_第1页
高考数学解答题专题三:立体几何篇.doc_第2页
高考数学解答题专题三:立体几何篇.doc_第3页
高考数学解答题专题三:立体几何篇.doc_第4页
高考数学解答题专题三:立体几何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数学解答题专题三 立体几何篇 高考数学解答题专题三立体几何篇CDEAB1.(全国一18)(本小题满分12分)四棱锥中,底面为矩形,侧面底面,()证明:;()设侧面为等边三角形,求二面角的大小 1.(全国一18)解:(1)取中点,连接交于点,又面面,面,即,面,(2)在面内过点做的垂线,垂足为,面,则即为所求二面角,则,ABCDEA1B1C1D12.(全国二20)(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正四棱柱中,点在上且()证明:平面;()求二面角的大小2.(全国二20)解法一:依题设,()连结交于点,则由三垂线定理知,3分ABCDEA1B1C1D1FHG在平面内,连结交于点,由于,故,与互余于是与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所以平面6分()作,垂足为,连结由三垂线定理知,故是二面角的平面角8分,又,ABCDEA1B1C1D1yxz所以二面角的大小为12分 解法二:以为坐标原点,射线为轴的正半轴,建立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依题设,3分()因为,故,又,所以平面6分()设向量是平面的法向量,则,故,令,则,9分等于二面角的平面角,所以二面角的大小为123(安徽卷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四边长为1的 菱形,, , ,为的中点。()求异面直线AB与MD所成角的大小;()求点B到平面OCD的距离。3(安徽卷19)方法一(综合法)(1) 为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或其补角)作连接,所以 与所成角的大小为()点A和点B到平面OCD的距离相等,连接OP,过点A作 于点Q,又 ,线段AQ的长就是点A到平面OCD的距离,所以点B到平面OCD的距离为方法二(向量法)作于点P,如图,分别以AB,AP,AO所在直线为轴建立坐标系,(1)设与所成的角为, , 与所成角的大小为(2) 设平面OCD的法向量为,则即 取,解得设点B到平面OCD的距离为,则为在向量上的投影的绝对值, , .所以点B到平面OCD的距离为4(宁夏卷18)如下的三个图中,上面的是一个长方体截去一个角所得多面体的直观图,它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在下面画出(单位:cm)。(1)在正视图下面,按照画三视图的要求画出该多面体的俯视图;(2)按照给出的尺寸,求该多面体的体积;(3)在所给直观图中连结,证明:面EFG。4(宁夏卷18)解:()取的中点,连结,因为是等边三角形,所以当平面平面时,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可知由已知可得,在中,()当以为轴转动时,总有证明:()当在平面内时,因为,所以都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即()当不在平面内时,由()知又因,所以又为相交直线,所以平面,由平面,得综上所述,总有5(陕西卷19)(本小题满分12分)A1AC1B1BDC三棱锥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所截得的几何体如图所示,截面为,平面,为中点()证明:平面平面;()求二面角的大小5(陕西卷19)解法一:()平面平面,在中,D为BC中点,BCAD,又BC平面A1AD,又平面平面A1AC1B1BDCFE(第19题,解法一)()如图,作交于点,连接,由已知得平面是在面内的射影由三垂线定理知,为二面角的平面角过作交于点,则,在中,在中,A1AC1B1BDCzyx(第19题,解法二)即二面角为解法二:()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D为BC的中点,D点的坐标为(1,1,0),又,平面,又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如图,可取为平面的法向量,设平面BC的法向量为,则,如图,可取,则,二面角为6(上海卷16)(本题满分12分)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中,是的中点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6(上海卷16)16解:过作,交于,连接平面是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4分由题意,得 , 8分,10分故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是 12分7(四川延考卷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硬纸片中,沿它的对角线把折起,使点到达平面外点的位置()证明:平面平面;()当二面角为时,求的长7(四川延考卷19)解:()证明:因为,所以因为折叠过程中,所以,又,故平面又平面,所以平面平面()解法一:如图,由()知,所以是二面角的平面角由已知得,作,垂足为,由可得,连结,在中,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可知在中,解法二:由已知得以为原点,射线,分别为,轴的正半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由()知,所以为二面角的平面角由已知可得,所以所以,即的长为28(江苏卷16)在四面体ABCD 中,CB= CD, ADBD,且E ,F分别是AB,BD 的中点,求证:()直线EF 面ACD ;()面EFC面BCD 8(江苏卷16)【解析】本小题考查空间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的判定解:() E,F 分别是AB,BD 的中点,EF 是ABD 的中位线,EFAD,EF面ACD ,AD 面ACD ,直线EF面ACD () ADBD ,EFAD, EFBD.CB=CD, F 是BD的中点,CFBD.又EFCF=F,BD面EFCBD面BCD,面EFC面BCD ABCDEFPQHG9(辽宁卷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AP=BQ=b(0b1),截面PQEF,截面PQGH()证明:平面PQEF和平面PQGH互相垂直;()证明:截面PQEF和截面PQGH面积之和是定值,并求出这个值;()若,求与平面PQEF所成角的正弦值9(辽宁卷19)本小题主要考查空间中的线面关系和面面关系,解三角形等基础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满分12分解法一:()证明:在正方体中,又由已知可得,所以,所以平面所以平面和平面互相垂直4分()证明:由()知,又截面PQEF和截面PQGH都是矩形,且PQ=1,所以截面PQEF和截面PQGH面积之和是,是定值8分()解:设交于点,连结,ABCDEFPQHGN因为平面,所以为与平面所成的角因为,所以分别为,的中点可知,所以12分解法二:以D为原点,射线DA,DC,DD分别为x,y,z轴的正半轴建立如图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由已知得,故ABCDEFPQHyxzG,()证明:在所建立的坐标系中,可得,因为,所以是平面PQEF的法向量因为,所以是平面PQGH的法向量因为,所以,所以平面PQEF和平面PQGH互相垂直4分()证明:因为,所以,又,所以PQEF为矩形,同理PQGH为矩形在所建立的坐标系中可求得,所以,又,所以截面PQEF和截面PQGH面积之和为,是定值8分()解:由()知是平面的法向量由为中点可知,分别为,的中点所以,因此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12分10(广东卷18)如图5所示,四棱锥P-ABCD的底面ABCD是半径为R的圆的内接四边形,其中BD是圆的直径,。(1)求线段PD的长;(2)若,求三棱锥P-ABC的体积。10(广东卷18)解:(1)BD是圆的直径BAD=90 又ADPBAD(2)在RtBCD中,CD=BDcos45=RPD2+CD2=9R2+2R2=11R2=PC2PDCD 又 PDA=90PD底面ABCDSABC=ABBC sin(60+45)=RR=R2三棱锥P-ABC的体积为11(重庆卷20)(本小题满分12分,()小问6分,()小问6分.) 如图(20)图, 为平面,AB=5,A,B在棱l上的射影分别为A,B,AA3,BB2.若二面角的大小为,求: ()点B到平面的距离;()异面直线l与AB所成的角(用反三角函数表示).11(重庆卷20)(20)(本小题12分)解:(1)如答(20)图,过点BCAA且使BC=AA.过点B作BDCB,交CB的延长线于D.由已知AAl,可得DBl,又已知BBl,故l平面BBD,得BDl又因BDCB,从而BD平面,BD之长即为点B到平面的距离.因BCl且BBl,故BBC为二面角-l-的平面角.由题意,BBC=.因此在RtBBD中,BB=2,BBD=-BBC=,BD=BBsinBBD=.()连接AC、BC.因BCAA,BC=AA,AAl,知AACB为矩形,故ACl.所以BAC或其补角为异面直线l与AB所成的角.在BBC中,BB=2,BC=3,BBC=,则由余弦定理,BC=.因BD平面,且DCCA,由三策划线定理知ACBC.故在ABC中,BCA=,sinBAC=.因此,异面直线l与AB所成的角为arcsin12.(江西卷20)(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正三棱锥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且长度均为2分别是的中点,H是的中点,过的一个平面与侧棱或其延长线分别相交于,已知(1)求证:平面;(2)求二面角的大小12.(江西卷20)20解 :(1)证明:依题设,是的中位线,所以,则平面,所以。 又是的中点,所以,则。 因为,所以面,则,因此面。(2)作于,连。因为平面,根据三垂线定理知, 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作于,则,则是的中点,则。设,由得,解得,在中,则,。所以,故二面角为。解法二:(1)以直线分别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所以所以 所以平面 由得,故:平面 (2)由已知设则由与共线得:存在有得同理: 设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则令得又是平面的一个法量 所以二面角的大小为 13.(北京卷16)(本小题共14分)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AC=BC=2,ACB=90,AP=BP=AB,PCAC.()求证:PCAB;()求二面角B-AP-C的大小.13.(北京卷16)(16)(共14分)解法一:()取AB中点D,连结PD,CD.AP=BP,PDAB.AC=BC.CDAB.PDCDD.AB平面PCD.PC平面PCD,PCAB.()AC=BC,AP=BP,APCBPC.又PCAC,PCBC.又ACB90,即ACBC,且ACPC=C,ABBP,BEAP.EC是BE在平面PAC内的射影,CEAP.BEC是二面角B-AP-C的平面角.在BCE中,BCE=90,BC=2,BE=,sinBEC=二面角B-AP-C的大小为aresin解法二:()AC=BC,AP=BP,APCBPC.又PCAC.PCBC.ACBC=C,PC平面ABC.AB平面ABC,PCAB.()如图,以C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C-xyz.则C(0,0,0),A(0,2,0),B(2,0,0).设P(0,0,t),PB=AB2,t=2,P(0,0,2).取AP中点E,连结BE,CE.AC=PC,AB=BP,CEAP,BEAP.BEC是二面角B-AP-C的平面角.E(0,1,1),cosBEC=二面角B-AP-C的大小为arccos14.(福建卷19) (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四棱锥中,侧面PAD底面ABCD,侧棱PA=PD=,底面ABCD为直角梯形,其中BCAD,ABCD,AD=2AB=2BC=2,O为AD中点。(1)求证:PO平面ABCD;(2)求异面直线PB与CD所成角的余弦值;(3)求点A到平面PCD的距离14.(福建卷19)19.解:如图,A(0,-1,0),B(1,-1,0),C(1,0,0),D(0,1,0),P(0,0,1)所以所以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2)设平面PCD的法向量为,所以 ;令x=1,则y=z=1,所以 又则,点A到平面PCD的距离为:15.(湖北卷18).(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直三棱柱中,平面侧面 ()求证: ()若,直线AC与平面所成的角为,二面角15.(湖北卷18)18.本小题主要考查线面关系、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二面角等有关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满分12分) ()证明:如右图,过点A在平面A1ABB1内作ADA1B于D,则由平面A1BC侧面A1ABB1,且平面A1BC侧面A1ABB1A1B,得AD平面A1BC.又BC平面A1BC所以ADBC.因为三棱柱ABCA1B1C1是直三棱柱,则AA1底面ABC,所以AA1BC.又AA1AD=A,从而BC侧面A1ABB1,又AB侧面A1ABB1,故ABBC. ()证法1:连接CD,则由()知ACD就是直线AC与平面A1BC所成的角,ABA1就是二面角A1BCA的颊角,即ACD,ABA1=j. 于是在RtADC中,sin=,在RtADA1中,sinAA1D, sin=sinAA1D,由于与AA1D都是锐角,所以AA1D. 又由RtA1AB知,AA1DjAA1Bj,故j. 证法2:由()知,以点B为坐标原点,以BC、BA、BB1所在的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B=c(ca,则B(0,0,0),A(0,c,0),C(),A1(0,c,a),于是,(0,c,a),=(0,c,a)设平面A1BC的一个法向量为n=(x,y,z),则由可取n(0,a,c),于是n=ac0,与n的夹角b为锐角,则b与q互为余角.sinq=cosb=,cosj=所以sinq=cosj=sin(),又0q,j,所以q+j=.16(山东卷19)(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平面PAD平面ABCD,ABDC,PAD是等边三角形,已知BD2AD=8,AB=2DC=.()设M是PC上的一点,证明:平面MBD平面PAD;()求四棱锥P-ABCD的体积.16(山东卷19)()证明:在ABD中, 由于AD=4,BD=8,AB=, 所以AD2+BD2=AB2. 故 ADBD. 又 平面PAD平面ABCD,平面平面ABCD=AD,平面ABCD,所以 BD平面PAD,又 平面MBD,故 平面MBD平面PAD.()解:过P作POAD交AD于O,由于 平面PAD平面ABCD,所以 PO平面ABCD.因此 PO为四棱锥P-ABCD的高,又 PAD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因此 在底面四边形ABCD中,ABDC,AB=2DC,所以 四边形ABCD是梯形,在RtADB中,斜边AB边上的高为此即为梯形ABCD的高,所以 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故 17.(四川卷19)(12分)如图:平面,四边形与都是直角梯形,G、H分别为FA、FD的中点,证明:四边形BCHG是平行四边形C、D、F、E四点是否共面?为什么?设ABBE,证明:平面.17.(四川卷19)19G、H分别为AF、DF的中点GH,又GHBC,所以四边形BCHG为平行四边形C、D、F、E四点共面理由:BEGFEFBG又由知:BGCH EFCH,又D直线FH故C、D、F、E四点共面(法二:证EF、AB、DC三线共点)连EGBEAG四边形ABEG为平行四边形,又ABBE四边形ABEG为菱形,所以BGAE又,所以AD平面ABEFADAE,又BGCH由知:F平面CED,所以CH平面CED故平面法二:AB、AD、AF两两垂直故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设ABa,BCb,BEc,由题意得:又G不在BC上,所以四边形BCHG为平行四边形又D直线FH,故C、D、F、E四点共面,且又CH平面CED,所以平面18.(天津卷19)(本小题满分12分)ABCDP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是矩形已知,()证明平面;()求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的大小;()求二面角的大小18.(天津卷19)19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和平面垂直、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二面角等基础知识,考查空间相角能力、运算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满分12分()证明:在中,由题设,可得,于是在矩形中,又,所以平面()解:由题设,所以(或其补角)是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在中,由余弦定理得ABCDPHE由()知平面,平面,所以,因而,于是是直角三角形,故所以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的大小为()解:过点作于,过点作于,连结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又,因而平面,故为在平面内的射影由三垂线定理可知,从而是二面角的平面角由题设可得,于是在中,所以二面角的大小为19. (浙江卷20)(本题14分)如图,矩形ABCD和梯形BEFC所在平面互相垂直,BCF=CEF=90,AD=()求证:AE平面DCF;()当AB的长为何值时,二面角A-EF-C的大小为60?19. (浙江卷20)(20)本题主要考查空间线面关系、空间向量的概念与运算等基础知识,同时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运算能力。满分14分。方法一:()证明:过点E作EGCF并CF于G,连结DG,可得四边形BCGE为矩形。又ABCD为矩形,所以ADEG,从而四边形ADGE为平行四边形,故AEDG。因为AE平面DCF,DG平面DCF,所以AE平面DCF。()解:过点B作BHEF交FE的延长线于H,连结AH。 由平面ABCD平面BEF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