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检维修制度.doc_第1页
3.24检维修制度.doc_第2页
3.24检维修制度.doc_第3页
3.24检维修制度.doc_第4页
3.24检维修制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设备检查制度1 范围1.1本本标准规定了部门内部设备检查管理的要求。1.2本标准适用于部门内部设备检查的管理。2 设备检查分类2.1 设备检查分为部门内部检查、管理部检查、技术部检查。2.2 部门内部设备检查分类2.2.1 设备检查按照级别分为本车司机检查、维修人员检查、技术员检查、部门设备联检、部门经理级抽查。2.2.2 技术员检查分为日检、例检。2.3 管理部设备检查分类设备检查员为每日抽检。2.4 技术部检查为半月定期检查。3 部门内部检查3.1 本车司机检查3.1.1 司机应严格按照流机各作业部设备日常检查保养规定中所规定的班前、班中、班后检查、保养要求做好车辆检查、保养。3.1.2 白班没有作业的司机应严格按照流机各作业部设备日常检查保养规定中所规定的要求对设备做好全面检查、保养,及时找技术员进行例检。3.1.3 司机在检查中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向运行调度汇报,以便及时维修,保证设备完好。3.2 维修人员检查3.2.1 维修人员(包括机械和电器维修人员)每日应该对自己承包的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包括静态检查和动态检查。a) 静态检查时要按照检查细则对静态设备进行全面检查。b) 动态检查要对设备试车,检查设备的各项使用性能,如刹车、转向、行车、作业能力等等。3.2.2 自己承包的设备连续多日在现场作业,没有回到部门检查时,维修人员要及时到作业现场对设备按照3.2.1的要求进行检查。3.2.3 维修人员检查出的问题要及时向维修调度汇报,在维修调度安排下及时对设备进行维修,现场保养维修人员可以及时处理简单的故障,保证设备的完好。3.3 技术员日检3.3.1 每天应该对自己承包停在部门场地的设备按照检查细则进行检查。3.3.2 自己承包的设备连续多日在现场作业,没有回到部门检查时,要及时到作业现场对设备按照检查细则的要求进行检查。3.3.3 要求对自己承包的设备每半月要检查一遍,不能有遗漏。3.3.4 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安排维修处理,并且对当班本车司机按照检查细则的要求进行考核。3.4 技术员例检3.4.1 例检是司机利用班中的闲暇时间对自己的设备进行全面保养,保养后主动找技术员检查,要求每个司机每月必须检查两次,上下半月各一次。3.4.2 当司机提出要对设备进行例检时,技术员要按照检查细则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3.4.3 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安排维修处理,并且对要求例检司机按照检查细则的要求进行考核。3.5 部门设备联检3.5.1 部门设备联检是运行副经理或部门经理主持,所有技术员一起对部门所有设备按照检查细则进行全面检查,要求每台设备每月必须检查一次。3.5.2 部门设备联检根据生产情况,每月20日开始进行。3.5.3 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安排维修处理,并且对本车所有司机按照检查细则的要求进行考核,对承包的维修人员、技术员按照责任进行考核。3.6 部门经理级抽查3.6.1 部门经理和副经理对部门设备的检查、保养情况按照检查细则进行抽查,要求每月20日前部门设备全部抽查一遍。3.6.2 在抽查中发现问题及时安排维修处理,并且对本车责任司机按照检查细则的要求进行考核,对承包的维修人员、技术员按照责任进行考核。3.7 以上各项检查项目应该做好记录,并交到部门档案技术员处存档,检查结果作为员工的考核项目。4 管理部设备检查4.1 设备检查员抽检设备检查员每日对各个部门的设备进行巡回检查,抽查各个部门的设备管理情况和设备状况,对于存在问题即使向该部门提出,并在设备信息通报中公布。4.2 技术部半月检查技术部每半个月定期对公司各个部门的设备进行检查,检查设备管理情况和设备状况,对于存在问题在设备信息通报中公布。设备日常维护保养规范1 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设备驾驶人员和维修人员对设备的检查和保养管理的要求。1.2本规范适用于设备驾驶人员和维修人员对设备检查和保养的管理。2 司机设备检查2.1 设备检查项目分类2.1.1 设备检查项目分为司机班前检查、作业中检查、班后检查三部分。2.1.2 班前检查是驾驶员在接班后、作业前必须做到的检查项目。2.1.3 作业中检查是驾驶员在行车和作业中必须检查的项目。2.1.4 班后检查项目与班前检查项目相同。2.2 班前、班后检查项目2.2.1 绕机检查项目a) 检查轮胎是否完好,气压是否正常,轮胎螺丝是否松动。b) 检查履带是否正常,履带螺丝是否松动,支撑轮,支重轮,引导轮等行车机构是否正常,履带松紧度是否适当。c) 全车各处板金、驾驶室玻璃是否完好,各工作灯,指示灯是否完好,铲斗是否完好,整车及铲斗是否清洁。d) 检查油、水、气是否泄露,并查找泄露的种类及位置。e) 检查发动机机爪螺丝、喷油泵固定螺丝,以及风扇、水箱、护板、排气管、进排气歧管的固定螺丝,变速箱、传动轴、前后桥各部销轴螺丝的紧固情况。f) 检查起升链条或起升、变幅钢丝绳及滑轮是否有问题,链条及钢丝绳是否在滑轮槽内。g) 检查风扇、发电机的皮带。2.2.2 油、水量检查检查发动机、变速箱、主离合器、转向离合器、驱动桥、液压油箱油的数量、质量。燃油、刹车油、冷却水的数量。2.2.3 接班人员还应检查油水分离器及储气筒是否存油水。2.2.4 吊车司机应对起升、变幅、旋转试车,确保各动作灵敏可靠;叉车司机应试制动、起升、倾斜、转向等动作是否正常。2.3 班中检查项目2.3.1 注意各仪表的读数是否正常,发现异常或为零,应立即停机待查。2.3.2 观察机械各部是否存在漏油、漏水、漏气和漏电现象。2.3.3 注意倾听机械各部位是否有异响,如有应立即停车检查。2.3.4 嗅闻有无不正常气味,如有应查找原因及时排除。2.3.5 观察全车各主要部位的紧固情况,如发现松动及时紧固。2.3.6 检查并自行排除简单的电路故障。3 司机保养3.1 司机保养包括班中保养和班后保养。3.1.1 班中保养是司机在白班中应保养的项目,本保养项目,应在白班中无作业时司机必须完成的项目。现场作业待时超过10分钟必须下车保养。3.1.2 班后保养是作业司机在作业后,交班前应做到的保养项目。3.2 班中保养项目3.2.1 对整车进行彻底清洁。3.2.2 对所有要求润滑部位,加注润滑油。3.2.3 清洁电瓶检查电解液是否充足,不足添加。3.2.4 清理空气滤芯,发现滤芯需要更换应向技术员请示更换。3.2.5 更换各种变质的润滑油。当经润滑站检测润滑油发现润滑油需要更换时,由白班司机负责更换,更换润滑油的同时更换滤芯。3.2.6 保持车辆的转向、刹车、发动机、变速箱、起升、变幅、旋转等性能良好。并保持车辆的照明灯、仪表完好。如有问题应及时向调度报牌处理。3.2.7 紧固全车各部位螺丝。3.2.8 调整风扇皮带、发电机皮带的松紧度。3.2.9 检查车辆灯光是否完好,如有问题应及时向调度报牌处理。3.2.10 冬季每班应放油水分离器及储气筒的水。3.3 班后保养项目3.3.1 对整车进行清洁,叉车门架链条应使用废机油润滑。3.3.2 对设备的工作装置等频繁使用的部位的销轴加注润滑油。3.3.3 应对班后检查项目中的项目进行检查,检查出问题及时处理,如处理不了,应向调度报牌处理。3.3.4 进行油水加注,应保持各种类润滑油、冷却液的液面达到要求。3.3.5 清洁空气滤芯。4 司机进行特种作业车辆的检查保养要求4.1 对下舱作业、出港作业和因生产任务紧急而进行现场交接等车辆连续在外作业不能回归本部门等情况设备的检查、保养,属于特种作业车辆的检查保养。4.2 特种作业的设备检查执行设备检查中的班前检查、班中检查和班后检查项目。4.3 特种作业的设备保养4.3.1 特种作业时的设备保养执行设备保养中班后保养的项目,要求驾驶员到现场时应带齐部门配发的工具及油枪,以便完成设备的保养项目。4.3.2 对于设备下舱作业或在环境粉尘大的货种作业,驾驶员在接班作业前应对空滤进行简单清理后,方许作业。4.3.3 特种作业时,驾驶员应严格进行交接班检查保养,接班发现问题及时向主管报告,并记入交接记录,这些问题的责任由交班驾驶员负责。部门管理人员进行不定期现场检查,如发现问题,责任由当班人员负责。5 维修人员检查、保养5.1 维修人员检查是维修人员(包括机械维修人员、电器维修人员)对自己承包设备的检查和维护、保养、维护。5.2 维修人员的设备检查、保养、维护,要求使设备达到检查细则的要求。5.3 维修人员检查出的问题,要及时向维修调度汇报,由维修调度安排维修。6 设备检查保养要求6.1 司机去现场作业时,必须携带部门配发的保养工具和油枪。6.2 司机在作业的间歇(等待作业时间或作业停止时间)对设备进行清洁、检查、保养,保证设备的整洁、完好。设备维修管理制度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设备临修、集中保养、项修、大修整个过程的管理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设备维修管理。2 设备维修程序2.1 司机、技术员、维修人员发现设备存在故障需维修时,必须由技术员或运行调度开维修传递票。2.2 维修调度依据维修传递票,及时安排人员维修,并在维修动态记录卡和“设备维修管理系统”上做好详细记录。2.3 维修结束后,技术员必须到现场进行验收,合格后在维修传递票上签字确认,并由维修调度及时通知运行调度该设备已维修完毕。3 设备临修3.1 维修前3.1.1在日常检查中,各级设备检查和使用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3.1.2司机发现的问题,报运行调度,登记后及时通知或维修调度并立即组织维修。3.2 维修中3.2.1 负责技术员对维修过程进行指导和技术监控。3.2.2 负责技术员对维修中的零部件更换必须进行鉴定确认。3.2.3 更换大型部件总成时必须由技术部审批后方可更换;同时,由负责技术员详细填写设备档案。3.3 维修结束3.3.1 临修结束后,负责技术员必须到场验收,并在维修传递票上签字确认合格。3.3.2 验收合格后,维修人员及时报维修维修调度。3.3.3 维修调度立即报运行调度,恢复设备使用。4 设备集中保养维修4.1 计划申报4.1.1 各机械部门根据现场生产和设备维修情况对设备性能差,故障率较高,安全隐患较大的设备在春、秋两季分批次提出集中维修保养计划。4.1.2 申报计划时,要作出设备集中保养的具体部位和费用预算。4.2 计划审批程序设备申报计划,由技术部进行审批汇总,报公司总经理审批后,根据生产情况方可实施。4.3 实施设备集中保养维修,由具体使用部门组织实施。4.3.1 人员安排进口吊车: 机械修理工5名 电工1名 焊工1名红光吊车: 机械修理工5名 电工3名 焊工1名叉 车: 机械修理工5名 电工1名 焊工1名4.3.2 时间安排每台进口吊车3天,红光吊车7天,大吨位叉车5天,小吨位叉车3天,挖掘机3天 (如有特殊情况,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完成时,应报技术部审批)。4.3.3 实施项目根据计划具体内容按照设备检查细则的项目进行。4.3.4 记录集中维修保养时,保养负责技术员对所做项目检查的结果、发现的问题、原因及解决的方法和所更换的配件、保养人员名单、时间等详细的填写维修记录卡。登记造册并存档。4.4 验收4.4.1 设备集中保养维修完成后,上报技术部提出验收申请,由技术部组织使用部门技术人员共同验收,填写设备维修验收单,双方并签字确认。4.4.2 验收合格后交付使用部门使用。4.4.3 设备集中保养后,如需走合,必须按照走合期规定执行。 5 设备项修5.1 外委项修参照大修执行5.2 内部项修5.2.1 使用部门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申报设备项修计划,经过技术部审批、备案。5.2.2 项修计划审批后,由使用部门申报材料,如技术部物资库备件充足,可不报材料计划,直接领用材料实施项修,并由技术部技术员填写物资领用单进行出库。5.2.3 在实施过程中,较大配件(价格5000元以上)损坏需更换时,项修部门应及时通知技术部,应由技术部批准确认备案后方可更换。5.2.4 技术部对项修的进度和质量进行监督。5.2.5 使用部门技术员认真填写维修记录卡,项修结束后报技术部存档。5.2.6 项修结束后,应由使用部门报技术部共同验收,并由双方在设备维修验收单上签字确认。5.3 需要走合期的项修项目,验收后按照本规定走合期规定执行。6 设备大修6.1 设备大修计划6.1.1 年度设备大修计划由使用部门,在每年年末将下一年的大修计划报技术部,由技术部经理审核汇总报公司财务部审核,再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后由技术部报集团公司审批。6.1.2 单位因特殊情况或生产需要,在年度计划外可提出设备大修临时追加计划,申报、审批手续参照上条。6.2 大修标准6.2.1 到设备大修工作台时的;6.2.2 流动机械20000工作台时(或5年);6.2.3 严重损坏不经大修无法正常使用的。6.3 大修设备的送交6.3.1 根据公司年度大修计划,设备大修项目应按计划优先考虑由实业公司承修,但如实业公司不具备承修能力,则可以申请到外单位维修。6.3.2 计划审批后,技术部与机电设备部和机修厂沟通确定大修具体实施计划和完成时间,经公司领导和业务部确认后,送机修厂大修。6.3.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