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1节 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doc_第1页
第三章 第1节 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doc_第2页
第三章 第1节 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doc_第3页
第三章 第1节 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第1节 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1、影响动物行为的因素有温度、湿度 、气压、光照等2、解释下列动物的行为(要点是说出影响动物行为的因素和说出这些因素是如何起作用的) 燕子低飞要下雨 鱼游水面要下雨 鸡不进窝要下雨 蚂蚁搬家要下雨 猫头鹰和鼠的昼夜节律行为 大雁的迁徙 鱼的洄游 3、生物节律性行为:是对环境的某些节律性刺激作出的反应,如昼夜节律、月周期节律(鱼的繁殖)、季节节律(动物的迁徙、换羽,植物的开花、结果)。4、植物的感应性主要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和向热性等。这些向性分别是植物对哪些因素作出的反应? 光照 、 地球引力 、 水分 、 肥料 、 触碰 、 温度 。注意:实验探究植物的向性时,一定要建立 对照 组,便于比较得出植物具有哪一感应性现象。第2节 神奇的激素一、生长素与植物的向光性(1)植物体内的激素:植物体内具有 生长素 、 赤霉素 、 细胞分裂素 等激素,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有显著的 调节 作用。(2)生长素是由 胚芽尖端 产生的激素,控制胚芽的生长。 达尔文 猜想胚芽尖端会产生生长素, 温特 实验证明了达尔文的科学猜想, 郭葛 从植物体内分离出生长素。(3)植物向光性:观察现象,胚芽弯向光源生长。 产生条件: 单侧 光照射;具有 生长素 且分布不均匀。产生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面生长素分布 多 ,胚芽生长 快 ;向阳面生长素分布 少 ,胚芽生长 慢 。(4)植物体内生长素浓度适当时,对植物的作用有:促进植物的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防止落花落果。当生长素浓度过大时,会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引起植物的死亡,应用于防治杂草。二、胰岛素与血糖含量1.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2.含量:基本稳定在90毫克/100毫升。3.调节:当血糖含量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促使血糖含量降低。当血糖含量下降时,胰岛素分泌减少,促使血糖含量上升。从而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三、内分泌腺和激素1、激素的部位:在内分泌腺中产生。2、作用: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生殖、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3、动物体内的激素种类、产生器官、功能及分泌异常的病变激素类别产生器官激素的功能分泌异常时的病症生长激素脑垂体a.促进组织合成蛋白质b.控制人的生长发育幼年分泌不足:侏儒症幼年分泌过多:巨人症成年分泌过多:肢端肥大症甲状腺激素甲状腺a.促进生长发育b.促进新陈代谢c.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幼年分泌不足:呆小症成年分泌过多:甲亢胰岛素胰脏a.促进将人体吸收的葡萄糖储存在肝脏和肌肉内b.促进血糖分解分泌不足:糖尿病分泌过多:低血糖症肾上腺素肾上腺a.加快心跳的节奏b.扩张通往肌肉的血管性激素雄性激素睾丸a.促进生殖器官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b.激发和维持人的第二性征四、科学调查步骤:1)提出问题:2)设计调查方案:3)收集和整理事实资料:4)处理所获得的信息并形成结论:5)撰写报告与交流第三章 第3节 神经调节一、对刺激的反应1、对刺激的反应过程,需要各种器官协同作用2、反应过程: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3、动物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并以神经调节为主。4、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微,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许多的生理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二、信息的接受和传导1、神经元: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单位。2、神经元的结构:细胞体、突起(树突、轴突)3、功能:接受刺激能产生兴奋,并能传导兴奋4.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细胞体; 细胞核; 树突;轴突 ; 髓鞘 ; 轴突分枝 ;(2)的功能是 。(3)的功能是 。三、信息的处理:1、神经系统构成:2、脑的结构和功能脑大脑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神经中枢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脑干有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部位3、大脑表面的沟、回、裂有扩大大脑表面积的作用。4、大脑是我们进行记忆、思维、控制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5、脊髓: 1)位置:脑干的延续,位于脊柱的椎管内,呈扁圆柱形。2)脊髓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脊髓灰质中的神经中枢是低级神经中枢,一般受大脑皮层控制。6、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用膝跳反射可检查人的神经系统是否正常。四、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1.反射:(1)概念: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2) 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方式。 (3) 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2.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没有完整的反射弧,反射就不能进行。如果有完整的反射弧,需要有适宜的刺激,反射才能完成。3、非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生来就有的 低级反射 ,是 先天性的行为 。非条件反射的神经通路是生下来就存在的,反射弧比较固定。4、条件反射。是生物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高级反射 , 反射弧 不固定,可因条件改变而消退。 第三章 第4节 动物的行为动物行为的多样性是动物通过一系列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和激素的分泌活动共同协调后完成的。一、先天性行为,即本能:1、概念:是动物 与生俱来 、 有固定模式 的行为。它们受 遗传的控制。2、特点:1)参与反射的中枢是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和脊髓;2)引起反射的刺激必须是该感受器的直接刺激;3)反射弧是永久固定的;二、后天学习行为:1、概念: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通过学习获得的行为方式。2、特点:1) 参与反射的中枢是大脑皮层2) 任何无关刺激都可变为条件反射的刺激。(如狗听到铃声会分泌唾液。)3) 反射弧是暂时的、易变的、可消退的。应强化非条件刺激(食物)。4) 适应的范围广,可以适应多变的环境。3、人与动物的学习行为:1)动物的学习行为:对具体的刺激能作出反应。如望梅止渴。幼儿见到穿白衣的护士而哭闹。2)人的学习行为:不仅能对具体刺激,也能对抽象的刺激,如语言、文字的刺激作出反应。如谈梅止渴。4、判断下列动物的行为婴耳吮奶 鸟类索食 老鼠走迷宫 鹦鹉学舌 企鹅的求偶行为 小狗算算术 蜜蜂的舞蹈语言 狗拉雪橇 第三章 第5节 体温的调节1、人的体温也保持恒定,保持在37左右。2、恒温动物的体温不是 绝对不变 的。恒温是相对的,温度的变化幅度变化不大,在 一定限度 内几乎与外界温度无直接关系,人的体温不是一个固定值。(一)产热与散热的平衡 1、恒温动物和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 产热 和 散热 这两个生理过程 保持动态平衡 的结果。 2、产热 (1)在 安静 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 内脏 。(2)在运动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 肌肉与皮肤 。 寒冷时, 骨骼肌颤抖 ,能使热量 成倍增加 。 (3)精神活动和进食活动也能 影响产热 。(例如寒冷时,想到冰冷的环境,会觉得更冷,使人“发抖”,促使骨骼肌产生更多热) 3、散热 (1)散热有 直接散热 和 汗液蒸发散热 两种方式。 (2)直接散热就是通过热传递散热,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温度与外界温度的 温度差 。温度差越大,散热越多。 皮肤的温度 又可通过血管中的 血流量 来控制。外界温度低时, 血管收缩 ,血流量减少, 减少;温度高时, 血管舒张 ,血流量增加, 散热增加 。 (3)常温下,皮肤汗液的蒸发散热 比较有限 。 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体温时,直接散热不能发挥作用,汗液蒸发成了 主要的散热方式 。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