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控制测量.doc_第1页
第六章 控制测量.doc_第2页
第六章 控制测量.doc_第3页
第六章 控制测量.doc_第4页
第六章 控制测量.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1|06|3|1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就是确定该点的坐标和( C )。 A.已知坐标 B.方位角 C.高程 D.未知点坐标01|06|3|1国家控制网,是按( A )建立的,它的低级点受高级点逐级控制。A.一至四等 B.一至四级 C.一至二等 D.一至二级01|06|3|1导线点属于( B )。A.高程控制点 B.平面控制点 C.坐标控制点 D.水准控制点01|06|3|1下列属于平面控制点的是( C )。A.水准点 B.三角高程点 C.三角点 D.以上答案都不对01|06|3|1导线的布置形式有(C)。A.一级导线、二级导线图根导线B.单向导线往返导线多边形导线C.闭合导线附和导线支导线 D.钢尺量距导线、GPS导线、三角网导线01|06|3|1图根导线的角度闭合差的容许误差一般不超过( C )。A.20 B.30 C.60 D.8001|06|3|1直接供地形图使用的控制点是( D )。A.水准点 B.三角点 C.导线点 D.图根点01|06|3|1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A)。A.选点测角量边 B.埋石造标绘草图C.距离丈量水准测量角度测量D.距离丈量水准测量角度测量、坐标计算01|06|3|1对于小地区的平面控制测量,可建立独立的平面控制网,定向用的坐标方位角可用(D)代替。A.真方位角 B.象限角 C.水平角 D.磁方位角01|06|3|1导线测量的外业不包括( C )。A.测量角度 B.选择点位 C.坐标计算 D.量边01|06|3|1附合导线的转折角,一般用( A )法进行观测。A.测回法 B. 红黑面法 C. 三角高程法 D. 二次仪器高法01|06|3|1图根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限值是( B )。A.1/1000B.1/2000 C.1/3000D.1/500001|06|3|1衡量导线测量精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是( C )。A.坐标增量闭合差 B.导线全长闭合差 C.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D.角度闭合差01|06|3|1用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来衡量导线测量精度的公式是( C )。A.K=M/DB. C. D.01|06|3|1导线全长闭合差的计算公式是( C )。A. B. C. D.01|06|3|1某导线全长620m,算得+0.123m,-0.162m,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D )。A.1/2200B.1/3100C.1/4500D.1/304801|06|3|1某导线全长789.78 m,纵横坐标增量闭合差分别为-0.21 m、+0.19 m,则导线相对闭合差为( A )。A.1/2800 B.0.28 m C.1/2000 D.0.0003601|06|3|1坐标反算是根据直线的起、终点平面坐标,计算直线的( B )。A.斜距、水平角 B.水平距离、方位角 C.斜距、方位角 D.水平距离、水平角01|06|3|1利用坐标反算求坐标方位角公式=arctgy/x,若y=-1,x=+1则坐标方位角为( C )。A.-45 B.45 C.315 D.13501|06|3|1在地形图上,量得A、B的坐标分别为xA=432.87m,yA=432.87m,xB=300.23m,yB=300.23m,则AB的方位角为( B )。A.315 B.225 C.135 D.4501|06|3|1在地形图上,量得A、B的坐标分别为xA=432.87m,yA=432.87m,xB=300.23m,yB=300.23m,则AB的边长为多少m( A )。A.187.58 B.733.10 C.132.64 D.265.2801|06|3|1导线测量角度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A )。 A.反符号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 B.反符号按角度大小比例分配 C.反符号按边数平均分配 D.反符号按边长比例分配01|06|3|1导线的角度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反符号后( B )。A.按角度大小成正比例分配 B.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 C.按边长成正比例分配 D.按边长成反比例分配01|06|3|1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反符号后( D )。A.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 B.按导线边数平均分配C.按边长成反比例分配 D.按边长成正比例分配01|06|3|1导线的坐标增量闭合差调整后,应使纵、横坐标增量改正数之和等于( C )。A.纵、横坐标增值量闭合差,其符号相同 B.导线全长闭合差,其符号相同C.纵、横坐标增量闭合差,其符号相反 D.因导线的布施形式的不同而不同01|06|3|1附合导线与闭合导线坐标计算不同之处在于(A )。A.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 B.坐标方位角的计算;坐标增量的计算C.坐标方位角的计算;角度闭合差的计算 D.坐标增量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01|06|3|1若两点C、D间的坐标增量为正,为负,则直线CD的坐标方位角位于第( D )象限。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01|06|3|1某直线段AB的坐标方位角为230,其两端间坐标增量的正负号为(C)。A. B. C. D.01|06|3|1设AB距离为200.23m,方位角为1212336,则AB的x坐标增量为( D )m.。A.-170.919 B.+170.919 C.+104.302 D.-104.30201|06|3|1设AB距离为220.98m,方位角为1410521,则AB的坐标增量为(D )。A.-171.95m B.-138.80m C.+171.95mD.+138.80m01|06|3|1设E、F点的纵坐标分别为300 m和400 m,则纵坐标增量( C )。A.+100 m B.+700 m C.-100 m D.-700 m01|06|3|1设有闭合导线ABCDA,算得纵坐标增量为=+200.00m,=-150.00m, =+100.04m,=+250.01m,则纵坐标增量闭合差=( D )。A.+0.03m B.-0.03m C.+0.05m D.-0.05m01|06|3|1小三角锁近似平差主要考虑(A)。A.测角误差B.基线误差 C.起始边方位角的误差 D.以上都不是01|06|3|1小三角测量的外业主要工作为( C )。A.角度测量 B.基线丈量 C.选点、测角、量基线 D.测角、量基线01|06|3|1在两端有基线的小三角锁基线闭合差的计算中,传距角是用(C)。A.实测角值 B.经过第二次改正后的角值 C.经过角度闭合差调整后的角值 D.以上都不是01|06|3|1航空摄影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A )。A.控制测量与像片判读 B.航空摄影与控制测量C.航测内业 D.控制点布置与加密01|06|3|1桥梁三角网一般不布设成(B )。A.大地四边形 B.中点多边形 C.双三角形 D.双大地四边形01|06|3|1根据全站仪坐标测量的原理,在测站点瞄准后视点后,方向值应设置为( A )。A.测站点至后视点的方位角 B.后视点至测站点的方位角 C. D.01|06|3|1一对双面水准尺,其红面底端起始刻划值之差为( C )。A.1m B.0.5m C.0.1m D.0m01|06|3|1四等水准测量中,每一站的前后视距差,不能超过( B)。A.3m B.5m C.3mm D.5mm01|06|3|1四等水准测量中,前后视距差的累积值,不能超过( D )。A.3m B.5m C.6m D.10m01|06|3|1四等水准测量中,同一站同一水准尺的红、黑面中丝读数差,不能超过( C )。A.3m B.2m C.3mm D.2mm01|06|3|1四等水准测量中,基辅分划(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应小于(或等于)( C )。A.2.0mm B.3.0mm C.5.0mm D.6.0mm01|06|3|1四等水准测量中,黑面高差减(红面高差0.1m)应不超过( C )。A.2mm B.3mm C.5mm D.7mm01|06|3|1四等水准测量测站校核h=|h-h|是( B )。 A.6mm B.5mm C.3mm D.5mm01|06|3|1四等水准测量中,平均高差的计算公式是( B )。A.(黑面高差+红面高差)/2 B.黑面高差+(红面高差0.1m)/2C.黑面高差+(红面高差+0.1m)/2 D.黑面高差+(红面高差-0.1m)/201|06|3|1三角高程测量比水准测量更适用于( A )。A.山地 B.平地 C.两点距离大于400 m D.两点距离小于400 m01|06|3|1在三角高程测量中,当两点间的距离较大时,一般要考虑地球曲率和( A)的影响。A.大气折光 B.大气压强 C.测站点高程 D.两点间高差01|06|3|1三角高程测量时,距离大于多少m时,要考虑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合成影响?(A )。A.300B.350 C.400 D.50001|06|3|1导线测量外业工作不包括( D )。A.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B.量边 C.测转折角 D.测高差02|06|3|2控制测量有两种,是( AD )。A.高程控制 B.导线控制 C.三角控制 D.平面控制 E.基线控制02|06|3|2小三角测量的等级分为( ABE )。A.一级小三角 B.二级小三角 C.三级小三角 D.四级小三角 E.图根小三角02|06|3|2导线与高级控制网连接的目的是( BE )。A.高程 B.坐标 C.水平角 D.竖直角 E.坐标方位角02|06|3|2独立导线要和高程控制点连接时,必须测( AC )。A.连接边 B.连接高程 C.连接角 D.磁方位角 E.真方位角02|06|3|2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有( ABCDE )。A.踏勘选点 B.测量水平角 C.丈量边长 D.建立标志 E.测量一边的方位角02|06|3|2实地选择导线控制点时应注意几点( ABCDE )。A.相邻点通视良好,地势平坦 B.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处 C.视野开阔D.边长要大致相等 E.点位分布密度要均匀02|06|3|2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 ABCD )。A.踏选点及建立标志 B.量边或距离测量 C.测角 D.连测 E.进行高程测量02|06|3|2导线坐标计算的基本方法是( ABC )。A.坐标正算 B.坐标反算 C.坐标方位角推算 D.高差闭合差调整 E.导线全长闭合差计算02|06|3|2闭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与( BD )。A.导线的几何图形无关 B.导线的几何图形有关 C.导线各内角和的大小有关D.导线各内角和的大小无关 E.导线的起始边方位角有关02|06|3|2在测量内业计算中,其闭合差按反号分配的有( ABCD )。A.高差闭合差 B.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 C.附合导线角度闭合差D.坐标增量闭合差 E.导线全长闭合差中02|06|3|2导线测量内业计算过程中出现闭合差有( CD )。A.边长闭合差 B.高差闭合差 C.角度闭合差 D.坐标增量闭合差 E.坐标闭合差02|06|3|2闭合导线和附合导线内业计算的不同点是( BC )。A.方位角推算方法不同 B.角度闭合差计算方法不同C.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方法不同 D.导线全长闭合差计算方法不同E.坐标增量改正计算方法不同02|06|3|2地面上有ABC三个控制点,测得其三角形内角分别为590010,610010,600010,则改正后内角分别为( BCD )。 A.580000 B.590000 C.600000D.610000 E.62000002|06|3|2四等水准测量一测站的作业限差有( ACD )。 A.前、后视距差 B.高差闭合差 C.红、黑面读数差D.红黑面高差之差 E.视准轴不平行水准管轴的误差02|06|3|2四等水准对视线长的两项限制是( AD )。A.前后视距差小于5m B.前后视距差大于5m C.视距差累计值小于8mD.视距差累计值小于10m E.视距差累计值大于10m02|06|3|2在小三角测量中,各三角形的内角不应( CE )。A.10 B.20 C.90 E.12003|06|3|2控制测量分为平面和高程控制。03|06|3|2地面点的标志,按保存时间长短可分为临时性标志和永久性标志。03|06|3|3导线的布置形式有闭合导线、附合导线、支导线。03|06|3|3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是踏勘选点、角度测量、丈量边长。03|06|3|3建立平面控制网的经典方法有三角测量和导线测量。除了方法外,还有卫星大地测量。03|06|3|2小区域平面控制网一般采用小三角网和导线网。03|06|3|2已知边长和方位角,由已知点计算待定点的坐标,称为坐标正算。已知两点坐标,反求边长和方位角,称为坐标反算。03|06|3|1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避免过长、过短,相邻边长之比不应超过三倍。03|06|3|1导线点选定后,应在地面上建立标志,并沿导线走向顺序编号,绘制导线略图。对等级导线点应按规范埋设混凝土桩,并在导线点附近的明显地物(房角、电杆)上用油漆注明导线点编号和距离,并绘制草图,注明尺寸,称为点之记。03|06|3|2在导线前进方向右侧的水平角称为右角,左侧的称为左角。03|06|3|4小三角网的布置形式有单三角锁、中点多边形、大地四边形、线形三角形。03|06|3|3小三角测量外业工作包括踏勘选点、角度测量和基线边测量。03|06|3|2小三角测量中为保证推算边长的精度,三角形内角一般不应小于30,不大于120。03|06|3|1小三角测量中基线测量一般采用电磁波测距测量三角网起始边的平距。若采用钢尺丈量时,要用精密丈量方法。03|06|3|5当原有控制点不能满足工程需要时,可用交会法加密控制点,称为交会定点。常用的交会法有前方交会、后方交会和距离交会。03|06|3|2三、四等水准测量,除用于国家高程控制网的加密外,还常用作小地区的首级高程控制,以及工程建设地区内工程测量和变形观测的基本控制。03|06|3|2前、后视距差:三等水准测量,不得超过3m,四等水准测量,不得超过5m。03|06|3|2前、后视距累积差:三等水准测量不得超过5m,四等水准测量不得超过10m。03|06|3|2同一水准尺黑、红面读数差:三等水准测量不得超过2mm,四等水准测量不得超过3mm。03|06|3|2二差改正指的是球差改正和气差改正。03|06|3|1四等水准测量,采用双面水准尺时,每站有 8个前、后视读数。03|06|3|1三等水准测量采用“后前前后”的观测顺序可以削弱仪器下沉的影响。03|06|3|2闭和导线的纵横坐标增量之和理论上应为零,但由于有误差存在,实际不为零。03|06|3|2闭和导线坐标计算过程中,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有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及其调整、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及其调整。03|06|3|1导线角度闭合差调整的方法是反符号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03|06|3|1三角高程测量中,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合成影响称为二差影响。03|06|3|2在三角高程测量中,采用对向观测的方法,可以消除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对高差的影响。03|06|3|2小三角锁近似平差的主要步骤是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及其调整、基线闭合差的计算及其调整。03|06|3|1设A、B两点的纵坐标分别为500m、600m,则纵坐标增量=-100m。03|06|3|1设有闭合导线ABCD,算得纵坐标增量为=+100.00m,=-50.00m,=-100.03 m ,=+50.01 m,则纵坐标增量闭合差=-0.02m。03|06|3|1山区,丘陵地区不便进行水准测量的地区,可采用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布设高程控制网。04|06|3|1测量工作分为控制测量和碎部测量两部分。() 04|06|3|1城市一、二级导线边长不需要进行高程归算。() 04|06|3|1导线测量中,边越长量距误差越大。因此边越短,导线的精度就越高。()04|06|3|1图根点(包括高级点)的密度取决于测图比例尺和地物、地貌的复杂程度。()04|06|3|1小地区导线与国家(或城市)高级点连测的目的,是将高级点的坐标方位角和坐标传入导线网中。()04|06|3|1图根点是高级平面控制点。()04|06|3|1拨地补桩工程中,补钉新桩,可不必检测旧桩。()04|06|3|1导线外业工作包括选点、量边、测角三项工作。()04|06|3|1导线控制网布设形式分附合导线、闭合导线和支导线。()04|06|3|1小三角网的布设形式有单三角锁、线形三角锁、中点多边形和大地四边形。() 04|06|3|1建立高程控制网的常用方法有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04|06|3|1我国的国家三角网布设原则是:分级布网、逐级控制;应有足够的精度;应有足够的密度;应有统一的规格。()04|06|3|1高程控制网的测量精度取决于建筑物施工对高程精度的要求。()04|06|3|1在地面上呈开口而伸展的多边形,其两端点连接在两个已知点间的导线称附合导线。()04|06|3|1导线边长应根据不同比例尺的测图要求,一般选择在50300m之间,导线边长最大大致相等,否则,测角精度会受到很大影响。()04|06|3|1支导线最弱点的位置位于导线的中间。()04|06|3|1为了满足大比例尺地形测量的要求,规范规定在国家控制网下面用二级小三角网进行加密。()04|06|3|1导线边的方位角用于计算坐标恒量。()04|06|3|1闭合水准路线各段高差的代数和理论上应为零。()04|06|3|1对于钢尺量距导线,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K不应大于1/3000。()04|06|3|1管线竣工测量中,不提倡一律用支导线施测管线点。() 04|06|3|1图解图根点上一般不限制再发展图根点。()04|06|3|1地面点位的标志,一般可以分临时性和永久性两种:木桩标志;石桩、混凝土、天然岩石上刻凿标志。()04|06|3|1图根点是用来测量地形、地物的测站点。()05|06|3|4简要说明导线选点的基本要求。答:导线选点应注意:(1)相邻导线点间应通视良好,以便于测角和量边,如用钢尺量距,地势应平坦;(2)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保存标志和安置仪器的地方;(3)视野开阔,便于碎部测量和加密;(4)各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尽量避免相邻边长相差悬殊,图根导线边长应满足相关规定;(5)导线点应有足够密度,分布均匀,以便能控制整个测区。05|06|3|4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有哪些?答:(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2)导线边长测量;(3)导线转折角测量;(4)确定起始边方位角。05|06|3|4闭合导线的内业计算有几步?有哪些闭合差?答:内业计算步骤:(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2)推算各个边的坐标方位角;(3)坐标增量的计算;(4)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5)导线点的坐标计算。闭合差有:角度闭合差;坐标增量闭合差。05|06|3|4四等水准测量外业需要几个人共同作业?四等水准测量视线长度最大为多少?四等水准测量的视距差和视距累积差限差是多少?四等水准测量一测站的观测程序是什么?答:(1)需要人数共四人:司尺2人、观测1人、记录计算1人。(2)要求:最大不得超过100m。(3)限差为:5m、10m。(4)观测程序为:“后、后、前、前”。05|06|3|2图根导线测量的目的是什么?答:确定图根导线点的平面坐标、建立地形测量的控制。05|06|3|4三角测量的典型图形有哪些?解析交会的种类有哪些?答:(1)三角测量的典型图形有:单三角锁、中点多边形、线形三角锁、大地四边形,除此还有解析交会。(2)解析交会的种类有:前方交会、侧方交会、距离交会、后方交会、单三角形。05|06|3|4用中丝读数法进行四等水准测量时,每站观测顺序是什么?答:照准后视标尺黑面,直读视距,精确整平,读取标尺中丝读数;照准后视标尺红面,读取标尺中丝读数;照准前视标尺黑面,直读视距,精确整平,读取标尺中丝读数;照准前视标尺红面,读取标尺中丝读数。上述观测顺序简称为“后后前前”。05|06|3|5导线坐标计算的一般步骤是什么?答:计算方位角闭合差,时,反号平均分配;推算导线边的方位角,计算导线边的坐标增量,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全长相对闭合差,式中为导线各边长之和,如果,按边长比例分配,。计算改正后的导线边的坐标增量,推算未知点的平面坐标。06|06|3|2小地区控制网在面积为25km2以内的小地区范围内,为大比例尺测图和工程建设而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小地区控制网。06|06|3|2控制网由在测区内所选定的若干个控制点所构成的几何图形,称为控制网。06|06|3|2平面控制测量测定控制点平面位置(x、y)的工作称分为平面控制测量。06|06|3|2高程控制测量测定控制点高程(H)的工作称为高程控制测量。06|06|3|2国家控制网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国家控制网。它是全国各种比例尺测图的基本控制网,并为确定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提供研究资料。国家控制网是用精密测量仪器和方法依照施测精度安一、二、三、四共四个等级建立的,其低级点受高级点逐级控制。06|06|3|2三角测量控制点组成互相邻接的三角形,观测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并至少测量其中一条边长作为起算边,通过计算就可以获得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这种三角形的顶点称为三角点,构成的网形称为三角网,进行这种控制测量称为三角测量。06|06|3|2导线测量控制点用折线连接起来,测量各边的长度和各转折角,通过计算同样可以获得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这种控制点称为导线点,进行这种控制测量称为导线测量。06|06|3|2导线控制测量中控制点依次相连所形成的折线。06|06|3|2闭合导线导线的起点和终点为同一个已知点,形成闭合多边形。06|06|3|2角度闭合差导线测量的角度观测值总和与其理论值的差值。06|06|3|2坐标增量闭合差由于测定导线边长和观测内角过程中存在误差,所以实际上坐标增量之和往往不等于零而产生一个差值,它为计算的观测值与理论值之差。06|06|3|2坐标正算已知一点的坐标,两点的边长和坐标方位角,求另一点的坐标工作,称为坐标正算。06|06|3|2坐标反算已知两点的坐标,求边长和坐标方位角称为坐标反算。06|06|3|2导线全长闭合差由导线的起点推算至终点的位置与原有已知点位置之差。07|06|4|6某闭合导线,其横坐标增量总和为-0.35m,纵坐标增量总和为+0.46m,如果导线总长度为1216.38m,试计算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和边长每100m的坐标增量改正数。解:,。;。07|06|4|7已知891201,3065.347m,2135.265m,坐标推算路线为12,测得坐标推算路线的右角分别为323012,2610616,水平距离分别为123.704m,98.506m,试计算1,2点的平面坐标。解:(1)推算坐标方位角:891201-323012+180=2364149,2364149-2610616+180=1553533;(2)计算坐标增量:123.704cos2364149=-67.922m,123.704sin2364149=-103.389m。98.506cos1553533=-89.702m,98.506sin1553533=40.705m。(3)计算1,2点的平面坐标:3065.347-67.922=2997.425m,2135.265-103.389=2031.876m,2997.425-89.702=2907.723m,2031.876+40.705=2072.581m。07|06|5|9已知四边形闭合导线内角的观测值,试在表中计算。(1)角度闭合差;(2)改正后角度值;(3)推算出各边的方位角。点号观测角(左角)( )改正数()改正角( )坐标方位角( )1123 10 21267 14 12-0567 14 0710 24 28354 15 20-0554 15 15244 39 434126 15 25-05126 15 20190 55 031112 15 23-05112 15 18123 10 212360 00 20-20辅助计算 07|06|5|10完成下表中的闭合导线坐标计算。点号改正后观测角值( )坐标方位角( )边长(m)坐标增量改正值(m)(m)(m)(m)A141 05 21220.98-3-171.95+4+138.80-171.98+138.84197 39 3077 24 02145.19-2+31.67+3+141.69+31.65+141.722116 18 4112 50 02160.45-2+156.44+3+35.64+156.42+35.673115 26 00314 42 18218.75-3+153.88+4-155.47+153.85-155.434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