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效应对有机的影响.doc1.doc_第1页
电子效应对有机的影响.doc1.doc_第2页
电子效应对有机的影响.doc1.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效应对有机的影响摘要:机化合物是一个由原子或原子团组成的整体。这些原子和原子团是互相影响的。这些影响主要是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本文综述了电子效应中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对有机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影响。关键词:原子团 电子效应 空间效应 诱导效应 共轭效应有机化合物分子是由原子或原子团组成的,这些原子和原子团是相互影响的,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电子效应包括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和场效应。本文主要讨论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 一、诱导效应与共轭效应的定义1、诱导效应:是指在有机分子中引入一原子或基团后,使分子中成键电子云密度分布发生变化,从而使化学键发生极化的现象。2、共轭效应:又称离域效应,是指由于共轭键的形成而引起分子性质的改变的效应。二、产生原因诱导效应是由于一个共价键的价电子对在两原子间的不对称状态(键的极性状态),或由于一个成键原子带有电荷所引起。一个共价键价电子对的不对称共用状态是由这两个成键原子的电负性不同引起的。例如在氯乙烷分子中由于氯的电负性比碳大,ClC键中共用电子对偏向氯原子,并由此使相邻碳碳键本来应是对称共用的电子对也往氯原子方向偏移,使碳氢键已偏向碳原子的不对称共用电子对向碳原子进一步偏移。共轭效应是由于分子中存在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双键他们之间间隔三,它们对于有机的影响1、诱导效应对有机的影响诱导效应对碳碳双键加成的影响碳碳双键的加成一般情况是亲电加成。当具有不同诱导效应的原子或原子团连在双键碳原子上时,对双键加成速度大小和方向都有显著影响:当连有具有十I效应的基团时,双键电子云密度增加,反应速度加快,当连有具有一I效应的基团时,双键上电子云密度减少,反应速度减小。(见表一)。 表一乙姗及其衍生物与澳化氮加成之相对速度如果碳碳双键上连有四个吸电子基团时,如(CN):C=C(CN):,亲电加成变为不可能,而将进行亲核加成。2.诱导效应对拨基加成的影响 羰基(C=O)加成属于亲核加成,其反应中心是拨基碳原子。加成的关键一步是亲核试剂对缓基碳的进攻。淡基所连原子团电负性不同时,加成速度也不同:当碳基连有吸电子基团时,有利于加成,所连吸引电子基愈多,反应速度愈快,产物愈稳定,当拨基连有供电子基团时,反应速度就减小。表二是一些裁基化合物与亲核性极弱的水反应的情况。表二某些拨墓化合物与水反应情况平衡时水合物比例(20)暂不考虑空间效应从表二知,乙醛和丙酮与水加成达到平衡时,水化合物比例小。这是因为甲基具有干I效应,使毅基碳正电性降低,对水的亲核加成不利;而氯具有一I效应,使毅基碳正电性增加,对水的亲核加成有利,_!王可形成稳定的水合物。一卜边是一些碳基化合物发生亲核加成速度快慢顺序:R一COCtH一CHOR一CHORCOR产)RCOOR尸R一CONH:3.诱一导效应对卤烷取代反应的影响饱和碳原子上的取代反应属亲核取代,按其历程可分为单分子亲核取代(SNI)和双分子亲核取代(SNZ)两种。影响它们反应速度的因素仅从诱导效应看,连在泡和碳原子的基团电负性大小对其反应速度影响很大。澳甲烷、嗅乙烷、2一澳丙烷、2一澳一2一甲基丙烷这一系列化合物在甲酸溶液中进行水解,按SNI历程进行,其相对速度大小是: 化合物CH3BrCH3CH2Br(CH3)2CHBr(CH3)3 CBr相对速度1.001.7045108这是因为SNI历程是分两步进行的,第一步是光生成一正碳离子,正碳离子愈稳定,就愈容易生成,整个反应速度就愈大。而正碳离子的稳定性与它所连供电基团多少有关:供电基团愈多,正离子就愈稳定。上述四个化合物,若让其在无水丙酮中与碘化钾反应,生成相应的碘代烷时,其相对速度大小顺序依次为:化合物CH3BrCH3CH2Br(CH3)2CHBr(CH3)3CBr相对速度15010.010.001这是因为这四个化合物在无水丙酮中反应时,是按SNZ历程进行的。而SNZ是一步完成的。它们反应时速度之大小,与a碳上斥电子基团的多少有关;斥电子基团愈多,a碳上电子云度愈大,则愈不利于碘负离子对它的进攻。所以按SNZ历程进行,反应速度以CH3Br最快,叔丁基嗅最慢。(在此也暂不考虑立体效应)。4、诱导效应对化合物酸硷性影响(1)对化合物酸性的影响下边是一些化合物的Pka值:化合物甲酸乙酸三氯乙酸Pka3754.760.65酸Pka大于甲酸,是因为甲基具有十I效应,不利于竣基电离出氢离子,所以乙酸酸性仅为甲酸的1,而C13C一具有强的一I效应,对羧基基解离出氢离子有利,Cl3CCOOH。,使三氯乙酸酸性增加,其酸性为甲酸的1000多倍。(2)诱导效应对化合物硷性的影响 下边是二甲胺、甲胺与氨在水溶液中Pkb值大小顺序:化合物二甲胺甲胺氨Pkb(25OC)322338476 由此可知,二甲胺硷性大于甲胺,而甲胺硷性又大于氨。胺和氨硷性大小与氮上电子云密度大小有密切关系:氮上电子云密度增加,硷性增大。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