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网通EPON系统测试方案内部资料 注意保密中国网通集团技术部2007年9月目 录1 综述11.1 本次测试的对象11.2 本次测试的目的11.3 测试范围12 测试依据13 测试系统及测试环境23.1 测试系统设备描述23.2 测试环境33.3 测试地点43.4 测试时间43.5 测试人员43.6 测试拓扑图44 测试结果汇总55 EPON系统基本功能和性能测试65.1 PON基本功能测试65.1.1 发现、认证和注册功能测试65.1.2 上行带宽分配功能测试85.1.3 下行加密功能测试105.2 以太网业务RFC2544测试115.2.1 系统吞吐量性能测试115.2.2 转发延时测试135.2.3 过载丢包率测试155.2.4 ONU吞吐量性能测试175.2.5 双向大流量数据长时间测试196 OLT的二层功能测试206.1 OLT对用户的隔离功能测试206.2 OLT的VLAN功能测试226.3 OLT的VLAN Stacking功能测试246.4 OLT QoS功能及业务应用验证测试267 ONU的二层功能测试287.1 ONU本地业务汇聚功能及交换能力287.2 ONU VLAN功能测试307.3 ONU QoS功能及业务应用验证测试327.4 ONU用户端源MAC地址过滤(仅类型2/3 ONU测试)347.5 ONU MAC地址最大学习数限制357.6 ONU的VLAN Stacking功能(仅类型2/3 ONU测试)378 系统组播功能及性能测试388.1 组播容量测试388.2 可控组播功能测试408.3 组播业务转发延迟测试428.4 组加入/离开时延测试(Proxy-Snooping模式)448.5 组加入/离开时延测试(可控组播模式)469 系统可靠性测试489.1 线路保护功能测试(可选)489.2 主控单元冗余备份保护499.3 OLT电源保护测试509.4 ONU备份电源保护测试519.5 配置恢复功能测试5210 网管测试5310.1 网管系统基本功能测试5310.1.1 图形界面5310.1.2 系统管理方式5410.1.3 安全可靠性5510.1.4 系统软件管理5610.1.5 数据管理5710.1.6 北向接口5810.2 故障管理功能测试5910.2.1故障等级5910.2.2故障信号6010.2.3故障定位和屏蔽6110.2.4 故障清除6210.2.5 故障同步6310.2.6 告警查询与统计6410.3 性能统计管理6510.3.1 性能采集6510.3.2 对各种测量单元的性能统计6610.3.3 性能数据的查询和统计6710.3.4 性能数据门限6810.4 安全管理6910.4.1 鉴权管理6910.4.2访问记录以及安全性警告提示7010.4.3用户帐号的自动注销(LOGOUT)7110.4.4对在线维护员用户帐号的维护7210.5 配置管理功能测试7310.5.1 拓扑管理7310.5.2 网元管理7510.5.3网元的接口参数配置7610.5.4 业务配置7810.5.5 多种设备类型统一管理7911 E1功能及性能测试(可选)8012 VoIP功能及多业务性能测试(可选)8113 系统设备功率测试8313.1 OLT功率测试8313.2 ONU功率测试84 中国网通EPON系统测试方案1 综述1.1 本次测试的对象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系统。1.2 本次测试的目的a)全面了解并掌握EPON的技术成熟度及产品成熟度;b)测试评估EPON产品对宽带业务的支持能力,促进产品的改进和完善;c)考察各厂家PON设备的组网能力;d)考察现有PON产品的网络管理能力。1.3 测试范围a) EPON系统基本功能和性能测试; b) OLT的二层功能测试;c) ONU的二层功能测试;d) 系统组播功能及性能测试;e) 系统可靠性测试;f) 网管测试;g) E1功能及性能测试(可选);h) VoIP功能及多业务性能测试(可选);i) 系统设备功率测试。2 测试依据本次测试主要依据如下标准:QB/CNC-xx-xxx-2007中国网通EPON设备技术要求QB/CNC-xx-xxx-2007中国网通EPON设备测试方法YD/T 1475-2006接入网技术要求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YD/T 1531-2006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IEEE Std 802.32005信息技术系统间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特定要求第3部分:CSMA/CD接入方式和物理层规范增补文件:用于用户接入网的媒质接入控制参数、物理层和管理参数YD/T *-*接入网技术要求EPON系统互通性要求 3 测试系统及测试环境3.1 测试系统设备描述1)设备示意图OLT:ONU:2)基本信息测试厂家:XXX1测试设备型号OLT: ONU1: ONU2:2芯片型号及版本(Firmware)OLT:xx ONU:xx ONU:3设备硬件版本(Firmware)OLT(按板卡分注):xx ONU:xx ONU:4设备软件版本OLT:xx ONU:xx ONU:5网管系统软件版本6网管系统硬件要求7OLT设备尺寸(长宽高)XXmm(长)XXmm(宽)XXmm(高)8OLT组合、级联方式及最大容量描述9OLT单机架/机框容量描述10OLT背板总线技术与处理能力11OLT板卡描述(包括接口描述,端口类型和数量)上联板:用户板:主控板:其它板:12OLT板卡功耗描述主控板: WEPON线卡: W上联接口板: W风扇接口板:W电源板:W管理接口板:W13OLT满配置功耗描述W14被测ONU提供用户接口类型及数量XXX ONU: XXX ONU: 15OLT热插拔支持清况16OLT电源、控制模块,网络接口等板卡的安全、备份、冗余配置情况 17网管可管理最大节点数18厂家产品独特之处19电源电压 20工作温度 XXXX21工作相对湿度 XX%XX%备注:本表格内容为设备厂家标称信息。表1 基本信息表3.2 测试环境1)测试机房环境本次测试是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机房环境如下表所示:环境项目变化范围变化速率温度22C 2C8C/24小时湿度25%35%5%/24小时表2 机房环境列表2)测试仪表名称型号数量数据网络分析仪EPON协议分析仪语音话务发生器语音质量测试仪光功率计表3 测试仪表列表3)测试网络环境名称型号数量表4 测试网络环境设备列表3.3 测试地点中国网通集团宽带业务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有限公司大楼3层机房。3.4 测试时间3.5 测试人员中国网通测试人员:厂家测试人员:3.6 测试拓扑图图1 EPON互通性测试组网拓扑图4 测试结果汇总5 EPON系统基本功能和性能测试5.1 PON基本功能测试5.1.1 发现、认证和注册功能测试测试项目:OLT对ONU的发现、认证和注册功能测试目的:验证OLT对ONU的发现、认证、注册机制。测试环境:如上图连接1个OLT和4个ONU。测试步骤:1、将OLT至光分路器间的光纤暂时断开,在网管中配置ONU1、ONU2、ONU3的MAC地址为合法地址,不将ONU4的MAC地址配置进合法地址列表;2、开启所有ONU的电源,状态灯显示稳定后连接OLT至光分路器间的光纤;3、在OLT网管上查看ONU1、ONU2和ONU3的状态,检查是否这三个ONU均被分配相应的LLID,记录从光纤连接成功到上述3个ONU全部被分配相应LLID的时间,记录系统显示的测距数值;4、在OLT网管上查看ONU4的状态,检查该ONU的注册请求是否被拒绝,以及网管上是否出现非法ONU注册的告警;5、断开ONU1与光分路器的连接,在OLT网管上查看ONU1的状态,检查步骤3中ONU1被分配的LLID是否被释放;6、在ONU1与光分路器间增加20km盘纤,重新连接后在OLT网管上查看ONU1的状态,检查其是否重新注册成功并被分配相应的LLID,记录系统显示的测距数值;7、在OLT网管上对ONU1进行去激活操作(OLT发送 MPCP Deregister 消息给目标ONU,并将该目标ONU的MAC地址列入“已去激活ONU”列表(该目标ONU再次尝试注册时,将不能注册成功);即OLT保留ONU配置信息的同时,使ONU的业务中断),使用数据网络分析仪为ONU1、ONU2、ONU3发送3个流量为80Mb/s的下行数据流,时间30秒,检查ONU2和ONU3的业务流是否能够正常发送,检查ONU1的业务流是否被阻断;8、在OLT网管上对ONU1进行激活操作(OLT将该ONU从“已去激活ONU”列表中删除,该目标ONU的MAC地址恢复为合法MAC地址,该目标ONU之后尝试注册时能够注册成功),使用数据网络分析仪为ONU1、ONU2、ONU3发送3个流量为80Mb/s的下行数据流,时间30秒,检查ONU1、ONU2和ONU3的业务流是否能够正常发送。9、配置ONU1至ONU4的MAC地址均为合法地址,通过数据网络分析仪为ONU1ONU4发送400Mb/s的双向流量,断开ONU4至光分路器的光纤,在ONU4解除注册后重新连接该段光纤,在网管中查看ONU4是否能够成功完成注册,检查ONU1ONU3的流量变化;10、关闭全部ONU的电源,配置ONU1的MAC地址为非法地址,重新接通ONU1的电源,通过EPON协议分析仪监控PON MPCP报文,在OLT网管中查看该ONU的注册请求是否被拒绝,记录从OLT向ONU发送Nack Register消息(length/type=0x8808,opcode=0x0005,flags0x04)起至ONU重新发起注册请求的时间,检查是否与定时器RegTmr设置(或默认)的时延Ts一致。预期结果:1、步骤3中3个ONU均成功实现注册,系统测距数值正常;2、步骤4中ONU4注册请求被拒绝,网管上出现非法ONU注册的告警;3、步骤5中ONU1的LLID正常释放;4、步骤6中ONU1成功实现注册,系统测距数值正常;5、步骤7中ONU2和ONU3的业务流能够正常发送,ONU1的业务流被阻断;6、步骤8中ONU1、ONU2和ONU3的业务流能够正常发送;7、步骤9中ONU4的解注册和注册不影响ONU1ONU3的数据流量;8、ONU支持非法ONU认证的静默功能,相关技术要求参见接入网技术要求EPON系统互通性要求(送审稿)中章节7.4.2中的规定,定时器RegTmr默认的时延Ts为60s。测试数据和结论:( )通过 ( )未通过 ( )未测试备注:测试人员签字: 设备厂商测试人员:日期: 日期:5.1.2 上行带宽分配功能测试测试项目:上行带宽分配功能测试测试目的:验证OLT的DBA算法及DBA的精度和颗粒度。测试环境:如果ONU提供GE端口,如上图连接1个OLT和2个ONU。如果ONU仅提供FE端口,则连接1个OLT和11个ONU(其中使用10个ONU替代1个GE端口ONU进行测试用例)。测试步骤:1、如下配置2个参考ONU的DBA参数:ONU1ONU2CIR800M80MPIR1000M100M2、使用数据网络分析仪发送ONU至OLT的上行数据流,帧长设为512字节,流量如下:ONU1ONU21000M80M 记录ONU1和ONU2获得的上行带宽;3、使用数据网络分析仪发送ONU至OLT的上行数据流,帧长设为512字节,流量如下:ONU1ONU21000M0M记录ONU1和ONU2获得的上行带宽,查看ONU1的上行流量;4、使用数据网络分析仪发送ONU至OLT的上行数据流,帧长设为512字节,流量如下:ONU1ONU21000M100M记录ONU1和ONU2获得的上行带宽;5、使用数据网络分析仪发送不同流量的上行数据流,帧长设为512字节,验证DBA的精度、颗粒度和最小可配带宽。预期结果:1、步骤2中,ONU2获得80Mb/s带宽,ONU1获得(系统吞吐量80)Mb/s带宽;2、步骤3中,ONU1获得系统吞吐量带宽,把ONU2的带宽也占用;3、步骤4中,ONU1,ONU2获得带宽都大于自身配置的可确保带宽,可以看到系统吞吐量减去880Mb/s(即全部ONU CIR之和)后的剩余带宽按照ONU1和ONU2的CIR值加权分配给ONU1和ONU2(或采用平均分配的算法平均分配给2个ONU);4、DBA精度优于5,颗粒度不大于256Kbps,最小可配带宽不大于512Kbps。测试数据和结论:( )通过 ( )未通过 ( )未测试备注:测试人员签字: 设备厂商测试人员:日期: 日期:5.1.3 下行加密功能测试测试项目:OLT下行加密功能测试测试目的:测试OLT的下行业务加密功能测试环境:如上图连接1个OLT和2个ONU。测试步骤: 1、关闭下行业务三重搅动加密功能,使用数据网络分析仪发送OLT至ONU的下行数据流量,使用EPON协议分析仪捕捉PON口的双向MPCP报文、数据报文以及OAM报文,检验搅动信息标识字段(Enc,前导码中的第五个字节)中的Flag 位(bit 1)是否为“0”,即为明文状态;3、开启下行业务三重搅动加密功能,使用数据网络分析仪发送OLT至ONU的下行数据流量,使用EPON协议分析仪捕捉PON口的双向MPCP报文、数据报文以及OAM报文,检验搅动信息标识字段(Enc,前导码中的第五个字节)中的Flag 位(bit 1)是否为“1”,即为密文状态,检验ONU收到Key_Index值是否在0x56和0x57之间周期性转换。预期结果:1、关于三重搅动机制的相关内容参见接入网技术要求EPON系统互通性要求(送审稿)中章节7.4.1以及附录B中的规定。测试数据和结论:( )通过 ( )未通过 ( )未测试备注:测试人员签字: 设备厂商测试人员:日期: 日期:5.2 以太网业务RFC2544测试5.2.1 系统吞吐量性能测试测试项目:系统吞吐量测试测试目的:验证系统在不丢包的条件下设备所有端口同时发送数据速率能力的总和。测试环境:参照上图连接1个OLT和10个ONU,每个ONU仅提供一个端口连接至数据网络分析仪端口。OLT与光分路器之间接入20km盘纤。测试采用自动化脚本方式进行,EPON系统相关配置信息如下:1、关闭OLT/ONU设备的地址表老化选项;2、开启下行加密功能;3、如果被测ONU提供GE端口,将该端口及相连的数据网络分析仪端口均设置为100M双工模式。测试步骤:在ONU侧用网络分析仪接收从SNI侧发送来的数据,将所有的流加在一起即为系统的总下行吞吐量;在OLT侧用网络分析仪接收从UNI侧发送来的数据,将所有的流加在一起即为系统的总上行吞吐量。1、按照上图连接网络并完成系统配置;2、使用数据网络分析仪通过标准RFC2544测试方法分别测试系统上行和下行吞吐量,测试采用3个典型包长:64字节、512字节、1518字节,测试时间设置为30秒,每种包长测试一次。记录结果。预期结果:上行吞吐量大于900M,下行吞吐量大于950M。测试数据和结论:( )通过 ( )未通过 ( )未测试备注:测试人员签字: 设备厂商测试人员:日期: 日期:5.2.2 转发延时测试测试项目:系统转发时延测试测试目的:测试EPON系统转发时延。测试环境:参照上图连接1个OLT和10个ONU,每个ONU仅提供一个端口连接至数据网络分析仪端口。OLT与光分路器之间接入20km盘纤。测试采用自动化脚本方式进行,EPON系统相关配置信息如下:1、关闭OLT/ONU设备的地址表老化选项;2、开启下行加密功能;3、如果被测ONU提供GE端口,将该端口及相连的数据网络分析仪端口均设置为100M双工模式。测试步骤:OLT和ONU均可能有2种二层交换方式,即存储转发和按比特转发。对于存储转发设备,时延为被测设备收到最后1比特到发出第1比特的时间间隔。对于按比特转发的设备,时延为被测设备收到第1比特到发出第1比特的时间间隔。注意设备如何实现并记录。1、按照上图连接网络并完成系统配置;2、记录OLT和ONU的二层交换方式;3、使用数据网络分析仪通过标准RFC2544测试方法测试系统转发时延,测试采用3个典型包长:64字节、512字节、1518字节,测试流量采用系统吞吐量的90,测试时间设置为30秒,每种包长测试一次。记录结果应包括平均转发延时、最大转发时延和最小转发时延。预期结果:下行平均转发时延小于等于500us;上行平均转发时延小于等于1.5ms。测试数据和结论:( )通过 ( )未通过 ( )未测试备注:测试人员签字: 设备厂商测试人员:日期: 日期:5.2.3 过载丢包率测试测试项目:系统过载丢包率测试测试目的:测试EPON系统在过载情况下的转发性能。测试环境:参照上图连接1个OLT和10个ONU,每个ONU仅提供一个端口连接至数据网络分析仪端口。OLT与光分路器之间接入20km盘纤。测试采用自动化脚本方式进行,EPON系统相关配置信息如下:1、关闭OLT/ONU设备的地址表老化选项;2、开启下行加密功能;3、如果被测ONU提供GE端口,将该端口及相连的数据网络分析仪端口均设置为100M双工模式。测试步骤:1、按照上图连接网络并完成系统配置;2、查询并记录ONU配置的缓存容量;3、使用数据网络分析仪通过标准RFC2544测试方法测试系统丢包率,测试采用3个典型包长:64字节、512字节、1518字节,上下行测试流量设置为1Gbps,测试时间设置为30秒,每种包长测试一次。记录结果。预期结果:上行丢包率小于10,下行丢包率小于5(64字节小包可适当放宽)。测试数据和结论:( )通过 ( )未通过 ( )未测试备注:测试人员签字: 设备厂商测试人员:日期: 日期:5.2.4 ONU吞吐量性能测试测试项目:ONU设备吞吐量测试测试目的:验证ONU设备的吞吐量。测试环境:如上图连接1个OLT和1个ONU,如果每ONU提供多于1个且小于等于10个FE端口,则连接每个FE端口至数据网络分析仪,如果单ONU提供多于10个FE端口,则任选10个FE端口至数据网络分析仪。对于每ONU提供多于1个GE端口的情况,仅连接1个GE端口至数据网络分析仪。OLT与光分路器之间接入20km盘纤。测试采用自动化脚本方式进行,EPON系统相关配置信息如下:1、关闭OLT/ONU设备的地址表老化选项;2、开启下行加密功能(三重搅动机制)。测试步骤:在ONU侧用网络分析仪接收从SNI侧发送来的数据,将所有的流加在一起即为系统的总下行吞吐量;在OLT侧用网络分析仪接收从UNI侧发送来的数据,将所有的流加在一起即为系统的总上行吞吐量。1、按照上图连接网络并完成系统配置;2、使用数据网络分析仪通过标准RFC2544测试方法分别测试ONU上行和下行吞吐量,测试采用3个典型包长:64字节、512字节、1518字节,测试时间设置为30秒,每种包长测试一次。记录结果。预期结果:对于单FE口ONU,上行及下行吞吐量应达到100M。对于每ONU提供多于1个同时小于等于9个FE口的ONU,上行及下行吞吐量应达到n100M(n为每ONU的FE端口数量)。对于提供用户侧GE端口或单ONU提供超过10个FE口的ONU,上行吞吐量大于900M,下行吞吐量大于950M。测试数据和结论:( )通过 ( )未通过 ( )未测试备注:1、关于三重搅动机制的相关内容参见接入网技术要求EPON系统互通性要求(送审稿)中章节7.4.1以及附录B中的规定。测试人员签字: 设备厂商测试人员:日期: 日期:5.2.5 双向大流量数据长时间测试测试项目:双向大流量数据长时间测试测试目的:测试EPON系统长期稳定性。测试环境:参照上图连接1个OLT和10个ONU,每个ONU仅提供一个端口连接至数据网络分析仪端口。OLT与光分路器之间接入20km盘纤。测试采用自动化脚本方式进行,EPON系统相关配置信息如下:1、关闭OLT/ONU设备的地址表老化选项;2、开启下行加密功能;3、如果被测ONU提供GE端口,将该端口及相连的数据网络分析仪端口均设置为100M双工模式。测试步骤:1、按照上图连接网络并完成系统配置;2、使用数据网络分析仪通过标准RFC2544测试方法测试系统丢包率,测试采用512字节包长,下行测试流量采用900Mbps,上行测试流量采用850Mbps,测试时间设置为12小时。记录结果。预期结果:丢包率为0。测试数据和结论:( )通过 ( )未通过 ( )未测试备注:测试人员签字: 设备厂商测试人员:日期: 日期:6 OLT的二层功能测试6.1 OLT对用户的隔离功能测试测试项目:OLT对用户的隔离功能测试目的:验证OLT设备是否能够对不同用户进行隔离测试环境:如上图连接1个OLT和4个ONU。ONU两两连接至OLT的两块PON卡上。测试步骤:1、通过网管配置参考ONU1,ONU2,ONU3,ONU4都只允许VLAN100通过,上联口以带标签方式加入VLAN100;2、通过数据网络分析仪向ONU1至ONU4 UNI端口分别发送源MAC为0000-0000-0001至0000-0000-0004、目的MAC为0000-0000-0010、VLAN=100的报文,向OLT上联口发送目的MAC为0000-0000-0001至0000-0000-0004、源MAC为0000-0000-0010、VLAN=100的报文,观察上下行业务是否正常;3、待MAC地址都老化后,通过数据网络分析仪向ONU1 UNI端口发送两条流,源MAC分别为0000-0000-0100和0000-0000-0200、目的MAC分别为0000-0000-1100和0000-0000-1200、VLAN都为100;另外向ONU2 UNI端口发送源MAC为0000-0000-1100、目的mac为0000-0000-0100、VLAN为100的报文;向ONU3发送源mac为0000-0000-1200、目的MAC为0000-0000-0200、VLAN为100的报文,观察用户端口是否能隔离。预期结果:1、步骤2中上下行数据业务应该互通,没有异常;2、步骤3中ONU1与ONU2不能互通,ONU1与ONU3也不能互通。测试数据和结论:( )通过 ( )未通过 ( )未测试备注:用命令olt_set设置为VLAN透传模式测试人员签字: 设备厂商测试人员:日期: 日期:6.2 OLT的VLAN功能测试测试项目:OLT VLAN功能测试测试目的:测试OLT支持的VLAN功能及其模式;测试OLT上联口是否支持VLAN Trunk功能。测试环境:如上图连接1个OLT和4个ONU。测试步骤:1、通过网管配置OLT上联口以带标签方式加入VLAN 100和VLAN 200,同时配置ONU1只允许VLAN 100的报文通过,使用数据网络分析仪发送VLAN 100的报文上行,观察OLT上行端口是否可以收到带VLAN 100标签的报文,再使用数据网络分析仪发送VLAN 200的报文上行,观察OLT上行端口是否可以收到带VLAN200标签的报文;2、配置ONU1上行VLAN优先级指定为6,使用数据网络分析仪发送VLAN 100 PRI 0的报文上行,观察OLT上行端口收到的报文优先级;3、配置ONU2上行VLAN优先级拷贝策略,使用数据网络分析仪发送VLAN 100 PRI 2的报文上行,观察OLT上行端口收到的报文优先级;4、配置ONU1 VLAN100上行,ONU2 VLAN200上行,并且将VLAN100,VLAN200均配置到OLT同一个上联端口,观察是否可以实现VLAN Trunk;5、通过被测OLT网管用脚本创建VLAN,达到设备最多允许的VLAN个数,验证并记录OLT支持的VLAN容量和范围。预期结果:1、步骤1中VLAN100报文可以在OLT上联口接收到,VLAN200的报文不能接收到; 2、步骤2中上行报文优先级被指定为6;3、步骤3中上行报文优先级与ONU UNI端口传入报文的优先级保持一致;4、步骤4中支持VLAN Trunk;5、步骤5中VLAN容量和范围与厂家提供的标称值一致。测试数据和结论:( )通过 ( )未通过 ( )未测试备注:测试人员签字: 设备厂商测试人员:日期: 日期:6.3 OLT的VLAN Stacking功能测试测试项目:OLT 的VLAN stacking功能测试测试目的:测试OLT是否支持VLAN堆栈功能测试环境:如上图连接1个OLT和4个ONU。测试步骤:1、通过网管配置4个ONU的以太网接口为VLAN Transparent模式,并设置4个ONU端口的VLAN ID分别为201、202、203、204;2、配置OLT上联口包含VLAN 201至204,并配置上联口S-VLAN VID为100;3、通过数据网络分析仪分别向4个ONU发送上行数据流,上行数据报文分别包含VID 201至204;4、通过数据网络分析仪分别向4个ONU发送下行4条数据流,外层S-VLAN VID均为100,内层C-VLAN VID依次为201至204;5、通过EPON协议分析仪查看光路上的上下行业务具备1层还是2层VLAN标签;6、通过数据网络分析仪查看OLT上联口和ONU端口接收到的业务流具备1层还是2层VLAN标签。预期结果:1、光路上的上下行业务均只含内层C-VLAN标签;2、OLT上联口接收到的业务流包含2层VLAN标签,ONU端口接收到的下行业务流只包含1层C-VLAN标签。测试数据和结论:( )通过 ( )未通过 ( )未测试备注:测试人员签字: 设备厂商测试人员:日期: 日期:6.4 OLT QoS功能及业务应用验证测试测试项目:测试OLT QoS功能测试目的:验证OLT设备上行业务流的分类、标记、排队和调度功能,验证OLT设备的下行带宽限速功能。测试环境:如图连接1个OLT和4个ONU。所有ONU的UNI接口均设为VLAN透传模式且不配置任何ONU侧的业务流分类、标记、排队和调度功能。测试步骤:(步骤1至3验证上行业务流的分类、标记、排队和调度功能)1、如图连接网络,通过网管配置ONU1数据业务优先级指定为3,ONU3数据业务优先级指定为6。使用数据网络分析仪向ONU端口发送上行优先级为0的报文,从OLT上联口观察报文优先级指定情况;2,同步骤1中优先级设置,ONU1和ONU3的上行均发送1000Mb/s流量,并从OLT 同一个GE上联口接收,观察2条业务流的比例,验证调度算法(权重优先级或严格优先级或两者混合算法);3,分别通过源IP、目的IP、源MAC、目的MAC、VLANID、以太帧协议类型以及指定报文匹配字段等方式定义并修改优先级;(步骤4至8验证下行带宽限速功能)4、通过被测OLT网管设置ONU1至ONU4的下行数据流,CIR1=PIR1=2M,CIR2=PIR2=10M,CIR3=PIR3=30M,CIR4=PIR4=80M;5、使用数据网络分析仪向每一个ONU都发送一条下行数据流,流量均为100M,帧长设为512字节,在ONU UNI端口监测接收到的数据流速率,并计算精度;6、设置ONU1 CIR=PIR=“OLT支持的最小的下行限速值”,使用数据网络分析仪向ONU1发送一条下行数据流,流量为100M,帧长设为512字节,监测实际流量;7、设置ONU1 CIR=PIR=“OLT支持的最小的下行限速值颗粒度”,使用数据网络分析仪向ONU1发送一条下行数据流,流量为100M,帧长设为512字节,监测实际流量;8、了解并记录下行业务流限速的机制。预期结果:1、步骤1中报文的优先级指定正确;2、步骤2中2条业务流的比例符合OLT的调度策略(SP或WRR或混合算法);3、步骤3中各种规则均可以对报文进行优先级指定;4、步骤4至8中精度优于5,颗粒度不大于256Kbps,OLT支持的最小的下行限速值不大于512Kbps。测试数据和结论:( )通过 ( )未通过 ( )未测试备注:测试人员签字: 设备厂商测试人员:日期: 日期:7 ONU的二层功能测试7.1 ONU本地业务汇聚功能及交换能力测试项目:ONU设备的本地业务交换能力测试测试目的:测试ONU设备的本地业务交换能力测试环境:如果ONU设备仅提供1个数据端口,本项目不进行测试。图7.1.1如果ONU设备“4数据端口数量1”,如图 7.1.1 连接1个OLT和1个ONU,任选2个数据端口连接至数据网络分析仪。图7.1.2如果ONU设备“数据端口数量4”(包括提供xDSL UNI的ONU设备),如图 7.1.2 连接1个OLT和1个ONU,任选3个数据端口连接至数据网络分析仪。测试步骤:如果ONU设备“4数据端口数量1”,如图 7.1.1 进行连接,并完成如下测试:1、向厂商确认ONU是否具备本地交换功能并记录(如果不支持本地交换功能,要求在备注中详细描述产品设计的定位和其它业务应用相关考虑,或补充说明该厂商产品系列中对该功能支持与否的情况);2、如果ONU具备本地交换功能,配置ONU开启本地交换功能,同时配置任选的2个ONU的UNI端口均允许VLAN100通过;3、待MAC地址老化后,通过数据网络分析仪向UNI1发送业务流,源MAC 0000-0000-0100、目的MAC 0000-0000-1100、VLAN=100;向UNI2发送业务流,源MAC为0000-0000-1100、目的MAC为0000-0000-0100、VLAN=100;观察UNI口间是否能互通。如果ONU设备“数据端口数量4”,如图 7.1.2 进行连接,并完成如下测试:1、通过网管配置ONU的UNI1口允许VLAN100及200通过,UNI2口只允许VLAN100通过,UNI3口只允许VLAN200通过;2、待mac地址老化后,通过数据网络分析仪向UNI1发送两条流,分别为源MAC 0000-0000-0100、目的 MAC 0000-0000-1100、VLAN=100;源MAC 0000-0000-0200、目的MAC 0000-0000-1200、VLAN=200;向UNI2发送业务流,源MAC 0000-0000-1100、目的MAC 0000-0000-0100、 VLAN=100;向UNI3发送业务流,源MAC 0000-0000-1200、目的MAC 0000-0000-0200、VLAN200;观察UNI口间是否能隔离。预期结果:1、对于4个以上数据端口和提供xDSL UNI口的ONU,应支持UNI口间的2层业务隔离。测试数据和结论:目前不支持,待交换芯片开发完全再测。( )通过 ( )未通过 ( )未测试备注:测试人员签字: 设备厂商测试人员:日期: 日期:7.2 ONU VLAN功能测试测试项目:ONU VLAN功能测试测试目的:测试ONU基于端口的VLAN功能。测试环境:1个OLT连接1个ONU,对于数据端口数大于1个的ONU,任选1个数据端口进行测试。测试步骤:1、通过网管设置OLT上联端口为透传模式(或通过设置上联端口加入指定VLAN等效实现透传模式);2、通过网管设置ONU端口为透传模式,使用数据网络分析仪分别向ONU数据端口分别发送不带标签和带标签(VID=100)的上行报文,向OLT上联端口分别发送不带标签和带标签(VID=200)的下行报文,从OLT 上联口和ONU端口观察报文中的VLAN标签;3、通过网管设置ONU为VLAN标签模式,VID=100。使用数据网络分析仪分别向ONU数据端口分别发送不带标签和带标签(VID=100)的上行报文,向OLT上联端口分别发送不带标签和带标签(VID=100)的下行报文,从OLT上联口和ONU的UNI端口观察收到的报文VLAN标签; 4、通过网管设置ONU为VLAN转换模式,缺省VID100,VLAN转换列表中添加ONU侧输入VLAN子项:VID200,ONU侧输出VLAN子项:VID300(上述VLAN子项“输入/输出”均针对于上行,下行业务流相反)。通过数据网络分析仪向ONU数据端口分别发送不带标签的上行报文、VID=200的上行报文、VID=201的上行报文,向OLT上联端口分别发送不带标签的下行报文、VID=100的下行报文、VID=300的下行报文、VID=301的下行报文,从OLT上联口和ONU的UNI端口观察收到的报文VLAN标签;5、用脚本创建VLAN,达到设备最多允许的VLAN个数,验证并记录ONU支持的VLAN容量和范围。预期结果:1、步骤2中从ONU数据端口接收到VID为200的带标签报文以及不带标签的另一组报文,从OLT上联端口接收到VID为100的带标签报文以及不带标签的另一组报文;2、步骤3中上行不带标签的报文被打上Tag(VID=100)转发至OLT上联口,上行带标签的报文被丢弃;下行带标签(VID=100)的报文被转发至ONU数据端口,剥除标签后由ONU端口输出,下行不带标签的报文被丢弃;3、步骤4中对于上行方向不带标签的报文被打上缺省标签(VID=100)转发至OLT上联端口,带VID=200标签的报文被转换为VID=300的标签转发至OLT上联端口,带VID=201标签的报文被丢弃;对于下行方向不带标签的报文和带VID=301标签的报文被丢弃,带VID=100标签的报文被剥除标签后转发至ONU端口,带VID=300标签的报文被转换为VID=200的标签转发至ONU端口;4、步骤5中VLAN容量和范围与厂家提供的标称值一致。测试数据和结论:( )通过 ( )未通过 ( )未测试备注: 测试人员签字: 设备厂商测试人员:日期: 日期:7.3 ONU QoS功能及业务应用验证测试测试项目:ONU QoS功能及业务应用验证测试测试目的:验证ONU设备上行业务流的分类、标记、排队和调度功能;验证ONU设备的下行带宽限速功能。测试环境:如图连接1个OLT和1个ONU。测试步骤:(步骤1至9验证ONU业务流的分类、标记、排队和调度功能)1、如图连接网络,通过网管设置ONU的PON口上行DBA带宽均设置为100M,从ONU的两个数据端口发送的报文的流量都是100Mbps;2、通过网管设置ONU通过源MAC进行分类,ONU的2个数据端口分别发送源MAC 0x000000000001,0x000000000002的报文,指定源MAC 0x000000000001的报文优先级标记为7,源MAC 0x000000000002的优先级标记为3,从OLT上行端口观察报文优先级指定是否生效;3、通过网管设置ONU通过源和目的MAC进行分类,ONU 2个数据端口分别发送源MAC为0x000000010001和目的MAC为0x000000010002的报文,指定源MAC为0x000000010001的报文优先级标记为7,目的MAC为0x000000010002的优先级标记为3,从OLT上行端口观察报文优先级指定是否生效;4、通过网管设置ONU通过VLANID进行分类,ONU 2个数据端口分别发送VLAN100,VLAN200的报文,指定VLAN100的报文优先级标记为7,VLAN200的优先级标记为3,从OLT上行端口观察报文优先级指定是否生效;5、通过网管设置ONU通过源IP进行分类,ONU 2个数据端口分别发送源IP192.168.1.2、192.168.1.3的报文,指定源IP192.168.1.2的报文优先级标记为7,源IP192.168.1.3的优先级标记为3,从OLT上行端口观察报文优先级指定是否生效;6、通过网管设置ONU通过源和目的IP进行分类,ONU 2个数据端口分别发送源IP192.168.1.2和目的IP为 192.168.1.3的报文,指定源IP192.168.1.2的报文优先级标记为7,目的IP192.168.1.3的优先级标记为3,从OLT上行端口观察报文优先级指定是否生效;7、通过网管设置ONU通过L4源端口进行分类,ONU 2个数据端口分别发送L4源端口100、L4源端口200的报文,指定源端口100的报文优先级标记为7,L4源端口200的优先级标记为3,从OLT上行端口观察报文优先级指定是否生效;8、通过网管设置ONU通过以太网类型进行分类,ONU 2个数据端口分别发送ARP(0806)和IP(0800)的报文,指定ARP(0806)的报文优先级标记为7,IP(0800)的优先级标记为3,从OLT上行端口观察报文优先级指定是否生效;9、通过网管设置ONU通过IP DSCP进行分类,ONU 2个数据端口分别发送DSCP优先级为0和8的报文,指定DSCP优先级为0的报文优先级标记为7,DSCP优先级为8的报文优先级标记为3,从OLT上行端口观察报文优先级指定是否生效;10、通过网管设置ONU基于物理端口(UNI端口)进行分类,ONU 2个数据端口分别发送源MAC为0x000000000001和源MAC为0x000000000002的报文,指定进入UNI1端口的报文优先级标记为7,进入UNI2端口的报文优先级标记为3,从OLT上行端口观察报文优先级指定是否生效;(步骤10至11验证ONU上下行端口限速功能)11、通过网管配置ONU的SLA参数为CIR=PIR=100M,再配置ONU数据端口的上行限速为20M;12、通过数据网络分析仪向ONU数据端口上下行分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浙江金华智园至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招聘1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济钢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4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江西新鸿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招募见习人员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新疆兵团金融发展服务中心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浙江金华市轨道交通集团运营有限公司第一批招考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国网中兴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第二批)调剂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山东中胶阿胶有限公司招聘1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四川自贡华荟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招聘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28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地铁工程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子宫纵膈微创治疗进展-洞察及研究
- 中医全科课件下载
- 休闲会所规划方案(3篇)
- 氧化还原反应学案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
- 拒绝烟草诱惑向“吸烟”说不!课件-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世界无烟日主题班会
- 月嫂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治指南(2025)解读
- 羽绒服购销合同协议
- 民间道教考试试题及答案
-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解读•题型专练》第05讲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知识解读+真题演练+课后巩固)(原卷版+解析)
- 保健品会销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