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一地球和地图.docx_第1页
第一部分一地球和地图.docx_第2页
第一部分一地球和地图.docx_第3页
第一部分一地球和地图.docx_第4页
第一部分一地球和地图.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曙光中学高三地理教学设计2011年8月15号第一部分地球和地图一、 地球和地图的基本知识主备教师:陈静【教学内容及其解析】本节课教学的内容是地球的基本知识,包括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上经线、经度以及纬线和纬度的划分,以及经纬网的作用。地方时、区时的划分等。地图知识,指的是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等高线与地形图、等深线与海底地形、地形剖面图。其核心和关键是确定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的大小及其运用、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这些知识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但是由于不参加中考,学生并没有真正的掌握和理解。因此必须从头开始,打牢基础。该节课内容在本学科中有基础性地位,在今后的学习中对阅读地理图表有指导性意义。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地图上的方向、等高线的判读、地形剖面图。解决重点的关键是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的判读方法。【教学目标及其解析】1.目标定位: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地球上经纬度的划分以及经纬网的作用。了解地图上的方向的四种基本类型,掌握两地之间飞行方向与最短距离的判断方法;理解比例尺的形式及其转化;掌握量算两地距离的基本方法;学会比较不同比例尺的大小;掌握比例尺缩(放)后的计算方法;掌握等深线与地形图的基本概念、判读与运用方法;学会判读等深线与海底地形;掌握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学会判读地形剖面图。2.目标解析:了解地球上经线、经度和纬线、纬度的划分方法以及经纬网的作用等。了解地图上的方向,就是指地图上的四种方向类型的含义及其判别方法,掌握两地之间飞行方向与最短距离,是指在地球表面飞机飞行的方向与最短距离的关系问题;理解比例尺的形式及其转化,就是知道三种形式比例尺的基本含义,相互转化的方法;学会比较不同比例尺的大小,就是根据比例尺的含义,比较比例尺的大小与内容的关系,在经纬网格图上,根据不同地点的地理位置、图上距离比较其比例尺的大小;掌握比例尺缩(放)后的计算方法,就是根据缩小或放大的具体要求,利用公式进行计算;掌握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基本概念、判读与运用方法,是指知道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含义,理解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的方法。学会根据等高距大小、比例尺大小判断不同地点的地形坡度。学会利用地形图确定水库的坝址,进行农业区域规划,确定合理的公路选线方案。学会判断等高线与海底地形,就是根据等深线分布特点、盛行风向,确定海滨浴场和港口的位置。掌握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学会判读地形剖面图,就是根据等高线地形图中的某一剖面线位置和方向,绘制相应的地形剖面图,也可以根据地形剖面图,判断不同的地形区名称,沿剖面线穿过地区的地势变化特点。【问题诊断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有: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东西半球的判别、半球经纬网的判读、区时的计算、日期的变更。在经纬网上量算两地的距离,难点是不同的纬线长度不同,计算时要根据纬度位置来进行;若黄赤交角变大(或缩小),只要根据:回归线的纬度值+ 极圈的纬度值= 90的原则,采用绘制示意图的方法,在图中用移动回归线和极圈的位置进行分析;东西半球的判别,最关键的是注意20W和160E的相对位置;半球经纬网的判读,要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首先确定南半球(南纬度)或北半球(北纬度),最难的是确定东经度和西经度,必须按照地球自转方向,从0经线开始,顺着自转的方向增大到180经线属于东经,逆着自转的方向则是西经;区时的计算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在计算过程中,以公式:求某地区时= (已知地区时+-区时差) + 运行时间为依据,首先根据两点的时区位置算出区时差,再根据两点的东西方位确定是加区时差,还是减区时差,这是最关键的一步;日期的变更问题与日期的增减问题是不同的,日期的变更仅仅限于东12区和西12时区之间的日期变更,东西12区属于同一个时区,钟点相同,但日期相差一天,东12区早一天,西12区晚一天。【教学过程设计】一、 地球和地球仪问题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如何?极半径(一) 地球 N1、 形状: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2、 大小: 赤道半径:6378.1千米赤道半径 极半径:6356.8千米 平均半径: 千米 赤道周长: 万千米 S (二) 地球仪问题二:地球仪的基本情况如何?1、 地轴:地球围绕自转的假想轴,通过地心,垂直于赤道平面,连结地球南北两极2、 两极:地轴同地球表面相交的两个点,其中指示北极星附近的一端叫北极,另一端叫南极。3、 赤道:环绕地球表面并与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圆圈线,赤道平面通过地心,垂直于地轴,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北极星 N注:黄赤交角= 2326 南北回归线度数=2326 黄道平面 北半球某地纬度大小与当地北极星的地平角度相等 赤道平面(北半球某地看北极星的仰角为30 这个仰角就是北极星的地平角度, 请问该地的纬度为多少度?) S 地轴问题三:什么是经线?什么是经度?经线是如何划分的?4、 经线与经度(1) 概念(子午线):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的弧线(2) 经线特点A. 形状: ,且均相交于南、北极点B. 长度: (约2万千米)C. 方向:指示 方向(绝对)北极点四周朝 南极点四周朝 思考:建一座房子四面朝南,建在 建一座房子四面朝北,建在 (3) 经度的划分A 实质:一个地点的经度就是当地子午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的夹角的度数(二面角) 西经(W) 东经(E)本初子午线 180 0 180 (西经度向西增加) (东经度数向东增加)B 重要经线:0,160E,20W,180经线(4) 经线作用:划分半球A 经线圈:两条相正对的经线构成经线圈,这两条经线度数相加的和约180且东、西经相反。如:70W与 构成经线圈180160E与 构成经线圈160EB 东西半球的划分东半球20W与160E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平均分为东、西两个半球 20W向东到160E为 半球 20W向西到160E为 半球20W 东经大于160为 半球0 西经小于20为 半球练习:判断东西半球19W 21E 19E 165E 165W 21W 问题四:什么是纬线?什么是纬度?纬度是如何划分的?5、 纬线及纬度(1) 概念: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2) 特点:A. 形状: 且与赤道 B. 长度: ,由赤道向两极 ( 最长) C方向:指示 方向(3)纬度的划分A.划分起点:赤道为界,分别向南北划分90B.分布规律:以赤道为 中心,北纬向北增加;南纬向南增加。(4)纬线作用: A.划分南北半球:赤道为界 B.划分低、中、高纬度:0-30 30-60 60-90 C划分五带:如下图 N6634N北极圈 D B 2326N北回归线 A 0赤道C 2326S南回归线E 6634S南极圈A 带(有直射现象) B 带 C 带(无直射、无极昼、极夜,四季分明)D 带 E 带(有极昼、极夜)注: 回归线度数=黄赤交角=2326 回归线度数+极圈度数=90思考: (1)若黄赤交角变小,热带范围 ,寒带 (2)若黄赤交角变大,热带范围 ,寒带 (3) 黄赤交角为 度时,温带消失问题五:经纬网的作用有哪些?5、经纬网的作用(1)确定点的位置(坐标)例题1:读下列经纬网(方格状),写出各点的坐标。丙乙 10 甲 甲 乙 20 丙 30乙 90 130 50 甲 乙在丙的 方丙甲 乙 丙在甲的 方 30 丙 乙在甲的 方 160 160例题2:读下列圆弧状经纬网,回答甲丙乙 60 甲 乙 20 丙 甲在乙的 方,丙在甲的 方。150 130例题3.读下列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回答:0丁丙乙甲 甲 乙 丙 丁 甲在乙的 方,丙在丁的 方。 甲在丙的 方(2)定方向 依据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绝对的)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相对的)-“劣弧法”难点:“劣弧法”判断东西方向A. 两地同在东经度,数值大的在 B. 两地同在西经度,数值大的在 C. 两地分别在东、西经,若两者之和小于180,东经度在 ,若两者之和大于180,东经度在 。例题:判断方向(1)甲(50N,120E)在乙(10N,70E)的 方(2)甲(40N,80E)在乙(10S,70W)的 方(3)甲(50S,150E)在乙(50N,120W)的 方(4)甲(50S,150W)在乙(70S,100W)的 方(3)定距离 同一经线:纬度1=111千米 同一纬线:经度1=111cos千米(越大,距离越小)例1:甲(60N,90E),乙(60N,120E)两点之间的距离约为 千米丙(60N,90E),丁(50N,90E)两点之间的距离约为 千米例2:某人从(40N,10E)向正南、正东、正北、正西各走100千米,他将回到 。A.原点 B.出发点以东 C.出发点以西 (4)对称点A.关于赤道对称的点是经度不变,纬度相同分南北。B关于地轴对称的点是纬度不变,经度互补分东西。C.确定关于地心对称点的坐标(对趾点) 纬度大小相等,南北相反 经线构成经线圈 纬度相同分南北,经度互补各东西对趾点 时差为12小时 季节相反 球面距离最远例题:甲(100E,30N)的地心对称点是( )乙(150W,40S)的地心对称点是( )丙 北京市(40N,116E)的地心对称点是( )潘帕斯草原(5) 计算时间(地方时,昼夜长短,日出,日落)(6) 球面上两点间最短航线方向判断注:球面上两点间最短距离是两点所在大圆的劣弧段A. 两地经度差等于180,构成经线圈,最短航线过极点B. 两地经度差不等于180,过两点的大圆不是经线圈,与经线圈斜交,最短航线不过极点C. 晨昏线上的两点,最短航程就是两点之间的较短晨昏线(因为晨昏线本身就是一个大圆)N乙 N 甲乙甲乙0甲0丙丁丙丁S S 如:甲乙(过北极) 如:甲 乙(东北 东南)丙丁(过南极) 丙 丁(东南 东北)若两地均位于赤道上,最短航线向东或向西 丁N 甲 乙 甲 乙(向北 向南) 丙 丁(东北 东南) 丙 80 40MN总结:“同北偏北,同南偏南,同一条经线圈上走极点”。例题: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1-1-4,回答(1)-(4)题。 60(1) 若某人从M点出发,依次向正东、正南、正西和正北方向分别前进200千米,则其最终位置( ) 30A.回到M点 B.在M点正东方 C.在M点正西方 D.在M点东南方(2)M和N两点的实际距离约是( )A.4444千米 B.3333千米 C.2222千米 D.1823千米(3)若一架飞机从M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N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A.一直向东 B.先东北再西南 C.一直向西 D.先东南再东北(4)与M点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A.60N,80E B.60S,100E C.30S,100E D.60S,80W问题六:如何进行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二、 地球上时间的计算(一) 地方时、时区、区时1、 地方时(1) 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直射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点(2) 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时间差将经度转化为时间差 15=1小时 1=4分钟经度差的计算:同是东经度或西经度,用大数减小数;一地是东经,另一地是西经,则相加例题:已知116E地方时为9日10点,求120E的地方时: 110E的地方时: 4W的地方时: 2、 时区的划分每隔经度15划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 个时区。 零时区(中时区):7.5W向东至7.5E 东西十二区:东西经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 中央经线度数=时区数15 时区数=已知经度数15 余数7.5商+1 余数7.5商例1:求下列时区的中央经线度数东8区 西8区 东3区 0时区 东12区,西12区 例2:求下列各经线所在时区130E 120E 108W 180 3、 区时(1) 概念:每个时区中央经线(标准经线)的地方时为该时区的区时。注:0经线的地方时为国际标准时间。西12区 10 8 6 4 2 0 2 4 6 8 10 东12区(2) 区时的计算方法一:直线法例:已知东8区的区时为8月8日10点,求下列区时东10区 东12区 西10区 西12区 西3区 东3区 方法二:公式法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4、 北京时间北京所在的东8区的区时120E的地方时北京的地方时:116E的地方时问题七:日界线有哪些?如何进行判断?(二) 国际日期变更线(原则上与180经线重合,但有曲折) 西侧 180 东侧 (日界线时间变,掌握要领并不难,两侧钟点一个样,只是日期差一天,向东过线减一天,向西过线加一天)时区: 区 区时刻:相同 相同日期:“今天” “昨天”日期变更: 减一天 加一天 思考:为什么双胞胎中先出生的叫“弟弟”?(三) 地球上“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1、分界线两条 A.0时经线(自然日界线):变化的 B.180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人为界线 2、范围 今日:0时经线向东到180经线 昨日:0时经线向西到180经线0时经线180今日0时经线180今日昨日如: (关键:根据中心极点确定自转方向,再判断0时经线与180经线)3、 当0时经线=0时,全球被两个日期平分,太阳直射180经线 当0时经线=180时,全球同属一个日期,太阳直射0经线当太阳直射其他经线时,地球上两个日期范围不等。180(0时)今日1800时昨日N 例1:若圆中心点为北极,阴影为3月21日,非阴影为3月22日,回答:BN (1)NA的经度为 ,NB的经度为 。 (2)此时,北京时间为3月 日 时。 (3)此时,北京的地方时为3月 日 时 分A例2:当北京时间是2000年1月1日7点时,全球已是新千年的范围是( )A.全球超过一半 B.全球的三分之一 C.全球的四分之三 D.全球少于一半例3:当全球正好是新的一天与1月的一天各占一半的时差,北京时间为 点,当全球同属一个日期的时候,北京时间为 点。例4:一架飞机于10月1日5点从A机场(90E)起飞,直抵位于70W的B机场,中途飞行共用了18小时,求飞机到达B机场,两地的区时各是什么时间?B地地方时为几点?例5:一架飞机从甲机场(西5区)于8月10日9点起飞,降落到乙机场(东8区)时当地区时为8月11日8点,求飞机中途飞行了多少个小时?例6:假定世界金融市场在当地时间上午9时开市,下午5时闭市,如果某投资者上午9时在法兰克福(8.5E)市场买进欧元,12小时后欧元上涨,投资者想尽快套出欧元选择的金融市场应位于( )A东京(139.5E) B.香港(114E) C.伦敦(0) D.纽约(74W)例7:在例6假定的营业时间内(上午9时开市,下午5时闭市)下列各组金融中心能保证24小时营业的是( )A. 法兰克福、新加坡、伦敦B. 伦敦、香港、旧金山C. 伦敦、东京、纽约D. 东京、洛杉矶、纽约例8:一架飞机在当地时间7月1日5时从旭日东升的A机场(120E)起飞,沿纬线向东飞行,一路上阳光普照,降落到B机场(120W)时正值日落,读下图完成(1)-(2)题。(1)降落到B机场时,当地时间为( )A7月2日11时 B.7月1日21时 C.7月1日19时 D.6月30日19时(2)从A机场飞到B机场经历的时间是( )A.6小时 B.10小时 C.14小时 D.22小时例9: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M点在O点的 方向,N点在O点的 方向。(2)M和N两地的实际距离约是( )A.4440千米 B.3330千米 C.2220千米 D.1820千米(3)若一架飞机从M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N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A.一直向东 B.先东北再东南 C.一直向西 D.先东南再东北(4)图中甲、乙、丙三个区域的图上面积相等,实际范围的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甲N M 80 40乙 60丙 0 30例题10: 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时间(区时)2009年2月2日9时25分,我国在南极最高点附近建立的昆仑站(802501S,770658E)正式开站。据此完成下题。(1)昆仑站正式开站时,北京时间为2009年2月2日( )A.5时25分 B.6时25分 C.12时25分 D.13时25分(2)昆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 )A.820千米 B.1020千米 C.1220千米 D.1420千米(3)与中山站相比,昆仑站所在的地点( )A.年降雪量较大 B.气压较高 C.年太阳辐射较弱 D.年均风力较小例题11:当地时间2009年10月2日18时50分,国际奥委会第121次全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东一区)投票决定:巴西里约热内卢获得2016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这意味着奥林匹克盛会将首次登陆南美大陆。据此完成下两题。(1)当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宣布里约热内卢成为2016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时,北京时间是( )A.10月2日1时50分 B.10月2日11时50分C.10月3日1时50分 D.10月3日11时50分(2)此时全球按时区划分新旧一天的比例关系约为( )A.11:37 B.11:16 C.3:24 D.3:27例题12:冬至日(12月22日)凌晨4点(地方时)一架飞机从甲地(60N,100W)起飞,沿最近航线匀速飞行,8小时后抵达乙地(60N,80E)。据此回答下列两题。(1)飞机途中航向( )A.一直不变 B.先朝东北后朝东南 C.先朝西北后朝西南 D.先朝北后朝南(2)这架飞机若以同样速度,沿60N纬线飞行,抵达乙地大致需要( )A.16小时 B.12小时 C.20小时 D.24小时例题13:飞机从A(0,72.5E)地日出时起飞,飞往昼长为11小时的B地(10W,30N)降落,始终看到旭日东升,则飞行员飞行时间是 小时。问题八:地图的三要素是哪些?如何理解?三、 地图(一) 地图上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1、 比例尺(1) 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单位换算)(2) 表达方式文字式 例如: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0千米数字式例如: 直线式例如: (3)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的实际距离越大,比例尺越 分子相同,分母越大,比例尺 不同的表达式比较时,化成同一种形式比较如:比较下列比例尺大小1:500000 1:1000000 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千米 0 3 6千米问题九:比例尺的大小与内容详略的关系如何?(4)比例尺大小与内容详略的关系A 图幅相同的地图中比例尺越大,实际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实际范围越大,内容越粗略,精确度越低B.实地范围相同 比例尺越大,图幅越大,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图幅越小,内容越粗略C.大范围地图多选用小比例尺,小范围地图大多选用大比例尺问题十: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形坡度的关系如何?(5)比例尺大小与地形坡度,风力大小的关系A.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也相同,等高线越密集,坡度 ;等高线越稀疏,坡度 。B.若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相同时 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 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1000如:100000 甲坡 乙坡900900800700800700 甲 乙 1:100000 1:200000类比:若等压差与等压线疏密相同时 比例尺越大,风力越 比例尺越小,风力越 C.若等高线疏密、比例尺相同 等高距越大,坡度 等高距越小,坡度 100012009007001000900800700如: 甲 1:10000 乙1:10000 甲 乙 1:100000 1:100000 甲坡 乙坡类比:若等压线疏密、比例尺相同 等压差越大,风力越 等压差越小,风力越 例题:下面四幅图中等高距相等,读后回答13:(1)四幅图中坡度最陡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2)关于四图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势均为东北高西南低 B、反映的区域面积甲图最大C、反映实际地形最详细的是丁 D、甲图的比例尺是丙图的3倍(3)若把四图反映地区用同一比例尺绘图,则图幅面积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丁 B、丙甲乙丁C、丁乙甲丙 D、丙丁甲乙(6)比例尺的缩放比例尺缩放的计算A. 将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B. 将原比例尺放大N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1)C. 将原比例尺缩小到1N倍,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D. 将原比例尺缩小1N倍,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1N)(注意:放大到N倍与放大N倍的区别)比例尺放大(缩小)后图幅面积的变化比例尺放大(缩小)后图幅面积放大(缩小)的倍数是其比例尺放大(或缩小)到倍数的平方。例如:(1)将比例尺1:800000放大到4倍,则新比例尺为 ,该图的图幅为原来的 。(2)将比例尺1:1000000放大4倍,则新比例尺为 ,该图的图幅为原来的 。(3)将比例尺1:600000缩小到13,则新比例尺为 ,该图的图幅为原来的 。(4)将比例尺1:600000缩小13,则新比例尺为 ,该图的图幅为原来的 。问题十一:如何利用地图进行方向的判断?有哪些方法?北(二) 方向的判断(1) 一般定向法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西 东 (2)指向标法 一般地图上箭头所指向方向为北,再根据一般定 南向法确定其他方向。 北 西 丙乙甲 南 东上图中甲在乙的 (方向),丙在乙的 (方向)(3)时针法表示自转或公转时,北半球逆时针方向为东,南半球顺时针方向为东。(4)海陆轮廓法极地是大陆表示南极,极地是海洋表示北极(5)经纬度法 东经度增值方向为东,减值方向为西 西经度增值方向为西,减值方向为东 北纬度增值方向为北,减值方向为南 南纬度增值方向为南,减值方向为北(三) 图例和注记二、地图上的高低起伏 甲 乙(一)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800米绝对高度(海拔)相对高度 海平面甲地海拔为1000米,乙地海拔为800米,甲乙的相对高度为 米。问题十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有哪些?(二)等高线图的基本特征1、同线等高2、等高距全图一致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并不一定在同一幅图内闭合)4、除了陡崖外等高线不相交,不重叠5、等高线疏密表示坡度陡缓6、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在等高线图上画的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直线“叫示坡线,它总是指向坡度降低的方向。7、等高线与山脊、山谷线垂直相交,等高线穿过河谷时,向上游弯曲,成反“V“字形。思考:上图中A、B、C、D分别是什么地形?问题十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判读方法?(四)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规律1、根据形状定类型例题1图中虚线或字母表示地形部位。下列选项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 )A、山脊山谷鞍部山顶 B、山谷山谷山顶鞍部C、山谷山脊山顶鞍部 D、山脊山脊山顶鞍部右图中AB为山谷(集水线),CD为山脊(分水线)理解“凸低为高,凸高为低“ 几种特殊等高线图: 沙丘 :迎风坡缓,背风坡陡 100 99 99 98 98 97 97 96 梯田冲积扇河流从山谷流出到山前坡度变缓,水流变慢,泥沙增加。河谷平原 52 54 54 52 50 50 52 54 54 522、 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根据等高线的特征即标高为海拔、同线等高、等高距全图一致等判断某地区的最大海拔、最小海拔、相对高度、陡崖相对高度。A. 最大海拔:H高H大H高d B. 最小海拔:H低dH小H低C. 相对高度:H高H低H相H高H低2d注:地形区最高处注记高程为H高,最低处注记高程为H低,等高距为dD. 陡崖崖顶的高度:H大H顶H大+dE. 陡崖相对高度:(n1)dH(n1)d注:H为相对高度,d为等高距,n为重合或者两点间的等高线条数例题:上图区域的相对高度是多少?陡崖的相对高度为多少?3、 判断局部小范围内闭合等值线的高度 规律:“大于大的,小于小的”BA600400600400 即A 米 B 米 A可能为 ,B可能为 (填地形名称)4、 判断凹坡与凸坡例题:上图中图1、图2分别与图3、图4中的那个对应?判断规律: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可通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例题:图1、图2中,能从A处看到B处得是 。5、 判断河流的流向与类别(1)判断河流流向A. 根据等高线数值变化判断地势的大致走向,再根据“水往低处流”即可判断。B. 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判断,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C. 根据河流的支流流向判断,河流干流和支流的流向总是一致的,知道某支流的流向,干流的流向也可判断。(2) 判断内、外流河湖 150 130110湖甲 乙 (在图中标出乙河流的流向)上图中甲为 河,乙为 河。问题十四:等高线地形图在点、线、面方面的应用?(五)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1、 等高线地形图与气候(1) 气温: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阳坡热量条件好,阴坡相反;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污染空气的滞留。(2) 降水: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高大的山地或者高原对大气环流有阻挡作用,从而影响不同坡面的气温和降水。2、 等高线地形图与河流(1) 水系特征: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形成分水岭;山谷常有河流发育。(2) 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落差大,河流流速大,富水力,流水侵蚀作用强烈,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所处迎风坡、背风坡有关;河流流出山口处常形成冲积扇。3、等高线地形图与“线”的区位(1)铁路、公路线铁路、公路线要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建在坡度和缓的地区;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陡坡处线路要成之字形弯曲,以降低坡度,保证运输安全。另外还要充分考虑路线的长度。少过河建隧,避免通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区、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2)引水、输油线路引水线尽可能短,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并尽量从地势高处引水到地势低处,使水自流。输油管道,路线也应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4、等高线地形图与“点”的区位(1)水库坝址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因该处筑坝工程量小且落差大;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型”的洼地或小盆地,以保证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和库容。(2)港口港口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即陆域平坦、水域深阔的避风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3) 气象站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方(4) 疗养院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等高线稀疏)、向阳坡、背山面水(河、湖、海)、气候宜人、空气清新的地方,且有交通线通过,交通便利。(5) 宿营地宿营地应避开河谷、河边,以预防临时暴雨造成的山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