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的饮食特点及改善.doc_第1页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特点及改善.doc_第2页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特点及改善.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特点及改善 食品科学101班 宋孙洁 2010013663摘要:饮食与高血压有很大的关系,目前,已公认的与生活方式有关的高血压致病因素是超重、高盐饮食和饮酒等。当然,饮食能够引起高血压,也能控制也预防高血压,通过合理的膳食搭配,再加上药物的配合,能够有效的控制甚是治疗和预防高血压。一:引起高血压的原因饮食与高血压有很大的关系,摄盐过多可使血压升高,饱餐与甜食易使人肥胖,肥胖易使血压升高。而目前,已公认的与生活方式有关的高血压致病因素是超重、高盐饮食和饮酒等1,这三者都与饮食有直接而密切的关系,因此,改善饮食成为高血压非药物治疗的关键手段,单纯的饮食疗法不能完全代替对部分病人必要的药物治疗,但能加强和巩固药物治疗的效果。 二:饮食因素对高血压的影响 低盐饮食可避免水钠滞留:大量研究表明,人群高血压病的发病与平均食盐摄入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及长期高钠饮食可使血压升高,低钠饮食可以降低血压,摄入过多的钠盐,会增加纳的吸收和钠在体内的蓄积,导致体内水滞留和血容量增加,引起血压升高,这样既加重了心脏的负荷,同时又增加了肾脏负荷,以排除体内过量的钠和水1;此外,摄入过多的钠盐使动脉管壁内钠和水含量增加,引起动脉管壁增厚,管腔变窄,导致外周阻力增大。限制食物中钠盐的摄入,有利于降低血压。 低脂饮食可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水平:高血压病的发生与过量进食高热量、高脂肪食物导致的肥胖有关1,据有关调查结果发现:动物性食物摄入频率高的血压异常率比摄入量低者高,植物性食物摄入高者血压异常率低,油脂食物摄入高者血压异常率高,可能发生的机制为动物性食物中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较高,动物内脏含有大量的胆固醇,而其中高血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6,血脂和胆固醇升高,会引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增高,血管调节功能降低2,这两种因素都能引起血压的显著波动而促进高血压的发生和加重,植物性食物如豆类及其豆制品和杂粮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低饱和脂肪酸、低胆固醇,能降低胆固醇的水平,此类食物通过胃肠道时能束缚膳食中的胆固醇,有助于将胆固醇清除出去,从而降低胆固醇的吸收。 摄入适量增加钾盐可保护心血管功能:实验研究证实钾对心血管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试验均表明,人群内和人群间血清钾、尿钾和膳食摄入的钾与血压呈负相关。钾对血压的调节机制可能与抑制肾素- 血管紧张素活性及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压力感受器的功能以及直接的促尿钠排泄作用等有关2。目前我国人群膳食中钾摄入普遍偏低,一般在2 g/ d3 g/ d 23,是我国高血压病患病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摄入适量维生素C 等有利于降低血脂,维持正常血压 大量研究发现,膳食中缺乏维生素C 时则可升高血压。蔬菜、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1,可通过降低血胆固醇、抑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氧化,阻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等途径,起到降血压的作用。研究证明,增加蔬菜或水果摄入,减少脂肪摄入,可使收缩压和舒张压有所下降4。素食者比肉食者有较低的血压,其降压的作用可能基于水果、蔬菜、食物纤维和低脂肪的综合作用。 控制饮食可降低胰岛素抵抗:约50%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在肥胖、三酰甘油升高、高血压与糖耐量减退同时并存的四联症病人中最明显7。近年来认为,胰岛素抵抗是2 型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发生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 减轻体重,尽量将体重指数(BMI) 控制在25kg/m2对改善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左心室肥厚均有益。因此,通过控制饮食,减轻体重,有利于降低胰岛素抵抗5】【6】。 三: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建议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上应遵守低盐、低脂、低热量的原则,并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搭配;饮食不宜过饱、过快;最好忌不良嗜好,如烟、酒等。从预防高血压的角度还应注意适当控制食盐的摄入量,改变饮食“口重”的习惯1。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以下食物:1.碳水化合物食品:适宜的食品-米饭,粥,面,面类,葛粉,汤,芋类,软豆类。应忌的食品-蕃薯(产生腹气的食物)、干豆类、味浓的饼干类。2.蛋白质食品:适宜的食品-牛肉、猪瘦肉、白肉鱼、蛋、牛奶、奶制品、大豆制品。应忌的食物-脂肪多的食品(牛,猪的五花肉、排骨肉、鲸鱼、鲱鱼、金枪鱼等、香肠)3.脂肪类食品:适宜的食品-植物油、少量奶油、沙拉酱。应忌的食品-动物油、生猪油、熏肉、油浸沙丁鱼 。4.维生素、矿物质食品:适宜的食品-蔬菜类(菠菜、白菜、胡萝卜、番茄、百合根、南瓜、茄子、黄瓜)水果类(苹果、桔子、梨、葡萄、西瓜) 海藻类、菌类宜煮熟才吃。应忌的食物-纤维硬的蔬菜(牛蒡、竹笋、豆类) 刺激性强的蔬菜(香辛蔬菜、芒荽、芥菜、葱)6 。参考文献:1: 张亮勇 饮食与健康2: 申华平 刘腊梅 饮食疗法治疗高血压的研究进展3: 刘文 王新超 合理饮食预防调节高血压病4: 陈训忠 平衡血压要实施少盐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