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孩子如何分享 (2).doc_第1页
教导孩子如何分享 (2).doc_第2页
教导孩子如何分享 (2).doc_第3页
教导孩子如何分享 (2).doc_第4页
教导孩子如何分享 (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儿园论文:浅议如何让幼儿学会分享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现在的孩子什么都不缺,可是却越来越小气,越来越自私.他们乐于接受别人的东西,却不愿意把自己的东西与别人分享.这虽然不是大问题,但如果不及时纠正,孩子将变成一个不愿与他人分享,独占意识很强的人.那么他很难与别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不学会和别人合作,那么注定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被淘汰.关键词:幼儿学会分享现在的孩子基本上是独生子女,是家庭中众多成人关怀、照顾的唯一对象,缺乏能与之分享物质和情感的兄弟姐妹,他们“惟我独享”具有强烈的自我中心倾向。我在我班(小小班)中做过调查统计:我班有幼儿共23人,拿到玩具自己玩,不愿给别人玩的孩子占有68%,见到喜欢的玩具就要,不给就哭的孩子占有26%,有争抢玩具行为的占30%,想玩但是没达到目的就伤害别人(抓人、咬人)的占21%。而表现出强烈独占欲望的孩子大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在家被家长溺爱惯了。本文拟对这一问题,提出一些具体、可操作的办法,供幼教同行参考。一、物质分享:(一)让幼儿明白分享不是失去。幼儿之所以不愿分享,是因为他们认为分享就是失去。作为教育者应该理解孩子这种难以割舍的“痛苦”,应该让幼儿知道自己在关心帮助别人后,别人也会以同样的关心和帮助回报自己。你大方的与别人一起分享,别人下次有好吃的或好玩的东西时也会跟你一起吃,一起玩。(二)为幼儿树立榜样。教师是幼儿模仿的重要对象,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我们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抓住一切时机为幼儿作好榜样。例如在平时分发物品时,教师要有意识的以分享形式进行。分点心时故意将几个小朋友的点心放在一起,让他们自己去分。前提是事先告诉他们要一起吃,而不是独享。当小朋友在玩玩具时,故意走过去说:“这个玩具我能和你们一起玩吗?”或者说:“你们能分我一点玩玩吗?”教师在与幼儿一起分享玩具时要尽量让幼儿体会到分享的快乐。当幼儿体会到快乐后,幼儿便会自觉产生分享的动机,模仿老师的类似行为。同伴是幼儿观察学习的榜样。教师要及时发现有分享行为的幼儿,把他树立成典型让其他幼儿学习。如当一名幼儿带来一辆漂亮的小汽车,愿意跟小朋友一起玩时,教师应该及时作出回应,给他以积极的肯定和表扬,这样可以激发其他幼儿模仿和学习。(三)正面强化。正面强化分为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口头语言就是教师用恰当的语言对幼儿的分享行为给予正面的肯定、表扬,强化幼儿的愉快体验,使他想再一次尝试这种分享行为。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名幼儿带来漂亮的玩具,当别的幼儿想和他一起去玩却遭到一次又一次的拒绝时,别的幼儿会说:“我以后把玩具带来也不给你玩。”这时带玩具的幼儿就会说:“我给你玩,你明天把玩具带来给我玩好吗?”然后就把玩具借给他玩。这时,老师应该抓住机会问:“和XX小朋友一起玩开心吗?”并进一步强化“有了好东西要一起分享,因为你跟他一起分享所以才玩的这么高兴。你真了不起!”类似的情景发生时如果都能及时这样做,幼儿就会自觉产生分享的动机和行为,而不是幼儿本人,这样幼儿才会积极的分享。肢体语言是指教师运用自己身体的动作、表情、眼神、姿态等来表达对幼儿分享行为的肯定。如发现幼儿的分享行为时,教师可采用点头、微笑、竖起大拇指、轻轻拍幼儿的肩或头等方式,使幼儿因此感到快乐和满足,从而使他在今后更愿意发生类似的行为。以上做法,不仅能使幼儿得到正确、适当、长效、深刻的行为强化,同时还有助于幼儿注意、体会别人的情绪情感,有助于幼儿社会情感认知的培养。(四)给孩子创设分享的机会让幼儿经常带一些自己的玩具或图书等来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分享;教师还可以把幼儿的一些作品拿出来与幼儿一起分享,让幼儿体验分享的快乐人们常说:“一个快乐,与人分享会成为两个快乐;一个痛苦,与人分享就成为半个痛苦。”与人分享是一种优秀的品质。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越来越需要人们具备与人分享的品质。如今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家庭中众多成人关怀、照顾的唯一对象。长辈对孩子的过多保护、迁就,与同伴间交往的明显减少,均不利于幼儿的社会化,也为幼儿“独占”“独享”行为的滋生提供了温床。因此,教幼儿学会“分享”,让他们心中有他人,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在幼儿园里常常能目睹这样的情景:两个孩子为了同一件玩具发生争吵甚至打斗;有的孩子宁愿自己拿着玩具不玩,也不愿把它让给别的小朋友玩。但如果在玩玩具之前问孩子:“玩具应该怎样玩?”幼儿都会抢着说:“大家轮流玩。”可往往等玩具出现时,95%以上的幼儿就抢着先玩,根本控制不了自己,表现出独占意识。孩子们会说,但在用行动表达时却截然相反,这充分说明了幼儿品德发展中出现了言行不一致的现象。从以上现象看,幼儿虽已有了分享的意识,但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落实在行动中,要将其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就需要我们教师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反复培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育孩子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等。通过学习分享可以使幼儿懂得有好东西大家一起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教育幼儿心中有他人,愿与人分享,能为其一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能使幼儿的行为适应社会需要,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应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帮助孩子学会“与人分享”。培养幼儿自发的分享行为,消退自我中心心态,让幼儿充分体验给予及被给予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爱,促进他们的社会性发展。一、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激发幼儿分享的愿望纲要“总则”指出:“环境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社会、心理条件的综合,是儿童发展的资源。幼儿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成并开展活动。”因此创设良好的环境能为幼儿分享品质的形成奠定基础。其中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一)物质环境的创设在环境布置中我们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大家共同合作布置。例如:在“金色的秋天”主题活动中,我们通过画画、贴贴、剪剪等共同创作完成了一片美丽的“果园”,孩子们则陆续带一些自己喜欢的有关秋天的果实来布置活动室,并兴奋地与老师、同伴一起说说、看看、尝尝。有一次,在品尝活动中,由于孩子们带的板栗太少了,一下子就被几个孩子尝完了。龙龙急得叫起来:“我还没吃呢。”这时,蓓蓓听见了说:“我家还有,明天带给你吃。”其他的小朋友听了也说:“我也带”“我带花生”“我带桔子”。大家都开心地笑了。“金色的秋天”由此变成了“分享的秋天”,孩子们从中感受了分享的快乐。又如墙面布置中“春天的故事”、“奇妙的彩色世界”“我的好妈妈”等系列主题,都是孩子们亲自参与制作的,他们在欣赏自己劳动成果的同时,与同伴合作分享的愿望也被激发了出来。(二)心理环境的创设心理环境是一种隐性的环境,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气氛,一种感觉。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有着很高的威信,是幼儿模仿的重要对象。教师的日常行为、言谈举止和情感态度随时都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建立一个轻松、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幼儿分享品质的形成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平时的各个活动中,我们总会以理解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为,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心事,引导孩子去倾听同伴的叙述。我们经常会说:“我有件高兴的事,好想告诉大家,让大家与我一起分享快乐!”“你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就说出来吧!让我们一起想个好办法!”“我这里有一本好书,我们一齐看吧!”教师引导的话语、赞许的目光、微笑的面容、亲切地点头等,能使孩子受到极大的鼓舞,激发分享的愿望,愿意更多地、自觉地做出分享的行为。同伴也是幼儿观察学习的榜样。老师要在同伴中树立有分享行为的好典型让其他幼儿学习,如当幼儿有某种分享行为时,教师要作出积极评价和鼓励,这样会激发其他幼儿去模仿和学习。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体验分享的快乐(一)利用日常情境对幼儿进行分享体验的培养要想使幼儿真正认识“分享”的意义,必须先对幼儿进行关心别人,爱别人的思想品德教育。我们在孩子入园时把班级命名为“快乐班”,让每个孩子懂得分享才能快乐,有快乐就要分享,让分享、快乐伴着大家共同成长。日常生活中,我们处处做教育的有心人,常常有意识地把自己看到的或听到的一些有意义的事讲给幼儿听,让他们一起快乐、一起忧伤,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情感分享;慢慢的,孩子们也会把家中所发生的一些高兴的事、伤心的事、有时甚至会把晚上做的梦讲给大家听,让大家一起感受体验他当时的情绪。使幼儿从情感上认识什么是分享,怎样与别人分享。 (二)在教育活动中,为幼儿提供机会进行分享练习我们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活动“恐龙世界”“快乐的圣诞节”等,让孩子从家里带一些自己喜欢的零食及图书玩具来园,通过合作制作、共同分享,让孩子们懂得“我把好东西分给你,你快乐,我也快乐”的道理。我们还从教育幼儿爱身边最亲密的人开始,设计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如“三八”节为妈妈制作贺卡,为妈妈做水果沙拉;重阳节为爷爷奶奶表演节目,做一件让他们开心的事;平时关心帮助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等,并通过故事、情境表演、歌曲等形式来教育幼儿。使他们懂得只有大家共同游戏,共同分享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三)在日常生活活动中,不断地向幼儿提出明确的分享行为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处于一种自然的状态,所体现出的语言和行为是真实的,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随机教育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当龙宝参加全市比赛得奖时,我们就让全班幼儿为他鼓掌,鼓励幼儿向他学习。以后只要班上小朋友在各项比赛中获奖,全班幼儿就会共同去祝贺,共享成功的快乐。又如,在操作活动中,当幼儿需要记号笔时,我故意少给一些,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小组成员中谁先用,谁后用的问题。起初幼儿都去抢着用,结果搞成一团糟,于是我在一旁建议大家一起商量,谁先用,谁后用,排好顺序,下次需要分享物品时,再进行轮换。通过随机教育,幼儿在反复的教育训练中逐渐养成了乐于与他人分享的好习惯,懂得了做任何事情自己不可能永远都排在第一位,进而逐渐做到了遇事要想到别人。(四)在游戏活动中,巩固和深化幼儿的分享意识在区角游戏、角色游戏中常会发生幼儿因喜爱同一种玩具而发生的争执现象。分析原因后,我们引导孩子懂得同伴之间必须共同商量、友好合作、互相配合,这样才能使游戏顺利进行下去,才能分享共同游戏的快乐。游戏时,我们会有意识的对幼儿说:“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游戏结束时,再对他们说:“老师和你一起玩真高兴,谢谢你把玩具分给我玩!”我们还为幼儿举行“分享日”“生日会”等,在班上开展“我的玩具大家玩”“我的图书大家看”等主题分享活动,设立专门的分享日。让幼儿形成分享的习惯。比如,“玩具分享日”是让幼儿在这一天将自己喜爱的玩具、宠物带来与别人分享。再如,“经验分享日”是幼儿在这一天,将自己的成功经验和近期完成的作品向他人展示,幼儿在展示和讲述的过程中,既能产生一种成就感,又会产生一种因分享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还能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还有就是经常为幼儿提供短暂的几分钟专门开展分享活动。鼓励幼儿把自己拿手的歌曲、舞蹈、诗歌、谜语、故事、笑话等分享给其他幼儿。这样的分享活动可给每个幼儿更多精神上的分享机会,让他们尽展才华。不仅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幼儿大胆表现自我的能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从“分享”中体验到快乐。(五)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幼儿的分享行为由于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长辈们面前都是“独占”“独享”的小皇帝。让幼儿在实际的生活中控制自己的情感,不是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当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就易冲动,从而做出和语言上不统一的行为,为了强化幼儿的正确行为,变被动为主动自觉的行为,使其真正在任何时候都能与别人分享。为此,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六一儿童”节,组织家长、孩子和福利院的小朋友一起开展“共享阳光、共同成长”的庆祝活动,大家同唱歌、同舞蹈,孩子们还把自己最喜欢的学习用品、玩具送给了福利院的小朋友;元霄节我们开展了“金鸡啼唱元宵乐”活动,孩子们把在家中和爸爸妈妈亲手制作的花灯带到幼儿园,共同布置活动室。他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元霄,煮元霄,当香喷喷的元霄出现在幼儿面前时,大家都是请爸爸妈妈老师们先品尝。猜灯谜时,孩子们更是互相协作,共同分享节日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春天来了,组织孩子们开展了“快乐大本营、欢乐一家亲“活动,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郊外采集标本、集体会餐,分享各自带来的食品;“我们一起逛超市”活动中,我们让孩子自由组合,互相协商,一起购买商品,共同分享劳动成果;在参观科技馆的活动中,面对数量不多的操作器材,有一些幼儿拿到了,一些幼儿却没有拿到。我就问拿到器材的孩子“别的小朋友没有怎么办?”让幼儿通过思考,自觉产生分享的语言和行为。有的幼儿说:“把我的给他玩吧!”并将活动器材递给没有的孩子,有的则说:“我们一起玩吧!”我们抓住教育时机问孩子:“和朋友一起玩高兴吗”?并进一步强化:“有好东西应该和朋友一起分享才对,大家一起玩才会这么高兴”,以后类似的情景再发生,都注意及时强化,同时还特别注意评价时的语气、语调,强化时注意重点针对行为本身而不是针对本人,使幼儿在今后的交往中能自觉产生分享的动机和行为。三、家园携手共育,促进幼儿分享品质的形成家园合作对幼儿教育很重要,影响幼儿分享品质的养成不只是幼儿园教育,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家庭是幼儿重要的成长环境,它无时不刻不在发挥着教育的功能。只有家园携手、目标一致,才能进一步促进幼儿分享品质的形成。可以说每位家长都很爱自己的孩子,有时孩子的要求虽然无理,但做家长的也会尽量满足。于是当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东西孩子自己一个人独享时,家长总是说“孩子还小,就让让他吧!”为了家园能采取一致的教育态度,让幼儿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都养成分享的好习惯,我们通过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