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菜谱的文化内涵与翻译 秦艳荣 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 陕西渭南7 1 4 0 0 0 摘要 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 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越来越多 的外国人来中国旅游 学习 工作或定居 他们在感受中国几 千年传统文化的同时 也想品尝闻名世界的中国菜 所以 中 餐菜单的英文翻译就成了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从中国饮食文 化的特点入手 分析中餐菜单英译存在的问题 探讨了中餐菜 单英译的方法 关键词 中国菜谱文化内涵翻译 中国的饮食文化可谓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中国菜肴色 味形俱佳 烹饪艺术高超 早已名扬四海 随着中国经济的 快速发展和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叶1 外交流 益增多 越 来越多的外围人开始对巾国的饮食感兴趣 有关饮食文化 的翻译无疑在饮食文化交流l I 扮演起 重要的角色 所以 中餐菜单的英文翻译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份中餐菜单的优 秀英译 不仅日丁以方便客人点餐 更可以让客人在品尝中华 美食的同时 更好地r 解l f l 国文化 让中餐成为我国对外文 化交流的使者 从而成功地实现中国餐饮业疋向世界 然 而 M 前对于这个领域的研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出 版的研究寥寥可数 至今在中餐菜谱的翻译 d 题上还没有 统一的标准 一 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 巾国具有悠久的 j 史文化 是世界文明的四大发祥地之 其独具特色的烹调和饮食文化是世界饮食文化中最伟大 的两大门类之一 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突出贡献 被全球 誉为 烹饪t 国 从菜系上分 中国菜可分为四大菜系 即广东菜 江苏菜 山东菜和四J I I 菜 广东菜是中国著名荣系之一 即珠江流域的 粤菜 西汉时就有粤菜的记载 由广州菜 潮州菜和东江菜三 大主要流派组成 是岭南饮食文化的代表 粤菜的用料较广 花 色繁多 形态新颖 善于变化 讲究鲜嫩 爽滑 长江下游的江苏 菜包括淮扬 苏锡 金陵和徐海四人风味流派 特点是选料朴 实 讲究火T 重油莺色 味道醇厚 保持原汁原味 黄河流域的 山东菜在饮食风格卜逐渐形成了济南 胶东 孑L 府三大风味流 派 以其味道咸鲜适I f I 脆嫩可口 制作精细而享誉海内外 长 江上游的川I 菜好麻辣辛香 擅调复合昧 菜式朴实兼有南北之 长 对长江中卜 游及滇 黔地 的饮食文化有较大的影响 从名称卜看 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式菜 谱的名称也是多姿多彩 卜分讲究的 既有现实主义的写实手 法 又有浪漫主义的写意笔调 既蕴涵着深刻的历史文化背 景 又充满着民俗情趣和地方风情 有的菜名L 二不再是一个单 纯的菜名 而足一件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品名了 有的菜名背 代教育 对于现代教育也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用相对立的方 法大量描述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I x 别 如在教育H 的上 两 者表现为知识技能与能力和索质的对立 在教育过程上 传统 教育强调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和规范学生行为 现代教育强凋 学生自己发现知识和自觉行为 在教育结果上 传统教育强调 对确定性知识的掌握 现代教育强调创造性的发展 在教育评 价卜 传统教育强调统一性和标准化 现代教育强调个性和兴 趣的发展 在师生关系上 传统教育强调教师对教育过程和学 生的控制 现代教育强渊学牛的自主性 等等 最后 有的学者认为无论是所渭 传统教育 还是其以后 的教育思想都有现代化教育的成分和思想 即现代教育是传 统教育的延伸和发展 是对传统教育的继承和创新 但足教育现代化和现代教育二者也是有 别的 首先 前 者更多地具有时代和社会的意味 而后者更多地具有教育革 新的意味 其次 前者的过程比较漫长 而后者n r 以在短时期 内有一个突破性和超前性的发展 最后 l i i 者更多地强凋宏观 的物质和管理及指导方面 而后者则更多地强润在现有的教 育物质基础上如何发展和用先进的理念和模式在微观的教育 过程中理想地实施教育应有的功能 我认为目前的现代教育应该定义为 在知识经济 信息 化 全球化背景下 以构建终身教育 学习化社会 以人为本社 会为目标的立体教育体系 在教育过程和教育理念上吸取传 统教育精华和现代教育思想家的优秀成果 并灵活运用的和 现代教育技术结合具体教育实情而进行的以培养具有民主精 神和全面和谐发展的创造性人才的最优化教育 三 华夏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的动态平衡 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 相t 制约的动态平衡的关系 教 育是 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教育足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并且有双重的文化属性 即传递和深化文化与构成文化本体 教育儿乎与文化体内所有部分都发生直接联系 任何一种文 化物质和文化模式如果不借助于教育的传递和深化 都将影 响它存在的质量或缩短它存在的历史长度 华夏传统义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与时俱进的先进性才 使得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在很长时间里处二j 二世界先进民族之 林 因而对其的传递和深化的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现代教育 虽然足相对于一个传统教育的概念 但义不是截然对立的 有 一部分是要继承的 而且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使教育系统 的内外部条件都发生r 不平衡 因此 现代教育就意味着变革 意味着进步 只是这种变革和进步是围绕着 现代化 而来的 简单地说 现代教育和华夏传统文化的关系是在推动自 身的完美化 理想化的同时把华夏传统文化 l 的精华传承发 扬光大 如我们弘扬华夏民族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的自强不息的 精神 发扬谦 止为怀 贵和尚中的精神 刨造一个多元文化和 平发展并和谐相处的世界 发扬以背离祖国为耻 维护祖国荣 誉和利益的矢志爱国的精神 发扬 富贵不能淫 威武小能屈 贫贱不能移 的精神 不为现代文明的物质和技术形形色色的 外存诱惑而异化 发扬业精于勤 勤俭简朴的精神 形成不比 享受而比贡献的良好社会风气 现代教育的时代背景决定华夏传统文化 教育传统和以 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为代表的世界优秀文化成果都足它的 活水源头 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和新教育的宝贵资源 华 夏传统文化最大的特点是 它的精华和糟粕足错综复杂地交 织在一起的 就像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岛低各不同 因此 要使身不在此山中者用马克思主义来对它们进行吸收和再创 造 这是根奉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童富勇 现代教育新论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2 0 0 5 2 顾明远 教育 传统与变革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 0 0 4 3 袁振国 当代教育学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 0 0 5 万方数据 后甚至蕴藏着一首诗 一幅画 一划神话 一个美丽的传说或 是一个动人的故事 如皇帝落难饥小择食时吃的玉米稀饭 珍 珠粥 以蟹黄和燕窝象征楚汉相争的 鸿fJ 宴 反映抗战时 期重庆人民反H 情绪的名菜 轰炸东京 反映夫妻恩爱的 过 桥米线 反映百姓对奸臣无比痛恨的 油炸桧 以及 东坡 肉 宋嫂鱼羹 麻婆厦腐 叫化鸡 桃园三结义 狗 不理包子 等都包含r 浓浓的文化意蕴 从烹饪方式来说 据统计 中国菜的烹凋方法至少有5 0 多 种 主要有B o i l i n g 煮 S i m m e r i n g 炖 煨 S t e w i n g 馒 炖 焖 B r a i s i n g 烧 F r y i n g 油炸 B a k i n g 烘 R o a s t i n go r B r o i l i n g 烤 S t e a m i n g 蒸 S m o k i n g 熏 P a n F r y i n g 煎 等 但簟家们一般认为 传统烹饪方式有三十二字诀 煎炒烹炸 爆烤熘扒 蒸烧煮炖 炝拌绘焖 腌氽煸腊 煨靠酱熏 酿塌糟 涮 风肉贴淋 这些传统的烹饪方式 在保持食物本色的基础 上 义能充分释放食物的色 香 味 充分表现了中国菜肴烹饪 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从原料卜来讲 中餐菜单中主要包含六大原料 1 肉类 如 鱼片 s l i c e df i s h 肉丝 s h r e d d e dm e a t 鸡丁 d i c e dc h i c k e n 虾仁 s h e l l e ds h r i m p 等 2 蛋龃类 如 煮鸡蛋 h o i l e d e g g 煮荷包蛋 p o a c h e de g g 蛋清 e g g w h i t e 蛋黄 y o l k 等 3 油脂类 如 猪油 1 a r d 植物油 v e g e t a b l eo i l 花牛油 p e a n u to i l 等 4 蔬菜类 如 番茄 t o m a t o 卷心菜 c a b b a g e 茄子 e g g p l a n t 等 5 瓜果类 如 黄瓜 c u c u m b e r 草 莓 s t r a w b e r r y 菠萝 p i n e a p p l e 6 调味类 如 咖喱粉 c u r r yp o w d e r 辣粉 p e p p e rp o w d e r 番茄酱 k e t c h u p 等 二 中餐菜单英译中存在的障碍及问题 饮食文化的特殊性表现为语者的特殊性 像中国的 饺 子 元宵 粽f 等浏汇 严格地来说 并没有相应的渊来 翻译 三者在英文中都町以译为d u m p l i n g 但却是完全不同的 食物 更重要的是 它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着互个重要的 节日 蕴涵着深厚的文化背景 例如 元宵 也可译做ar i c e h u eb a l l 或s w e e td u m p l i n g sm a d eo fg l u t i n o u sr i c ef l o u r f o rt h e L a n t e r nF e s t i v a l 如果缺乏一定的背景知识 译文读者根本体 会不到元宵真正的象征意义 另一方面 由于l f I 囤饮食烹饪方 法多种多样 内涵丰富 专业性又较强 要把巾餐菜单l I 的每 一种菜名从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并非只是在语占层次 上的转化 更是文化层次的进一步转化 但是由于人们在对菜 单翻译时忽视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使许多外宾在享用中华 美食时产生了误解 闹出了许多 国际笑话 根据2 0 0 6 年4 月 1 0 日的 半岛都市报 报道 因为来青岛旅游的外围游客H 益 增多 青岛很多酒h t i 都推出了外语菜单 但是这些外语菜单却 把不少外国人吓跑r 原来他们把红烧狮子火翻译成 烧红了 的狮子头 麻婆瓦腐 翻洚成 满脸雀斑的女人制作的豆 腐 童子鸡 泽成r 还没有性生活的鸡 类似的例子举 不胜举 诸如此类问题的原因在于菜式空缺造成的测汇空缺 和望文生义的错误翻译 三 中国菜谱翻译的原则及方法 1 中国菜谱的翻译原则 早在1 9 世纪末 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严复先生就提出了 信 达 雅 F a i t h f u l n e s s E x p r e s s i v e n e s sa n dE l e g a n c e 的翻译 标准 然而 当人们在翻译中文菜单的时候 却将此标准束之 高阁 如果译者存翻译的过程中能将此标准作为指导思想 那 么大量中文荣单错译 误译的现象也许将可避免 从 信 的角 度出发 译者在翻译l I 文菜单时 应准确翻泽出主料 配料 烹 调方法等信息 这是菜单翻译的基本要求 从 达 的角度来 看 译者应注重译文的理解性 严复先牛提出艾于 达 的要 求 其实质就在于译文 l f 该容易被读者理解 从 雅 的角度分 析 译者在翻译中文菜单时 应在整体上考虑英译菜名的 美 感 包括从文化 语言等角度 雅 不仅要求译者考虑到我国 的文化因素 还要注意外围的文化 例如译者存翻译的过程中 应尽量避免英语世界的忌讳 有些荣肴的原料在饮食文化相 当丰富的中国不会引起食客的反感 如蛇 青蛙等各种各样的 野生动物 但足由于文化差异等缘故却会引起外国人的反感 2 中国菜谱的翻译方法 2 1 写实性命名菜单的翻译 所谓写实法就是它是一种如实反映菜肴原料构成 烹制 方法和风味特点的命名方法 这类命名有的以原料命名 如西 芹牛肉 鲜笋肉片等 有的以烹饪方法命名 如酥炸鲜蚝 花菇 煨鸡等 有的以刀上命名 如片 丝 丁 柳 块等 有的以地点 命名 如北京烤鸭 道L l 烧鸡等 有的以烹制人命名 如宋嫂鱼 羹 文思豆腐等 在大多数情况下 由于写实性菜名是 名剐其 实 因此 译者通常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来翻译写实性菜名 具体的方法归纳如下 1 翻泽以原料命名的中餐菜名时 可选用一种原料的名 称作为菜名的主要部分 其他原料名称可用介词w i t h 连接 放 在后 l i 如 杏f 鸡丁C h i c k e nC u b e sw i t hA l m o n d 牛肉瓦腐B e e f w i t hB e a nc u r d 西红柿炒蛋S c r a m b l e dE g gw i t hT o m a t o 千烧龙虾L o b s t e rw i t hC h i l iS a u c e 芙蓉虾仁S h r i m p sw i t hE g gW h i t e 2 翻译以烹饪方法或刀丁命名的中餐菜名时 可用表烹 饪方法或刀 l 二的单词加上原料即可 如 红烧乍 肉B r a i s e dB e e fw i t hB r o w nS a u c e 水煮嫩鱼T e n d e rS t e w e dF i s h 鱼香肉丝F r i e dS h r e d d e dP o r kw i t hS w e e ta n dS o u rS a u c e 香煎鸡块F r a g r a n tF r i e dC h i c k e n 炒鳝片S t i r f r i e dE e lS l i c e s 3 翻译以人名地名命名的中餐菜名时 为了传播中华文 化 译者成尽力保留原文的地名和人名 故其翻译方法也只需 直接按字I l i i 翻译 如 麻婆豆腐M aP oS p i c yT 0 f u 四川水饺S i c h u a nB o i l e dD u m p l i n g 扬州炒饭Y a n gC h o wF r i e dR i c e 北京烤鸭B e i j i n gR o a s tD u c k 2 2 写意性命名菜单的翻译 许多f f l 餐菜肴喜欢采用借代 比喻 象征等联想手法命名 使其听起来既优美动听又富有浪漫色彩 这些荣名在译成英文 时 如若照译形象 没有巾国文化背景的外国客人听了会感到 莫名其妙 所以不如舍形求意 对于这类菜名 译者在翻译时可 舍去原菜名中比喻的形象 意译出原义 比如 广东人新春佳节 喜欢吃一道菜 名为 发财好市 好像吃了之后就会 发财 生意好 因为 发菜 和 蚝豉 跟 发财 和 好市 谐音 因此 这道荣可译为 B l a c kM O S S C o o k e d w i t h O y s t e r s 其它菜名例如 红烧狮f 头B r a i s e dM i n c e dP o r kB a l l sw i t hB r o w n S a u c e 芙蓉鸡片F r i e dC h i c k e nS l i c e sw i t hE g gW h i t e 八宝鸡R i c eS t u f f e dC h i c k e n 红烧四喜肉B r a i s e dB r i s k e tw i t hB r o w nS a u c e 然而这里有一个 H J 题要注意 即中餐菜名为了吉祥 借用 了一些不能食用的物品或西方人忌讳食用的动物名 译者翻 译时应按原料名直译 如果原料本身是西方人忌讳的 则可省 略不译 如 翡翠鱼翅 巾的翡翠不过是起装饰作用的新鲜蔬 菜而已 再如 红烧狮子头 是由肉丸滚上糯米而成 凶为像 毛发竖立的狮子头而得名 又如 脆皮乳鸽 象征着和平的鸽 子烹而食之 也是西方人不能接受的 所以最好将其略过 四 结语 总之 中国饮食文化底蕴深厚 菜式种类繁多 在将中餐 菜名翻译成英文的过程中 译者应遵循 信 达 雅 的翻译原 则 从小同的角度人手 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翻译 从而实现 翻译原则和餐饮知识的完美结合 使中国餐饮文化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黄海翔 中餐菜单英译浅谈 中国科技翻译 1 9 9 9 2 卢魁 浅析中餐菜单英译的原则及方法 邢台职业技术 学院学报 2 0 0 9 3 单宇 食在中国 中餐菜单英译问题小议 株洲工学 院学报 2 0 0 1 4 J 刘凤玲 菜肴命名艺术与饮食文化 广州大学学报 2 0 0 5 5 汤立伊 中餐菜单英译的 信 达 雅 湖北经济学院学 报 2 0 0 8 6 李都青 中国菜式命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 江汉大学学 报 2 0 0 2 万方数据 中国菜谱的文化内涵与翻译中国菜谱的文化内涵与翻译 作者 秦艳荣 作者单位 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 陕西 渭南 714000 刊名 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 KAOSHI ZHOUKAN 年 卷 期 2009 36 被引用次数 0次 参考文献 6条 参考文献 6条 1 黄海翔 中餐菜单英译浅谈 1999 2 卢魁 浅析中餐菜单英译的原则及方法 2009 3 单宇 食在中国 中餐菜单英译问题小议 2001 4 刘凤玲 菜肴命名艺术与饮食文化 2005 5 汤立伊 中餐菜单英译的 信 达 雅 2008 6 李郁青 中国菜式命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 2002 相似文献 2条 相似文献 2条 1 期刊论文 何兴华 中国菜谱如何吸引老外眼球 科教文汇2008 19 中餐菜肴品种繁多 文化内涵丰富 这给中餐菜名的英译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本文试图从分析中餐菜名的构成要素出发 对中餐菜名做了分类 并从奈达 的功能对等角度出发归纳总结了翻译中餐菜名的方法 直译法 意译法和释译法 从而解决中菜英译难的问题 2 学位论文 邝江红 中国菜谱中的隐喻及其翻译 2009 中国是享誉世界的美食王国 中国人对吃的重要性的认识始终贯穿中国文明的历史长河 创造了独具魅力的饮食文化 在中国人的饮食观念中 菜 要有雅名 有典故 背后的故事说也说不完 因此 中国人非常重视菜肴的命名 认为一个美妙的菜名 既是菜品生动的广告词 也是菜肴自身的一个 有机组成部分 可以愉悦精神 满足心理上的需要 在这种观念的驱动下 涌现了大量采用隐喻手法的菜肴名称 应用历史掌故 神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深海养殖水下监控与数据分析
- xx市燃气改造项目施工方案
- 2025年边际函数考研真题及答案
- 燃煤发电厂冷却水系统改造方案
- 物业服务与社区安全防范三方合作协议范本
- 某小区物业合同终止及移交管理协议
- 【二手车】2025年市场规模预测:技术创新推动新能源汽车占比达10%
- 2025年数学七下试卷及答案
- 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备份与恢复策略在2025年农业领域的应用研究报告
- 建筑方案设计手绘作业
- 第二十四届上海市青少年计算机创新应用竞赛 python校内选拔试题及答案
-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下册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 2025年《传染病防治法》综合培训试题(附答案)
- 储能电站项目实施方案
- 墙布工厂工程定制方案(3篇)
- 2025年工勤技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重点难点解析
- 2024年全国工会财务知识大赛备赛试题库500(含答案)
- 柴油发电机测试试验记录
-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 DB11 689-2016 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