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调查与监测.ppt_第1页
土地利用调查与监测.ppt_第2页
土地利用调查与监测.ppt_第3页
土地利用调查与监测.ppt_第4页
土地利用调查与监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土地利用调查与监测 2 地籍管理 土地调查 地籍调查 土地权属调查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之间的关系 土地登记 土地评价 土地分等定级估价 土地统计 地籍档案管理 包括 地籍档案收集 分类 保管和利用 以及建立地籍信息系统 地籍调查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土地条件调查 地籍管理 土地调查 土地权属调查 地籍测量 3 第一节土地分类土地分类是指按一定的分类标志 指标 将土地划分出的若干类型 按照统一规定的原则和分类标志 将分类土地有规律分层次地排列组合在一起 就叫做土地分类体系 或土地分类系统 一 土地分类体系1 土地自然分类体系主要是按土地自然特性的差异分类的 如 按土地的地貌特征进行的分类 按土地的植被 土壤等进行的土地分类 2 土地评价分类体系主要是依据土地的经济特性分类 如 按土地的生产力水平 土地质量 土地生产潜力等不同进行的土地分类 土地评价分类系统是确定基准地价的重要依据 3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主要是按土地的自然特性和经济属性 以及其他的因素 进行综合性的分类 4 二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是依据土地的用途 经营特点 利用方式和覆盖特征等因素对土地进行的一种分类 一 分类原则1 统一性 全国 2 科学性 3 实用性 二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为适应土地管理的需要 1984年制订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 将利用现状分为8大类 46个二级类 1989年为城镇地籍管理的需要 将城镇土地分为10个一级类 24个二级类 2002年以后采用 试行 标准 一级3类 二级15类 三级71类 5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要求在原有土地分类和调查成果的基础上 进行城乡土地统一分类 汇总出全国城乡统一的土地数据成果和其他调查成果 以利于全国城乡土地的统一管理和调查成果的扩大应用 2007年9月3日发布新的土地分类标准 一级12类 二级57类 分类依据和原则分类基本框架地类含义 6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以服务国土资源管理为主 依据土地的自然属性 覆盖特征 利用方式 土地用途 经营特点及管理特性等因素分类原则 科学性原则 依据土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属性 运用土地管理科学及相关科学技术 采用多级续分法 对土地利用现状类型进行归纳 分类 实用性原则 分类体系力求通俗易用 层次简明 易于判别 便于掌握和应用 开放性原则 分类体系具有开放性 兼容性 既要满足一定时期管理及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同时又要满足进一步修改完善的需要 继承性原则 借鉴和吸取国内外土地分类经验 对目前无争议或异议的分类直接继承和应用 分类依据和原则 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采用二级分类体系 一级类12个 二级类57个 各省根据本省的具体情况 可在全国统一的二级分类基础上 根据从属关系续分三级类 并进行编码排列 但不能打乱全国统一的编码排序及其所代表的地类及含义 分类基本框架 8 分类基本框架 一级类设定 依据土地用途和利用方式 考虑到农 林 水 交通等有关部门需求 设定 耕地 园地 林地 草地 水域 交通运输用地 依据土地利用方式和经营特点 考虑到城市管理等有关部门的需求 设定 商服用地 工矿仓储用地 住宅用地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为了保证地类的完整性 对上述一级类中未包含的地类 设定 其他土地 9 二级类是依据自然属性 覆盖特征 用途和经营目的等方面的土地利用差异 对一级类进行具体细化 分类基本框架 二级类设定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三 新分类遵循的基本原则 1 实用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在尽量满足当前我国土地管理工作需要的情况下 维护土地分类的科学性 尽可能要其他部门相关规定及国际惯例保护一致 2 连续性原则土地分类标准既要发展 修改又要同原有体系和调查成果相衔接 尽可能小改 不改 也为以后的发展留有余地 26 3 多途径满足土地管理需要的原则通过修改土地分类体系最大限度满足管理需要的同时必须考虑通过其它渠道 方法来满足单靠修改土地分类尚难以满足的那部分需要 并在修改中为之创造条件 4 精简 协调的原则凡能精简 归并的地类尽量归并 并使修改后的土地分类与原有土地分类相协调 既为过渡到城乡土地统一分类创造条件 又尽可能减少过渡成本 27 四 地类认定的基本原则 按照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的地类含义来确定用地类型地类认定应保持唯一性地物在空间上垂直交叠时 按最上层的地物确定用地类型地物在空间上水平交叉时 按主要的地物确定用地类型 28 耕地的认定 29 下列土地确认为耕地 种植农作物的土地新增耕地不同耕作制度 种植和收获农作物为主的土地被临时占用的耕地受灾但耕作层未被破坏的耕地被人为撂荒的耕地其他情况 30 下列土地不能确认为耕地 已开始实质性建设 以施工人员进入 工棚已修建 塔吊等建筑设备已到位 地基已开挖等为标志 下同 的耕地江 河 湖 水库等常水位线以下耕地路 渠 堤 堰等种植农作物的边坡 斜坡地在耕地上 建造保护设施 工厂化种植农作物等的土地 如长期固定的日光温室 大型温室等农民庭院中种植的农作物 如庭院中的蔬菜等撂荒耕作制地区 已撂荒的耕地受灾 耕作层被破坏 无法恢复耕种的耕地由于工程需要 改善生存环境等因素 农民整建制或部分移民造成荒芜的耕地 31 批而未用 耕地处理 耕地已被征用 有完整 合法用地手续 调查时实地没有实质性建设的 称为 批而未用 土地 批而未用 土地按建设用地确认 调查时 按提供的批地文件 确定其位置 范围和地类 对 批而未用 土地 在数据库中单独明确表示 统计面积和逐级汇总 32 园地的认定 33 下列土地确认为园地 集约经营的果树 茶树 桑树 橡胶树 及其他园艺作物 如可可 咖啡 油棕 胡椒 药材等的土地果农 果林 果草间作 混作 套种 套载 以收获果树果实为主的土地园地中 直接为其服务的用地 如粗加工场所 简易仓库等附属用地城近郊区的非工厂化采摘园专门用于果树苗木培育 林业苗圃以外花圃 如制作花茶用花圃等的土地科研 教学建筑物 如教学 办公楼等 等建设用地范围以外的 种植果树为主 直接用于科研 教学 试验基地的土地 34 下列土地不能确认为园地 果林间作 果树覆盖度或合理株数小于标准指标的土地粗放经营的核桃 板栗 柿子等干果的土地农民在自家庭院种植果树的土地具有工厂化设施建筑物的采摘园 35 林地的认定 36 下列土地确认为林地 生长郁闭度大于等于0 1的乔木 竹类 沿海红树林的土地生长覆盖度大于等于40 灌木的土地林木被采伐或火烧后5年未更新的土地粗放经营的核桃 板栗 柿子等干果果树的土地林地中 修筑的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设施 如培育苗木 苗圃 种子生产 存储种子等的土地用于树木科研 试验 示范的林业基地 不包括其教学楼 实验楼等建设用地 37 下列土地确认为林地 林地中 不以交通为主要目的的集材道 运材道等的土地铁路 公路等建设用地具备征地手续 征地范围以外生长乔木 竹类 灌木并符合林地标准的土地铁路 公路等建设用地没有征地手续 农村道路 沟渠等 其两侧毗邻用于防护行树以外生长乔木 竹类 灌木的土地林带覆盖的土地 38 下列土地确认为林地 居民点以外森林公园 自然保护区 地质公园等中生长乔木 竹类 灌木的土地固定用于林木育苗的土地农村居民点四周用于防风的林地林果间作 以林为主的土地 39 下列土地不能确认为林地 城市 建制镇内部 包括其内部公园 种植绿化林木的土地与农村居民点四周相连 距最外围界线不大于图上0 2mm 且不够最小上图标准 生长零星乔木 竹类 灌木的土地林带一般为1行乔木或灌木的土地墓地中生长乔木 竹类 灌木的土地森林公园 自然保护区 地质公园等中修建的建 构 筑物的土地临时用于树木育苗的耕地 40 草地的认定 41 下列土地确认为草地 自然生长草本植物为主的土地人工种植 管理 生长草本植物的土地草本植物 林木 灌木混合生长无法区分 且以草本植物为主的土地草地中 直接用于放牧 割草等服务设施的土地用于对草本植物进行科学研究 试验 示范的土地 不包括其教学 实验用等的建设用地 由于工程需要 改善生存环境等因素 农民整建制或部分移民 造成居民点和耕地自然生长或人工种植草本植物的土地在居民点外的铁路 公路 渠道两侧 征地范围外或未征地的道沟外 固定的 人工种植用于美化环境 绿化 生长草本植物的土地 42 下列土地不能确认为草地 城镇内部 公园内用于美化环境和绿化的土地在路 渠 堤 堰等的边坡 斜坡和田坎上生长草本植物的土地草本植物 树木 灌木混合生长无法区分 且林木 灌木为主的土地由于自然灾害造成耕地耕作层破坏 而自然生长草本植物 但经简单整理后能恢复耕种的耕地墓地等自然或人工种植生长草本植物的土地耕地人为撂荒 自然生长草本植物的土地 43 交通运输用地的认定 44 下列土地确认为交通运输用地 地面上用于旅客和货物转运输送线路的土地地面上用于旅客和货物转运输送的站场 设施 航空港 码头 港口及管道运输等的土地 45 铁路用地的认定 下列土地确认为铁路用地用于线路 包括路堤 路堑 道沟 桥梁 护路树木 及与其相连附属设施等的土地 有批地文件的 按批地文件范围确认 没有批地文件的 按现状确认用于与铁路线路相连的车站 站前广场 站台 货物仓库 与车站相连的机车检修 修理 库房 给水设施 通讯设施 电气化铁路的供电设备等有关附属设施的土地城市建成区以外 用于轨道交通地上线路及其附属设施的土地用于高架铁路线路的土地 有征地文件的 为征地文件范围内的土地 没有征地文件的 为路基垂直投影范围内的土地 46 铁路用地的认定 下列土地不能确认为铁路用地工矿企业内部的铁路线路及与其相连附属设施的土地机车 列车 制造厂 专门修理厂等的土地铁路线路穿过隧道时 隧道内的铁路线路 47 公路用地的认定 下列土地确认为公路用地用于公路线路及与其相连附属设施的土地 有批地文件的 按批地文件范围确认 没有批地文件的 按现状确认用于公路渡口码头的土地用于高架公路线路的土地 有征地文件的 按征地文件范围内确认 没有征地文件的 按路基垂直投影范围确认 48 公路用地的认定 下列土地不能确认为公路用地公路穿越隧道时 隧道内的公路线路 49 农村道路的认定 下列土地确认为农村道路乡级以下 南方宽度大于等于1 0m 北方宽度大于等于2 0m 用于村间 田间等交通运输的土地 包括其两侧的道沟和防护行树耕地中 以通行为主 南方宽度大于等于1 0m 北方宽度大于等于2 0m的地坎或地埂坑塘之间 盐田之间以通行为主的埂或堤 50 农村道路的认定 下列土地不能确认为农村道路农村居民点内部的道路用地 51 机场用地的认定 下列土地确认为机场用地专供飞机起降活动的飞行场所用地 包括跑道 塔台 停机坪 航空客运站 维修厂及与机场相连且直接为机场服务的设施用地用于工厂 体育俱乐部 农业 森林防火 航空救护等专用机场的土地 52 机场用地的认定 下列土地不能确认为机场用地军用机场 军民合用机场用地临时性机场用地独立于机场外 并为机场服务的设施 建筑物用地 如食品加工厂等用地 53 港口码头用地的认定 下列土地确认为港口码头用地江 河 湖 海 水库沿岸 人工修建的供船舶出入和停泊 货物和旅客集散场所的陆上部分的土地 靠水一侧一般以码头前沿线为界 陆地上包括码头 仓库与堆场 铁路和道路 装卸机械及其他生产设施的土地港口码头范围内或相连的修理厂陆上部分的土地设施较完善的避风港陆上部分的土地 54 港口码头用地的认定 下列土地不能确认为港口码头用地军港 军用码头用地独立的造船厂和修理厂用地与港口毗邻的保税区 加工区等用地 55 管道运输用地的认定 下列土地确认为管道运输用地地面上 用于布设管道线路的土地地面上 与管道运输配套的设施用地 主要包括加压 阀门 检修 消防 加热 计量 收发装卸等 与管道运输配套设施相连的用于管理的建筑物用地 56 管道运输用地的认定 下列土地不能确认为管道运输用地穿过隧道的管道用地地面上 布设军用管道线路及配套设施的土地 57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的认定 58 下列土地确认为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长年被水 液态或固态 覆盖的土地 如河流 湖泊 水库 坑塘 沟渠 冰川等季节性干涸的土地 如时令河等沿海 含岛屿 潮水常年涨落的区域常水位岸线以上 洪水位线以下的河滩 湖滩等内陆滩涂为了满足发电 灌溉 防洪 挡潮 航行等而修建各种水利工程设施的土地 59 下列土地不能确认为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因决堤 特大洪水等原因临时被水淹没的土地耕地中用于灌溉的临时性沟渠城镇 农村居民点 厂矿企业等建设用地范围内部的水面 如公园内的水面修建以路为主海堤 河堤 塘堤的土地 60 河流水面的认定 下列土地确认为河流水面河流 运河常水位岸线之间的土地 河流参照 中国河流名称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目前最新版本为1999 12 28发布 确定 中国河流名称代码 中未列出的河流 可参照当地水利部门资料确定时令河 也称间歇性河流 偶然性河流 正常年份 非大旱大涝年份 水流流经的土地河流常水位岸线以下种植农作物等的土地河流入海口处两岸突出岬角连线以内的土地 61 河流水面的认定 下列土地不能确认为河流水面地下河穿越隧道的河流 62 湖泊水面的认定 下列土地确认为湖泊水面湖泊常水位岸线以下的土地 大于1km 湖泊 参照 中国湖泊名称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目前最新版本为1998 11 02发布 确定 小于1km 湖泊 可参照当地水利部门资料确定河流常水位岸线以下种植农作物的土地由于季节 干旱等原因 在常水位岸线以下种植农作物等的土地湖泊范围内生长芦苇 用于网箱养鱼等的土地河流与湖泊相连时 划定湖泊常水位岸线内的土地 63 水库水面的认定 下列土地确认为水库水面水库正常蓄水位岸线以下的土地 水库参照 中国水库名称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目前最新版本为2001 01 20发布 和当地水利部门资料确定由于季节 干旱等原因 在正常蓄水位岸线以下种植农作物等的土地水库范围内生长芦苇 用于网箱养鱼等的土地河流与水库相连时 划定水库正常蓄水位岸线以内的土地 64 坑塘水面的认定 下列土地确认为坑塘水面陆地上人工开挖或在低洼地区汇集的 蓄水量小于10万 不与海洋发生直接联系的水体 常水位岸线以下 用于养殖或非养殖的土地 包括塘堤 人工修建的塘坝 堤坝坑塘范围内生长芦苇的土地坑塘范围内 由于干旱 季节性等原因造成临时性干枯或种植农作物等的土地连片坑塘密集区 坑塘之间只能用于人行走的埂 65 坑塘水面的认定 下列土地不能确认为坑塘水面坑塘之间可用于交通 通行机动车 的埂或堤 66 沿海滩涂的认定 下列土地确认为沿海滩涂大陆 包括海岛 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土地 67 沿海滩涂的认定 下列土地不能确认为沿海滩涂滩涂上已围垦的土地滩涂已用于养殖 建设等的土地 68 内陆滩涂的认定 下列土地确认为内陆滩涂大陆 海岛内河流 湖泊 包括时令河 时令湖 常水位岸线至洪水位线间的土地大陆 海岛内 坑塘正常水位岸线与洪水位间的土地 69 内陆滩涂的认定 下列土地不能确认为内陆滩涂滩涂上已围垦的土地滩涂已用于养殖 建设等的土地 70 沟渠的认定 下列土地确认为沟渠渠槽宽度 含护坡 南方 1 0米 北方 2 0米 人工开挖 修建 长期用于引水 灌水 排水水道的土地与渠槽两侧毗邻 种植防护行树 防护灌木的土地支承渡槽桩柱的土地地面上 敷设倒虹吸管的土地 71 沟渠的认定 下列土地不能确认为沟渠耕地 园地 草地等内 开挖临时性水道的土地沟渠穿过隧洞 道 时 隧洞 道 内的土地 72 水工建筑用地的认定 下列土地确认为水工建筑用地修建水库挡水和泄水建筑物的土地 如坝 闸 堤 溢洪道等沿江 河 湖 海岸边 修建抗御洪水 挡潮堤的土地修建取 进 水的建筑物的土地 如水闸 扬水站 水泵站等用于防护堤岸 修建丁坝 顺坝的土地修建水力发电厂房 水泵站等的土地修建过坝建筑物及设施的土地 如船闸 升船机 筏道及鱼道等坝或闸筑有道路 以坝或闸为主要用途的土地 73 水工建筑用地的认定 下列土地不能确认为水工建筑用地 用于临时性堤坝的土地沟渠两岸人工修筑护岸 渠堤的土地以交通为主要目的的堤 坝或闸 74 冰川及永久积雪的认定 被冰体覆盖和雪线以上被冰雪覆盖的土地 确认为冰川及永久积雪 一般按最新地形图上标绘的冰川及永久积雪确定其范围 75 其他土地的认定 76 设施农用地的认定 下列土地确认为设施农用地修建具有较正规固定设施 如日光温室 大型温室 具有加热 降温 通风 遮阳 滴灌等控制系统 水产养殖建筑物 或温室 和设备 如控温 控氧 控流速设备等 畜禽舍建筑物 用于工厂化作物栽培 水产养殖 畜禽养殖的土地农村居民点以外 固定用于晾晒场的土地 77 设施农用地的认定 下列土地不能确认为设施农用地搭建的简易塑料大棚 用于农作物 蔬菜等育秧 栽培 的土地被地膜覆盖 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农村居民点以外 用于临时性晾晒场的土地农村居民点内部 用于晾晒场的土地 78 田坎的认定 下列土地确认为田坎耕地中南方宽度 1 0m 北方宽度 2 0m 不以通行为主地坎种植农作物等的地坎 79 田坎的认定 下列土地不能确认为田坎用于灌溉 施肥等临时性地坎以通行为主的地坎 80 盐碱地的认定 下列土地确认为盐碱地地表盐碱聚集 一般地表呈白色 基本没有植被或植被很少或只生长耐盐植物的土地 81 盐碱地的认定 下列土地不能确认为盐碱地土壤中盐碱含量低 轻度盐碱地 基本不影响种植农作物或其他作物的土地个别大旱年份 使土壤里含盐碱量暂时提高而不能种植的土地 82 沼泽地的认定 土壤经常被水饱和 地表积水或渍水 一般生长沼生 湿生植物的土地 确认为沼泽地 83 沙地的认定 下列土地确认为沙地地表层被沙 细碎的石粒 覆盖 基本无植被的土地 如沙漠 沙丘等 84 沙地的认定 下列土地不能确认为沙地地表层被沙覆盖 但树木郁闭度 灌木 草本植物覆盖度符合相应地类标准的土地滩涂中的沙地戈壁仍耕种的沙漠化 沙化的耕地 85 裸地的认定 下列土地确认为裸地长年地表层为土质 基本无植被覆盖的土地地表层为岩石 石砾 覆盖面积 70 的土地 如裸岩 戈壁等 86 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指在全国范围内 为查清现状用地的数量及其分布而进行的土地资源调查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分概查和详查两种 概查是为满足国家编制国民经济长远规划 制定农业区划和农业生产规划的急需而进行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详查是为国家计划部门 统计部门提供各类土地的详细准确的数据 为土地管理部门提供基础资料而进行的调查 1984年国务院部署土地利用详查是以县为单位进行 87 一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目的 1 为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和有关政策服务 2 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3 为建立土地登记 土地统计制度服务 4 为全面管理土地服务 88 1 查清村和农 林 牧 渔场以及居民点的厂矿 机关 团体 学校等企事业单位的土地权属界线和村以上各级行政辖区范围界线 2 查清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 并量算出各地类面积 3 按土地权属单位及行政辖区范围汇总面积和各地类面积 4 编制分幅土地权属界线图和县 乡两级土地利用现状图 5 调查 总结土地权属及土地利用的经验和教训 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 二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容 89 三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原则 1 实事求是的原则 2 全面调查的原则 3 一查多用的原则 4 运用科学的方法 5 以改进土地利用 加强土地管理为基本宗旨6 以 地块 为单位进行调查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 在所有权宗地内 按土地分类标准的二级类 2007 为依据划分出的一块地 称作分类地块 俗称图斑 90 四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程序 遵照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 按照县级土地利用现状详查工作的特点和规律 将其工作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准备工作阶段 第二阶段为外业工作阶段 第三阶段为内业工作阶段 第四阶段为成果检查验收归档阶段 91 1 调查申请2 组织准备包括建立领导机构 组织专业队伍 建立工作责任制等 3 资料准备 包括收集 整理 分析各种图件资料 权属证明文件以及社会经济统计资料 4 仪器和设备的准备调查前要准备好调查必须的仪器 工具和设备 五 准备工作 92 常见的基础图件 1 航片 应收集最新的航片及其相关信息 2 地形图 需购置两套近期地形图 一套用于外业调查 另一套留室内用于编制工作底图 3 影像平面图 影像平面图是以航片平面图为基础 在图面上配合以必要的符号 线划和注记的一种新型地图 它既具有航片信息丰富的优点 又可使图廓大小与图幅理论值基本保持一致 因此 只需购买一套 直接利用它可进行外业调查 补测 可节省大量转绘工作 4 其他图件 如彩红外片和大像幅多光谱航片 其特点是信息量丰富 分辨率高 大量室外判读可转到室内进行 从而可节省外业工作量 又能保证精度 9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