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学案冀教版.docx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学案冀教版.docx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学案冀教版.docx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学案冀教版.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课前热身 温故知新课文朗读: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我歌唱/早晨,我歌唱/希望,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明确歌颂对象,凸现喻体形象)我的歌啊,你/飞吧,飞到/年轻人的/心中去找你/停留的/地方。(突出“飞”,显其热情奔放)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快乐/或者/好的思想,都变成声音/飞到/四面八方去吧,不管/它像一阵微风或者一片阳光。(注意声音的抑扬,情感的表达)轻轻地/从我琴弦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我/重新/变得年轻了,我的血/流得很快,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逐步激昂,情感推向高潮)学习目标 有的放矢(有目标就有方向,同学们,加油!)1在朗读中体会、理解诗中的形象所表示的含义。2品味朴素、清新、优美、明快的语言,领会诗人丰富的想像与联想。3、探讨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在诵读中品味诗歌丰富的想像、精妙的修辞、朴实的语言。4、体会诗人炽烈的感情,培养学生奔放快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指点迷津 授之以渔1反复朗读并背诵,理解诗意及抒发的感情。2品味朴素、清新、优美、明快的语言。学习诗歌的重点首先要放在朗读与背诵上,至于诗歌的涵义也许刚开始并不一定能理解得那么深刻,但随着知识的积累和阅历的增多,理解会逐渐深入的。涉及考点,形成网络纵情欢歌,振起全篇歌唱什么放飞歌声,放飞理想怎样歌唱极抒衷肠,极抒向往直抒情怀教学流程一 未雨绸缪1.预习(1)认识作者:何其芳(19121977),现代诗人、( )家、( )家。原名( ),四川万县人。1929年到上海进中国公学预科,1931至1935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36年他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汉园集出版,受到文坛注意。他的散文集画梦录出版后,曾获大公报文艺奖金。大学毕业后,到天津南开中学、山东莱阳乡村师范学校教书。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四川万县和成都教书,参加创办川东文艺和工作杂志。1938年赴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主任,其间曾随贺龙部队到晋西北和冀中根据地工作。新的生活使他写出了我歌唱延安等散文和生活多么广阔等诗篇,讴歌革命,礼赞光明。(2)背景资料:1938年,何其芳告别国统区黑暗、压抑、窒息的旧生活,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在那里,一种与同民党统治区迥异的生活展现在眼前。诗人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一全新的火热的生活中,他观察着,感受着,激动着。诗人的生活变了,性格变了,世界观变了,诗风也变了,他不再写那种缠绵忧伤的爱情诗了,流泻于诗人笔端的是一种奔放快乐积极向上的诗句。这首诗就是诗人奔放快乐积极向上诗风的代表作。.小试牛刀(1) 你认识下列黑体字吗?请给它们注音吧。颤抖( ) 琴弦( ) 渴望( )(2) 认真地朗读这首诗,初步体会这首诗的内涵。二 课堂探究1.自主学习(朗读、体味、理解)(1)这首诗的作者是_,原名_,我国现代著名_。他的两部诗集是_和_。(2)从内容上看,这首诗属于_(A叙事诗B抒情诗),从形式看,它属于_。(A新体诗B旧体诗)2合作探究(3)诗歌采用了_、_的修辞方法,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4)第一节诗连用五个“歌唱”,为什么这样写?这样表达对抒发感情有什么好处?(5)第二节诗中,“我的歌啊”,诗人这里所要唱的是什么歌?诗人为什么希望它飞到年轻人的心中?(6)第三节诗中的“微风”和“阳光”代表着什么?3.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合作探究的结果.4质疑解疑小组合作中未解决的问题,首先其它小组解答,仍未解决的,教师点拨.5平行训练(7)诗歌的主题是什么?(8)读完这首诗后,你觉得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少男少女?试写出两个,并说说他们之间的相似点。三 提高拓展我来 了严辰我来了,像一只大雁,带着热情的歌唱,从荒凉无边的沙漠,穿过万里长空,来到伙伴们生动活跃的队伍里。我来了,像山谷里流出的一支清冷的泉水,跳过岩石,冲过堤坝,经过小河,经过大江,奔流到广阔的波涛汹涌的海洋。我来了,像一个飘泊的流浪人,跨过饥寒的道路,跨过被迫害的道路,跨过侮辱和残暴所铺成的艰险的道路,含着一把辛酸泪投进了慈母的怀抱我来了,带着长久的相思,长久的爱慕。我来了,带着默默的骄傲,和发自心底的不可遏止的欢笑我来了!1诗歌大约写于1941年,和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写作时间大致一样,我们看出全诗的格调是_。2“我来了”,来到了“伙伴们生动活跃的队伍里”,来到了“广阔的波涛汹涌的海洋”,来到了“慈母的怀抱”,实际这些是指_。3全诗采用了比喻手法,诗人把自己比成_、_、_,这些事物都具有_的特征,展示了诗人苦难的经历。4这首诗和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相比,有很多相同之处,比如,它们都歌颂了延安的火热生活,全诗的格调大致相同,都采用了比喻修辞等等,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5你在课内外还读过哪些描写延安革命生活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