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综合勘查技术春亮复习资料.doc_第1页
资源综合勘查技术春亮复习资料.doc_第2页
资源综合勘查技术春亮复习资料.doc_第3页
资源综合勘查技术春亮复习资料.doc_第4页
资源综合勘查技术春亮复习资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 .绪论第1节 .综合勘查技术介绍1. 为何要学习综合勘查技术找矿信息多重性多解性勘查深度难度增大勘查活动的经济学属性化探,放射性物探(U,Th)2. 矿产综合勘查技术的实施(1) 流程特点勘查与找矿勘查目的A.一定空间、时间B.寻找查明矿产资源C.获取开采工艺参数的地质因素活动勘查与预测找矿任务的完成弄清异常源的属性(2) 技术实施在哪个环节实施卢达版设计(审批)施工(收集信息)处理信息(预测)老师昨天提到版设计阶段解释阶段成矿预测综合解释方面第2节 .综合勘查技术应用前提1. 决定性因素(四条件三形成一保存)(1) 物源来源区条件研究尺度评价方法手段A. 成因(不用)B. 矿床、地质特征观察总结C. 地质条件P.s.条带状古老地层出露区地隆带有色黑色贵金属(幔源)(地壳薄岩浆活动频繁)P.s.钾盐侏罗,白垩地层(2) 物质活化迁移条件(3) 集中沉淀条件尺度:矿田,矿床,矿体对象控矿构造手段类别A. 原生构造(如火山口,据粒度分布)B. 变形构造(应力场恢复)(4) 保存条件(成矿以后的剥蚀深度)P.S.地震层状重力深时分辨率不足(?)瞬变电磁法1200mAu-Cu:3-5kmW:10km金属矿床所能探测到最深1.2km,所以有时剥蚀有利于评价尺度:矿田(一个矿田被剥蚀的深度基本一致)手段类别A. 岩石地化B. 流体包裹体C. 蚀变D. 物探判断下面还有无矿体2. 具有定量价值的印证型因素(老师答疑的时候说的是地质,化探,物探)P.s.矿田的主矿种一致,成因类似矿集区只要矿床种类多残积重砂样品测试含量(1) 重砂异常研究尺度大于1:200000比例尺的矿集区工作方式:采集重砂,调查含量(2) 化探异常尺度:所有的尺度,跨度较大)手段类别:测试样品金属含量(3) 物探异常研究尺度A. 直接找矿,尺度较小矿田B. 间接找矿:各种尺度(斑岩:X?化带磁铁矿;Skarn:磁铁矿)手段:物性测量3. 直接印证因素(1) 要素种类蚀变原生矿化露头铁帽采矿遗迹(2) 研究尺度1:5万X矿集区(3) 手段类别地质调查(基础地调狭义)遥感(尝试)第2章 .常用勘查手段特点第2章 .常用勘查手段特点第1节 传统地质找矿法1. 地质填图找矿法(1) 工作方式A. 路线地质调查B. 剖面(2) 解决的问题A. 三形成条件(物源来源区条件,物质活化迁移条件,沉淀条件)B. 三找矿标志?P.s.Cu,Mo,Pb,Zn地表石英脉裂隙发红含有锰矿和铁矿白色鳞片状闪光绢云母长石发白为绢云母化,如果为团状的发光的指示近矿3黄铁矿易出现氧化,成黑色,周围容易被染色褐铁矿化是风化结果,不是直接蚀变。(一般和重晶石在一起)方形洞可能是黄铁矿(如果有绢云母更是如此)周围还会发生萤石化2. 砾石找矿法(1) 工作方式与实施(2) 可解决的问题发现矿床、矿体矿化特征A. 寻找原岩B. 判断矿床的规模P.S.黄铜矿a.黄铜矿长在石英脉中可能规模小b.黄铜矿浸染状可能规模大C. 缩小寻找目标3.重砂找矿法(1) 工作方式与实施专门的重砂组?(2) 可解决的问题寻找矿体(没有砾石法直接)矿化特征(简单判断)粗略判断规模P.S.锡石A.花岗岩中锡石八面体,近等轴较圆,色深B.云英岩短柱C.石英脉长柱,色浅第2节 遥感找矿法1. 传统遥感技术可以解决的地质问题(1) 工作方式卫星图片解释(航片,卫片用于指示地质界线)(2)可解决的问题小比例尺构造B.线形构造C.环形构造大比例尺A.特殊地层B.岩体C.蚀变 a.可能有假异常 b.圈定的范围较大D.铁帽2. 成像光谱遥感技术可以解决的地质问题(1) 工作方式租用设备请专业人士做红外区照片分辨不同波段的电磁波(2)可解决的问题A.配合地质工作区分蚀变矿物和蚀变类型B.确定蚀变带C.确定成矿温度(分带和矿物组合)D.确定流体通道E.指示靶区第3节 地球化学找矿法1. 以基岩为采样对象的地球化学找矿法(1)岩石地球化学找矿法采样介质围岩和脉体的差别测试对象金属元素及矿化剂(石英脉型钨矿:Li,B)元素含量应用范围根据元素活动性进行划分A.长程:(地表贫化)K,Rb,Cs,LiB.中程:可迁移数公里与地壳内:亲硫为主C.短程:数十百米,就地迁移:Si,AlD.惰性:Ti,Zr,Hf,Nb,Ta适用范围A. 尤其适用于亲硫元素,少数小半径亲石元素、高场强元素和亲铁元素B. 不用于寻找造岩元素,大离子亲石元素。C. 寻找热液型矿床为主:伟晶岩矿床和铜镍硫化物矿床。(2) 包裹体地球化学找矿法采样介质(斑岩型矿云英岩,温度一致:150-350C)测试对象脉体中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应用范围用于寻找热液矿床、尤其是岩浆热液矿床(3)同位素地球化学找矿法 采样介质 测试对象 围岩同位素组成 应用范围 用于寻找热液矿床 斑岩铜矿的蚀变与氧同位素 与肉眼、原生晕识别蚀变的对比P.S.温度越低分馏越强2. 以基岩风化产物为采样对象的地球化学找矿法(1) 土壤地球化学找矿法采样介质 多为B层,Fe2O3.nH2O异常来源的复杂性A. 冲击物质(少)(河谷较多)B. 基岩(近原地)风化C. 与基岩交换物质(地形平坦时较多;一般探测深度较大)测试对象成矿元素和间接指示元素含量应用范围A. 尤其适用亲硫元素,可以寻找亲铁元素,少数造岩元素和高场强元素B. 不用于寻找小原子量的亲石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C. 可以寻找所有成因类型的矿床,但对沉积型矿床效果欠佳。(2) 土壤偏提取地球化学找矿法采样介质土壤A.可用现场分析,多用稀HNO3将离子、胶体提取B.颗粒金分布极不均匀(粒金效应),偏提取则要均匀测试对象残、坡积物孔隙水中的离子态和胶体态金属或微粒金属量,不同元素需要提取物态不同。应用范围部分亲硫元素和亲铁元素,尤其是金。(3) 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方法取样对象含有金属氧化物的粘土矿物质和淤泥河床之中测试13个元素,4个高温,3中,3低,3亲铁A. 高温:W,Sn,Mo,BiB. 中温:Cu,Pb,ZnC. 低温:Sb,HgD. 亲铁:Co,Ni(Cr),Mn(如果是金属硫化物即可测)应用矿种(与土壤类似)矿床类型:不适用于风化型,沉积型3. 以其它介质为取样对象的地球化学找矿方法(1) 气体地球化学找矿(相对干燥)采样介质与方式土壤孔隙气A. 现场测试B. 抽取气体封装C. 采土壤室内取气测试对象Hg,SO2,H2S等组分的含量对构造十分敏感应用范围尤其适于寻找亲硫元素,可以寻找亲铁元素、少数高场强元素和小元素量的亲石元素。适用于热液矿床和伟晶岩矿床。盐类矿床只能用该方法。缺点不知道哪部分是矿至异常(2) 水地球化学找矿法采样介质与方式水体测试对象成矿元素含量应用范围盐类矿床(大离子亲石元素)亲硫元素亲铁元素(3) 生物地球化学找矿采样介质与加工植物(茎,叶)指示植物少测试对象灰分的元素含量应用特点可以穿透异地沉积物(20-50 m),但与气体地球化学找矿法差别较大。(应用的矿床类型不一样,气体法要求要干燥)应用范围亲硫元素亲铁元素第4节 地球物理找矿法1. 重力法(1) 测量对象地质体密度(2) 可解决的问题间接找矿(成矿地质条件):成矿带圈定、识别断裂、岩性界线、圈定隐伏岩体、确定火山岩盆地范围和火山岩厚度直接找矿:与围岩有大密度差的矿体(铁、铬和岩盐)和岩浆矿床(Cr、Ni)2. 磁法(1) 测量对象地质体磁性(2) 可解决问题间接找矿(成矿地质条件):圈定隐伏岩体直接找矿:找具有磁性的矿体(Fe, Ni)和少数蚀变矿物中有磁铁矿的矿体(如矽卡岩型Sn-W矿)3. 电阻率法(1) 测量对象地质体电阻率(测电压)(2) 应用特点适合于找高品位的金属矿床(低电阻率)高电阻率蚀变矿体(石英脉,矽卡岩,钾化带,部分矽卡岩)矿至异常:整体成带,局部又断续,中心较明显)(中间梯度法与联合剖面法的区别(产状)?)(3) 优点适合于找高品位的金属矿床和极少数高阻性矿床4. 激发极化法(激电法)良导和低导同时存在(1) 测量对象电容效应(2) 应用特点地形影响不明显可勘探浸染状矿化体黄铁矿化、磁铁矿化、含炭(石墨)岩石均有反映找金属矿床总体效果较好存在工作效率问题,需要人数多,电极重,打钻麻烦,换极麻烦,效率低。5.电磁法(1) 应用对象不打电极的电阻率法只观测低阻大电流磁场面(2) 应用特点装置小,有时不用提供场源不接地,地表高阻体(测深大)不影响施工地形影响不明显(正地形低阻体,负地形高阻体)找金属矿床总体效果好,但仅能探测良导体,弱于激发极化法部分装置探测深度较大瞬变电磁法(3) 瞬变电磁法装置特点A. 间接式主动场源B. 不接电回线特点:A.测深通过控制延迟时间来实现、效率高,深度可达1000 m以下,良好分辨率200mB.低阻或高阻覆盖层的影响较小C.尤其适用于块状硫化物矿床D.装置较为轻便(3-4个人)(4) 甚低频法装置A. DD5-3,3.5kg轻B. 无主动场源P.S. a.含水土层足够厚可探测深20m b.基岩裸露区可达50m100m c.不超过100mC.一个人即可使用,1-2人快捷,最快捷的物探方法之一应用A. 浅覆盖区填图,特别适用异地沉积物的地区(如沙漠、残山区?)B. 寻找含水破碎带(浅覆盖,中-高品位)(5) EH-4连续电导率剖面仪装置特点A. 浅源主动场源(150m)B. 深源背景场源深度A. 可达700mB. 效果好的200m(有效探测)效率A. 中低(2-3名技术人员,4名工人,一个车车)应用A. 寻找含水破碎带B. 直接发现矿床(200m,中高品位)第5节 .探矿工程(揭露看不见的地质体)第6节 .四类勘查技术的差别1. 工作原理(1)地质方法:依据地面露头观察确定(近)地表地质体属性、特征和相互关系或通过钻井岩心观察分析推断地下地质体属性、特征和相互关系。(2)物探:通过仪器在地面、海洋、空中和钻井中观测地球物理场来研究岩层物理性质,来达到推断地质构造及物质成分。(3)化探:通过调查地球化学介质中组分分布特征来发现和研究可能与矿化有关的异常。(4)遥感:通过调查地质体发射或反射的电磁波特征来推断地质体属性。2. 探测结果的使用特性(1) 对先验指示的依赖性物、化、遥:从已知到未知,需要从已知异常对比来推断未知异常的地质起因地质找矿法只需要普适性(2) 异常和矿床类型的关联性地质和化探与矿床类型的关联性和依赖性较强,遥感居中,物探最差。地、化可以直接指示成矿元素在地质体中的富集,但物探无法区分金属富集异常还是其他因素异常,故物探为间接找矿方法地质,化探都可以进行远景评价,物探无法进行(3) 结论的可靠性与可变性遥、物、化结果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地质有确定认识(4) 找矿模型的普适性地质找矿普适性最好化探找矿模型普适性一般也较好物探普适性最差遥感应用范围小,模型普适性优于物探(MVT磁法无异常)3. 探测工程的空间特性(1) 探测深度地质手段往往局限于地表,无法判断地下深部变化;且有时最表层的地质问题也不能直接用地质手段解决。物化(取决于覆盖层)探深度大,物探最大。遥感介于地质和物化探之间。(大范围内能反映地下几十米,但线性构造也能解释较深位置)(2) 非原位探测的可行性遥感法和地球物理法一般要求原位观测,而地质法和地球化学法可非原位观测,而地球化学法探矿距离最大。(3) 比例尺物探中电法所有手段只能用于“大比例尺”1:10000遥感中大比例尺地质,化探所有比例尺A. 地质成矿种类 大找矿标志 小4. 探测工程的经济学特征(1) 费用小比例尺:化地质物遥大比例尺:物探化探地质遥感(2) 施工效率小:遥感物探化探地质大:遥感化探地质物探第3章 .勘查手段的选择第1节 概述1. 主要影响因素(1) 资料水平,工作任务,工作尺度(2) 矿床自身因素(矿种与工业类型)矿产种类矿石矿物组成,元素赋存状态矿石结构构造矿体形态产状规模(3)地质环境围岩岩性围岩中的构造和含水性围岩中其它期次的蚀变覆盖层性质与厚度(4)地理因素(地形、气候)(影响覆盖层性质)(5)人类活动、人工自然物的影响(6)各种工作规范2.总体原则因地制宜,单个矿床(矿体)单独对待。所有影响因素均要考虑,努力克服不利因素,或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数量原则(1:50000)地质方法和勘探工程均是必用勘查方法物、化探方法各应用1到2种,对于指示性强的矿种,可用一种物化探方法甚至不使用物化探方法。 第2节 基于勘查目的勘查手段选择1. 成矿规律研究(1)研究成矿规律(狭义)成矿物质来源矿床成矿模型类型总结与划分矿床时间分布规律矿床空间分布规律矿床共生组合规律分布规律与组合规律的解释与总结(2)控矿要素确定成矿年代大地构造条件岩浆岩条件围岩条件矿体定位构造条件(3)成矿模式建立成矿年代大地构造条件岩浆岩条件围岩条件矿体定位构造条件成矿物质来源、矿化物理条件(4) 找矿模型建立成矿年代大地构造条件岩浆岩条件围岩条件矿体定位构造条件矿体特征、矿石地质特征、围岩蚀变类型与分带2. 区域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1) 成矿规律与成矿模型研究(2) 成矿预测成矿地质条件圈定找矿远景区,并评价筛选资源量估算(3)矿调(1:200000-1:50000)找矿地质条件找矿靶区矿点或矿床(4)预查(1:1万-1:5000)大致查明预查区内地质、构造概况、成矿条件; 提供包含可能有远景的矿化点的重点勘查区。资源量估算(5)异常查证(相当于预查)比预查面积要小,提供有远景矿化点的重点勘查区资源量估算。(6)普查(1:5000-1:2000) 查明普查区内地质、构造概况; 确定所有物化探异常有无矿体; 矿床的可能规模(地表掌握矿体规模、地下掌握矿体产状和可能延深); 矿石质量特征; (7)矿点检查(相当于普查)(8)详查(1:5000-1:2000) 查明普查区内地质、构造概况 矿体规模和三维形态 矿石质量(9)勘探(1:2000-1:500) 查明普查区内地质、构造概况; 各矿体规模,矿体形态产状、质量特征;(10)危机矿山 矿体定位预测 (钻孔打到钻)2. 区域成矿条件研究与成矿远景区圈定(地质物探遥感(1) 主要成因类型岩浆融离成因矿床隐爆角砾岩型浅成热液型(韧性剪切带型、石英脉型、多金属脉型、蚀变岩型、卡林型、绿岩带型)砂矿型(2)物探方法对岩浆融离成因和多金属脉型效果较好,对石英脉型尚可,其它效果较差对岩浆融离成因可运用激发极化法(对金不好)、电阻率法、磁法、重力法效果较好。多金属脉:激发极化,电阻率石英脉:电阻率(产状要陡立)(3) 化探方法岩石地球化学法、以基岩风化产物为取样介质的地球化学方法(4) 传统地质方法总体效果好,对卡林型金矿效果差(5) 遥感技术对岩浆成因矿床效果较好CONCLUSION:有利具体使用方法物探方法岩浆熔离成因,多金属脉型best,石英脉尚可岩浆熔离:激发,电阻,磁法,重力多金属脉:激发,电阻石英脉:电阻化探方法岩石,基岩风化地质总体效果好遥感技术岩浆成因矿床第4节 地质环境因素对勘查技术的影响1. 围岩性质(1)围岩化学性质 对原生地球化学异常的影响轴向A.整体异常范围与围岩化学性质稳定性有关,化学性质越稳定整体异常范围越大B.细陆源碎屑岩浅变质岩粗陆源碎屑岩熔岩中高级变质岩侵入岩火山碎屑岩碳酸盐质岩石横向A. 围岩渗透性正比于异常范围B.粗陆源碎屑岩火山碎屑岩碳酸盐质岩石侵入岩中高级变质岩浅变质岩熔岩细陆源碎屑岩 表生地化有异常无明显次生富集作用:石英岩、细陆源碎屑岩、浅变质岩,多数元素A层:碳酸盐质岩石,Cu. Zn, Pb, SnB层:其它围岩,多数元素注意!异常下限分开确定(2) 围岩物理性质容易干扰电法勘探的岩石(或覆盖物)高孔隙度岩石(陆源碎屑岩和火山碎屑岩)、含水破碎带、炭质板岩、黄铁矿化、沼泽或水体容易干扰磁法勘探的岩石超基性岩、火山熔岩、高温蚀变、中高级变质岩2. 覆盖层性质对传统地质方法和化探方法的影响(1) 矿床的覆盖类型地质覆盖:新地质体覆盖、老地质体覆盖物理覆盖:残、坡积物覆盖(基本是原地的)、异地沉积物覆盖(风积,冲积(固定河道),洪积)难度:冰川沙漠沼泽(2) 矿床直接出露情况一般地形陡峭时,有重砂异常无水系沉积物异常,以物理风化为主,分布局限。地质方法小比例尺:重砂找矿法、地质填图找矿法大比例尺:砾石找矿法、地质填图找矿法化探方法地形和地质体的性质对化探的影响比较大小比例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找矿大比例尺:岩石地球化学找矿法古老基地构成覆盖层小比例尺:地质填图找矿法、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方法大比例尺:地质填图找矿法、以基岩为介质的取样方法、(水地球化学法)年轻基岩构成覆盖层结合探矿工程的地质填图法、水地球化学找矿、(气体地球化学法、生物地球化学找矿)在部分断层上进行取样残、坡积物构成覆盖小比例尺:地质填图法、重砂法、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方法、土壤地球化学法、气体地球化学法、(土壤偏提取地球化学找矿法)大比例尺(对化探有一定的限制):砾石找矿法、地质填图找矿法、气体地球化学法、(土壤偏提取地球化学找矿法)异地沉积物(冲洪积、风成沉积等)构成覆盖结合探矿工程的地质填图法、水地球化学找矿、(气体地球化学法、生物地球化学找矿)沼泽覆盖结合探矿工程的地质填图法、生物地球化学找矿、(气体地球化学法气体因溶于水均一化了)第5节 中国地理景观类型与勘查技术选择地理景观所涉及的影响因素A. 覆盖层性质(更重要)B. 覆盖层厚度(更重要)C. 地形D. 水体(局部因素)E. 植被(局部因素)1.中国金属矿产区地理景观类型及特点(1)高山森林区基岩出露情况中等,地形复杂,水系发育。物探较差,化探好,重砂法有效。(2) 高寒山区基岩出露最好,山势起伏大,水系中等地形较为复杂,部分地区常年冰冻(3) 沙漠戈壁区沙漠(Most hard原地异地皆有,多选择粗砾,排除风成砂)戈壁(条件艰苦,缺水,无路最容易工作,完全近原地沉积)地形起伏不甚强烈,干谷发育,经常断流,异地沉积物与原地沉积物混杂出现(4) 草原区地形起伏小,基岩露头很少,干谷发育,经常断流,异地沉积物广布P.S.(5) 残山丘陵区基岩出露情况一般,地形总体起伏不大,水系发育。2. 不同地理景观区适用的勘查方法(1) 高山森林区总结:尽量运用遥感资料,化探方法效果较好,地面物探成本高且效果差,地质方法效果尚可。(2) 高寒山区总结:尽量运用遥感资料,地质方法效果和化探方法效果良好,地面物探成本高效果尚可。(3) 沙漠戈壁区戈壁沙漠总结:尽量运用遥感资料,物探方法易施工、效果好,地质方法效果和化探方法也是有效方法 (4) 草原区总结:适当运用遥感资料,物探方法易施工、效果好,地质方法效果和化探方法仅对在小比例尺情况下勉强使用(5)残山丘陵区第4章 勘探资料的解释第一节.概述1. 常见找矿信息图件种类(1) 地质图件平面图件剖面图鉴(2) 物探图件物探剖面图平面剖面图平面等值线图断面等值线图测深曲线(3) 化探图件平面图件单元素地球化学图、单元素化探异常图、组合异常图、综合异常图剖面图件化探剖面图(4) 联合图件地质-物探-化探综合找矿信息图地质-物探-化探联合剖面图(5) 平剖面信息转化2. 勘查资料解释的目标内容(1) 找矿信息异常所可能包含的地质信息物探异常物探异常特征可以反映矿体信息(规模、埋深、产状)围岩信息(特殊围岩、破碎带、蚀变带)地理信息(地下水、覆盖层物性、地形)反馈信息A. 矿(未知)B. 围岩(未知)C. 地理(覆盖地层)P.S.(化探未知)化探异常化探异常可以反映矿体信息(规模、矿床类型、矿体埋深和剥蚀程度)围岩信息(化学性质)地理信息(覆盖层性质、表生地球化学环境、地形特点)(2) 勘查资料解释的目标、内容目标在异常中排除非矿信息,提取矿化信息中小比例尺勘查资料内容:不同地段的含矿概率(预测资源量)大比例尺矿化地质体(地段)位置矿化地质体规模(推断资源量与控制资源量)矿化地质体形态与产状(3) 物探确定矿体产状的复杂性复杂矿体(多矿体)地形问题一般用地质方法确定3. 物化探异常解释的一般原则(I bet it could not be needed)(1)背景场优选确定原则掌握研究区常见地质体的物性、规模、产状特征,形成对该区背景场的初步判断。(2)本区模型优选采用原则尽量总结工作区已有矿体特征的相似性抽象出矿体模型,应用于未知地段异常解释(3)简单异常到复杂异常原则首先总结背景均匀(或简单)区矿致矿异常的一般特征,再在其它地区识别矿致异常。(4)定性定量结合原则先定性,后定量,预查与普查阶段以定性为主,详查与勘探阶段以定量为主。(5)正演与反演结合原则分析和计算地表所见地质体或矿化体能否引起实测异常,若结论是否定的,就要考虑深部的可能变化。通过定量反演磁性体的几何参数帮助异常定性。(先物探数据作为指导钻探验证 正演,找异常较好)(6) 工程结果修正原则4. 物化探异常的强弱(1) 上世纪实际勘查工作中对强弱异常的态度高大全?(毛的意思来着?)(现在也用这种方法)(2) 弱异常发现矿床的实例(3) 异常强弱所反映的地质本质 与是否是矿化无关 有可能与矿体规模、埋深有关 会影响勘查成本第2节 各种勘查成果的解释方法1. 磁法勘探(1) 测量宇表示T, H, X, Y, Z, I1特斯拉=104 奥=104 高斯=109伽玛=109nT (2)异常解释过程与方法确定反映地表or隐伏地质体结合地形看梯度(小异常)(范围较小,正负异常接近矿体较浅) 造成地磁异常A. 对山脊(+S,-N)B. 对山谷(+N,-S)二者相对应排除常见的地质体基性、超基性岩体(强)中性侵入岩(中)酸性侵入岩(弱)中性-基性火山岩酸性火山岩正变质岩断裂带铁矿等磁性矿体异常特征区分二度体、三度体、近二度体(近)东西长度极大的磁异常等轴状地质体,正负异常接近,三个异常等轴状(近)东西长/南北宽介于1.5-10之间的地质体矿体平面位置判断正对称曲线 Z N反对称曲线 Z N不对称(正的负的) Z N(between the positive maximum and the zero value) 东西延长Za(max)/2(或负极大),等值线范围的长度为矿体的长度N,S边界均为于1/2Zmax 南北延长曲线以正为主且基本对称A. N and S界线位于1/2Zmax处.B. 无限延伸的柱体 Z1/2Z N曲线正负异常幅度相当A.0值处应该可以打到矿体 Z N曲线不对称, 且伴生的负异常较明显A. N边界:负极与拐点B. S边界,负极与0之间 垂向形态与倾角正异常附近无负异常:顺层磁化向下无限延伸正异常仅一侧负异常:斜磁化无法准确判断倾角单向延伸,出现斜磁化单侧东or西一侧出现负异常两侧皆有负异常:三度体;顺层磁化 深度延拓线交点法A.切线法D2D1 (画的有点丑凑合看,左右两边是切线)B.H=1/4(D1+D2)(3)顺层磁化地质体抽象图解(正演)球MAXMIN Z W其实它是对称的我不会告诉你水平柱状(E-W)EW球状体拉长NS同球状体SN水平柱状 竖直柱体(+-)小角度北倾NSA. MAXMIUM在矿体南缘内部B. 中间梯度小,跨度大中角度南倾地质体异常弱+,-之间梯度大小角度南倾中点负的水平板状体A. 平面B.NSC.SW 2. 电阻率法(1) 异常决定因素:地质、水、覆盖层的影响、地形影响区分矿至异常和非矿异常 A. 围岩异常宽度大,范围小,变化小B. 矿体,宽度小(100m),异常遍布梯度大,方向性明显(2) 解释内容:形态、深度、产状、类型矿体位置(中心)A.极值点位于矿体之内 B.矿中心偏向小梯度范围范围or界线A.中间梯度法:异常明显时,矿体范围与异常范围一致B.联合剖面法:多数情况下小于异常的范围C.高阻体:总是小于异常的范围矿体的产状水平A低祖体:.内部极值平缓,异常边界较陡,变化范围较大B.高阻体:无异常竖直A. 低阻体无异常B. 高阻体异常范围明显大于矿体范围倾斜(中角度)A.高、低阻均有明显异常,且高阻异常范围低阻B.高阻体(极大值位于矿体内部)(3)抽象图解接触带高阻体(直立、高角度倾斜)低阻体(水平、高角度倾斜)3. 激发极化法(1) 解释内容定性解释:异常原因半定量解释:范围、形态、深度、产状(2)异常圈定异常下限=o+2(记做1)背景区s4%(3) 区分矿至异常与非矿异常排除非矿异常围岩(含石墨、炭质地层)类矿化体(含黄铁矿、磁铁矿蚀变带、地下水)人工物(地下轨道、采矿机械)典型矿至异常形态:带,窄(100m)(斑岩则不同,类似饼状)内部结构:数值有变化,总体连续性较好,高值有变化(但是石墨没有,即碳质的高值无变化).边界:边界梯度较大矿至异常的可能变化矿化类型矿体边界特征A. 块状硫化物型:边界不平直,最好异常一般是非矿部位.蚀变矿化异常中心一般打不着矿;可能周围异常突消(位置,范围对应好),若有蚀变,则有矿时无异常,无矿异常连续好;没有蚀变是则异常边界与矿体想和程度较低,vice versa)B. 脉状带状:边界平直电阻率变化A.矿/岩0.5或者矿/岩10时激发极化效果较好,中间不行?(春亮查证)B.不能使用激发极化:石英脉金矿,矽卡岩型白钨矿C.块状硫化物,黄铁矿多用电法D.浸染状黄铁矿电阻率与围岩相近矿体倾角大小A.s(陡)异常s(缓)地形影响A. 正地形:异常突出,强窄B. 负地形:异常弱而宽,缓而低常见干扰因素的排除A. 依据矿化特征推断激发极化模型。 碳质:大而平缓,高均匀 弱矿化和蚀变岩石:异常不明显,异常边部梯度小,异常内部变化大 矿:高值变化_,异常变化较大矿化不均匀B.依据已知矿体的规模、形态、产状、埋深确定模型C.结合异常范围内地质标志、结合化探方法。(4) 矿体平面位置低品位矿体和矿体边界规则的矿体(如斑岩型、石英脉型、多金属脉型、蚀变岩型、喷流沉积型),其矿体中心位置与异常位置基本一致边界不规则的高品位矿体(如矽卡岩型、块状硫化物型),其矿体中心位置与异常位置常不一致品位高低-边界规则程度-异常和矿体的中心位置A. 低品位且边界规则相一致B. 高品位且边界不规则不一致高阻低阻体的中心与异常中心的关系A. 高阻:矿体中心异常中心B. 低阻:矿体中心在异常拐点处(5) 矿体平面分布范围和形态延长特征异常长/宽10:矿体延长特征与异常一致异常长/宽10:矿体长/宽异常长/宽,矿体长度为异常的1/2-1/3等轴状矿体异常长/宽:2.5-3弱异常:矿体难定中间梯度法异常矿体范围强异常:矿体同异常弱异常:矿体难确定联合剖面法矿体范围强异常:a,b接近,矿体同异常弱异常:a,b相差较远,矿体异常(6)走向异常区长轴走向预测线:平行,垂直,斜交(矿体更靠近测线)(7)倾向中间梯度法:高阻、低阻体联合剖面法:低阻体、高阻体(8) 深度中梯法h=2mh=x/ 2最大s值-A距离圆弧交点法确定中心深度激发极化测深法球状体:h=(AB)拐点/2.4板状体顶:h=(AB) 最大曲率点/2(9) 中间梯度法典型曲线球体剖面球体平面低阻圆柱体直立柱体(同球球)倾斜柱体(待证):直立矿体,与电力线垂直的水平圆柱体,与电力线斜交的水平圆柱体,异常偏离矿体,倾斜低阻高极化体高阻圆柱体(高阻高极化体,直立矿体,水平体异常弱,倾斜体)(10)联合剖面法球状体低阻高极化圆柱体直立矿体水平矿床倾斜体高阻高极化板状体高阻高极化体直立矿体水平体异常弱倾斜体: 小极距、大极距4. 重砂异常评价(1)评价内容有用矿物含量(g/t)(中心)矿物共生组合(成因判断)矿物标型特征(成因,看是否有工业意义,黄铁矿,锡石)重砂矿物空间分布特征异常区地质地貌条件(重砂来源)初步判断异常原因5. 勘查地球化学异常解释与评价(1) 解释内容判断研究区含矿概率排除非矿化异常、剩余可能的矿致异常指示矿体位置排除分散矿化分离叠加矿化异常的地球化学评分矿体剥蚀深度(2) 指示研究区内的含矿概率多少个异常有一个矿床?A.3-5个异常有一个矿化B.20-50个矿化有一个矿床C.含矿概率,有异常,无异常:30:1(3)排除非矿异常多由地质体造成(e.g.玄武岩地质体异常;流纹岩含Cu多)化探流程引起:取得方法,样品加工和测试方法影响元素含量(e.g.偏提取;粒金效应为避免则同一个地方取多个样品,使其均匀后再取样)人为活动引起:废矿渣、矿石运输线典型矿至异常特征A.形态与含矿构造具有关联性B.具浓度分带和组分分带特征(4) 判断分散矿化分散矿化出现的原因流体通道过多围岩性质过于稳定地热梯度过小判断分散矿化矿化普遍,但木有矿体分散矿化鉴别标志(岩石地球化学结果)组分分带不明显(如果没有分带,没有相交,则分散矿化)蚀变多,且蚀变中心较多,则说明流体较分散不是好标致(5) 分离叠加矿化叠加类型不同类型成矿作用叠加不同成矿期次叠加不同通体通道叠加影响化探结果对矿体位置指示性变差难以判断剥蚀程度叠加原生晕的识别与分离不同类型(或不同期次)矿化叠加的识别:利用高衬度异常元素(3)间的相关性判断,若相关系数为负则存在原生晕的叠加现象不同流体通道叠加识别:利用分带的对称性识别(6) III 类异常的地球化学评分异常区形态是否显示特定形态连续性异常规模异常强度异常内部的浓度分带相似元素异常套合性与地质要素的吻合性(7) 确定矿体的位置化探异常中心的偏移幅度一般远大于物探水系沉积物化探异常偏移A.矿基本位于河床,不对称具有明显峰值B.矿在斜坡上,较对称,有峰值C.无峰值矿体与河床平行异常被稀释矿体位于小水系入大水系的沟口位置(p.s.有峰值:位于分水岭地段、直接切割水系)土壤化探偏移地形较平缓,偏移小;地形陡,偏移大取样深度加大,偏移小;深度小 ,偏移大岩石异常位移(8)热液矿床岩石地球化学异常评价的特有工作 热液矿床岩石地球化学异常的分带性前缘异常 、尾部异常 、侧向异常(垂直走向) 、比邻异常(走向) 分带的变化:不会全出现 Cu-Ni: Pb-Cu(Mo)-Ni(Co)(由外到内) 伟晶: As-Sn-Nb(Ta)(由外到内) 热液: Pb(Ag)-Cu(Mo)-W(Sn)(由外到内) 原生异常分带与确定(详见前面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