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塔教案设计范文.doc_第1页
乌塔教案设计范文.doc_第2页
乌塔教案设计范文.doc_第3页
乌塔教案设计范文.doc_第4页
乌塔教案设计范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乌塔教案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1.能认读本课生字词,理解不懂的词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自立,学会自立。 3.培养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解决成长中独立实践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着重探讨:年仅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你对此事有何看法和见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独立实践中失败的相关资料;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回忆,自己独立实践中成功与失败的资料;字典。 教学过程: 一、欣赏激趣,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一组美丽的美景画面。(课件显示:欧洲美丽风光。) 师:欣赏了画面,你们想说什么?(生:风光美丽,我真希望自己能到那里去游玩。) 师:要是让你们自己一个人去游玩,喜欢吗?为什么?(生:喜欢。我想怎么玩就可以怎么玩。不喜欢。要是出了意外就不好办?) 师: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一位德国14岁的小姑娘却独自一人游历了这些美丽地方。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她是怎么独自游历的。相信大家一定会从中得到启迪的!(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习字知文 师:这是带“*”的课文,跟前面的几篇课文有什么区别呢?(生: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应该怎样学习这篇课文呢?(生: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词;认真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文章的重点部分要详读,做批注,写上自己的体会。) 师:看来,同学们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要求:1.自由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读准字词,然后同桌互读;2.认真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然后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在文章的重点部分多读几遍,并写下自己的读书体会。)大家开始读书。 师:(课件显示词语:筋疲力尽、匆匆、洗漱、蒙眬、疲倦、惬意、号码、语塞、反驳、逻辑)谁来读读?(先指名学生读,再“开火车”读,然后齐读。) 师:不错!你们明白这些词的意思吗?(生:我不明白“语塞”这个词。我不理解“逻辑”这个词。) 师:不懂的怎么办呢?请同学们快快在课文中找到它们的位置,读一读,想一想。找到弄懂,可以举手说说你的理解。(生:我找到了“语塞”这个词,它在“我一时语塞,想了一会儿,才说”这句话中。读了这句话,联系前面的课文,乌塔问“中国的孩子也像她这样旅游吗”,我一时语塞,就是我一时不知道该怎样回答乌塔的问题。) 师:你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这是一种好办法! 生:我找到了“逻辑”。(课件显示有关语句,学生读语句)我觉得不合逻辑,就是不合道理,不合常规。 师:了不起,能用换词法理解词意,你真聪明!看来,只要我们认真细心地读书,就会有所收获。 师:谁来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生: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14岁的德国小姑娘乌塔独自一人顺利游欧洲的事。板书:独自游欧洲)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课文哪些自然段最能体现乌塔顺利旅行的?(生:课文的79自然段。具体写乌塔游玩的部分,以及中国父母是怎样对待孩子游玩的这两部分内容。) 三、细读课文,感悟内蕴 1.品读语句,体味妙招 师:请同学们,认认真真的读读课文第79自然段。把乌塔能顺利的独自旅行的有关句子画出来,想一想,你体会到了什么?(生:读文,画句,写感受。) 师:谁来说说,你找到了哪些语句。(学生说出相关的语句。) 师:(课件显示:她在家里就设计了路线和日程,)谁来读读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生:有计划,工作才能有条理。有计划,目标才明确,做事才能有条不紊。)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目标明确了,工作才能有序开展。(板书:设计路线日程。) 师:(课件显示: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谁来读读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生:有备无患。有困难才能得到救援。) 师:是啊,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多么聪明的乌塔呀!(板书:查询电话号码。) 师:(课件显示: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乌塔为什么要这样做?(生:向家里报个信,避免父母的牵挂。) 师:多么懂事的乌塔呀!(板书:拨寄报个平安。) 师:(课件显示:自己用三年的时间准备旅行,阅读了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乌塔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生: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尊重他人的风俗习惯,避免给自己带来麻烦;了解景点特色,游得更快乐;可以丰富自己的见识。) 师:是的,各地的人情世故不一样。比如,有的中国游客到欧洲旅行,大声喧哗,引来了人们奇异的眼光。乌塔这样做有利于旅行。(板书:阅读有利旅行。) 师:(课件显示:自己打工挣旅费,每个周末去帮助餐馆或超级市场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这又是为什么呢?(生:自己打工挣旅费,既减轻了父母的负担,又能锻炼自己的实际生活能力。) 师:多么乖巧能干的乌塔呀!(板书:挣钱减轻锻炼) 师:同学们,再读读这个语段吧。(学生读语段。)你们敬佩乌塔了吧!你们能根据课文的内容,来赞赞她吗?(学生的赞扬要具体化。) 师:考虑周到,准备充分,所以乌塔才能顺利游欧洲。再读课文第七自然段。 2.联系实际,得到启迪 师:同学们,你们有游玩或者做事,成功或失败的事例吗?先同桌交流一下。谁来说说?(课前,学生要收集资料。学生的讲述要作文化。) 生1:我学会了炒菜。我找来几个土豆,放在水里洗干净后去掉皮,把土豆切成丝,装在一个大碗里,又切了些葱。在妈妈的指导下,我把锅放在煤气灶上,打开开关,倒了些油。油热了,我把事先准备好的土豆丝倒入锅里,只听得“磁”的一声响,锅里变成了土豆丝的天堂。我拿起铲子,把土豆丝翻炒了几下,土豆丝渐渐变成了金黄色,我急忙倒入配料盐、酒、葱。过了一会儿,一股香气扑鼻而来,“好香啊!”我说着,把烧好的土豆丝盛到碗里,放在餐桌上。 生2:一中的游泳池曾经有个小孩溺水身亡。我想这个小孩,可能是没有注意自己的游泳能力,可能没有做好热身运动,所以导致悲剧的发生。 生3:我学会了洗碗。我先把碗浸在水中,接着把洗洁精、抹布、铁丝网等准备齐全,然后系上围裙,最后卷起袖子。我使劲搓着、洗着,一遍,两遍我终于把碗洗干净了。 师:有没有考虑不周到,准备不充分而酿成事故的事例呢?老师这里有一些资料(课件显示:没有做好充分准备而酿成事故的资料),请大家看看 1.xx年11月8日,一完小三年级学生李某午饭后来到学校教学楼三楼走廊上玩耍,他右脚跨在走廊的栏杆上,不慎失手坠落至一楼,头部严重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2.7月6日,两名小孩私自在德化南埕塔兜村一带溪里游玩,不慎落水身亡。据了解,两男孩是晋江人,16岁,7月5日从晋江到德化看望母亲。7月6日8:00左右随母亲一行6人骑摩托车到德化南埕塔兜村一带溪里游玩,两名小孩私自找来村民打渔的竹排玩水,不慎落水。8:28分,南埕镇政府接报后,立即组织卫生院医务人员、派出所干警和会水性人员到现场搜救;县政府总值班室接到报告后,立即向有关领导汇报,县挂钩乡镇领导带领卫生、公安、医院等部门负责人即刻赶赴现场指导抢救。经过极力搜救,两位溺水男孩分别于9:05分和9:45分被打捞上来,经医护人员现场诊断,确认其已无生命迹象。 3.xx年06月12日,河南省苍台镇中心小学老师郭某,带领三十多名三年级学生到唐河边(苍台镇西约一公里)游玩,数名学生不慎相继落入水中。事发后,郭某当即跳入水中进行抢救,岸上的孩子则不停的呼救。听到叫喊声的附近村民纷纷赶来加入救人的行列。随后,当地政府组织的救援人员也纷纷赶到现场。经过紧急救援,多名学生成功获救,其中四名学生则不幸沉入水中。老师郭某也在抢救上来两名学生后,终因体力不支沉入水中身亡。 3.继续品读,深化启迪 师:同学们,多么触目惊心的事例啊!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生:1.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注意安全。2.只有充分的准备,才能成功每一件事。) 师:是不是因为安全的问题,我们就不去实践,而做温室里的小苗苗呢?(生:不是。) 师:我们来看看乌塔是怎么说的?(课件出示: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学生读句。) 师:同学们知道乌塔的话的意思吗?(生:1.从电视和书本中得到的知识是有限的,是不全面的。2.我们只有自己去实践,去探究,才能得到丰富的知识。) 师:同学们,读了乌塔的话,想到了哪些名人名言呢?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不经风雨,哪见彩虹。 (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4)业精于勤荒于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