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阳光视力健康工作室专家讲述“立体视觉定义与形成过程”一、立体视觉的概念立体视觉即人的视觉器官对周围物体的远近、高低、大小、深浅、明暗和凹凸的感觉或分辨力。立体视觉是以单眼视力为基础,由双眼单视发展而来,婴儿出生后 14 个月产生注视能力,45 个月开始双眼单视,15 岁立体视觉才发育完备。 这既是生活实践的需要, 又是生理发育的结果, 总之, 立体视觉就是视觉器官对客观的三维空间的知觉,它产生的理论基础是视角差。人类的五官几乎都是对称的, 从仿生学和遗传学的观点来看, 这种对称具有稳定性, 也可能和生理环境相适应。如与人眼相似的照像机, 在拍摄自然景色时, 仅由一张照片是不可能完全地复现出物体三维空间的, 但是要使用适当位置拍摄的同一物体的一对照片, 则在空间的物体前后位置至物体的距离及它的方向表现得很清楚, 这就和人用双眼辨认三维空间有密切关系。 我们认识的空间与作为刺激存在于外界的空间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对立关系, 不仅会由于视觉系统的各种机制而产生的畸变, 也可以因其它感觉系统和病变的影响而失真。二、立体视觉的形成过程当外界光线通过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等屈光系统后到达视网膜, 视网膜接受光刺激后, 产生神经冲动,并发生化学电位的改变。再经视神经、视交叉、视束、 外侧膝状体、视放线等,传至大脑枕叶视区,即 17 区、18区、 19 区。 实际上在大脑中只有 17 区称为视觉神经中枢,18 区、19 区只是对视觉信息帮助进行处理,由三区合作形成视觉。 以上经路称为视路。 视觉的产生要经以下五个过程:1、首先把物体反射的光谱特性通过眼球光学系统的屈光调制成低能量的电磁波刺激视网膜。2、光线的一部分能量被视网膜的感光细胞所吸收,视网膜的视神经细胞开始活动。 神经脉冲形成冲动, 由视神经形成的视路传至大脑。3、右眼视神经的一部分进入左眼视束,左眼视神经的一部分进入右眼视束, 这两部分视神经纤维之间没有任何联系,仅仅是排列形式的变换。4、左眼球接受光刺激形成的神经冲动由右眼视束传递进入大脑 17 区,右眼球接受光刺激形成的神经冲动由左眼视束传递进入大脑 17 区。5、最后由大脑 18 区、19 区协同 17 区在枕部视皮层纹状区汇集左右眼传递来的神经冲动形成稍微的像差, 便出现了所视物体原有的颜色、形状、大小的三维图像。大脑成像的过程更是复杂, 有必要说明在大脑的视系统中, 外侧膝状体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因为绝大部分的视神经纤维均在丘脑的外侧膝状体内形成突触联系, 仅有极少数的纤维直接和大脑皮层的其它部分相联系, 而外侧膝状体的核与视网膜位置有密切关系, 在大脑纹区与视网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北京市外来人口租赁合同管理与服务办法
- 2025年《合同法》讲座
- 2025财产委托管理合同书新范文
- 2025年动产质押借款合同
- 石化过程强化学习优化-洞察及研究
- 出入境人员安全培训课件
- 2025担保抵押合同范本
- 2025合同违约责任规定协议范本
- 2025咨询合同协议方案技术支持合同
- 冲压作业安全培训心得
-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附件13-账簿划分和名词解释
- 燃气轮机离心式压缩机组运行操作手册教学教材
- GB 7956.2-2014消防车第2部分:水罐消防车
- FZ/T 21001-2009自梳外毛毛条
- 二年级语文《称赞》练习题
- 2023年重庆市社区工作者考试试题
- 湘教版高中音乐(鉴赏)《黄河大合唱》课件
- 三字经全文带拼音打印版带翻译
- 山东省青岛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及行政区划代码
- 四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课件-健康的情绪表达 全国通用(共16张PPT)
- 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与负债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