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与民俗.doc_第1页
家具与民俗.doc_第2页
家具与民俗.doc_第3页
家具与民俗.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具与民俗 一、民俗、社会生活与家具 民俗是随着人类生活而诞生,又随着社会的前进而发展的一种文化现象。民俗与社会紧密相关,民俗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居住、服饰、饮食、家具等等。在人类生活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产生出许多民俗事象,这些民俗事象都代表着这一历史时期的民族感情、民族心理特征、思维方式、生活模式,以及民族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在周朝以前,人们不能理解和无力征服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他们认为万物的背后有一神灵的操纵。为了繁衍生存,便把希望寄托于神灵的庇护,从而产生出原始的宗教和巫术,从而出现了许多禁忌和祭祀的风俗,这便是最占老的民俗事象。 随着奴隶制度的完善,奴隶社会的鼎盛期周朝的建立,中华民俗也进入了规范期。周公主持了制礼作乐,制定了周朝的礼典周礼,而后仪礼、札记又相继出现。这些古代的礼乐典籍,实际上是将民间大众相染成俗、相沿成习的许多风俗,加以整理、提炼和规范化,使之上升为有利于维护奴隶制度的礼俗。 三礼中的冠礼、婚礼、丧礼、祭祀礼等,都是在民间风俗的基础上形成的,只是这些民俗被贵族垄断以后,就“礼不下庶人”了。然而,我们是可以从这些礼俗中,窥见周以及周以前的民俗之端倪。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些礼俗,在周以后的几千年里,一直影响着后世,乃至今日。 春秋战同时,“礼崩乐坏” 带来了百花齐放的新局面,民间风俗冲破了“礼”的束缚,如泻之千里的决堤之水,得以迅速、广泛的发展.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有大量民俗民风的记载。 汉代,由于国家的统一和强盛,人民生活安定,民俗活动也随之兴盛起来。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高峰期,同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达,带来了科学的进步,如司马迁等人创立太初历,采用了夏朝的历法以正月为岁首,并确定了二十四节气。这一创举对后世的影响极大,如今留传下来的所谓夏历,以及大部分以岁时为序的节日风俗,如除夕、元旦、元宵、端午、重阳等,都是在汉代得以成型的。但同时汉代又是一个崇信神仙方术的迷信时代,王充的论衡订鬼篇中说:“凶福之家,或见蜚尸,或见走凶,或见人形,三者皆鬼也。或谓之鬼,或谓之凶,或谓之魅,或谓之魑。”因此汉代的节日风俗,大部分是为了驱鬼消灾的。汉代节日大都披上神秘与恐怖的外衣。后人说,汉代的“神仙成灾,方术泛滥”,一点不为之过。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佛教、道教的发展、深入,社会的民俗事象,增加了新的内容,出现了许多与佛教有关的民俗,如浴佛节等。 隋的统一为唐的繁荣打下了基础,又为中国的民俗发展创造了契机,唐代成为中国民俗的大裂变时期。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被史家称为 “汉唐盛世”,这是继汉代之后的又一个高峰期。我们仅以节日风俗为例,来看看中国民俗的变化与发展。 唐代的民俗,虽然形式上继承了前朝,但内容与前朝迥然不同。由于国家的强盛,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的富裕,社会氛围的祥和,节日风俗一扫汉代的神秘与恐怖,而转化为欢快的娱乐活动和亲切的礼仪活动。节日不再是驱鬼和消灾,节日真正成为欢歌笑语的佳节良辰。如春节的贴门神,汉代所作的桃木人形,是为了请神荼和郁垒守门防鬼入户的。唐以后的门神,五代时兴起的春联,以及放爆竹等等,都是为了装饰门户和纳福吉庆。元宵节在汉代祭祀太乙神,而到了唐代则发展为花灯盛会。清明节除了扪墓祭祖,在唐代又风行郊游和踏青。端午在汉时被说是“恶日”,后汉书礼仪志记载:五月五日”以朱索五色为门户饰以止恶气。”但隋唐以后逐渐演变,唐代的端午,宫廷里大宴群臣,诗赋酬唱不绝于耳。传说中纪念介子推、纪念曹娥等,逐渐统一为纪念屈原的礼仪风俗。 七夕节虽然成型于汉代,但当时依然是神秘色彩很浓,杜撰出汉武帝七夕会王母的荒诞故事。而到了唐代,七夕夜不仅盛行乞巧,而且家家产户设香案,陈瓜果、摆酒宴,欢度女儿佳节。中秋节更是定型于唐代,在金风送爽,菊花香飘的季节,从皇宫内院到里巷之家,无不于中庭没案拜月,备宴赏月,真是赏心悦目之极。而九月九日的重阳节, 已由登高避灾转变为登高赏菊,三三两两相约秋游与郊饮这一切都说明,唐代的国势强盛与世风宁和,使得所有节日风俗一扫汉代以来的晦暗,而成为欢乐团聚的良辰佳节。 唐代以后的节日风俗,虽然在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发展中有些变化,但基本上是沿袭唐制和唐风而定型,并沿袭至今日。以上我们从汉族的节日风俗演变中可以看出,民间风俗的形成和发展,是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的。这些节日风俗活动,又清楚地告诉我们,家具在节日风俗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民俗事象里,处处离不开家具,家具己成为民俗活动,特别是节日活动的重要表现手段和主要的使用工具。三代的祭祀和婚丧,无不按照等级与身份布席、设几与陈俎。汉代的驱鬼、祭祀与宴饮,也无不设案张筵。唐代的众多民俗活动,如:元旦宫中的大型宴饮,家庭的新年团聚,乃至元宵节的观灯,中秋节的赏月,重阳节的登高、赏菊、菊花皆都伴以酒宴,而酒宴又怎能离开宴桌与香案呢! 民俗中的家具,已经超越厂家具自身的使用功能和价值,民俗的文化特质赋予家具以民俗文化的特性。民俗中的家具,浸含着一个民族的感情与心理,体现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生活模式、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这是不能忽视的客观事实。 俗话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