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山雪鸡别名暗腹雪鸡。鸡形目,雉科。它的下胸和腹部暗灰而杂以暗红棕色的粗纹,而淡腹雪鸡下胸和腹部为白色而具粗纹。分布于昆仓山区、阿尔金山、祁连山,多栖息于海拔35005500米的裸岩或高山草甸灌丛,冬季常到海拔3500以下觅食,多在黎明和黄昏觅食。由于数量少,肉细嫩味美,视为上等补品,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高原山鹑鸡形目,雉科。栖息于海拔35005000米之间的高原地区,常见旱沟谷、半荒漠草原、高山草原和草原灌丛地带。食植物种子、幼芽、浆果和苔藓类等,善跑不善飞,边跑边发出“嘎啦、嘎啦”的鸣声。肉细嫩味美,青海收购销往国外。血雉鸡形目,雉科。形如家鸡。体重不足1公斤。多栖息在海拔20004000米的林中。群结生活,杂食性。肉嫩味美,是野味中的上品。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腹角雉鸡形目,雉科。两眼上方各具有一肉质的角状突起,故名角雉。通体大部为朱红色,叫声“哇、哇”,故又叫哇哇鸡。体重1公斤左右。主要分布于青海南部的林中,飞不多远。是珍贵观赏鸟类。数量稀少,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绿尾虹雉鸡形目,雉科。外形象雌孔雀,羽色华丽。体重34公斤。喜掘食“贝母”,故有贝母鸡之称。夏季多在海拔40005000米的多岩石的高山草甸上,冬季下迁到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坡上活动。主要分布于青海的东南部。因数量稀少,已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马鸡别名白马鸡。鸡形目,雉科,马鸡属。通体羽毛大都呈白色,故又有白马鸡、雪鸡的雅号。头顶有黑短羽,飞羽褐色,尾羽黑色闪紫绿色光泽。有5个亚种,其中有3个分布于青海林区。一般2030只成群在海拔30004000林区或林缘草地上觅食。食植物果实、昆虫等。孵化期2526天。分布于玉树、果洛部分地区。肉鲜美,纤维较粗;尾羽美丽,可作装饰品。为特有珍稀观赏鸟它是著名的观赏动物。国家已列为一级保护动物。蓝马鸡 别名马鸡、松鸡。与藏马鸡同属。通体蓝灰色,头侧呈绯红色,全身羽毛披散,中央两对尾羽特长且下尾如马尾。体稍大,体形优美。栖于海拔21003600米的混交林和高山灌丛地带,以1030只结群,早晚觅食。杂食性。因翅羽体重不能久飞。46月产卵,卵呈椭圆形、浅绿色杂以淡棕斑点,孵化期26天。为我国特产珍禽,体态优美,可代观赏。肉可食,其尾羽和外侧尾翎是装饰佳品。已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石鸡鸡形目,雉科。常栖息于裸露的岩坡、干燥的山谷间或多居住在乱石堆岩洞中,故名石鸡。有时迁移到山麓田野上。成群活动,边食边叫。又叫嘎嘎鸡”、“红腿鸡”,肉可食。雪鸡 别名高山雪鸡、藏雪鸡、喜马拉雅雪鸡。雉科,雪鸡属。分暗腹和淡腹两种。前者通体棕色或红棕色;后者头、颈褐灰色。栖于30006000米间的裸岩和灌丛草甸带。暗腹鸡绝不混群,位于河谷上部;淡腹鸡喜结群,在河谷下部。晨昏觅食,杂食性。6月中旬产卵,每窝产卵816枚或67枚,产齐后孵卵,卵为椭圆形,光滑呈淡黄色或暗红赭石色,淡灰蓝色或浅橄榄褐色,孵化期27天。分布于柴达木盆地及青南地区。肉可食用,具有滋补、壮阴功效,治妇女病、癫痫、疯狗咬伤等症。大鵟别名花豹、白鹭豹。隼形目,鹰科,鵟属。留鸟。上体暗褐色,下体暗褐色或棕白色,有暗色纵、横纹,翅下有块大白斑。栖于山地、草原地带,最高可栖息到4500米高山,多单个或45只小群活动。有时在空中飞翔,有时停歇在较高处。性凶猛,机警。主要以小鸟、蝗虫、鼠、兔为食,亦吃昆虫、蚂蚁等。常筑巢于崖壁缝隙或乔灌木上,4月底5月初产卵,每窝24枚,有红褐色或鼠灰色斑点。分布于西宁以东、青海湖以西及玉树、果洛等地。其翼翎尾羽作装饰用,出口商品叫“大豹”或“白豹膀尾”。在鹰科中这种鸟属中等大小。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金雕 隼形目,鹰科。别名洁白雕。体羽上部为棕褐色,下部和头部为黑褐色,两翼展开后下有一白斑。性孤独,多栖息于海拔20004000米的高山草原和针叶林中,喜欢在高山岩石峭壁之巅栖立。体大性凶猛力大。食野鸭、天鹅、山羊、小鹿、野兔、旱獭、和一些小型啮齿动物等。近年来,数量逐渐减少,已被国家列为二级保护鸟类。羽毛价值高,可出口创汇。草原雕隼形目,鹰科。别名大花儿雕。体形中等,猛禽。雄鸟通体多呈褐色;嘴、趾为纯黄色。多栖息于海拔20003500米的高原低山和开阔的草原地。主要食鼠类。羽毛可作装饰羽。玉带海雕隼形目,鹰科。为大型猛禽。嘴铅灰色。腿淡黄色,爪黑色,头赭褐色,翅和尾黑色,故有黑鹰之称,尾中部有一条似白色玉带状的横带,所以叫玉带海雕。栖息于河谷悬崖或山岳开阔地带。食小动物。嘴带钩,爪锐利,十分凶猛。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尾海雕隼形目,鹰科。与玉带海雕相似,但尾纯白色。数量稀少,喜独栖,不常见。栖息于江河附近的广大沼泽地区。主食鼠类动物。羽毛可作羽制品。被国家列为一级保护动物。秃鹫隼形目,鹰科。大型猛禽。主要分布于青海的东部和南部,体重56公斤。通体暗褐色,头部从额到枕部无长羽,颈部裸露,呈铅蓝色,故名秃鹫,也有人叫它座山雕。性孤独。食小型兽类、幼畜及两栖类,遇到人和其它大型动物尸骸时,即出现集聚食之。因此,它与兀鹫、胡兀鹫共同完成青藏高原200多万平方公里草原上的清尸任务。它的翅羽、尾羽、肩羽是工业原料。兀鹫隼形目,鹰科。大型猛禽。头和颈光秃。常栖息在多岩石的山区,主要分布于青海东部和祁连山等地。常以人、家畜和野生动物的尸体为食。飞羽和尾羽是工业原料。胡兀鹫隼形目,鹰科。大型猛禽。下颏与嘴巴接连处长着刚毛垂于颏下,象一撮黑胡子,故叫胡兀鹫。栖于海拔20004000米人们难以攀登的岩石裸露地区。食鸟类、小动物和人畜尸体。主要分布于祁连山和玉树地区。由于它多猎取老弱病残家畜个体,又捕食大量鼠类,对防家畜疾病、保护草原有重要作用。国家已列为二级保护动物。黑颈鹤鹤形目,鹤科。青海农民称为“青庄”、“干鹅”,藏族同胞称它为“格萨尔达孜”。体重约5公斤,颈长,腿长,头皮裸露呈红色,上有黑色细毛,全身灰白色,但因额、颊、颈的大部分呈黑色,故叫黑颈鹤。为夏候鸟。在海拔21005000米的高原沼泽地带生活。杂食性。10月份后,黑颈鹤到云贵越冬。长途飞行时,多排成“一”字纵队或“V”字形,集群觅食,分群成对活动。5月初产卵,新卵呈淡青色,上有棕褐斑点,孵化期3133天。杂食性,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为青藏高原特有的珍稀禽类,肉、骨、胃等可入药。青海共有黑颈鹤110多只,数量很少,已濒临绝灭的危险,青海玉树州隆宝滩是黑颈鹤聚集地,已划为黑颈鹤保护区。国家已列为“国宝”和“稀世之珍”,是一级保护动物,定为青海“省鸟”。大鸨鹤形目,鸨科。是我国最大的的草原鸟类。体高60厘米左右,体重1015公斤。常栖息于起伏不平的草甸和水洼地之间,或远离人家的河滩地。善走不善飞。杂食性。雌雄都孵卵。肉味鲜美,有“上有天鹅,下有地鵏(地鵏即大鸟鸨)的赞誉。数量下降,国家已列为一级保护动物。大天鹅雁形目,鸭科。为珍稀大型水禽。全身白色,为夏候鸟,飞得很高,可以越过世界最高峰一珠穆郎玛峰。近年来,有相当数量的大天鹅在青海越冬。赤麻鸭雁形目,鸭科。是一种体形较大的水栖游禽。为候鸟。体重可达2公斤左右。内可食。斑头雁雁形目,鸭科。在青藏高原海拔20004000米左右的湖泊岛屿和河流岸边的悬崖上筑巢,通体呈灰褐色,枕部前缘和后缘各有一条明显的“U”形黑带状斑纹,故叫“斑头雁”。云雀雀形目,百灵科。是开阔地区,特别是草原景观的一种代表鸟。边飞边叫,又名告天鸟。沙棕色。食野生植物种子、昆虫。巢多营于地面陷凹处,有干草窝。为候鸟。它益多害少。善歌咏,人们常饲为笼鸟。肉可入药,有解毒、涩尿之功,雀脑有滋补、壮阳的作用。黑鹳 别名锅鹳、黑巨鸡。同名科、属。体形大,通体黑褐色,下胸和腹为白色,嘴长呈红色。为大型珍禽,常单个或小群在河边、农田、沼泽和湿地活动觅食。飞翔轻快,飞时颈与爪成一直线,平稳。食鱼、蛙、蛇、甲壳类。为旅鸟,可供观赏,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斑头雁 又称白头雁。鸭科,雁属。夏候鸟。体形如鹅,上体灰褐色 ,各羽均有棕白色边缘。下体污白色。嘴、爪为黄色。头顶有两道黑条斑,故名。每年3月从南方迁来,由30只左右排成:“一”字或“人”字形,飞到青海湖、克鲁克湖、托素湖、扎陵湖、鄂陵湖等地,然后分群、成对活动。每窝产卵46枚,白色。水中交配,交卵于陆地。孵化时,雌雁伏卧于巢内,雄雁以单足站立一旁,29天雏鸟出壳,3天后随亲鸟涉水行走,9月后,飞往南方越冬。其体态优美,为观赏鸟。肉肥美醇香,羽绒可做防寒填充物。鸬鹚鹈形目,鸬鹚科。广泛分布于我国,青海省也有。夏季在青海繁殖,冬季到南方越冬。食鱼类,捕鱼本领很强。体重约1.87公斤。青海湖鸟岛有此类鸟。肉可食,但有腥味。作药用,肉可治尿闭,骨可渗水肿,胃助消化。猞猁别名猞猁狲、林拽、马猞猁。食肉目,猫科,猞猁属。栖息于海拔3500米高山针叶林、灌丛和草甸地带的岩洞、石缝。多独栖。视觉、听觉发达,捕食鼠类、旱獭、兔和鸟类及中型动物。善爬树、游泳。形似猫,四肢较长,尾极短,耳尖有丛毛。体形比家猫大,外观似猫。毛色变异大,有乳灰、棕褐、土黄褐、灰草黄微褐等色。为珍贵的毛皮兽,毛皮厚而软,是制裘工业的上等原料。藏药中其肠晒干研细,可治肠炎。由于猞猁数量很少,难以见到,已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兔狲别名海青、羊猞狸。食肉目,猫科。体似家猫,但比猫粗实肥大,短耳圆形,体重23公斤,其体色有背沙黄色和青灰色。2岁性成熟,12月交配,4月底5月初产仔24只。常栖息在荒漠草原、丘陵地区、戈壁地区,有时亦在林中或丘陵地带居住。常单独活动,是夜行性动物,多在清晨出来猎食。食性同荒漠猫。毛皮比较珍贵,绒厚、毛密而长。能消灭大量的啮齿动物,对保护草原起到一定作用。荒漠猫别名草猞猁、漠猫。食肉目,猫科,猫属。体形似猫,比猞猁小,是国内极为少见的动物。栖息于高山森林、荒漠及草原边缘、丘陵地区和海拔3000米左右的山地岩缝或石块之下。分布于东部农区和海北、海西等地。黄昏开始活动,夜间捕食鼠类、鸟类和雏鸡。视觉、嗅觉、听觉发达。体形较家猫大,四肢略长,耳端生有一撮短毛。体长6168厘米,尾长29.531厘米,体重48公斤。体背部棕灰或沙黄色,毛长而密,绒毛丰厚。12月间交配,5月产仔约24只。将其胎盘焙干研细,用白开水冲服,治尿毒症可谓一绝。家猫胎盘亦可。金钱豹 别名银钱豹。食肉目,猫科,豹亚科,豹属。林中猛兽,巢穴固定于树丛、草丛或岩洞中。夜行性,动作敏捷、轻灵,善攀缘,白天隐卧于密林树叉。食物以羚、麝、岩羊、兔、禽类为多。分布于玉树、果洛州林区。冬季交配,孕期3个多月,每胎产2仔。其形似虎,四脚略短,尾长超过体长之半,全身棕黄色或微黄色,背部有圆或椭圆形黑斑。为名贵观赏动物和用皮兽。雪豹 别名草豹、艾叶豹。与金钱豹同属。夏栖居于海拔37005300米高原。冬季下降到20003600米处,栖息于高山裸岩、高山草甸、高山灌丛、山地针叶林缘,分布于海西、海南、玉树、果洛等地。夜行性,黄昏、黎明时十分活跃,上下山路线固定,喜走山脊、溪谷。性凶猛,行动敏捷机警,四肢矫健灵活,善跳跃。饥饿时常到牧群盗食家畜。头小而圆,尾粗长,体重3545公斤,体长1.2米,全身灰白色,布满黑斑。3年性成熟,13月交配,孕期9899天,每胎23只,为珍稀观赏动物,毛密而柔软,可制皮衣等。骨可潜代虎骨治疗风湿病症,疗效亦佳。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云豹 别名龟纹豹、荷叶豹、乌云豹。食肉目,猫科,云豹属。典型的森林动物。生活于海拔较低的山地亚热带森林中,囊谦县有发现。夜行性,白天常栖于大树上,以鸟类及中小型哺乳类动物为食。通体草黄色,背有云朵状大斑纹。四脚短,尾细长,超过体长之半(体长85125厘米)。为珍贵的观赏动物和毛皮兽,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沙狐食肉目,犬科。与狐外形相似,体形小,体重23公斤。分布于青海广阔的草原、丘陵和荒漠等人烟稀少的地方。沙狐吃鼠,有时也吃家畜,但益大于害。皮可制皮大衣、皮领和皮帽等,质量比较好,但较便宜。藏狐食肉目,犬科。体较小,体长5070厘米。栖息于海拔30006000米的高山地区,常在河谷地带的针阔叶林、灌丛、草原和皇陵地区活动,有时也藏身于村庄附近。平时单独生活。皮毛轻而柔软,十分珍贵,是我国珍贵毛皮兽类之一。岩羊偶蹄目,牛科。别名石羊。分布于青海群山峻岭山顶岩石裸露、山腰碎石多、山下青草茂盛地带。体色青灰。善攀登。头长而狭,两耳短小,角粗大,嘴下无须,尾短,蹄黑。多在海拔40006000米林线以上的不毛之地生活。群居。每天清晨黄昏觅食。体重约50公斤,肉质鲜嫩味美,是上等野味佳品。皮毛可制革或做褥垫。盘羊偶蹄目,牛科。头角特别粗大,余部同绵羊相似。又叫“大头羊”。栖息于无林的高山,丘陵和山麓地带。群居。善攀登。主要分布于昆仑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地区。体重60公斤以上。肉鲜美可口,皮可制革,因体形新奇,可作观赏动物,也是杂交培育新品种的亲本动物。国家已列为一级保护动物。藏羚别名羚羊、西藏羚羊、长角羊。偶蹄目,牛科,山羊亚科,藏羚属。形似黄羊,但大得多,体长140厘米。雄者有角,角长笔直,角尖微内弯,远处望去,好似只有一角,故有“一角兽”之称。四肢匀称、强健。尾短小、端尖。通体被毛丰厚绒密,毛形直。头、颈、上部淡棕褐色,夏深而冬浅。青藏高原特有种。栖于海拔30006000米间的荒漠、高原草原和谷地环境。集中分布于昆仑山、唐古拉山一带,以及果洛、玉树地区。多小群活动,秋冬春有数十以至数百只大群出现。常出没于人迹罕至地区,善奔跑。清晨傍晚觅食,主要为禾本科和莎草科等植物。冬末春初交配,孕期6月,每胎1仔。肉鲜嫩、味美;皮质软,毛绒柔,为革皮、防寒用品填充佳品。角有镇静、解热功效,将角烧成炭研细,可治甲状腺肿大、胃炎、久泻,亦可催产。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原羚 别名藏黄羊、黄羊。偶蹄目,牛科,羚羊亚科,原羚属。体同山羊,重不超过20公斤。四肢细,蹄窄。通体灰褐色,脸颇灰白色,臀部纯白色,尾黑色。栖于各类草原,活动上限海拔5100米,除东部地区、柴达木盆地外均有分布。多小群生活,数只、数十只较常见。冬季甚至有百十只的大群。性机警,行动敏捷。冬末春初交配,78月产羔,每胎1仔。食草类,清晨傍晚取食。以前,黄羊在青海较多,青海湖一带常结成上百只,甚至数百只大群,以后捕杀过度,逐年减少。肉味美,是上等野味,皮可制革,角可制工艺品。普氏原羚别名滩黄羊。偶蹄目,牛科。外形酷似黄羊。为我国特产。多栖息于平坦草原,如湖滨平原、山麓平原等。结群活动。雄兽角较粗短,呈弧形向后下弯,近角尖处弯而稍向上,形成角末端相对钩曲。角可入药,主治痫症、中风、小儿惊风和温热病等。鹅喉羚 别名羚羊、波斯瞪羚、大脖子羊。偶蹄目,牛科,羚羊属。典型荒漠、半荒漠种类。通体黄微褐色,雌雄有角。雄角大而长,雌角细小。秋冬时雄羊喉部肿胀,故名。蹄狭尖,体形矫健。被毛厚密,毛形直而粗硬。栖于海拔27003000米的柴达木荒漠戈壁之中,小群活动。繁殖期同藏原羚。性好奇,不畏人。鬟羚 别名苏门羚、四不像。偶蹄目,牛科,山羊亚科,同名属。不是人们俗称“四不象”的麋鹿,而是一种吻色象白唇鹿,角似黄羊,耳象骡,鬃毛似马,蹄象犏牛的动物。是典型的森林动物。外形似羊,颈背有长而下披的鬃毛,故称。大小如驴,头狭长,四肢粗壮,雌雄都有角,较短。额骨后长出,二角平行稍呈弧形伸后,尾短。通体被毛稀疏粗硬,上体褐灰色、灰白色或黑灰色,毛苍白色。性孤独,活动隐蔽,晨昏觅食,以草类、树叶为主要食物。每年繁殖1次,每胎1仔,冬末交配后夏季产仔,分布于玉树林区、班玛及循化尕楞林区。数量很少,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盘羊 别名大头弯羊、大角羊。偶蹄目,牛科,同名属。体如毛驴,四肢稍短,尾短小,雄羊体长190厘米,雌羊稍短。雌雄都有角,雄羊角自头顶微向外侧后上方延伸,再向下及前方弯曲,角尖又微往外上方卷曲,形成明显的螺旋状角形,长达145厘米左右;母羊角短细,形似镰刀状。通体灰白色或灰褐色。喜在半开阔的高山裸岩带及起伏的山间丘陵活动,分布在海拔3500-5500米间,听觉、视觉、嗅觉敏锐,性机警,以小群生活。冬季配种,孕期180天,每胎1仔。2岁性成熟。食性杂。肉味鲜美,皮为理想革料。雄羊角烧成炭研细,可解热,治传染病引起的发烧;肺晾干研细治月经不调引起的腹痛;睾丸与同类兽奶中煮食,可滋补壮阳、治肾病。是珍稀观赏动物,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际上把青海、西藏的盘羊列入世界保护与禁运动物名单。野牦牛别名野牛。偶蹄目,牛科,牦牛属。一种典型的高寒动物,性极耐寒。青藏高原特有牛种,是家牦牛的祖先。体形与牦牛相似,笨重、粗壮,成体雄牛肩高137厘米,肩部中有凸起隆肉,站立时前高后低,体侧下、腹部均披约40厘米长毛。雄牛3岁性成熟,成体重达500公斤左右,大者可达1200多公斤,入秋后交配,孕服240250天,每胎1仔。雌雄均具角,是防御的武器。通体呈褐黑色。终年以游荡的方式栖息于人迹罕至的高山峻岭、山间盆地、高原草原等环境中。集群生活,离群的雄性孤牛极为凶猛,有时伤人。一旦离群,孤独终身。夏季多生活在海拔50006000米的冰川间隙草地,气温较高季节,常活动于雪线下缘。冬季下移至海拔30004000米的高山峻岭中的草甸上觅食。多集中分布于唐古拉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西段。肉可食,皮制革。已被国家列为一级保护动物。野骆驼 别名野生双峰驼。偶蹄目,骆驼科,骆驼属。极耐干旱。栖息于海拔20002900米的干旱荒漠、半荒漠区,主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阿拉尔山至阿尔金山山麓。以芦苇、骆驼刺、梭梭、野葱、红柳、灌丛或半灌丛的盐碱植物等为食,也饮盐碱水。颈长弯曲如鹅颈,颈部有鬃毛。背有双峰,峰较小,毛短,四肢细长,尾短,毛呈沙黄褐棕色。数量很少,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马麝别名獐、獐子、香獐、香子、獐鹿、山驴子、麝鹿等。偶蹄目,鹿科,麝属。我国有4种麝,即原麝、马麝、林麝、喜马拉雅麝。通体棕褐色或黄褐色,体如山羊,耳朵直竖,雌雄无角,尾短而细,体重15公斤左右。全身沙黄褐色或灰褐色,毛基乳白色。栖息于30004500米间的山坡灌丛、针阔混交林中和针叶林多陡峭岩石地区。分布于省境各地。晨昏活动。性温顺,孤独,活动隐蔽。视觉、听觉极灵敏。窝有主窝、临时窝。主窝在陡峻石崖、 灌丛深处,且干燥呈凹陷状,窝边有粪便。临时窝形简单且浅,位置多变。清晨、傍晚为觅食时间,出现于山脊、山坳、溪边,活动极有规律。食树叶嫩枝、草类及菌类。1年仅繁殖1次,每胎12只。雄麝有长而稍向前变曲的獠牙,腹部有圆而鼓起的麝香腺,如核桃大小,麝香就是从这里分泌的。雌性无獠牙,亦无香腺。麝香是一种极其珍贵的药材,内有呈红棕或暗棕色的颗粒状,具有特殊的香气,在麝香腺开口所形成的大型的颗粒,名“当门子”,质量最佳。用为开窍、通络药,常用来医治中风、神志昏迷、心腹暴痛、疮肿毒,跌打损伤等。提取的麝香精,是制高级香水原料。青海麝香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白唇鹿别名黄鹿、白鼻鹿。偶蹄目,鹿科,鹿属。体型较大,重200公斤左右。唇端及嘴角延线为纯白色,故名白唇鹿。被毛及色调冬、夏有别,冬厚而粗硬有弹性,通体枯黄褐色,臀斑黄白色;夏薄致密,体色多变异,有褐棕色、灰褐色或灰棕色,臀斑棕色或黄白色。雄鹿有角,共有四、五枝,分叉处扁宽,又称扁角鹿。雌鹿无角。集中分布于海北、海西、海南、玉树、果洛海拔35005000米的山间、林丛、原野之中。喜群居,雌雄成体则分群活动。晨昏觅食、饮水,活动限于一定范围。1年繁殖1次,秋末配种,来年夏产羔,雄鹿5岁、雌鹿3岁性成熟。全身是宝,鹿角、鹿尾、鹿鞭、鹿心、鹿肾、鹿筋、鹿血、胎盘等,均为贵重的药材,其中鹿角价值最高。又是一种珍贵的展览动物。青海高原特产和中国特有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马鹿 别名红鹿。与白唇鹿同属。体形大于白唇鹿,重约200公斤以上,身长2米以上,体背平直,耳长而尖,嘴唇呈乳灰色。雄性有角,分叉,成体角尖5个以上。栖于海拔较高的森林、灌丛草原带,其活动的上限为白唇鹿活动的下限,省内分布较普遍。白天觅食。以草类、灌木、树木幼芽嫩叶为食。性机警,善奔跑,听觉、嗅觉特灵敏。3年成熟,寿命达20年。秋季交配,次年初夏产仔,每胎1只,偶有2只。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资源动物。其全身为宝,茸与梅花鹿功效相当。尾制成药,可壮阳、滋补、暖肾胃;心、筋、血为有效药材;肉为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嫩而鲜美;皮是高级革科,柔软、耐磨。 目前,青海已饲养这种鹿。毛冠鹿 别名簇鹿、黑麂。偶蹄目,鹿科,同名属。本省仅见于玉树地区森林中。体较小,外形似麂,前额有一簇硬而有弹形的长毛。雄性有角,短小不分叉,隐于簇毛中。通体被毛粗而硬直,呈暗褐棕或褐色。其活动路线固定,以植物为食。为珍稀观赏动物,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狍鹿 偶蹄目,鹿科,空齿鹿亚科,同名属。体小如羊,重3040公斤,体长1米以下,四肢匀称细长,后肢稍长,蹄窄尖,尾极短。雄鹿有角,仅3叉,通体棕黄色或棕褐色,臀部有白斑。栖于祁连山东段和西倾山一带的荒山混交林或疏林草原附近,昏后出清晨归,食草类、嫩枝。89月交配,来年45月产仔,每胎2仔。肉为野味佳品,皮属上等革料。肺晾干研细,可治肺脓肿;血煮成块后晾干研细,治疗月经过多症。藏野驴 别名亚洲野驴、野马。奇蹄目,马科,马属。栖居于海拔26004800米的高原,有时达5400米,分布于祁连山南麓、柴达木西部、青南西部等地区。适应力强。喜群居,以56只成小群,由雄驴率领,时与藏羚、盘羊集群,以高山植物为食,可数日不饮,能游水。体形酷似驴马杂交的骡,头短而宽,耳壳长。四肢粗短,蹄窄而高。体背呈棕色或暗褐色。视、听、嗅觉敏锐,奔跑力强,时速可达45公里。4岁性成熟。78月间交配,孕期350左右,每胎产1仔。肉可食,皮制革,并有较重要的药用价值。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喜玛拉雅旱獭别名哈拉、曲娃(藏语)。啮齿目,松鼠科,旱獭属。体形肥大,体长50厘米,体重两公斤多。颈部粗短,耳壳短小。四肢短粗,尾短而扁平。体背棕黄色,广泛栖息于省内高原草甸草原,山麓平原和山地阳坡下缘为其高密度集聚区,过家族生活,个体接触密切。洞穴有主洞(越冬)、副洞(夏用)、避敌洞。主洞构造复杂,深而多口。有冬眠性,出蛰后昼间活动。以禾本科、莎草科及豆科根、茎、叶为食,亦食小动物。出蛰后交配,年产1胎,每胎产29只,3岁性成熟。为青藏高原特有种,省内除海西州外均有分布,数量多。毛皮质好,肉细嫩鲜美,肉、油、骨、肝、胆均可入药。水獭 别名獭猫。鼬科,同名亚科,同名属。为半水栖兽类,体形呈圆柱状,成体长约6080厘米,尾长40厘米。通体巧克力色,头扁宽,四肝短。多栖于河湖岸边,水流分叉处多见。巢穴在岸边石缝、树洞等处,夜间出洞觅食。省境南部、东南部分布广泛。这是一种很珍贵的毛皮兽,毛皮特点是平整、光洁、底绒丰厚,既保暖又美观,为藏胞所喜爱。其尾有壮阳之效;肝晾干研细,可活眼疾、水肿、尿闭及闭经;毛烧成灰,外用止血。达呼尔鼠兔体形似兔但不是兔,大小象鼠又不是鼠,故名鼠兔。青海草原上广泛分布。食植物绿色部分,以及茎与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出租车安全夏天培训内容课件
- 急救知识培训考试试卷及答案
- 出海作业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合同范本合同法规定
- 《市场营销学》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标准汽车租赁合同样本
- 道法考试试题分析模板及答案
- 2025《合同风险评估与控制》
- 冲焊部员工安全培训课件
- 高中化学必修第三章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
- 生物质颗粒购销合同
- 第01讲 意象、画面与意境 练习 中考语文复习
- 2025年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第四章药品调剂质量控制第二节用药错误管理课件
- 幼儿园酸奶牛奶采购合同
- 高中化学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路径
- 2025年四川宽窄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中药提取物生产技术》课件-中药常用的粉碎方法
- Unit 1 完形填空训练8篇-2023-2024学年英语八年级上册单元冲刺满分题型训练(人教版)
- DB32/T 1086-2022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范(修订)
-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必背知识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